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玲 《福建中医药》2001,32(3):27-27
近年来笔者在门诊运用指压天宗穴治疗落枕 30例 ,收效颇佳 ,报告见下。1 一般资料患者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10岁 1例 ,11~ 2 0岁 2例 ,2 1~ 30岁 3例 ,31~ 40岁 4例 ,41~ 5 0岁 4例 ,5 1~6 0岁 4例 ,6 1~ 70岁 5例 ,71~ 80岁 5例 ,81~ 90岁 2例 ;职业 :农民 8例 ,渔民 10例 ,干部 3例 ,商贩 5例 ,其他 4例。2 治疗方法1取天宗穴。2患者坐位 ,医生立于患者侧后方 ,右手 (或左手 )挟肩井位置 ;左手 (或右手 )取患侧天宗穴 ,用拇指压天宗穴 ,也可以双侧同时指压。3指压手法 :滑动指压法 ,用较强的指力压紧天宗穴 ,滑动大…  相似文献   

2.
落枕是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 ,活动受阻的一种病症。常见于夜间睡觉时颈肌感受风寒以致经络痹阻而发生拘急疼痛 ;也可见于睡眠姿势不当 ,颈肌过于牵拉或负重扭伤 ,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疼痛。患者多于起床后感觉颈部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痉挛疼痛 ,俯仰转侧受阻 ,疼痛可向头部、背部及上肢放射。检查可见患者头部歪斜。颈项肌肉紧张 ,局部常有压痛 ,以斜方肌、提肩胛肌最为明显 ,但无红肿发热。  作者自 1 998年以来 ,按揉天宗穴为主治疗落枕 47例 ,收到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一般情况   47例患者中 ,男性 1例 ,女性 1 6例 ;年龄最小 1 7…  相似文献   

3.
落枕又称失枕,是一种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僵硬、疼痛、转颈失灵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笔者采用按揉肩井、天宗穴推拿治疗该病27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患者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4 d,最短3 h.27例患者经颈椎X线正侧位片检查,排除颈椎病及颈椎肿瘤、骨折、结核等病史.  相似文献   

4.
落枕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多为风寒湿闭塞经络所引起。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生活不便。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针刺天宗穴治疗落枕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来以指揉天宗穴治疗落枕50例,效果良好,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6岁,受寒引起者33例,睡眠姿势不良者17例;病程最短半夫,最长10天,其中1天以内者29例,2~4天15例,5天以上6例,左侧落枕28例,右侧22例。2 治疗方法患者坐于方凳上,医者位于其背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年来采用指压天宗穴为主治疗落枕,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病人均来自门诊,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2~61岁,病程最短者3小时,最长者6天。2治疗方法2.1取穴:天宗穴(在肩胛骨冈下窝中央,秉风穴直下)。  相似文献   

7.
落枕又称“失枕”,是由于颈项部软组织劳损、扭错、受寒等原因,导致颈项部某些肌肉痉挛而产生疼痛、功能活动受限、斜颈、颈部强硬等一系列症状。笔者在临床上常常点按少泽穴治疗落枕,收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点按后溪穴治疗落枕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正>痞满是一种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引起痞满的原因很多,可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宜,临床治疗时总以调节脾胃升降、行气消痞除满为主~([1])。本案在常规辨证治疗无效情况下,另觅思路,通过按揉天宗穴而治愈痞满,期望能给读者在临床诊疗类似疾病时带来新思路,并为患者解除病痛,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李××,男,61岁,2016年10月3日下午因胃部胀满不适  相似文献   

10.
11.
落枕又称失枕,其临床症状主要是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笔者采用走罐及点按落枕穴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惠珊  黄佳容  唐纯志 《新中医》2023,55(4):148-151
落枕主要的病因病机是风、寒等外邪侵袭颈项部,阻滞经络,损伤经筋,导致局部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该病常见急性发病,病性以实证居多,病位在手太阳小肠经。而天宗穴既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亦为阿是穴,针刺该穴位可迅速起到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从而解除后颈部肌肉的痉挛,缓解疼痛,使颈项部迅速恢复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落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 ,多因风寒侵袭经络或睡眠体位不适以致气血不和 ,经脉拘急而致病。笔者自1 996年以来应用下肢取穴按摩法治疗本症 1 1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56例 ,女性 62例 ;病程 1~ 3天。表现为颈部强直 ,不能左右转侧或回顾 ,尤其向患侧转动时症状加重。治疗方法及效果患者取坐位 ,由患侧足下向上点按经穴 ,用力由轻到重。取穴顺序为 :1金门 ;2申脉 ;3昆仑、悬钟。当点按到昆仑、悬钟时嘱患者左右转头 ,向痛的方向稍用力转 ,此时患部可有热感 ,症状减轻或疼痛消失。如果症状…  相似文献   

14.
霰粒肿为临床常见眼科病 ,儿童和成人均可患病。自 1 970年以来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双侧中趾点刺放血治疗本病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 1 8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5~ 56岁 ,平均 38.5岁 ;病程 5天~ 3个月 ,平均 35天。 3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 8例曾行霰粒肿手术 ,术后又有复发。治疗方法在双侧足中趾尖部进行常规消毒后 ,用三棱针行点刺放血 4~ 6滴 ,术后再行消毒 ,血止即可。未愈者 ,3日后再放血治疗 1次。病情严重者可同时按中医辨证进行治疗。痰湿阻络者可用化坚二陈丸加减 :陈皮 1 0 g、半夏 1 0 g、茯苓 1 2…  相似文献   

15.
单针后溪穴治疗落枕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枕是临床常见的颈部软组织损伤,古称“失枕”,为针灸临床常见适应证。本病在古医籍中,一般称为“项强”,早在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内即有针灸治疗的记载。现代临床治疗的方法很多,如针灸、拔罐、推拿、耳穴压丸、电针等,疗效均佳。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虽然很多方法疗效确切,但患者总有很多不适,而在病变局部施法,患者因疼痛等原因而致局部肌群更加紧张,疗效反而受到影响。而单取后溪穴针刺治疗则疗效满意,患者痛苦相对小,易于接受。近年来,笔者采用单针后溪穴治疗120例落枕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本组96例中,男43例,女53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3岁;除1例住院患者外,均为门诊患者。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对面或侧面,用双手拇指尖(以指代针)分别点按患者两侧攒竹穴(该穴在眉头凹陷中,属太阳经之一),然后由轻到重向后上方用力,持续按压1 m in~2  相似文献   

17.
落枕是以颈项疼痛,颈部转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患,多见于熟睡醒后,颈部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痉挛疼痛,活动受限,并可向头部、背部及上肢放射,有时可见于急性扭伤。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刺治疗本病,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透刺风池穴治疗落枕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革术 《中医药导报》2007,13(6):75-75,86
目的:观察穿刺配合刺络拔缺勤罐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透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口服诺福丁及外用伤湿止痛膏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第1、2疗程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透刺加刺络拔罐治疗落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西医称“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烦,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笔者近几年来应用指压攒竹穴治疗呃逆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6例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14~68岁,平均41岁;病程1~18天;术后呃逆3例,消化性疾病3例,脑血管  相似文献   

20.
按摩膻中穴治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常以指压膻中穴治疗呃逆 ,简便有效 ,介绍如下。治疗方法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 ,平第四肋间隙 ,仰卧取穴。术者以拇指对准膻中穴 ,先轻后重 ,按压 2~ 3min,呃逆即可止住。为巩固疗效 ,休息 1 5 min后再按压 2~ 3min。体会膻指空腔 ,中指中央。本穴在两乳之间 ,正当胸前中部 ,为心之外围 ,代心布命 ,居于胸膜之中 ,故名膻中。膻中为任脉在胸部之腧穴 ,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 ,乃心包络之募穴 ,又为气之会穴 ,是气 (宗气 )聚之处。故膻中穴是治疗心、肺、胸、乳部疾患及一切气病的重要腧穴 ,具有通畅气机、理气散滞、和胃止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