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6,(2):303-305
目的:分析2015年1—6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的类型和原因,为静脉药物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2015年1—6月间PIVAS药师审核的146 747例患者医嘱中,统计和分析不合理医嘱用药的原因,如溶媒选择不当、溶媒量不合适、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当。结果:591例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中溶媒选择不当占22.33%、溶媒量不合适占45.52%、药物配伍禁忌占6.77%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当占25.38%。结论:PIVAS审方药师对处方应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以确保临床合理使用静脉药物。  相似文献   

2.
杨茜  卢海洋 《北方药学》2015,(5):159-159
目的:减少我院中心药房摆药室在调剂药品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摆药室常见的调剂差错进行归类,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调剂差错中最常见的类型为数量差错,发生差错的原因与工作强度、药师自身及药品本身存在一定关系,通过合理分配工作强度、开展培训、制定奖惩方案等措施可以起到防范作用。结论:调剂差错是药师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但通过一系列举措可以减少。  相似文献   

3.
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用药咨询情况,为临床药师做好用药咨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药物咨询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461例药物咨询资料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咨询药物分类中以抗感染药最多,占23.86%;咨询内容分类中以药物用法用量居多,占27.76%。结论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专设药物咨询窗口,不仅能促进医护人员与药师之间的合作,而且在医护人员、药师和患者三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
宋玲  王小萍 《北方药学》2011,8(5):85-87
目的:介绍药师为门诊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药师门诊药物咨询完整记录进行分类及分析。结果:332例药物咨询记录中,咨询内容以药品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推荐与选择为主占53.4%;其中咨询14岁以下患者药品用法用量的占54%。结论:开展药物咨询是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19):2734-2736
目的:为医院住院药房合理应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工作流程和使用情况,总结分析我院在其使用中发生的差错及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使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常见差错包括自动摆药机发生的差错(其中药盒缺药报警占58.61%,药盒内数量反应错误占36.96%)、人为因素产生的差错(包括医嘱录入错误和药师加药错误)以及耗材安装操作差错。提出的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出药口的倾斜角度、控制贮药盒内药品添加的数量以减少自动摆药机发生的差错;药师提前审核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医嘱、执行双人核对的措施以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差错;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以减少耗材安装差错;另建议安排专人负责摆药机的维护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静配中心抗肿瘤药不合理处方。方法通过收集PIVAS电脑审核系统中2018年1月~12月审核的抗肿瘤药物医嘱96513份,其中药师审核过程中发现的153份不合理医嘱,并提出防治途径。结果静配中心抗肿瘤药不合理处方中溶媒量不合理占33.33%,溶媒种类选择不当占24.18%,医嘱录入错误占18.30%,批次安排(给药时间)不合理占13.07%,给药途径不合理占9.15%,给药顺序不当占1.96%。结论溶媒用量不合理和溶媒品种选择不合理是静配中心抗肿瘤药不合理处方的主要表现,应加强药师监督,建立预警机制,提高静配中心抗肿瘤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1997年初,我院引进电脑网络化管理,对住院病人用药实行中心摆药微机联网管理,撤销了各住院病房的小药柜。中心摆药实行主管药师负责制,负责住院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和合理配伍等药学监护,成为临床各科合理用药的监护站。1 做法1.1 人员分工 我院有临床科室23个,病床780张;中心摆药室16人,其中主管药师3人,药师7人,药剂士5人。主管药师负责对住院病人所用的药品用量、用法、药物相互作用、配伍以及特殊生理病人等进行用药监护,并负责药品的请领和管理。药师和药剂士要熟悉和掌握药物名称、剂量、用量、用法、药品摆放位置等。并对住院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在降低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率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中心摆药室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率"为主题,利用鱼骨图、80/20法则分析导致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的原因,拟定对策,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的发生率。结果: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率从改善前的0.654%降至0.271%,低于目标值0.345%,改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目标达标率为123.95%,进步率为58.5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同时临床药师从合理用药角度出发降低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更好地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院中药房1 120例咨询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咨询中,药物的相互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问题分别占药物咨询的37.59%、30.27%、9.38%;所咨询疾病的种类以循环系统最多,占23.21%,其他系统所占比例均匀。结论:开展合理用药咨询,对于保证药物疗效、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是十分必要的,对药物的作用及相互作用的解释是临床药师工作重心,多药联合应用更需关注;同时也对药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29):4146-4148
目的:为持续提高药物咨询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3年住院药房总药师接受药物咨询220例,并将咨询内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咨询人员中73.18%为医师;咨询药物种类以抗感染药为主,占42.73%;咨询内容以药物的选择与用法用量最多,占47.27%。结论:药师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可很好地解答用药的诸多问题,引导合理用药,增进药师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联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曾秀琴  刘静  盛燕妮  苏锐  谢希晖  李娟  蔡瑞君 《中国药事》2017,31(11):1347-1352
目的:探讨开展药物整合服务在促进合理用药、防范呼吸内科患者用药差错及风险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回顾性病历调查分析,收集患者既往用药史、整理入院药物治疗医嘱清单,对2014年12月-2015年9月收住呼吸内科的95例患者进行药物整合,并探查临床用药中不合理问题及存在的风险。结果:临床药师问诊针对用药品种、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方面更详细;通过药物整合,发现不合理用药及风险共109例次,重复用药占42.20%,药物遗漏占11.01%,药物使用无指征占8.26%,不良相互作用占8.26%;针对药师发现的问题,87.16%被医师采纳并调整给药。结论:药物整合对促进合理用药、防范用药差错及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住院医嘱常见不合理用药进行归纳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从处方审核信息系统中导出2021年1—6月我院审方药师审核打回的住院医嘱,统计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 共审核医嘱205 484条,干预不合理用药2754条(1.3%),干预成功2242条(81.4%)。在干预成功的不合理用药中,以用法用量不适宜(47.7%)、重复用药(9.9%)、溶媒不适宜(8.7%)、给药途径不适宜(8.1%)为主。用法用量不适宜中口服给药579条,其中以输入错误引起的不合理用药为主(20.0%);重复用药中因医生在输入新医嘱或更改医嘱时忘记停止以前的医嘱占86.0%;溶媒不适宜主要原因为医嘱中无溶媒(36.9%),均因医生操作的问题,将药物和溶媒未开在同一组医嘱中;给药途径不适宜中以医生对药品的给药途径不熟悉为主(59.3%)。结论 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中既有医生问题,也有药师问题,还有信息系统的问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与完善,提高干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电话药物咨询是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延伸,我院自2009年7月1日开展电话药物咨询以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提供咨询763例,其内容涉及面广:咨询用法用量最多占24.2%(其中降血压药、降血脂药用法咨询占29.4%),小儿用药占18.6%.电话咨询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安全性、保护患者隐私有很好作用,便于回访和反馈,同时药师对补充更新专业知识也是一种有力促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发生的原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间住院患者静脉药物医嘱20000份,统计和分析其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发生的原因。结果:20000份静脉药物医嘱中,出现87份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占0.43%),87份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中有32份属药物配伍不当(占36.78%)、22份溶媒选择不当(占25.29%)、18份溶媒剂量使用不当(占20.69%)、12份药物剂量使用不当(占13.79%)和3份给药间隔不够合理(占3.45%)。结论: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主要为药物间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溶媒剂量使用不当、药物剂量使用不当及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加强对医嘱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医嘱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临床药师促进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方法:提取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经临床药师审核并建议修改的不合理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用药医嘱分类并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并就干预、改善不合理用药的对策进行总结.结果:发现不合理医嘱139组,占全部医嘱的0.36%,主要不合理为载体种类和载体量、给药剂量、顺序、时间和途径、配伍禁忌,以载体种类和载体量不合理最为常见.结论:我院临床药师通过多种对策,干预、改善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为医师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帮助,协助医师合理设计化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静脉用药调配中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促进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在审核医嘱时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中选用不合理溶媒占51%,护士不合理执行医嘱占18%,不合理给药方式占15%,不符合药物经济学占9%,不合理给药方案占7%。药师进行临床用药干预后,医生医嘱修改率达98%以上。结论静脉用药调配药师在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开展护士用药教育,建立合理用药规范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正确沟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呼吸科2012年1月~2013年4月临床药师对医嘱审核、干预的病例162例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医嘱干预中患者好转的有114例(占70.37%),涉及的医嘱干预方式有药物用法用量、药物选择、药物溶媒、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给药时间等,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专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PIVAS)静脉滴注药物医嘱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探讨药师在静脉滴注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静脉配置中心对已发现并纠正的2015年7月~2015年12月的292份不合理静脉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静脉用药处方中,溶媒选用不当占32.88%,溶媒用量不当占22.95%,给药剂量不当占15.41%,配伍禁忌占10.27%,用法不当占7.88%.结论 药师在PIVAS审方和合理用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地林 《海峡药学》2016,(6):229-23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的药学干预作用及其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肿瘤科在实行临床药师制度前、后的住院病人病例医嘱各300份,将不合理医嘱发现的问题按照溶媒选择及用量、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和药物选择等进行归类、汇总和分析;同时对比并分析实行临床药师制度前后药物使用的情况。结果实行临床药师制度前后的不合理医嘱分别有52例(占17.33%)、11例(占3.67%);不合理医嘱的主要问题为溶媒用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药物超说明书用量及不符合药物经济学用药等。确立前为溶媒用量不合理22例(占42.31%)、溶媒选择不合理9例(占17.31%)、药物超说明书用量19例(占36.54%)及不符合药物经济学用药2例(占3.85%);确立后为溶媒用量不合理7例(占63.67%)、溶媒选择不合理1例(占9.09%)、药物超说明书用量1例(占9.09%)及不符合药物经济学用药2例(占18.18%)。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指导医护人员合理用药,降低错误用药率,是避免不合理用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在肾内科对药物整合(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的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整合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014年1月18日-2月18日入院的20名患者进行药物整合,主要通过询问患者近1年内的用药情况,对比入院医嘱和药师询问结果,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药品数量与入院医嘱不相符率占60%,药品产地不同占55%,药师问诊的准确率更高。结论临床药师在药物整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医生和患者对药物整合的重视,以及加强医院系统网络建设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医务工作者实行药物整合服务,减少用药差错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