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大多采取切开关节进行修复重建,交叉韧带重建后如本体感受功能恢复不佳,对患肢的正常功能影响很大。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骑车练习及上下楼梯练习,均能有效地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恢复患膝的本体感受功能,可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和步行的能力。对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反复挤压不但可强化本体感觉刺激,还能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有利于预防退行性膝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案,近年来,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迅速.目的:对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后的本体感觉进行评定.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于2007-08/2008-06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完成.对象:用14例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男性患者作为试验组和14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方法:所有患者前交叉韧带重建都经过12个月神经肌肉康复训练,通过在负重的条件下屈伸运动重现设定的角度来评定关节的位置觉,测试健康的受试者和患者的双膝伸膝运动、屈膝运动关节位置重现偏差.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患侧膝关节、健侧膝关节和健康受试者膝关节在伸膝运动和屈膝运动时主动关节位置重现测试的比较.结果:患者患膝与健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患者侧膝与健康者关节位置重现偏差及患者健膝与健康者关节位置重现偏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12个月的患膝和健康膝关节在承重条件下的位置觉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与否是衡量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总结了对53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与护理,重点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直腿抬高训练,终末伸膝锻炼,视知觉下的膝关节角度、位置训练,以及功能协调性训练和心理护理等.经8~24个月随访,本组有49例(占92.5%)本体感觉恢复良好,病人满意.认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有利于促进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训练路径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进行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一般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患膝和健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与本体感觉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在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程度上研究组同样好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尽快使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可以加快患者自主行走这一目标的实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秀青 《临床护理杂志》2010,9(6):36-36,76,7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后外侧结构联合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采用膝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修复或重建侧副韧带和后外侧结构治疗急性膝联合韧带损伤患者10例。术后早期行肌力练习、完全负重、本体感觉练习、被动练习,出院后随访并功能评分。结果 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论膝关节联合韧带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配合正确的康复护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的改变及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生物力学功能,二是本体感觉功能.良好的本体感觉是获得准确高效的功能性运动的基础.前交叉韧带损伤使感受和传入信息受阻,对完成运动和日常活动造成很大影响.前交叉韧带功能的完全康复,不仅仅依赖于其力学结构的康复,本体感觉功能的康复同样重要.因此提出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功能的重建,不仅应包括关节生物力学稳定性的重建,而且还应有本体感觉的重建.文章从前交叉韧带本体感受器的分布及本体感觉的功能出发,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本体感觉的改变,探讨影响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康复的因素及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康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2例按病区分为本体感觉促进组(2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本体感觉促进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位置觉测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稳定性检查。结果在被动角度重现测试中,本体感觉促进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10±1.38)°,健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3.76±1.93)°,两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85±1.55)°,健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3.56±1.72)°,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显著大于健侧(P<0.01)。本体感觉促进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膝Lanchman和Pivotshift检查均为阴性。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将58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术后进行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在一般康复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术后强化本体感觉综合训练。测量两组患者患膝关节的活动度、关节功能及关节稳定度。结果:观察组膝关节主动屈曲达90°,主动关节活动度达全范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9、12个月Lyr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膝Lanehman试验和Pivot shift试验检查均为阴性。结论:早期强化本体感觉综合训练可以促进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体感觉是膝关节正常运动的必要条件,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水平与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程度有关。为此探讨ACL重建术后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01-03/2003-12进行膝ACL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60例,按病区将患者分本体感觉促进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本体感觉促进组除了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外还加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位置觉测定。结果:本体感觉促进组在被动角度重现测试中患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25±1.06)°,健膝总平均偏差为(3.87±1.95)°(P>0.05)。对照组患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91±1.01)°,健膝总平均偏差为(3.83±1.22)°,患膝的总平均偏差显著大于健侧(P<0.01)。结论:ACL韧带重建术后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改善患膝位置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时保留胫骨端残端纤维对膝关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2月前交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资料完整的74例患者按照是否保留胫骨端残端纤维分为保残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本体感觉。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增高,且保残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保残组双膝关节被动活动感觉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利于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保留胫骨端残端纤维对膝关节早期本体感觉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1.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的促进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会革  张艳芹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79-158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进行本体感觉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6例在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的患者进行强化本体感觉训练,术后6个月~1年随访,并按照角度再生试验和单腿弹跳试验标准评价效果。结果 56例患者优良率达91.1%。结论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采取一系列旨在促进本体感觉恢复的康复训练程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前交叉韧带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标准是关节镜下重建损伤的韧带。据报道,解剖重建术已经能很好地恢复术后膝关节的前后向及旋转向稳定性。但相当部分患者术后诉关节不稳和肌无力,有学者研究认为这可能与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残与非保残重建的优劣以及保残重建对本体感觉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保残重建与非保残重建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1年随访。方法:回顾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75例,其中非保残重建37例,保残重建38例,均使用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进行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KT2000检测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并采用被动角度重复试验进行本体感觉测试。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患膝关节活动度均已基本恢复正常,患膝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KT2000检测较治疗前均获改善(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6个月及1年保残组健侧和患侧本体感觉偏差小于非保残组(P<0.05)。治疗后摄片检查发现两组各有2例患者胫骨骨道偏离理想位置,未见独眼畸形发生。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保残重建有利于患者修复术后本体感觉的恢复,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正>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损伤必然会造成ACL本体感觉障碍,从而对膝关节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传统意义上,ACL损伤后的组织学重建和生物力学功能的恢复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近年来,对损伤的ACL进行组织学重建后,其物理稳定性得到根本改善,但很多患者仍旧存在膝关节不稳~([1])。因此,ACL中本体感觉功能对维持关节稳定性的作用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或后交叉韧带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2011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3例,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自患者入院即开始,超前介入进行术前干预,术后采取疼痛控制、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保持膝关节相对固定、早期股四头肌床旁康复训练,中晚期指导患者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本体感受功能和肌肉灵活性训练等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康复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通过系统的护理康复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膝主动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及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关节松动术、关节功能牵引、渐进性抗阻肌力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PNF技术、Thera-band平衡垫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患膝的主动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患膝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关节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异体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异体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术前对24例异体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病人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肢功能锻炼指导;术后使用患肢膝关节外固定支具以及术膝持续冰敷,注意观察局部及肢端感觉、血运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5个月以上,病人膝关节活动功能和肌力恢复良好,恢复正常行走步态。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早期、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体感觉是膝关节正常运动的必要条件,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水平与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程度有关。为此探讨ACL重建术后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01-03/2003—12进行膝ACL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60例,按病区将患者分本体感觉促进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本体感觉促进组除了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外还加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位置觉测定。结果:本体感觉促进组在被动角度重现测试中患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25&;#177;1.06)&;#176;,健膝总平均偏差为(3.87&;#177;1.95)&;#176;(P&;gt;0.05)。对照组患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91&;#177;1.01)&;#176;,健膝总平均偏差为(3.83&;#177;1.22)&;#176;,患膝的总平均偏差显著大于健侧(P&;lt;0.01)。结论:ACL韧带重建术后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改善患膝位置觉。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人工韧带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平 《天津护理》2009,17(1):49-5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与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是膝关节最重要的稳定结构之一,ACL与PCL同时损伤断裂(双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相对少见,多由膝关节脱位所致,可导致关节极度不稳,并继发关节内主要结构的损伤,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我科于2005年2月至2007年8月对5例膝关节ACL、PCL在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术后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其关节稳定程度及活动范围早期恢复良好,可正常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全程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采用双枚股骨横穿钉(RIGIDfix)固定股骨端和带鞘锥形膨胀挤压螺钉(Intrafix)固定胫骨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并对其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Lysholm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全程护理,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对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患肢负重、平衡能力及重建患膝本体感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