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隔代照料育儿模式下中老年抑郁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7月~2020年9月选取都匀市人口相对集中的5个社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36名中老年人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自制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隔代照料育儿模式下中老年抑郁的平均得分为(9.31±4.61)分,阳性症状人数为69例(29.24%),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近期与子女关系、与子女同住情况、配偶情况、异地照料情况、休闲娱乐情况对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除家庭经济月收入、慢性病情况外,其余各影响因素均为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隔代照料育儿模式下的中老年人易发生抑郁,情绪状态易受生活环境影响,建议子女多给予关心和体贴,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干部家庭支持状况与老年抑郁状态(GD)的关系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筛查GD,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家庭支持状况与GD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表明,在家庭支持状况所包括的12个因素中,对GD影响面较大(>20%)、程度较深(P<0.05)的因素为:家庭和睦、配偶健在、操持家务、关心亲友同事和子女太忙.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与GD相关的多因素为:家庭和睦、操持家务、关心亲友同事、自理能力弱和心情压抑.结论老干部家庭支持状况是影响GD的重要因素,创建和谐家庭是干预GD的重要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喜蓉  瞿正万  江琦  袁杰  闵婕  秦虹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78-1080,1119
目的:开展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其患病率、治疗率及其易感因素,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43个村(居)委会在册常住3 311例老人,应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 ID-I/P)诊断工具进行调查。结果:重度抑郁障碍时点患病率为3.6%(118例)。其患病率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精神病家族史、与家人关系、与周围人关系、子女人数、家庭结构、身体锻炼、居住条件、家庭经济、城乡人口等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该疾病与年龄、干预情况、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精神病家族史、子女人数等易感因素关系密切。患者的诊治率很低(4.2%)。结论:老年重度抑郁障碍患病有逐年增高趋势,预防易感因素有利于降低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工具,调查了120例住院老年患者,SDS原始分≥40分为有抑郁症状者.结果 120例老年患者中共有41例有抑郁症状,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低者以及家庭关系紧张者等SDS得分较高.结论 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有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家庭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离退休干部的抑郁情况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rink编制的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住我院的离退休干部进行调查。结果:离退休干部抑郁情绪较为普遍,这与离退休干部是否重视体育活动、体力下降、与医务人员交谈、业余爱好以及子女关心有关。结论:重视离退休干部抑郁情绪的观察,医务人员应从躯体、心理、家庭和社会多个环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国内有关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患病率为1.57%。由于社会、家庭、慢性疾病及生理自然退化等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抑郁,现就我院9例老年抑郁症患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远高于一般老年人群。目前,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社区,对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关注及城乡比较研究较为有限。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为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的方法抽取山西省太原市的2 504例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因素、慢性病数量及抑郁状况。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估抑郁状态。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 50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占55.39%(1 387/2 504),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占44.61%(1 117/2 504),城市和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主要经济来源、与子女关系、与配偶关系、吸烟情况、体力活动水平和慢性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抑郁状态的检出率为37.02%(927/2 504),且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45.66%,510/1 117)高于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30.06%,417/1 387)(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子女关系、与配偶关系、体力活动水平是城市和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患慢性病数量是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及主要经济来源是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实际干预中要考虑城乡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探求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有益措施。方法对122例80岁及以上的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访谈。患者抑郁状况测量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版),家庭功能测量采用APGDR问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家庭功能与抑郁的关系。结果 122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60.7%,家庭功能障碍者占56.6%。家庭功能良好者,抑郁评分为9.08,中度障碍者20.72,重度障碍者26.88。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功能障碍者抑郁患病率是家庭功能良好者的3.274倍。抑郁患病同时还受居住方式和照料方式影响。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高,家庭功能是抑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冠心病治疗应重视抑郁控制,特别要改善患者家庭功能,提高家庭的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旨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84例不孕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其心理状况和可能相关因素。结果在所有调查对象中,焦虑总体发生率为32.60%,抑郁发生率为21.19%;焦虑兼抑郁者36例,发生率为19.57%。夫妻双方的文化程度、治疗费用、家庭关系和有无子女对患者的HAD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夫妻文化程度高、家庭关系良好、已有子女是不孕患者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而家庭关系紧张为其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在治疗中要针对患者心理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田海静 《吉林医学》2013,34(16):3153-3154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卒中患者共计180例,同时选取一般情况接近的老年体检组及非老年体检组人群各15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评分,评判抑郁状态。结果:老年卒中组总发病率为48.33%,明显高于老年体检组(30.66%)和非老年体检组(14.00%),特别是重度抑郁的发生率老年卒中组与另外两组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家庭关系、照料情况、患者性格、神经缺损程度等是老年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而与年龄、性别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卒中后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而卒中后患者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神经缺失程度则与抑郁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60岁及以上居民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个居委,应用老年抑郁量表、一般情况表对入选的60-89岁居民进行评定,以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731名居民完成评定,有297名居民被检出抑郁症状,检出率17.2%。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7个相关影响因素:家庭开支,居住形式,慢性疾病自我评价,家庭支持,业余爱好,生活自理能力,参与社区活动。结论独居、家庭开支不足、生活自理能力障碍、业余爱好缺乏、社区活动参与少、家庭支持少、自我评价慢性病严重等,与抑郁症状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及老年抑郁量表(GPS)对80例综合科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80例中有抑郁状态的48例(60%)。自然因素中性别、婚姻状况、运动状态、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征及家庭关怀程度对抑郁状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住院病人中性格内向、无配偶、兴趣爱好少、不爱运动、家庭关怀少、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同时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8例脑卒中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抑郁的发生情况及特点。结果:PSD的发生率为45.4%,对抑郁影响最大的相关因素是既往抑郁病史,其次是性别、家庭关系、合并疾病种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和卒中后病程。结论:在老年人脑卒中后PSD的防治工作中,既要重视社会心里学因素的影响,也要重视神经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及老年抑郁量表(GPS)对80例综合科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80例中有抑郁状态的48例(60%).自然因素中性别、婚姻状况、运动状态、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征及家庭关怀程度对抑郁状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住院病人中性格内向、无配偶、兴趣爱好少、不爱运动、家庭关怀少、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同时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张强  王长远  李一凡 《安徽医学》2023,44(3):257-261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北京市大兴区林校社区卫生中心就诊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504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居住方式、慢性病种类、慢性病支出情况等一般资料。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评分,分析不同性别、可支配收入、文化程度、慢性病数量和居住方式等患者SAS和SDS评分的差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49.80%,抑郁发生率为51.58%,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46.62%。可支配收入、文化程度、慢性病种类和居住方式不同的老年慢性病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可支配收入高(OR=0.457,95%CI:0.331~0.630)是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焦虑的保护性因素,独居(OR=1.799,95%CI:1.494~2.16...  相似文献   

16.
莫翠英  骆国平  赖惠芳 《医学综述》2013,19(14):2642-2643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提供指导。方法以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伍仲珮纪念医院就诊的162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社会支持度量表进行抑郁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抑郁发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病率为34.57%,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情况、COPD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抑郁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有较高的抑郁发病率,发病情况与患者年龄、吸烟情况、COPD病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患者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应给予患者有效的家庭及社会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酒依赖患者青少年子女的行为问题,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由精神科医师运用量表对酒依赖患者青少年子女进行行为问题评定,并与正常人群子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酒依赖患者的青少年子女的行为问题较正常人同龄子女多,男性青少年更为突出;女性青少年总分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组,其焦虑强迫、体诉、抑郁退缩、不成熟、强迫、故意、攻击性等因子出现率高于正常家庭组。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家庭及子女进行心理干预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179名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济宁市老年抑郁情绪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济宁市中区抽取 6 0 9名老年人用自行编制的生活事件调查表和BrinkTL ( 1982 )制定的老年抑郁量表 (GeriatricDe pressionScale ,GDS)进行调查。 结果  6 0 9名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女性 ( 4 3 6 2 % )高于男性 ( 2 3 0 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2 6 5 1,P <0 0 0 1)。老年抑郁情绪与经济状况 ( 1 32 5 5 )、家庭状况 ( -0 9713)、社会地位 ( 0 9114 )等因素间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1)。结论 影响济宁市中区老年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生活事件为婚姻状况、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等。生活事件越多即生活事件得分越高 ,抑郁情绪越重。  相似文献   

19.
探讨婚外恋对其配偶及子女心身健康影响。方法对26例婚外恋者配偶做精神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与中国正常人常模比较。用自制对婚外恋者子女情况问卷,资料记录并分析。结果因配偶有婚外恋就诊的26名患者及子女均产生心理障碍。26名婚外恋配偶SCL-90各因子分都有偏移,其中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症状有显著差异(P<0.01)。5名年龄较大子女有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并已影响工作和学习。结论婚外恋严重影响家属心身健康,是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甚至家庭破裂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20.
康瑞芳  周云 《黑龙江医学》2014,(12):1396-1397
目的评估老年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影响焦虑、抑郁心理的相关因素,探讨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对123例老年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测评、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3例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0.98%、60.16%,而且女性高于男性。引起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主要有:骨折的严重程度、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个人性格特点及家庭与社会的关爱与支持等。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且与多种因素相关。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