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近年来 ,我们在白血病治疗中 ,对并发高热、出血、呕吐等症状应用大黄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导毒外泄 通腑退热白血病发热起病急 ,发展快 ,变化速 ,高热持续不退 ,热毒不能外泄 ,上扰神明 ,下耗肾阴 ,入营动血 ,变化丛生 ,且常伴积滞、痰饮、瘀血等兼证 ,而邪热内蕴最易与肠腑秽浊之物相互搏结而作祟。表现为壮热烦渴 ,口干腹胀 ,精神倦怠 ,面红耳赤 ,舌绛、苔黄 ,脉弦数。此时 ,若清热解毒反易致凉遏冰伏 ,使热势鸱张 ,唯驱邪外出使毒去热清才是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大黄既可下有形之积滞 ,使邪有出路 ;又可泻气分实热 ,防止病…  相似文献   

2.
边文贵 《河北中医》1992,14(5):22-23
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心包、肝经,有泻实热下积滞、行瘀解毒之功。传统主要用于实热积滞,大便不通或火热上炎,吐血衄血,或瘀血凝滞,经血不通等实证,而无人问津虚证。笔者在临床上把大黄试用于虚证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大凡虚证、重证用药比较谨慎,特别虚证一般用补药而用大黄更是少见。笔者认为大黄除上述的功能外,生大黄还有活血止血、止痛之功,活血而不过,止血而不留瘀,制大黄有祛瘀生肌、通三焦、开脾胃之功;另外生制大黄均有降气之功。只要掌握大黄的用量,用起  相似文献   

3.
4.
大黄性寒,味苦.归胃、大肠、肝经.功用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①治实热便秘,食积痞满.②热痢初起,湿热积滞不化,里急后重.③瘀血经闭,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④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⑤痈疡肿毒,疔疮,烧伤,烫伤等.……  相似文献   

5.
6.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中药大黄是以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其性寒,有泻湿热、破积滞、行瘀血、凉血解毒、清热泻火的作用。即"下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大黄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但因其峻烈攻下,用之不当易伤正气,故医者多有慎用,甚至不用。  相似文献   

7.
许波良等用生大黄粉、大黄炭粉各10g.加食醋、温开水各50ml调均,口服或鼻饲。得利后酌减生大黄粉;药后便结不通酌加生大黄粉或芒硝。治疗肝性脑病51例,其中前驱期7例,昏迷前期lO例.昏睡期15例,昏迷期19例.药后72小时观察,结果:痊愈(神清.扑翼样震颤消失,性格行为正常)3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2%。胡林华等治疗30例肝昏迷病人,用生大黄10~20g,水煎3~5分钟.加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至1000ml灌肠,日1~2次。  相似文献   

8.
大黄味苦性寒 ,具有清热泻火、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效。其生用力猛 ,制用力缓 ,炒炭则化瘀止血。笔者在临床急症治疗中常运用大黄配伍 ,每获佳效 ,兹举例如下。1 大黄配石膏 清上泻下向某 ,男 ,43岁。因右鼻出血 5天于 1997年 9月 7日就诊。西医诊断为鼻粘膜损伤 ,给予麻黄素纱条填塞、抗炎、止血等综合治疗后 ,效果欠佳 ,故邀中医会诊。刻诊 :右鼻腔纱条填塞 ,动则渗血 ,伴发热 (39.5℃ ) ,颜面潮红 ,口苦口干 ,不思饮食 ,自觉头昏 ,肢倦乏力 ,大便 3天未解 ,小便黄 ,舌质红 ,苔黄厚中黑少津 ,脉细数。证属肺胃热盛 ,灼伤血…  相似文献   

9.
大黄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大黄效峻而力猛,正如《汤液本草》所云:“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胃如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以大黄为主要成分的名方如大小承气汤、无极丸、泻心汤、大黄牡丹汤、凉隔散等,都是治疗急症的方剂。  相似文献   

11.
大黄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莉  郭红  李达  张艳  吴军 《四川中医》2008,26(5):32-33
大黄性味苦寒,用于治疗皮肤病,多取其清热泻火、消肿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之功.临床常以之为君药,配伍成清热荆、泻下剂、理血荆等,治疗疖痈脓肿、带状疱疹、丹毒、慢性溃疡等病,证属实热者.代表方有大黄甘草汤、大黄(庶虫)虫丸、颠倒散、桃花散等,剂型多样,配伍灵活,内服外用皆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大黄在亚急性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大黄药用历史悠久,自《神农本草经》始载至今,历代医家都把大黄作为治疗热毒疮疡之要药,在肛门直肠疾病中也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肛门直肠疾病病机以湿、热、燥、火为主,治法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保守疗法分为内治、外治,术后根据不同病变阶段可施以消、托、补等不同治法。从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四个方面阐述大黄在肛门直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红 《光明中医》2002,17(3):41-42
胃脘痛又称胃痛 ,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的疼痛为主症。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西医学认为它们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胃粘膜炎症浸润 ,或胃粘膜糜烂而形成溃疡。中医学认为胃脘痛大多因病邪犯胃 ,肝气郁结 ,脾胃虚寒所引起 ,又因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和饮食所伤关系密切 ,故临床上极易反复发作 ,以致病程较长 ,日久不愈 ,易造成化火、伤阴或血瘀 ,在临床辨证施治谴方用药中 ,适当地配伍大黄 ,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大黄 ,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味苦性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下瘀血 ,血闭寒…  相似文献   

15.
王旭东 《四川中医》1994,12(6):38-38
  相似文献   

16.
17.
单味生大黄在肛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056801河北省魏县大辛庄乡第一卫生院郭松河,郭金生大黄性味苦寒,素有“将军”之称,不仅具有清热解毒、祛瘀生新、活血止血、消肿止疼作用,而且还可促进溃疡愈合,增强机体免疫。10多年来,笔者以单味生大黄治疗肛肠疾病近百...  相似文献   

18.
大黄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肝炎呈急性发病,临床以黄疸急剧加深、高热、出血、昏迷、肝功能衰竭以及呈亚急性发病的肝硬化、肝腹水等为特征.笔者在近四十年的临床和教学中体会到,在重症肝炎的治疗和抢救中,大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时会临危受命,给垂危的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相似文献   

19.
权耀恒 《北京中医》2007,26(4):242-243
紫癜属现代医学皮肤血管病及淋巴管病范畴,为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系血管壁渗透性、脆性增高所致的皮肤、黏膜或皮下毛细血管出血,面积大小不定。临床有瘀点、瘀斑及血肿等表现,其特点为骤然发生,数目甚多,无自觉症状,玻压透视不褪色。过敏性紫癜相当于中医“葡萄疫”、“血风疮”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历代医家及现代药理学对大黄的研究,探索大黄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旨在提高临床疗效,拓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