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炎琥宁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组:炎琥宁5-10mg/kg·d-1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ml静脉点滴治疗50例,疗程3-5天,对照组:利巴韦林针10-15mg/kg·d-1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ml静脉点滴治疗47例,疗程3-5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流涕鼻塞、咽充血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利巴韦林组显著缩短(P均<0.01);治疗总有效率92.0%也明显提高(P<0.01).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新亚 《吉林医学》2012,33(29):6330-6331
目的:探讨炎琥宁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炎琥宁注射液160~400 mg(12岁以下儿童根据公斤体重计算药品使用剂量)加入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250~500 ml中溶解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3~5 d。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200~700 mg(12岁以下儿童根据公斤体重计算药品使用剂量)加入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250~500 ml中溶解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3~5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炎琥宁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1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给予炎琥宁5.10mg/(kg.d),加入10%或5%葡糖注射液100~1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5d,对照组86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加入10%或5%葡萄糖液100-1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5d.观察患儿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及体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德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8):926-927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体温相差不大,治疗第3天治疗组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治疗疗效,降低体温,有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并讨论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13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炎琥宁组(治疗组)和利巴韦林组(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周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炎琥宁在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上具有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强化自身免疫等方面的优点,特别适合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改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02-603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患儿随机分为炎琥宁组和利巴韦林组,除常规给予抗炎、利痰、止咳等治疗外,炎琥宁组给予炎琥宁10mg/(kg·d)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输注,连续5d.同时记录患者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炎琥宁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各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良好,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采用肌肉注射炎琥宁的方法治疗婴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对82例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方案采用肌肉注射炎琥宁(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862)5mg/(kg.d),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肌注2次,疗程3天;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方案采用肌肉注射利巴韦林(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462)10mg/(kg.d),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肌注2次,疗程3天。结果:经过对比治疗,研究组患儿的上呼吸道感染治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研究组的患儿退热时间段、咳嗽症状缓解减轻、咽喉部位充血情况小时以及白细胞恢复正常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各方面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儿治疗的过程当中均未发现任何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肌肉注射炎琥宁的方法治疗婴儿的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更佳,治愈率高,对疾病症状作用速度快,并无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0.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3):268-268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各种细菌、病毒均可引起,但以病毒感染多见,约占90%以上[1],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等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静脉滴注莪术油注射液,每天一次,疗程3~5d。结果:观察组病人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显著提高。结论:莪术油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缩短病人主要症状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哈尔滨地区住院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对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521例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病毒检测阳性者74例,总体阳性率14.2%.在阳性感染者中,单一病毒感染数为39,混合病毒感染累计数为79,合计118.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44例(37.3%)、腺病毒6例(5.1%)、甲型流感病毒37例(31.4%)、乙型流感病毒9例(7.6%)、Ⅰ型副流感病毒12例(16.2%)、Ⅱ型副流感病毒1例(0.8%)、Ⅲ型副流感病毒9例(7.6%).呼吸道病毒感染季节上存在统计差异,在性别、疾病和年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哈尔滨地区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其次是申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3.
袁永昌 《四川医学》2012,33(7):1246-1247
目的分析上感颗粒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服用上感颗粒的观察组和未服用上感颗粒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3d后的体温和咳嗽症状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体温、咳嗽的平均停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2d治疗后,观察组有显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经过3d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的对照组,高烧、咳嗽的停止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上感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观察组的疗效明显比没有服用上感颗粒的对照组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4.
杜中良  单丽妮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95+98-95,98
目的观察、比较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缓解方面的差异。方法将297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痰热清组(152例)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0.6 ml/(kg.d),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利巴韦林组(145例)患者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每日2次,1次0.5 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结果痰热清组的有效率为98.03%,利巴韦林组的有效率为7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组87例(57.2%)给药后48 h内退热,全身情况大有改善,食欲增加,而利巴韦林组仅56例(38.6%)痊愈。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有较好的退热、止咳、祛痰等作用,起效快,疗程短,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咽喉肿痛及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疗效显著,能够快速退热,迅速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雄捷 《西部医学》2012,24(7):1316-1317,131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6d。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1.8%、40.6%,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陈翔  陈洁  陀有明 《华夏医学》2012,25(1):57-59
目的:探讨运得素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及化痰、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得素100万IU/次,1次/d,肌肉注射,疗程3d.结果:第1天症状显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47.62%.3d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得素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减少了抗生素滥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应用中药新制剂“降毒咳”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的观察结果。据统计:该药治疗此病,其有效率为90.91%,与病毒唑加川贝枇杷糖浆组和清热解毒口服液加川贝枇杷糖浆组相对照,其疗效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降毒咳”疗效优于两对照组用药。通过有关资料分析认为:“降毒咳”对病程较短的,中医辨证分型属外感风寒型及风寒兼热性的,以病毒感染为主的上吸呼道感染咳嗽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1目的 探讨快速定量 CRP测定对鉴别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的病因的意义。 2方法 将 2 63例上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用 Quick-Read CRP分析仪测定 CRP和血象 ,CRP≥ 10 m g/ L给予抗生素治疗 ,CRP<10 mg/ L给予抗病毒治疗 ;对照组只查血象 ,WBC≥ 10× 10 9/ L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WBC<10× 10 9/ L者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各组 3 d后体温降至正常例数。 3结果  3 d退热例数分别为 :观察组 12 2例 (76.3 % ) ,对照组 5 0例 (48.5 % ) ,P<0 .0 0 1。两组应用抗生素治疗病例 3 d退热例数分别为 :观察组 40例 (76.9% ) ,对照组 2 1例 (43 .7% ) ,P<0 .0 1。两组应用抗病毒治疗 3 d退热例数分别为 :观察组 80例 (74.1% ) ,对照组 3 9/ 5 5例 (70 .9% ) ,P>0 .0 5。 4结论 根据 CRP≥ 10 mg/ L 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率 ,高于根据血象升高应用抗生素的有效率 ,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初期血象可以略有升高 ,造成临床误认为是细菌感染有关 ,快速定量 CRP测定是判断上感病原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8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47例用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对照组36例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超声雾化,分别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缩短病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