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励  何耀章 《中药材》1992,15(11):5-7
以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及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剪藤前后巴戟天无机元素含量及水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剪藤后,巴戟天根、茎、叶Cd含量均显著增加,营养叶Fe含量以及肉质根总糖年增长率均显著降低。作者认为传统的“齐兜”剪藤法不利于巴戟天植株的营养生长及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9,(11)
目的:为促进岭南中药材巴戟天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巴戟天"高产、优质、增效、生态"的现代中药种植模式。方法:科学应用比较分析法,对肇庆市德庆金山茶场巴戟天两种种植模式基地开展实地调研。结果:肉桂林下种植巴戟天的基地,土壤有效矿质营养与有机质含量低于坡地连片种植基地20%~23%,但肉桂林基地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较好,伴生植物群落结构较为丰富,提高了林下巴戟天抵御风害或寒潮的能力。植株的茎、叶部形态指标优于坡地连片种植,根部结薯量大,肉质根肥厚,根肉淡紫红色或淡紫色,木心小。检测巴戟天多糖、总黄酮和原花青素等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表明,肉桂林下收获巴戟天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坡地连片种植(P0.05或P0.01),符合中国药典对巴戟天的要求。结论:肇庆巴戟天应用肉桂林下套种的种植模式,较合理解决了坡地连片种植带来的潜在山地环境破坏问题,并且提高了巴戟天的亩产量及其药效品质,为促进南药巴戟天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参照。  相似文献   

3.
巴戟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巴戟天种质资源现状,为巴戟天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优良种质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了广东、福建、广西和海南产区,对巴戟天种质资源的分布、植物学性状及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种质进行了收集。结果:不同产地巴戟天的叶和根存在较大差异。广东巴戟天叶片革质、有突起;根据平均叶长主要分为两类,还发现了一类较为狭长的叶片;根大都肉质肥厚,连珠状不明显;均为栽培,未发现野生资源。福建巴戟天叶片革质、有突起;根据平均叶长主要分为两类,野生巴戟天有的品种叶呈簇状生长;根肉质紧实,连珠状不明显;栽培与野生均有。广西巴戟天叶片革质、光滑;野生品种连珠状明显。海南巴戟天叶片革质,光滑;根肉质紧实,部分呈念珠状。结论:巴戟天野生种质资源已濒临灭绝,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开发;不同产地和不同种质巴戟天的遗传特性需进一步研究,为巴戟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巴戟天及其混伪品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 柱(150 mm×4.6 mm,5μm),甲醇-0.4%磷酸水溶液(595→28.871.2,15 min)为流动相,流速 1mL/min;检测波长231nm,柱温25℃.结果 除海巴戟果和羊角藤外,其他样品均含水晶兰苷,且以巴戟天和广东鸡眼藤的根、叶含量较高.结论 可用巴戟天叶及其混伪品广东鸡眼藤替代巴戟天根,进行水晶兰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巴戟天炮制品的糖含量与入药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净巴戟天、去木芯巴戟天、巴戟天木芯及蒸制后的巴戟天肉中总糖和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净巴戟天总糖为54.83%,多糖为12.09%;去木芯巴戟天总糖含量为59.58%,多糖为13.01%;巴戟天木芯总糖为23.12%,多糖为5.91%;而炮制后的巴戟肉总糖56.61%,多糖12.93%,糖的含量比净巴戟天高。结论巴戟天糖主要分布在肉的部分,不同巴戟天炮制品中其糖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蒸制除去木芯,使药材得到净化,更有利于用药准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中药巴戟天根皮中23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初步探讨了巴戟天无机元素与其临床疗效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巴戟天的抗疲劳作用,为巴戟天的保健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 4组昆明种小鼠,每组20只,分别连续灌胃蒸馏水(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的巴戟天提取物30 d.按照小鼠体质量给予不同体积的巴戟天提取物,自由摄食与饮水.研究巴戟天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及肝糖原(LG)等疲劳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巴戟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有延长,BLA、BUN含量显著降低;LG含量显著增加.结论 巴戟天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8.
巴戟天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对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土壤因子对巴戟天生长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不同产地巴戟天中水晶兰苷、水溶性成分及灰分的含量,并分析相应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 不同产地巴戟天质量差异显著,土壤因子对巴戟天中成分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对水晶兰苷直接作用最大的是pH,间接作用最大的为速效磷,全氮对水溶性成分及总灰分直接作用最大.结论 通过土壤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目前市场上的饮片巴戟天、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 在主要产区和国内主流药材市场上,收集饮片巴戟天41批、巴戟肉32批、盐巴戟天10批;在前期对巴戟天药材中糖类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鉴别饮片巴戟天、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中的主要的差异成分,利用UPLC对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热图对三者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饮片巴戟天、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三者的主要成分有显著差别,表现在果糖、葡萄糖、蔗糖以及低聚糖GFn的含量及种类两方面。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中10种低聚糖GFnn=2~11)的含量均分别低于饮片巴戟天中相应成分的含量(P<0.01),巴戟肉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均高于巴戟天和盐巴戟天中相应成分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饮片巴戟天、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2.6,39.8,32.3 mg·g-1,其中巴戟天与盐巴戟天中的含量差异显著(P=0.031);各批次的巴戟天和盐巴戟天中耐斯糖的质量分数均高于4.0%,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简称“药典”)标准的要求;而巴戟肉中耐斯糖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4.7 mg·g-1,只有少数批次的巴戟肉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蒸制使巴戟天中大部分的低聚糖转化成了果糖、葡萄糖、蔗糖;盐制使巴戟天中的各低聚糖和水晶兰苷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是,各低聚糖含量降低的程度远小于巴戟肉。巴戟天和盐巴戟天的耐斯糖含量符合药典质量要求,巴戟肉中耐斯糖含量低于药典中限量要求。建议开展巴戟天药典标准的提升和修订,以保持药典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增强药典对巴戟天药材质量控制的导向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饮片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的质量标准修订及其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巴戟天多糖、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优选巴戟天最佳盐蒸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巴戟天中多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巴戟天中还原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盐蒸巴戟天色泽、质、味等方面的性状评分和多糖、还原糖及总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拉丁方试验优选巴戟天盐蒸工艺,通过GraphPad Prism 5.0软件分析工艺参数。结果:苯酚-硫酸法测定巴戟天多糖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69%、3.00%、2.39%,加样回收率为98.39%。DNS法测定巴戟天还原糖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35%、3.10%、2.85%,加样回收率为98.85%。拉丁方试验优选巴戟天盐蒸工艺最佳加盐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分别为3、4、9 h。巴戟天盐蒸后多糖、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均有增加。结论:通过苯酚-硫酸法、DNS法测定巴戟天中多糖及还原糖含量,获得了最佳的巴戟天盐蒸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探讨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及其职能。一般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同样是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包括中医药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鉴定,传承中医药历史、反映当代中医药科技、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旅游;素质教育;服务社会变革等。因此认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职能重在面向全社会,承担其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17.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