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结果 70例患者中,有12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并摄取FDG增高,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均≥2.5,18F-FDG PET/CT诊断为局部复发,复发灶的SUVmax为6.51±2.83,周围纤维组织SUVmax值为1.43±0.52.PET/CT对鼻咽癌原位复发诊断灵敏度为91.66%,特异性为98.27%,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性为77.94%.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监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是否复发及有无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淋巴瘤及淋巴结结核的18F-FDG PET/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行18 F-FDG PET/CT检查的51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和淋巴结结核患者的18 F-FDG PET/CT表现,分别从病灶的分布、形态、大小、FDG摄取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淋巴瘤(41例)及淋巴结结核(10例)伴病灶融合(16例、0例)、纵隔淋巴结钙化(1例、5例)、环形摄取(1例、0例)及合并肺结核(0例、1例);其18F-FDG PET/CT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50%.淋巴瘤及淋巴结结核的PET/CT表现有全身淋巴结肿大(18例、1例)、局部淋巴结肿大(23例、9例);伴脾脏受累或脾脏FDG摄取增高(14例、2例)、骨质受累或全身骨骼FDG摄取增高(6例、1例)及二者均受累(4例、0例).淋巴瘤淋巴结直径(30.42±14.03)mm、SUVmax值13.40±7.56;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直径(18.59 ±6.56) mm、SUVmax值7.66±3.32;两者淋巴结直径和SUVmax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界限SUV值(Cutoff值)为2.5时,诊断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为100%、0% ~ 10%,根据ROC曲线,确定SUV=9.725时为最佳界限值,其敏感性、特异性为65.9%、80%.结论 淋巴瘤及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表现类似,18F-FDG PET/CT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对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效能较低;提高SUVmax界限值并结合淋巴结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两者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CT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浸润的诊断对比,为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提供参考.方法:35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且MRI示颅底骨有骨质破坏或信号有异常的患者,放疗前均行PET/CT及CT检查,并用双盲法将PET/CT与同期的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与CT诊断鼻咽癌颅底骨浸润均为阳性14例,均为阴性10例,单纯CT诊断阴性11例,而PET/CT诊为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浸润的诊断优于CT,对放疗靶区的勾画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拟执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行18F-FDGPET/CT扫描,依据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联合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78例拟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中,有8例准备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由于发现远处转移而改为姑息放射治疗;20例患者重新勾画了放疗生物靶区和调整了放射剂量;29例患者TNM分期发生改变。结论 18F-FDGPET/CT显像能精确勾画放疗的生物靶区,提高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分期和定位的准确性,准确而快速地确定肿瘤复发的位置与侵犯范围,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判断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老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结肠癌患者,分析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 典型结肠癌18F-FDG PET/CT显像主要集中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4个部位,每个部位的糖代谢升高,肠壁增厚,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增高。不同病灶垂直厚度、性别、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的SU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与病灶垂直厚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18F-FDG PET/CT诊断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93,敏感度为97.2%,特异性为100%。结论 18F-FDG PET/CT用于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初治鼻咽癌患者32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定),所有患者皆行18F-FDGPET/CT显像,沿病灶周边勾画感兴趣区,计算鼻咽部和颈部病灶的SUV值,病灶大小=(长轴 短轴 纵轴)/3.结果 (1)Ⅰ、Ⅱ、Ⅲ、Ⅳ期患者的平均SUV值分别为4.50±0.42、6.65±1.74、7.33±1.50和8.24±2.16,各期SUV值无差异(P>0.05);(2)T1、T2、T3、T4的SUV值随T分期的增加逐渐增大,分别为2.56±1.05、3.72±0.60、6.87±1.07和9.70±0.70,各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1、N2、N3之间的SUV值无差异(P>0.05),但直径>6 cm的淋巴结的SUV值(5.02±1.91)较直径≤6 cm的淋巴结SUV值(3.48±1.81)大(P<0.05);(4)鼻咽癌低分化鳞癌患者SUV值为5.58±1.48,较未分化癌患者SUV值8.41±1.71低(F=1.336,P=0.000).结论 (1)鼻咽癌临床分期与SUV值无相关性;(2)鼻咽癌T分期与SUV值有相关性;N分期与SUV值无相关性,但直径>6cm的淋巴结与直径≤6 cm的淋巴结与SUV值具有相关性;(3)鼻咽癌18F-FDG PET/CT显像的癌细胞SUV值与其病理分化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非恶性淋巴结病变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7例非恶性淋巴结病变的病人,其中结节病10例,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淋巴结结核5例,梅毒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18F-FDG PET/CT图像所示的病灶累及部位、分布特点、大小、密度、形态、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总结其特点。结果 10例结节病均有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累及,淋巴结结核及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灶分布无明显规律可循,梅毒性淋巴结炎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病灶大小1.0~5.5cm,CT值30~55 Hu,内均无钙化,密度较均匀,未见明显低密度坏死液化区。病变淋巴结FDG代谢均明显增高,早期显像SUVmax为2.1~19.5,注药后2h延迟显像SUVmax为2.1~21.0,滞留指数为0~21.2%。PET/CT正确诊断11例,误诊6例。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准确、灵敏反映淋巴结病变的全身分布及病灶的18F-FDG代谢情况,但不能鉴别高18F-FDG摄取的淋巴结良恶性;除典型结节病外,其他的高代谢淋巴结良恶性鉴别常需要依靠病理学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PET/CT检查过程中使用口服造影剂对胃肠道18F-FDG摄取的影响.方法1.模型试验:在10个直径2 cm的玻璃瓶中充满不同浓度的泛影葡胺注射液,将其固定在充满2.5 kBq/mL18F-FDG溶液的聚乙烯圆柱体模型中,在PET/CT上进行2D显像.在横断面图像上的玻璃瓶位置勾画感兴趣区(ROI),求出各ROI内的CT值和标准摄取值(SUV).2.临床研究:对行PET/CT检查没有腹部异常摄取灶的7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32例未使用任何造影剂,46例在显像前40 min口服1 000 mL 1%泛影葡胺溶液.在冠状面图像上的胃、空肠、回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部位分别勾画ROI,求出ROI内的CT值和SUV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模型试验表明,泛影葡胺浓度与过校正误差间存在线性关系(P<0.01).口服造影剂的患者,升结肠、横结肠和直肠部位的平均SUV明显高于未服造影剂组(P<0.05).升结肠和横结肠部位的CT值经校正后,服造影剂组该两个部位的SUV仍明显高于未服造影剂组.结论PET/CT检查过程中使用口服造影剂会导致结肠18F-FDG摄取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PET/CT显像在判断鼻咽癌放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勇  李奕钊  郭晓君  周宁 《广东医学》2007,28(7):1140-1141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肿瘤残留复发或纤维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在放疗前已确诊的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于3~24个月复查先行CT或MRI检查后,不能确定肿瘤残留复发或纤维化的患者,行PET/CT显像.13例患者根据PET/CT显像定位行病理活检,7例患者行CT或MRI追踪复查,观察PET/CT显像诊断符合率.结果 PET/CT显像与穿刺活检及临床追踪复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0%、灵敏度为93%、特异性为80%.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鉴别肿瘤残留、复发或纤维瘢痕,18F-FDG PET/CT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Wang ZX  Zhang B  Wu YW  Ni B  Pan L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56-2458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并发现胸部病变的患者188例,随访至2010年1月,随访9~26个月,评价PET/CT显像诊断肺部占位、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和其他良性病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良性病变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 >2.5者占24.3%(18/74例),其中包括肺门淋巴结增大6例,纵隔淋巴结7例,肺内结节(>10 mm)1例,肺部炎症2例,陈旧性肺结核1例,胸膜增生性病变1例。恶性病变中肺内结节(>10 mm)病灶SUVmax为8.2±5.4,RI为52.4%±39.6%。PET/CT显像诊断肺内结节(>10 mm)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0.0%、96.6%、98.2%和80.0%。PET/CT显像诊断肺门 J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25.0%、80.8%、85.7%和40.0%。PE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1.7%、84.8%、86.5%和71.4%,其灵敏性和准确性高于CT的70.2%和55.9%。PET显像诊断恶性肺内小结节(<10 mm)的阳性率为63.2%,低于薄层CT显像。恶性病变治疗后复杳患者6例,病灶摄取18 F-FDG消失4例,平均生存期为(22±5)个月。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specificity and precision of lymphadenopathy assessment using US,CT and MRI are generally unsatisfactory,while 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18F-FD...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18F—FDGPET/CT为手术或放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再分期,以评价18F—FDGPET/CT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本组受检者51例(男41例,女10例),年龄34—90岁(平均61.86±12.81岁)。鳞癌29例,腺癌20例,腺鳞癌2例。根据文献中接收器工作特性分析确定良恶性结节阈值截点SUV值〉3.5为阳性淋巴结。结果51例患者中45例检出纵隔淋巴结,SUV值〉3.5的阳性淋巴结共有63%(79/125),SUV值〉3.5且小于1cm结节35%(28/79),SUV值〉3.5且大于1cm结节65%(51/79)。肺腺癌20例中阳性淋巴结58%(46/79),鳞癌29例中阳性淋巴结41%(32/79),腺鳞癌2例中阳性淋巴结1%(1/79)。肺腺癌和鳞癌患者小于1cm和大于1cm的阳性淋巴结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5,P〈0.05)。结论18F—FDGPET/CT对NSCLC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再分期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占文  胡平  张杰  崔文民  陈春 《重庆医学》2011,40(8):778-780,835
目的 评价40层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直肠癌PET/CT表现,按解剖学定位统计直肠癌区域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分布、代谢情况并与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同机40层CT以5、8、10 mm作为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鼻咽癌的<'18>F-FDG PET/CT显像与放疗中肿瘤消退速度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3月-2006年8月收治的36例早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检查,测定肿瘤最大和标准摄取值(SUVmax和SUVmean);36例患者行根治放疗,记录鼻咽肿瘤完全消退剂量(CR剂量).结果 36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与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鼻咽癌放疗后,临床怀疑肿瘤复发的患者,均行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检查,其中18例行FDG PET显影,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与放疗后纤维化鉴别。结果 32例患者中,MRI检查的准确率为71%(23/32),FDG PET显影的准确率为88%(16/18),其中3例MRI扫描未见鼻咽部肿瘤,FDG PET显示鼻咽局部异常浓聚,9例MRI扫描鼻咽壁增厚,怀疑肿瘤复发,FDG PET未见异常浓聚,临床活检证实其中6例为纤维斑块,3例为肿瘤复发。结论 18F-FDG PET/CT结合MRI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8F-FDGPET/CT显像诊断原发鼻咽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对原发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原发鼻咽癌病例和50例健康人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统计两组人群符合鼻咽癌诊断标准的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计算相应的指标。结果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原发鼻咽癌的灵敏度为96.36%,特异性为98.00%,准确度为97.14%,阳性预测值为98.15%,阴性预测值为96.08%。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鼻咽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F-FDG PET/CT和MRI对鼻咽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鼻咽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阐明18F-FDG PET/CT 标准化摄取值(SUV)与鼻咽癌T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41例鼻咽癌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扫描,且于3周内行头颈部MRI检查。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鼻咽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MRI、PET/CT分期,并将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①原发肿瘤:PET/CT诊断鼻咽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5.37%,MRI的准确率为60.9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49,P< 0.05);结合病理结果提示,PET/CT降低分期3例,提高分期7例;鼻咽癌患者原发灶SUV值与鼻咽癌T分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s=0.706,P<0.05)。未分化癌患者SUV值明显高于低分化鳞癌,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9,P<0.05)。②淋巴结转移:41例患者共切取淋巴结139枚,其中PET/CT正确判断阳性72枚,阴性56枚,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1%和90.32%;MRI正确判断阳性60枚,阴性51枚,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79.69%;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2.09%,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79.8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93,P< 0. 05)。③远处转移:41例患者18F-FDG PET/CT全身扫描结果中,2例患者出现肝脏和骨骼远处转移灶,而MRI因扫描部位的限制未能显示。结论:18F-FDG PET/CT对鼻咽癌的TNM分期较MRI更全面、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同机CT图像融合在鼻咽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7例鼻咽癌病人(初发12例、放疗后病人15例)和对照组11例进行18F-FDG SPECT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结果]①鼻咽部恶性病灶的长径和最大面积与L/B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和0.815(P<0.01).②27例患者中,18F-FDG符合显像诊断鼻咽部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100%、86.4%和92.1%;其中鉴别鼻咽癌放疗后的复发或残存分别为100%(4/4)、81.8%(9/11)和86.7%(13/15).③18F-FDG显像准确地检测原发鼻咽癌转移灶,其中2例分期上调,占(2/12)16.7%;3例分期下调,占(3/12)25%.有效地评价15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后的状况,帮助再分期.④同机CT图像融合能提供较准确的定位诊断.[结论]18F-FDGSPECT显像在鼻咽癌诊断及分期中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