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从1982-2018年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研究,总结该领域研究方向及梳理知识结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相关文献,经过Refworks格式转换后,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针灸治疗肩周炎相关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图谱中共71位作者被纳入,有20位作者发文量≥ 3篇;图谱共42所机构被纳入,其中16所机构发文量≥ 3篇,7所机构发文量≥ 4篇;图谱171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有15个关键词在该领域研究发文量≥ 20篇。结论:针对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研究需加强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对于现有的治疗方法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期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6.1R2对该领域的发文量、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检索时间截止2022年9月22日,共获得中文文献974篇,发文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机构节点数为489,连接数为174,网络密度仅为0.001 5,说明机构分布较分散,缺少跨区域合作;研究作者发文量≥3篇的作者有17名,其中高发文量作者形成合作团队,但不同地区团队间交流较少;主要研究方向是针灸结合或不同针刺疗法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近期关键词热点为热敏灸和临床疗效。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需要加强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3.
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针灸临床的病谱,方法:选择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五部针灸临床著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卫生》刊登的针灸治疗43种病等6部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初步得出针灸临床病谱。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得出了针灸能治疗414个病症,有72种病症在6倍文献的一半以上有共同报道,这些病症基本上代表了现代针灸临床较为常见并有较好疗效的病谱,另外,作者首次提出了针灸临床病谱的3级划分概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直观呈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挖掘热点方向。方法 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建库以来至2023年1月25日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分析,梳理针灸治疗荨麻疹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前沿热点。结果 最终纳入754篇文献,年发文量呈平稳增长趋势,涉及605所机构、811位作者、379个关键词,其中以针刺和穴位注射出现频次最多,爆发点时间最近的是“火针”,腧穴主要集中在三阴交、曲池、血海及神阙等。结论 目前针灸荨麻疹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临床研究,建议加强各个机构及作者间的合作,优化临床研究的试验设计,为针灸循证医学提供更高的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在针灸脑成像研究中的应用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 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下载2020年前关于针灸fMRI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主要包括机构间和作者间的合作分析、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关键词突发性探测和引文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了321篇文献,发文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中国科学院(50篇)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0篇)是目前核心研究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田捷(35篇),影响力最高的作者是白丽君(0.55)。接受本研究领域文章最多的期刊是《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针灸fMRI研究中最常用的5个关键词是针灸、fMRI、电针、针刺镇痛、静息态fMRI,前沿话题是: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恢复和功能连接。结论 目前针灸fMRI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针灸fMRI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针灸镇痛和经穴特应性研究,今后研究趋势主要是针灸对脑功能连通性的影响,尤其是边缘系统和DMN。今后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应进一步加强研究设计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探索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研究,总结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脉络、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1957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6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670篇文献被纳入,其中共有64位作者被纳入,黄国付、张红星、林国华和杨运宽等4位作者被引频次≥5。共有37所机构被纳入,共有5所机构被引频次≥5。共有98个关键词被纳入,带状疤疹、针灸治疗、缠腰火丹、带状疱疹、针灸疗法、疱疹、围刺等7个关键词出现爆发点,爆发点时间最近的是“围刺”,持续时间为2009-2012年。中介中心值最高的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0.3。结论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热点主要在带状疱疹、针灸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热点趋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该方向的深入研究需要影响力大的作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多中心的合作,完善相关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近10年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整理总结。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近1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从文献整体概况(包括文献发表年代、作者单位、发表杂志类别)和治疗方法 2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肯定,方法多样,且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的应用频率较高;研究文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高质量研究成果。结论建议今后提高科研质量,以更多规范的随机对照研究为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8.
古代针灸文献内容非常丰富。如何进行有效整理并从中发掘出对现今临床具有指导价值的相关成果,是当代针灸文献研究面临的重要方法学问题。现将整理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归纳总结如下:一、科学整理资料。首先。要全面收集资料。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采集研究涉及文献的范围,选择相应的文献采集对象和采集方式,查询目录书有关线索,找出相关文献信息,避免疏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针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的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为该领域的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SCI-E收录的1999-2019年针灸治疗IHD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其作者、关键词及参考文献进行共现或共被引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104篇文献,发文量在2014、2015年达到高峰,作者合作可视化显示发文量最多、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前三位作者为梁繁荣、荣培晶和卢圣峰,关键词共现分析提示中心性大于0.1的高频关键词共10个,包括电针、针灸、损伤、心肌缺血、预处理、大鼠等,关键词聚类结果前5名依次是心肌保护、针灸预处理、针灸、心肌缺血/再灌注和心力衰竭。参考文献共被引分析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仅11次,聚类结果主要是中草药、自主神经系统、β(1)肾上腺素受体、内关穴等。结论 针灸治疗IHD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和缺血再灌注等方面,针灸干预类型和时机多为针刺/电针预处理;预测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为针灸的不同疗法、介入时机和选穴方案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与心力衰竭等方面的机制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软件对VR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现状、热点和动态趋势。方法: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检索筛选到的110篇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针灸领域期刊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VR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研究起步于2004年,整体呈上升发展趋势;主要核心团队有郭春霞团队和程凯团队;天津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发文量靠前;关键词可视化发现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针灸教学、虚拟现实技术辅助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虚拟现实技术联合针灸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研究极具发展潜力,目前主要运用于针灸教学、临床及相关产品开发,未来应加强研究团队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针灸的深度交叉融合,以针灸临床为出发点提升疗效开发新型设备,以针灸教学为中心开展虚拟现实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1.
《黄龙祥看针灸》于2008年1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黄龙祥先生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他有着10年针灸文献,6年针灸理论专业研究的经历,系统浏览了现代医学以及科技史发展的许多文献。由于拥有多年坚实的专业积累、多学科交融的宽广学术背景,加之把握了前沿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所以作者能够看到一幅更真、更全、更清晰的针灸画卷。  相似文献   

12.
关于“针灸血清”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四论针灸学的开放性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作者在对针灸作用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简要回顾之后认识到,刺灸腧穴虽可不同程度地导致血清中某些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但是通过在体实验所获得的资料基本上是非直接观察的结果。新近出现的“针灸血清”观察方法可弥补此一不足之处。应用此方法进行研究时,要求把刺灸后收集的血清加入体外反应系统中,同离体靶器官、组织或细胞等产生作用,以直接地观察其功能或形态学的改变。作者以为,针灸研究应借鉴药理学研究中在体与离体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针灸血清”中含活性物质是研究中可借鉴“血清药理学”、“中药血清学”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作者还认为,“针灸血清”方法的采用,将有利于拓宽针灸研究的领域,推动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总结国内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9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有263篇,年发文量呈上升-回落交替的趋势。可视化图谱显示:共有96位作者被纳入,其中32位作者发文量 ≥ 3篇;共有25所机构被纳入,其中5所机构发文量 ≥ 3篇;共有101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9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 ≥ 10次。涉及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电针、手针、艾灸、针刺+艾灸、针药结合等,最常用的腧穴为以督脉为代表的阳经经穴。结论 ①针灸治疗AD的研究较为热门,但整体影响力不足,需加强多机构、多中心的协作交流;②针灸干预AD侧重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薄弱,今后应规范治疗体系,强化大规模临床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归纳国外针灸临床研究趋势和发展规律。方法:检索分析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02年至2017年国外针灸RCT文献,统计针灸治疗病种(病症)数、文献篇数、作者国籍等,并与2002年WHO发布的《Acupuncture: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报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纳入研究的文献共297篇,涉及20个疾病系统,101个病症,其中有39个病症从Ⅱ类上升到Ⅰ类,2个病症从Ⅲ类上升到Ⅰ类,1个病症从IV类上升到Ⅰ类,有29个新的病症未在文献中报道;非疼痛类病症研究数量呈增长态势,以德、美、英三国文献数量和病症种类最多;各国针灸临床研究的热点各有侧重。结论:国外针灸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加,适宜病症范围不断扩大,但研究的热点与国内比较有较大差异,不同国家运用针灸治疗疾病时有明显倾向性,与当地的疾病谱、地域文化背景和政策法规等相关。应当继续加强对国外针灸适宜病症的相关研究,促进国外针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的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从而为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的科研、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SCI-E收录的1993-2022年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及参考文献、发文国家地区等进行共现或共被引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471篇文献,发文量在2020年达到高峰,作者合作可视化显示发文量最多前三位作者为周丽伟、Jan Dommerholt、Michelle Finnegan;关键词可视化显示≥5的高频关键词共有46个,中心性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包括肌筋膜触发点、针灸、损伤、运动、腰痛、颈痛等;关键词聚类结果包括干针、运动损伤、腰痛、针灸疗法、损伤相关分子等。参考文献共被引分析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仅12次,对该领域研究最多的国家地区是美国,其次是中国。结论 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的研究热点包括理论、干预措施、机制研究等方面;通过可视化分析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的英文核心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门方向有更为直观的演示,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竟  黄长琼  刘屹 《中国针灸》2002,22(10):18-2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试验状况,为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系统评价收集原始资料。方法:通过机检和手检收集所有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文献,按照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ochrane手册推荐的标准,分析评价每一篇文献。规定具有随机化方法、正确对照、合适的样本量、全国性诊断标准、客观疗效判定标准、明确统计方法的文献为符合条件的文献。结果和结论:只有1篇文章基本符合要求,其数量及所占比例都非常少。要开展系统评价必须要先具有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所以,在条件较好的单位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是开展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系统评价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朱琏针灸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从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关于朱琏针灸的相关文献,基于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筛选后运用CiteSpace 6.1.R 3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及共现分析。结果共纳入123篇相关文献,折线图显示文献数量从2014年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潘小霞,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量≥5篇的机构有8所且机构间联系不紧密。关键词共现和突现发现针灸疗法及其在脑卒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是研究热点,而对性激素、丙二醛、细胞凋亡等非高频关键词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关键词聚类发现揿针、沈氏芒针、壮医药线点灸等多样化的干预方式是目前发展趋势;针灸处方(新设穴)及起效机制(性激素)也是备受关注的对象。结论 朱琏针灸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及机构应加强跨区域合作;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研究,与朱琏针灸相关的基础研究相对不足,未来应加强基础研究;此外,针灸处方和联合干预方式的研究可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近15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总结此领域近期研究方向及梳理知识结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经Refworks格式转换后,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图谱共有701位作者被纳入,其中有11位作者发文量≥3篇;图谱共有740所机构被纳入,其中有20所机构发文量≥3篇;形成的图谱后共有149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有13个关键词出现频次≥20次。结论:针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需要规范命名,加强机构间合作,促进作者间的联系与沟通,合理构建治疗体系,对于已研究的疗法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究,并在已形成体系的疗法基础上探索出新型疗法。  相似文献   

19.
张婧  沈莉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2):114-119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别从样本量与研究方法、年度发文量、抑郁症程度和中医证型、治疗方法、作者发文量、学位论文所在机构、基金项目、对照组应用西药情况...  相似文献   

20.
SCIE近10年中国针灸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近10年(2001-2010年)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中国作者发表的针灸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借助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对针灸论文信息进行分析,采用频次统计、共词分析、自相关矩阵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结果:中国SCIE针灸论文发表量以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主,国际合作方面略显不足。结论:我国在国际针灸科技论文发表、国际针灸研究合作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