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0年5月3日中午,某渔船的渔民到冰冻舱里整理渔货时,发生5名渔民中毒的事故,造成3名渔民重度中毒,2名渔民轻度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事故发生经过:2010年5月3 日 13:00,其渔船的3名船员到船舱内整理渔货时,晕倒在船舱内,立即被移离现场并进行人工呼吸后送到医院抢救.参加抢救的2名渔民也发生轻度中毒.中毒患者事后回忆,进入船舱时闻到一股臭鸡蛋味,感觉头昏、胸闷、咽干、呼吸急促.3名重度中毒患者经2~3周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二硝基苯急性中毒事故一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淄博市某区级医院和某市级医院先后收治了5名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四肢青紫、口唇发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病儿童,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诊断为二硝基苯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7年2月4日济南市某药业公司3名工人在污水处理场低水泵坑检修污水输送管道阀门及参与救护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其中1名工人中毒死亡.为对同类设施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提供借鉴,我们行事故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9月 7日 14时 2 0分 ,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收到上海市宝山区中心医院急诊室电话报告 :某服装有限公司有 9名裁剪工人发生急性化学品中毒 ,正在该院急诊室救治。接电后 ,上海市宝山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立即前往医院及事故现场开展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事故经过2 0 0 2年 9月 7日 ,某服装有限公司手工裁剪车间上样工陈某 (女 )在进行PVC复滚速毛衣料的裁剪时感觉轻度头昏、心慌、呕吐、乏力等症状 ,至 13时左右 ,钱某、王某等另 8名上样工均出现头昏、头晕、心慌、胸闷、恶心、乏力等症状。厂方立即将她们送往宝…  相似文献   

5.
一起二氧化氯急性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能力,对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通常强于氯,而且可以除色、除臭和除去水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如铁、锰、硫化物、氰化物和亚硝酸盐等[1].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一些中、小型水厂加以推广应用.但国内尚未见在应用中出现中毒事故的报道.现将2003年9月江门市某厂发生的一起二氧化氯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造成2名作业人员轻度中毒,7人出现刺激反应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郭立生  田辉  王桂荣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43-1344
目的通过对丙酮氰醇急性中毒事故的调查,总结经验,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2名中毒昏迷患者及时使用特效解毒剂,为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生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患者很快清醒,后痊愈出院。结论企业及劳动者缺乏严谨的职业安全意识是导致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救治避免了患者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某厂于1986年3月份及11月份先后发生了两次急性中毒事故,导致两人死亡和一人重度中毒,后果惨重,教训深刻。事故经过 1986年3月31日19时15分,某厂19岁的操作工黄某在给树脂4号缩合锅进行第二次输送苯时,违反操作规定,打苯的同时给溶解锅加热。然后他回到交接班室,捧起武侠小说入迷的看起来。19时38  相似文献   

8.
调查硫酸二甲酯的毒作用及对人体的影响,按照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Z2-2002<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测,硫酸二甲酯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防护.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中旬,本市某乡村办化工厂发生了1例低浓度硝基苯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造成1人急性中毒。 该企业为1985年建厂的小型化工厂,主要生产化 工染料。1996年改产间苯二胺,年产80吨。生产车间面积约1500m~2,按工序分为三层,工艺流程为:混酸→提取→硝化→精制→还原→过滤→8%间苯二胺溶液产品→蒸馏→99%间苯二胺固体成品。 1996年6月14日晚10时,作业工人万某接班后进行各生产工序的巡视及阀门启闭投料等操作,不时感觉味道很大,随后即感头晕、恶心,夜间2~3点左右出现行走不稳,同班工人发现其口唇青紫,面色苍白,扶  相似文献   

10.
一起油漆工急性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 4月 10日上午 8时 3 0分 ,大连某建筑工地 2名油漆女工发生急性混苯及汽油混合性中毒 ,现报告如下。1 事故经过1998年 4月 10日上午 8时 ,2名油漆女工蹬梯爬入工地顶楼消防水箱内油漆水箱内壁。 10min后 ,2人向箱外有关人员反映自觉胸闷、气短、刺激性气味难以忍受。 2 0min左右 ,外面的作业工人听到水箱内有呻吟声 ,爬入水箱内将已昏迷的 2名女工抬出 ,10min后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途中 5~ 6min ,2名女工意识逐渐恢复 ,后被送往大连市职业病院救治。诊断为急性混苯及汽油混合性中毒 ,采用葡萄糖、维生素C对症治疗 2 0余日 ,症状…  相似文献   

11.
古梅 《职业与健康》2002,18(9):22-22
1998年7月29日,本市河西区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硝基苯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造成1人急性中毒。 该企业主要产品为化工染料中间体,1995年改产间苯二胺(m-phenylene diamine),年产350~400 t。中毒事故发生地为该厂一车间,间苯二胺工段,车间面积为1100m~2,工艺流程为硝化—提取—还原—精馏—成品。 中毒患者在下料过程中,由于下料口节门堵塞,该患者用铁棍捅料时,使硝基苯溅落在皮肤上。当时该患者身穿吊带背心、短裤、球鞋、戴手套、未戴防毒口罩。7月29日上午11时,患者感觉头晕,口唇轻度发绀,保健站大夫给予口服葡萄糖。14时  相似文献   

12.
1988年8月至1998年10月,我市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16起,中毒人数50人,中毒死亡13人。其中因抢救中毒人员而中毒16人,占中毒总人数的32%,中毒死亡6人,占中毒死亡总人数的46%。并且均发生在沉淀池内急性中毒事故的急救之中。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3月10日,我们接到某市医院收治了2例疑似"二氯乙烷急性中毒"病人的报告。为此,我们对此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事件经过及职业史调查患者甲,男,23岁,于2008年4月进入广东惠东某鞋厂从事鞋底涂胶工作,工种为掹鞋工,至发病时患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道了一小型个体冶炼厂 ,在设备相当简陋的条件下 ,加工矿产品 ,仅 2个小时的生产作业 ,5名工人接触砷化氢气体 ,一小时后出现头晕、乏力 ,腰痛、血尿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经过及时的抢救和 14~ 72天的治疗 5人全部痊愈出院。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 ,反映出当前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监督监测、以及卫生执法诸多问题 ;面对不断兴起的家庭作坊式矿产品加工企业 ,加大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和监督监测、以及职业性健康检查等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我市发生2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导致14人中毒,6人死亡,2起事故均构成较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8月 9日 ,我市某化纤公司发生一起硫化氢 (H2 S)与二硫化碳 (CS2 )混合气体急性中毒的严重事故 ,死亡 2例 ,急性重度中毒 1例 ,急性轻度中毒 2例 ,现将事故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 中毒经过及临床表现1.1 中毒经过  1999年 8月 9日 14时 15分 ,污水处理车间进高酸 ,  相似文献   

17.
就一起因窒息性气体所致急性中毒的原因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与现场调查1 1 中毒经过某个体酱菜厂在搅拌已发酵的辣椒时 ,先后有3人昏倒。被发现后 ,3人被抢救出搅拌池 (辣椒发酵池 ) ,经“12 0急救中心”现场急救 ,无效 ,当场死亡。1 2 现场调查中毒现场为个体酱菜加工厂的简易发酵车间 ,是用红砖、石棉瓦盖成的 ,长约 12m ,宽约 4 5m ,高约 2m ,正面有 3个门 (门是密闭的 )。整个车间内无任何通风口 ,更无机械通风设备。车间内有 3个长约 4m ,宽约 4m ,深约 3m的发酵池 ,3个池内共装有 1万多斤辣椒 ,发酵物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职业性急性中毒原因及中毒报告必须及时的重要性.方法 统计分析2002-2008年间河池市职业性急性中毒资料.结果 6年间共发生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7起,中毒22人,死亡2人.其中砷化氢中毒3起,氨、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各1起.结论 职业性急性中毒原因主要是砷化氢中毒,其余为氨、硫化氢、一氧化碳、苯中毒;发生中毒的企业报告不及时,给诊治造成延误,故应加强职业卫生和职业性急性中毒报告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1995年8月3日,我县河口镇化工厂发生一起严重的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导致10人急性中毒,4人死亡。这是该厂继1991年11月至1992年7月间连续三次急性砷化氢中毒之后的第四次同类型的职业中毒事故。 事故发生经过;8月3日该厂厂长罗某带车去衡  相似文献   

20.
刘志清  张伟  钟逶迤  钟晓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83-3183,3185
[目的]报告一起防白水引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件,以引起类似企业及监管部门重视。[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GC/MS检测分析及病人发病状况综合判断,分析中毒原因。[结果]本次职业性急性中毒是由2-丁氧基-乙醇引起。[结论]应密切关注新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引起的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