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C2椎弓根钉结合C3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不稳定Hangman骨折28例入院后均颅骨牵引,行C2椎弓根钉结合C3,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结果经24—42个月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8例D级恢复至E级,20例E级未变化;6个月后骨折均愈合,复位良好,无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C2椎弓根钉结合C3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C2椎弓根拉力螺钉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58  
目的探讨C_2椎弓根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估其疗效。方法1998年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2例。经颅骨牵引有10例骨折获得解剖复位但不稳定,对其中椎体结构完整的8例进一步施行了3.5mmC2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男6例,女2例;年龄18~42岁,平均28.2岁。Levine-EdwardsⅠ型5例,Ⅱ型2例,Ⅱa型1例。脊髓功能FrankelD级2例,E级6例。患者全麻后俯卧于预制好的头-颈-胸石膏床腹片上,取后正中切口,暴露C1~C3后方结构。取C2侧块中点为进钉点,根据C2椎弓根的内缘和上缘走行确定进钉方向,一般为向头端倾斜25°~30°,向中线倾斜30°~35°。应用测深器确定螺钉长度,一般为25~30mm。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0min。未发现术后的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所有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颈椎活动范围接近正常,未出现C2,3的脱位和拉力螺钉的松动。结论C2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刻复位,通过骨块间加压恢复C2,3节段的稳定性。其适应证应限于骨折可复位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探讨应用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Hangman骨折患者经颅骨牵引获得复位后,行C2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行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0~90min,失血量100~300ml.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折复位满意.12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无迟发畸形.2例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前Franke1分级为D级,术后3~6个月均恢复至E级.结论 C2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泔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同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4月收治15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骨折按照Levine-Edwards分型:Ⅱ犁3例,ⅡA型4例,Ⅲ型8例.入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行颈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在复位不完全时,脱位不严重者采用C2.3复位固定;脱位严重时,在C<.2>椎弓根钉和C3侧块螺钉固定的基础上,增加C4的侧块螺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7个月.6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恢复至E级,所有患者术后复奋X线片示:骨折全部获得骨件愈合,无明显的颈椎功能受限.结论 C2.3或C2-4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有效方法,可达到早期复位、坚强同定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颈椎弓根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C2 椎弓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例C2 椎弓骨折患者行C2 椎弓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 3~ 11个月 ,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 ,9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 ,达到了预期的临床效果。结论 经C2椎弓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椎弓根螺钉固定或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2椎弓根拉力螺钉或C2椎弓根螺钉联合C3侧块螺钉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44例,Levine-EdwardsⅠ型12例,Ⅱ型15例,Ⅱa型11例,Ⅲ型6例。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16例,E级24例。Ⅰ型Hangman骨折采用C2椎弓根拉力螺钉固定;Ⅱ型、Ⅱa型、Ⅲ型采用C2椎弓根螺钉联合C3侧块螺钉固定。结果:术中未发生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4例Frankel C级患者2例恢复至E级,2例恢复至D级;16例D级患者14例恢复至E级,2例神经症状无变化。3~6个月时复查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结论:C2椎弓根拉力螺钉或C2椎弓根螺钉联合C3侧块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与侧块螺钉系统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Levine-Edwards分型:Ⅱ型7例,Ⅱa型8例,Ⅲ型2例。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颈托保护6周。结果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及椎动脉损伤。17例均获随访,时间12~4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消失,但颈部活动度较正常略有下降;无内固定失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后路椎弓根侧块螺钉系统治疗Hangman骨折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颈椎弓根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C2椎弓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C2椎弓骨折患者行C2椎弓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3-11个月,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9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达到了预期的临床效果。结论:经C2椎弓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8例。Levine-Edwards分型:Ⅰ型6例,Ⅱ型17例,Ⅱa型5例。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D级3例,E级7例。取C2侧块中点为进针点,根据C2椎弓根的内缘和上缘走行确定进针方向,向头侧倾斜25°~30°,向中线倾斜30°~35°。应用测深器确定螺钉长度,一般为24~30mm。结果:术中未发生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随访4~48个月,平均20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所有骨折均在术后6个月愈合,颈椎活动范围接近正常,未出现颈椎不稳和螺钉松动。结论:单节段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刻稳定性,且较少干扰上颈椎的生理功能。其适应证应限于骨折可复位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路C2,3复位融合联合C2椎弓根钉加压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 Hangman骨折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24~65岁,平均41岁.均行X线片、三维CT和MRI检查,并测量C2,3移位和成角.术前C2移位3~16 mm,平均(4.2±1.4)mm;术前C2,3 平均成角(8.6±2.1)°.入院后常规行仰伸位颅骨牵引后均行手术治疗,前路切除损伤的C2,3 椎间盘,采用髂骨块或cage椎间融合,带锁钢板固定;C型臂透视示骨折间隙仍较大,一期后路行C,椎弓根钉加压固定.其中Levine-Edwards分型Ⅱ型12例,Ⅱa型2例,Ⅲ型2例.结果 随访6~38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骨折处和椎间植骨平均4个月时全部融合,颈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消失,但颈部活动度较正常有所下降.术后C2移位平均移位(2.3±1.1)mm;术后平均(2.6±1.0)°,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无内固定失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Hangman骨折原有分型不够准确,应结合MRI和CT判定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前路C2,3复位融合联合C2椎弓根钉加压固定方法是一种能取得良好复位和功能恢复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