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食管多原癌及食管癌伴消化道恶性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经病理证实的食管多原癌5例,食管癌伴其它消化道恶性肿瘤8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1.8%。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在39~66岁,平均51岁。作者比较了X线钡餐、纤维内窥镜及术中刷取标本检查对消化道多原癌的诊断率,强调重视临床病史,术前仔细阅片。本文还结合文献复习,对食管多原癌及食管癌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诊断标准、诊断方法及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床上对多原发癌的诊断已引起广泛重视。消化道多原发癌术前内镜确诊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作者总结了进行过内镜检查的11027人,确诊各种恶性肿瘤5735例,其中多原癌4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46~80岁,其中40~49岁6例;50~59岁4例;60~69岁22例;70~80岁9例。食管多原发癌15例,食管癌并上消化道其它部位22例,胃多原发癌4例。食管多原发癌:①大体分型:15例中5例双灶为进展期癌;另10例中23个癌灶12个癌灶为早期癌。癌灶之间距离在scm以上。有回例X线同时诊断为双原癌。②部位:15例33…  相似文献   

3.
正食管癌肉瘤属少见的食管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学形态表现为癌组织中可见明确的肉瘤间质,癌与肉瘤共存于同一瘤体内,并同时排除一种肿瘤侵入另一肿瘤的可能性。食管癌肉瘤的发病率约占食管全部恶性肿瘤的2%,其症状与食管癌相似,钡餐、胃镜等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又与食管肉瘤相近,术前误诊率较高。现结合1例巨大食管癌肉瘤的病理与外科诊断治疗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3月余"于2013-03-02入院。患者于3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国内外报告较多,临床已非罕见,但发生在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的多原发癌较少见。我们自1979年9月至1993年5月间仅发现消化道双重癌7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同时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7例均为男性。年龄51岁~72岁,平均60.5岁。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胃癌合并合管癌5例,5例胃癌中3例腺癌,2例为低分化腺癌。5例食管癌均为中分化鳞癌。贲门癌合并食管癌1例,责门为中分化腺癌,食管为鳞癌。黄门癌合并直肠癌1例,贲门为中分化腺癌,直肠为乳头状腺癌。2讨论2.回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多原发性食管癌和食管贲门双原发癌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2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科收治食管贲门癌1480例,其中经手术切除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14例,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病人中,上段多原发性食管癌1例,约在4cm内有4处圆形点状互不浸润融合癌性病灶;食管双原发性癌3例,相距4-6cm,相距间粘膜完整无破坏,经病理证实均为鳞癌,粘膜下无潜行浸润现象。食管责门双原发癌10例,病理诊断食管病灶为鳞癌,贲门病灶为腺癌。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43-68岁,平均53.5岁;病史1-3个月,有恶性肿瘤家族史6例,其中2例父母都有恶性肿瘤病史。术前诊断明确2例…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消化道的多原发癌并非少见,但分析食管癌伴消化道其他部位癌的报道不多。本现将我院收治的19例食管癌伴消化道癌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病因学、临床特性、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邵康 《抗癌之窗》2014,(12):46-49
一哪些人容易患食管癌?食管是连接咽到胃之间的消化道,民间多称之为"食道"。食管癌是指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一类恶性肿瘤,目前将食管胃交界处癌也归食管癌范畴,且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同意,如在最新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也有体现。食管癌是全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作自1991年7月~1997年6月选择性外科治疗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14例并进行分析。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40~60岁,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5例,下段癌4例,食管贲门癌1例,食管胃同期原发癌1例;病变长度1.0~15cm;锁骨上淋巴结全部经针吸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转移性鳞癌13例,腺癌1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胸  相似文献   

9.
<正>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方式。由于手术切除病变的食管后需对消化道进行吻合重建,因此吻合口瘘成为食管癌术后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现本文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多方面进行综述。食管癌手术以胃代替食管为主,亦有以结肠、空肠等其他器官代替食管者。手术涉及胸腔、腹腔甚至颈部,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由于手术切除病变的食管后需对消化道进行吻合重建,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是常见的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微生物参与肿瘤发生与发展、治疗和预防的可能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菌群平衡对维持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非常重要,微生物与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根据对正常食管、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腺癌(EAC)菌群特征的分析表明,某些代表性微生物可以作为食管癌的生物标志物。这些微生物对消化道细胞、肿瘤、免疫细胞及食管癌微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促进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也可以影响食管癌治疗药物的疗效。基于此影响可提出食管癌微生物治疗的新策略,如改变饮食习惯、使用益生元和益生菌、粪菌移植(FMT)、使用抗生素调节菌群等,将微生物治疗与现有的抗肿瘤治疗方法相结合,有望提高食管癌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是目前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最主要的手术方法。吻合口瘘是食管中下段癌术后最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0年8月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498例 ,术后发生胸部型吻合瘘10例。本文就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 ,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例患者 ,男8例 ,女2例 ;年龄40岁~69岁 ,平均54.5岁 ;食管癌6例 ,贲门癌4例。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8天~15天。1.2护理方法1.2.1病情观察重视患者体温、呼吸、脉搏、有无…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伴肝硬化的外科治疗陈建华,刘金凤,张丽君1984年至1992年间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癌伴肝硬化病人35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23例,女12例。年龄38~70岁,平均59岁。食管鳞癌32例,腺癌3例。胸上段癌3例,中段癌25例,下段癌7例。TN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具有神经内分泌性质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01-2013-03-31本院经病理确诊的67例具有神经内分泌性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时间。并与同期349例低分化无神经内分泌性质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67例具有神经内分泌性质的患者中有食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29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38例,后者包括30例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8例食管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67例患者病理均为低分化癌。食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食管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Syn阳性率分别为65.5%、93.3%和100.0%,NSE阳性率分别为27.6%、83.3%和87.5%,CgA阳性率分别为62.1%、73.3%和62.5%,CD56阳性率分别为58.6%、86.7%和75.0%。食管神经内分泌癌Ki-67阳性指数均〉20%且核分裂像数均〉20个/10HPF。食管神经内分泌癌、食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无神经内分泌性质的低分化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仅浸润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62例患者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其中28例行术后辅助化疗,8例行术后辅助放疗;5例有远处转移无法手术切除者予以单纯化疗。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食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P=0.042)和食管癌无神经内分泌性质患者(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3。Cox回归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率(P〈0.001)、TNM分期(P〈0.001)、Ki-67指数(P=0.018)、核分裂像数(P=0.010)和是否术后辅助治疗(P=0.042)为具有神经内分泌性质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具有神经内分泌性质的食管癌以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和食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为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该病的诊断和分级具有重要价值。食管神经  相似文献   

14.
邵康 《抗癌之窗》2010,(6):11-13
食管是连接咽到胃之间的消化道,民间多称之为"食道"。食管癌是指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一类恶性肿瘤,目前将食管与胃交界处的癌也归食管癌范畴,且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在最新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5.
食管多发癌临床上少见。我科统计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门诊放疗的320例食管癌中,发现重复癌5例,占1.56%,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食管多发癌2例,食管癌伴贲门癌3例。 2.性别和年龄:女3例,男2例。年龄52~76岁,平均64岁。 3.癌灶均为2个,2个癌灶距离间隔最长者20cm,最短者3cm。 4.5例中仅1例疗前诊断为重复癌,3例疗前均诊断为食管单发癌。放疗中症状无缓解,经进一步检查而发现第2个癌灶。另外1例为食管下段癌,放疗  相似文献   

16.
经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手术中应用吻合器行经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的临床经验.方法全组食管癌46例,其中食管胸中段癌32例,胸下段癌11例,胸上段癌3例.全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术中采用国产WGW-Ⅱ型消化道吻合器,行经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吻合顺利,无术后死亡、吻合口瘘及明显吻合口狭窄.结论经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治疗食管癌具有扩大切除范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984年4月至1995年11月手术治疗食管癌或贲门癌1259例,经病理证实食管癌同期并发食管胃贲门原发癌22例,发生率占1.75%(22/1259)。癌分布以食管--食管5例,食管--贲门9例,食管--胃8例。本文结合文献对食管胃贲门双原发癌的发病率,诊断标准,诊断方法,病因学及治疗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由于术前漏诊率高,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术中常规探查食管胃,并尽可能一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正>食管癌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全世界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食管外科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普胸外科的主要专业。目前,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的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1938年Marshall和Adamg分别报告经胸食管癌切除胸内吻合术,是食管(癌)外科的里程碑和突破性标志。我国吴英恺教授于1940年首例手术成功,为我国食管(癌)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春芳  陈朝伦 《癌症》2000,19(2):131-133,190
目的:检测食管癌及周围非癌食管粘膜活性、了解食管癌发生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应用TRAP法对33例食管及18例癌周正常食管粘膜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食管癌组织28例(84.8%)表达阳性,癌周组织2例(11.1%)表达阳性。端粒酶活性表达与食管的性别,民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似乎无关。结论:端粒酶活化与食管癌发生有关,并可为食管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与线索  相似文献   

20.
马典庆  何义富 《癌症进展》2016,14(8):716-719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根据组织形态学特点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目前有较多的研究发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因素密切相关。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均在食管癌中存在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有望为食管癌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在临床上可能为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