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6例食管黏膜病变者行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比较食管病变及着色范围,对黏膜不染色区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EMR),诊断为鳞状细胞癌者经超声微探头检查证实为黏膜内癌,予以黏膜下剥离切除。结果46例患者中,15例患者存在18处黏膜不染色区,其中上皮单纯增生3处,轻度不典型增生4处,中度不典型增生6处,重度不典型增生4处,鳞状细胞癌1处。结论卢戈氏液染色法是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实用的方法,可提高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乳头状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智  郝玲  熊俊光  丁惠芬 《重庆医学》2005,34(1):116-116
目地为了评价卢戈氏液内镜下食管黏膜染色对诊断食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食管乳头状瘤患者进行食管黏膜染色及形态观察,并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食管乳头状瘤碘染色后呈浅染,与早期食管癌不染可相鉴别,结合内镜下形态改变可确诊为食管乳头状瘤.结论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有助于食管乳头状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切除术中卢戈氏液染色判断食管切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才  章五一 《中原医刊》2006,33(15):28-29
目的评估食管癌切除术中卢戈氏液染色判断食管切缘有否残留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食管癌切除术中,用卢戈氏液染色,观察切除食管切缘粘膜之染色结果,对比病理检查之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2例食管切缘粘膜卢戈氏液染色阴性,病理检查食管切缘癌浸润1例,食管切缘部分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16例食管切缘粘膜卢戈氏液染色阳性,病理检查食管切缘均未见癌。结论食管切缘卢戈氏液染色判断有否残留癌,其方法简便直观,快速实用,且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食管癌切除术中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徐凤玲 《中外医疗》2010,29(31):92-92
Barre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换的一种病理现象[1]。是由于食管下段上皮长期受胃食管反流时的胃酸与胃蛋白酶慢性刺激的结果,发生胃肠上皮化生性改变。故患有Barret食管本身可无特殊症状,而主要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比如胸骨后或下方疼痛,吞咽不适,嗳气、反酸等。弯腰、下蹲、咳嗽、平卧等常可诱发或加重疼痛。疼痛时站立、散步或喝温水可迅速减轻。部分Barret上皮易发生癌变。因Barret临床表现不明显,病程较长,胃镜下表现非特异性,故易被忽视或误诊或漏诊。本文总结我院2005至2009年对30例Barret食管的诊断情况。  相似文献   

5.
总结近年来我院内镜室对70例患者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情况,以探讨对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联合超声小探头诊断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食管可疑病变先后用3%卢戈液和0.5%美蓝喷洒病变黏膜,观察病变染色程度及范围.对卢戈液不染或淡染-美监染色病变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超声小探头探查病变浸润深度.结果卢戈液不染或淡染-美蓝染色217例,病理为食管早期癌89例,不典型增生128例(轻度34例,中度68例,重度26例),卢戈液小染或淡染-美监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及不典型增生准确率为100%.超声小探头显示116例浸润至黏膜上皮层,37例浸润至黏膜肌层,30例浸润至黏膜下层,6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上皮内癌18例,黏膜肌层痛32例,黏膜下癌39例.与其对照,超声小探头鉴别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准确性为89.9%(80/89). 结论 卢戈液-美蓝双重染色联合超声小探头有助于提高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早期的粘膜和粘膜下食管癌有时很难发现和定位,Lugol's液染色可对早期诊断提供极大的帮助。作者对普查中发现的食管癌高危人群进行了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卢戈氏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的3924例中检出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36例患者(0.92%)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男性26例(72.22%),女性10例(27.78%),男女比例为2.6:1.50~60岁24例(66.67%),食管中下段35例(97.22%).充血型及病变面积<2 cm的糜烂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80.00%和20.00%;病变面积>2 cm的糜烂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30.76%和69.23%;斑块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分别为42.86%和57.14%;乳头型食管癌中,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分别为100.00%和0%.结论 内镜下的卢戈氏液染色可明显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表浅病变的临床及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对普通胃镜下发现的食管可疑病变,用2%卢戈氏液染色,观察病变染色程度,并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将病理结果与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普通胃镜检查发现178例食管表浅病变,其中食管鳞癌39例,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7例,食管中度不典型增生31例,食管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慢性食管炎57例,鳞状上皮增生30例.(2)卢戈氏液染色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主要表现为卢戈氏液不染和淡染,其准确性为61.5%;卢戈氏液不染诊断食管癌和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准确性高达95.6%.结论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结合活检对判断食管表浅病灶的性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Barrett食管     
陈垦  崔淑兰 《医学综述》1995,1(3):110-111
<正>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病理现象,是由于长期的胃食管反流,胃酸与胃蛋白酶慢性刺激食管下段鳞状上皮,发生胃肠上皮化生性改变,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是食管癌的一种癌前病变,被临床广泛重视.常规尸解BE发现率12%,胃食管反流病人内镜发现率10~20%,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硬皮病病人内镜发现率达37%.BE多发生于中老年,但也可发生于青年和儿童中,平均发病年龄55岁,0~15岁和40~80岁为两个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男女之比约为3~4:1,1%BE有家族史,并有少许家族性发病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Barrett食管现被公认属癌前病变;故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学者报告较多,国内报告较少。现将我院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色素内镜的发展和应用,镜下染色技术已广泛被内镜医生应用于帮助诊断消化道病变。卢戈氏液染色是其中方法之一。我院于2003年9月-2008年10月对268例患者进行了内镜下卢戈氏液(3%复方碘溶液)食管粘膜染色技术,本文就此方法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总结近年来我院内镜室对 70例患者进行食管黏膜染色情况 ,以探讨对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70例中男 4 7例 ,女 2 3例 ,年龄 2 6岁~ 75岁 ,平均年龄 5 2岁。均为常规内镜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者 ,表现为食管黏膜广泛粗糙 ,斑片状充血 ,糜烂 ,斑块 ,小隆起。对内镜下已明确的中晚期食管癌 ,溃疡 ,息肉均不包括在内。临床症状有胸骨后不适应感 ,吞咽时胸骨后烧灼感 ,进食哽咽感 ,异物感等症状。病程 2 0d~ 2a。其中 9例有食管癌家族史。以上患者均无碘过敏史 ,无甲亢。1 .2 方法配 30 g/L的卢戈氏液备…  相似文献   

16.
1990~ 2 0 0 1年间 ,我院在常规内镜检查的基础上 ,对食管可疑病变 ,采用卢戈氏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5例 ,其中男 47例 ,女 1 8例 ,年龄 3 8~ 78岁 ,平均 62 .5岁。主要症状 胸骨后不适 2 2例 ,反酸 2 0例 ,烧心 3 6例 ,吞咽不畅 5例 ;染色前胃镜检查结果 :食管粘膜弥漫性充血 ,血管模糊 3 8例 ,局部粘膜粗糙 1 9例 ,片状糜烂2 0例 ,粘膜白斑 5例。染色方法( 1)  常规插入胃镜 ,经胃镜活检孔插入喷雾洗涤导管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可疑病灶处 ,将生理盐水及粘液吸净后再取 1 .…  相似文献   

17.
HE染色是医学领域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常规HE染色中胞浆染色常采用0.5%~1%伊红水溶液或醇溶性溶液,但其胞浆着色有时不稳定,而传统改进的混和伊红液为甲乙两液,甲液为醇溶性伊红,混合液中沉淀过多,浪费试剂,而且使用时间短。作者在临床病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改良,获得了较满意的工作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武育卫  彭贵勇 《西部医学》2008,20(6):1299-1300
食管早期癌临床上往往无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诊断较困难,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内镜下筛查。充分认识内镜下食管早期癌形态特点,可提高早期癌检出率和诊断率。本文回顾分析了有关食管早期癌内镜诊断的相关文献,对6种不同内镜诊断方法及食管早期癌在这6种内镜下的特征和表现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永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57-157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液染色法在平坦型食管癌的应用。方法:先在内镜下观察食管黏膜有无异常,选择性用1.5%卢戈液涂布染色,对呈现碘不染色的不同部位,分别活检送病理检查。并观察分析内镜下所见碘染色与活检送病理的关系。结果:5828例胃镜中发现平坦型食管癌48例。其中食管早癌43例,5例呈表浅分布。结论:卢戈液染色法可提高平坦型食管癌发现率,在肉眼难以分辨的食管癌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前病变的病理和人群干预阻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食管癌前病变的定义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和修正,使这一理论研究为食管癌的Ⅱ级预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就食管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干预阻断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观点作一练这1食管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研究食管癌前病变是指与发生癌的危险性有关的一类粘膜上皮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它并非必然发展成癌,很多病例可维持较长时间(数年)不变,也可退会到正常状五。根据其性质和发展速度可分为两类.(1)发展缓慢的癌前病变,即组织形态学异常而呈良性经过,不出现肿瘤性克隆细胞增生这种病变见个炎症萎情和上皮柱状化生;(2)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