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对部分大龄唇腭裂患者采用了联合一次性修复术 12例 ,治疗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2例中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7~ 2 0岁 ,其中 7~岁 7例 ,11~岁 3例 ,16~ 2 0岁 2例。均为Ⅲ度唇腭裂 ,其中单侧裂 10例 ,双侧裂 2例。1.2 手术方法1.2 .1 麻醉方法 经口腔气管插管静脉全麻 7例 ,经鼻腔气管插管静脉全麻 5例。1.2 .2 修复方法 腭裂修复根据类型采用两瓣法、三瓣法及加犁骨瓣法。唇裂修复采用下三角瓣法及旋转推进法。 2例双侧唇裂均采用矩形瓣法修复。全部病例均先行腭裂修复…  相似文献   

2.
软腭瓣咽瓣与三瓣法修复双侧腭裂4例附属医院口腔科张俊川,刘善忠,陈启新关键词软腭瓣,咽瓣,三瓣法,腭裂在完全性双侧腭裂修复中,由于部分青少年患者腭盖高拱、裂隙过宽、犁骨及鼻中隔发育严重不足,故欲进行理想的修复十分困难。理想的修复应包括裂隙的无张力封闭...  相似文献   

3.
应用邻近组织瓣修复唇部缺损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利用邻近组织瓣修复不同程度唇缺损的方法。方法:本组35例缺损患者,10例唇缺损在1/3以内者,行直接拉拢缝合;14例唇缺损1/3~1/2者,4例采用Abbe瓣法修复,10例用单侧唇颊滑行组织瓣法修复;8例唇缺损1/2-2/3者,采用单侧或双侧唇颊滑行组织瓣法修复;3例唇缺损超过唇长2/3或全唇缺损者,采用扇形颊瓣转移法进行修复。结果:35例各组织瓣成活良好,手术后患者唇部功能及外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利用邻近组织瓣修复唇缺损应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程度、形状、各瓣的特点和术者的操作水平,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鼻的缺损各种各样,修复的方案差别较大,就手术本身的设计与要求而言,部分性鼻缺损的修复较难。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修复鼻下半部缺损常采用滑车上动脉岛状瓣法和鼻侧—鼻唇沟皮瓣法或颌外动脉岛状瓣法,少数病例选用游离组织瓣法。既往选用的皮管法和皮瓣法应肯定其各自的临床价值,其中动脉岛状瓣法具有独自的长处,尤其是用于立即修复肿瘤切除后所致的鼻部分缺损,故本文就动脉岛状瓣法结合病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旋转推进法加Z形瓣法修复单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0例单侧唇裂患者施行了旋转推进法加Z形瓣法修复。结果:此法对单侧唇裂唇高,唇弓及协调的上唇外型有较好的效果。结论:旋转推进法加Z形瓣法修复单侧唇裂较单一旋转推进法或Z形瓣法的设计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一种唇裂整复术后继发红唇部畸形的综合修复方法。方法:采用三角瓣+红唇组织瓣修复红唇凹陷、口哨畸形,M形去表皮唇弓重建,V-Y推进法修复唇高不等等。结果:本组76例患者,术后随访4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利用三角瓣+红唇组织瓣、V-Y推进法修复红唇部畸形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偶三角瓣法在先天性单侧不完全唇裂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单侧不完全唇裂30例,采用对偶三角瓣法修复,并在患侧的唇部设计一个红唇三角瓣,插入健侧,修复和丰满红唇。结果: 30例术后均为Ⅰ期愈合,两侧鼻翼基本对称,白唇及红唇自然丰满,外形理想,瘢痕不明显。结论: 应用对偶三角瓣法修复先天性单侧不完全唇裂,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且设计合理,修复后的鼻部及红白唇外形自然丰满,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的疗效,以探讨鼻翼缺损的有效修复手段.方法 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2次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7例,移植物面积0.5cm×0.7cm~0.8cm×1.2cm.结果 7例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移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移植物无明显回缩,鼻外形满意.结论 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移植修复鼻翼缺损,适合较严重鼻翼缺损,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双侧分次取材,耳廓外形双侧对称无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尿道下裂修复术的手术方式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 10年来尿道下裂修复术 9种方式和 4种取材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术者的临床经验以外 ,手术方式和取材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其成功率为 :隧道式皮管法 86.4% ,带蒂包皮岛瓣法 82 .1% ,膀胱粘膜法 82 .2 %。结论 本组采用的尿道下裂修复术 9种术式和 4种取材各具优缺点 ,其中隧道式皮管法、带蒂包皮岛瓣法和膀胱粘膜法的成功率较高 ,值得深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在国内外仍被广泛应用。有些学者提出改进的三角瓣法存在缺点:(1)术后患侧鼻孔底常有凹陷;(2)术后患唇过短;(3)上唇下1/3紧张失去唇缘自然外翘,完全性唇裂修复后有上唇过紧;(4)对鼻小柱偏斜及鼻翼畸形纠正较差。作者自1970年来改进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唇裂200余例,取得较满意效果。认为  相似文献   

11.
纳米骨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对各种类型和性能的纳米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纳米骨材料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细胞外支架和骨折的固定材料,已在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研究中显示出优异的生物学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纳米骨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和毒副作用有待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肠安胶囊修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肠安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加局部刺激的方法造模形成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用药后结肠粘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行结肠损伤分数、大便乳酸含量、前列腺素E2(PGE2)等损伤指标检测。[结果]肠安胶囊可明显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PGE2含量,减少结肠组织损伤分数及大便乳酸含量。组织病理学检查亦发现治疗组大鼠粘膜损伤显著改善。[结论]肠安胶囊能够有效减轻结肠上皮损伤,修复损伤组织,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3.
肠安胶囊修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肠安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加局部刺激的方法造模形成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用药后结肠粘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行结肠损伤分数、大便乳酸含量、前列腺素E2(PGE2)等损伤指标检测.[结果]肠安胶囊可明显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PGE2含量,减少结肠组织损伤分数及大便乳酸含量.组织病理学检查亦发现治疗组大鼠粘膜损伤显著改善.[结论]肠安胶囊能够有效减轻结肠上皮损伤,修复损伤组织,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颌下颈前区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运用自制的套管剥离和置入器械,采用微创技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颌下颈前区皮下腔隙中,修复10例下面部瘢痕患者.结果本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一期扩张器微创置入和二期下面部瘢痕切除、扩张皮瓣邻位转移修复手术.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扩张区血肿、扩张器不扩张等严重并发症,全部病例临床疗效满意.结论采用微创技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颌下颈前区,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有效,组织损伤小,扩张周期短,并发症少.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治疗周期,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种自体组织在耳鼻咽喉头颈肿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下咽癌4例,腮腺癌1例,耳廓癌1例。对6例肿瘤病例进行手术切除,并采用自体带蒂肌皮瓣或带血管蒂的胃肠组织对手术缺损处进行修复。结果:6例病例手术均Ⅰ期完成,形态功能得到Ⅰ期修复。至今均健在。结论:随着各种修复材料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广泛应用。使各种晚期的头颈部肿瘤可以得到彻底切除并Ⅰ期修复,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生存率,改善了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鞘管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黏连问题是手外科中的一大难题.以往腱鞘损伤的处理原则是切除腱鞘或认其敞开不予修复.近年来,由于对屈肌腱鞘功能认识的加深和修复技术的提高,不少的手外科医生提倡对损伤的腱鞘修复.1998-07/2002—12,我们临床应用自体大隐静脉修复屈指肌腱鞘管15例,防止屈肌腱黏连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5岁,因"发现右外耳道黑色新生物12年"于2003年9月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