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足少阴肾经1.涌泉:出处曰涌。穴属肾经,位于足心,为肾经的井穴,是脉气的出所,故名涌泉。2.然谷:考足内踝前下高起之骨,名为然谷,是穴正当然骨下缘,《甲乙经》:“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以骨名其穴,因名然谷。3.照海:照者光明所及,海为百川之会。由于该穴主治目疾之广似海,因名照海。4.太溪:太指大.甚的意思。考肾水出于涌泉,通  相似文献   

2.
1 中医对舌象的认识  中医藏象经络学说认为舌与内脏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人体内许多经脉、络脉和经筋等的循行联系起来的 ,例如《灵枢·经脉》曰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 ,“肾足少阴之脉…… ,循喉咙 ,挟舌本。” ,“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 ,连舌本 ,散舌下。”“厥阴者 ,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通过经络系统“内属脏腑 ,外络肢节”的作用 ,使舌与机体内的脏腑、气血、津液等发生有机联系 :一方面精微物质上营于舌 ;另一方面体内脏腑的病理变化亦反映于舌。  在五脏六腑之中 ,以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古人有“心开窍于舌”…  相似文献   

3.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和输穴的井穴,肾经有条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接。故能醒神开窍,清心泻热,回阳救逆,交通心肾。我们在临床上应用于如下病证: 1.中风闭证:中风闭证系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上逆,挟痰阴火上蒙清窍,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面色潮红,身热呼吸气粗,口臭,躁扰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苔风挟温痰,上壅清窍,痰湿阻滞阳气不得温煦,则面色苍白、唇青、四肢不温、舌淡苔腻、脉沉滑而缓。针刺涌泉、丰隆、能开窍醒神、除痰熄风,可治中风闭实之证。 2.不语症:足少阴肾经直行的脉,进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肺主气,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喉部的发音依赖于肺气的作用结合其穴开窍之功,治  相似文献   

4.
太溪穴又名吕细,位于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和“原”穴。本穴始见于《灵枢》,以后历代针灸医藉中均有记载,尤其对本穴主治记述颇多,涉及范围较广,加之取穴方便,疗效显著,所以是临床常用穴之一。实践说明,临床用之得当,每获捷效。现将本穴临床应  相似文献   

5.
三焦配穴法是作者从《难经》中化裁而来的一种针灸配穴方法,上中下三焦病症各有一特定主治穴位,气冲通治三焦。在临床应用中,取穴少,疗效好。1 理论渊源《难经》三十一难载:“上焦……其治在膻中;中焦……其治在脐旁;下焦……其治在脐下一寸……三焦,其府在气街。”脐旁指天枢穴,脐下一寸指阴交穴,气街即气冲穴。膻中主治上焦疾病,天枢主治中焦疾病,阴交主治下焦疾病,气冲通治三焦疾病。《难经》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三十一难),“主持诸气”(三十八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  相似文献   

6.
"肺肾相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提出了肺肾之间经脉相连。在生理功能上,肺肾两脏相互联系,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肾共同调节呼吸运动。在病理上,肺肾两脏亦相互影响,《素问·水热穴论》在论述水肿时提及"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表明肺肾功能失调时可表现水液代谢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 ,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阴维脉。位于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 2寸 ,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据文献记载 ,其主治胸痹、不寐、心悸、胃脘痛、呕吐、呃逆、郁证等疾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此穴 ,疗效满意 ,现举例如下。1 穴性探讨内关穴在《灵枢·经脉》中又称为“两筋间”。如“手心主之别 ,名曰内关” ,“心系实则心痛 ;虚则为烦心 ,取之两筋间也”。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家窦汉卿首先将“交经八穴”即八脉交会穴记载于《针经指南》 ,明确将内关穴与阴维脉联系起来。内关属手厥阴经络穴 ,经脉从胸走手 ,在胸中与…  相似文献   

8.
谈失音     
失音是声音嘶或哑之证。《内经》称为“瘖”。《难经》正式提出“失音”的病名。失音与中风不语有别,失音属喉部疾患,中风不语乃舌部病变所致。一、关于失音的病因病机:失音的病位在会厌与喉咙,病变与肺有直接关系。《灵  相似文献   

9.
程红亮教授创新性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并指出“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应根据经脉病候特点辨经取穴”,初步确立了“以项部取穴 + 舌咽部取穴 + 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谨守“经络气血失调”之病机,以脾经为责,谨遵“巧取经穴、辨证施治”之法,调和气血,谨遵“以原为本,通经理脾”“以络为要,通达脾胃”“以会为主,调经濡咽”“虚实异治,针灸辨施”“实者,针刺以泻之,虚者,针灸以补之”之法,以此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从脾诊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治疗以针刺为主。运用电针疗法,取“面三针”即依面神经走向逆向而刺,乃中医所认为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取阳明经之主穴,乃中医学所说的“治痿者,独取阳明也”之意。配合中药内服,以牵正散合止痉散为基础方,随证化裁,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经脉所注为输,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在《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后溪治病之“西江月”词中说:“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癫痫,头疼目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在历代针灸歌赋中,对后溪主  相似文献   

12.
<正> 承浆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穴之一,其主治较为广泛,对于某些急慢性疾患有较好疗效。笔者拟就本穴及其临床配伍应用,复习有关文献,结合临证体会,略述管见,以供同道参考。一、承浆穴之名称《素问·气府论》已提及本穴之部位,即“下唇一”。王冰注云:“谓承浆穴也。在颐前下唇之下。”但本穴正名则当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卷三。本穴又名天池(《针灸甲乙经》)、鬼市(《备急千金要方》)、悬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垂浆(《圣  相似文献   

13.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考黄建军北京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大椎,督脉,腧穴大椎为督脉之经穴。目前所有的针灸医籍、讲义、教材等,一律将大椎穴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为全身交会经脉最多的一个交会穴。同时,近代的针灸书籍在绘制经络图时,也多将手足三阳经循...  相似文献   

14.
经外奇穴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穴以外具有固定位置的一类经验效穴。现代针灸教材将其列为腧穴一大类别,由于其划分比较乱,不能适应腧灸经络发展的需要,甚至阻碍了经络学说的发展,故有必要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和探讨。 1、经外奇穴的源流及历史作用 一般认为,经处奇穴源于《内经》。《灵枢·刺节其邪》篇有“……尽刺诸阳之奇腧”,首开奇穴之说,并记载了一些所谓的奇穴,如“诸庀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十二谍者……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等,后世医家宗《内经》之  相似文献   

15.
循经远取动法是以传统经络循行学说为基础,根据疼痛部位特点和辨证归经治疗痛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要素。针刺手法上多次行针,行提插捻转重刺激,在针刺穴位的同时嘱患者做不同的运动催促经气的运行。循经远取动法操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医患互动、针穴与经脉互动、近端与远端互动、经脉与病所互动,催促、引导经气到达病所。循经远取动法取穴特点是循病经、远而取之。其取穴特点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辨经取穴原则。循经远取动法以标本根结为理论基础,标-本、结-根两极相对取穴最为奏效,意在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9,(11):2268-2272
循经远取动法是以传统经络循行学说为基础,根据疼痛部位特点和辨证归经治疗痛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要素。针刺手法上多次行针,行提插捻转重刺激,在针刺穴位的同时嘱患者做不同的运动催促经气的运行。循经远取动法操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医患互动、针穴与经脉互动、近端与远端互动、经脉与病所互动,催促、引导经气到达病所。循经远取动法取穴特点是循病经、远而取之。其取穴特点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辨经取穴原则。循经远取动法以标本根结为理论基础,标-本、结-根两极相对取穴最为奏效,意在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刺“曲池”穴激发的循经感传与循经表面肌电的关系。方法:分别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非经非穴,引发循经感传,观察肱桡肌肌电活动的变化,记录肌电振幅和肌电变化维持时间。结果: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循经感传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字2=28.298,P=0.000),且针刺“曲池”穴和经脉非穴的循经感传阳性率高于非经非穴(?字2=24.783,P=0.000; ?字2=19.113,P=0.000);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肱桡肌肌电振幅有明显差异(?字2=61.659,P=0.000),且针刺“曲池”穴对肱桡肌肌电振幅高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P=0.000);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肌电变化维持时间有统计学差异(F=129.846,P=0.000),且针刺“曲池”穴的肌电变化维持时间长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非经非穴均能引发肱桡肌肌电振幅的改变。结论:针刺“曲池”穴循经感传相伴的肱桡肌肌电活动强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针刺“曲池”穴对肱桡肌表面肌电活动影响具有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颈、腰椎疾病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衰少,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导致气血阻滞,结于颈项、腰背筋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肉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遵照"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针刺颈部、腰部夹脊穴,能疏通督脉及太阳经经气而调和阴阳,直接通调颈、腰部经气,达到祛风活血通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挖掘整理古代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处方取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中华医典》,筛选合格古籍及治疗中风偏瘫处方并对穴位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条文211条,涉及用穴107个,用穴频次713次,用Microsoft 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发现:古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以单穴处方为主,取穴主要集中在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以肢体远端取穴为主,并多选取特定穴,其中五输穴、交会穴、原穴使用频次较高,选用频次最多的穴位为曲池、足三里、昆仑、绝骨、百会。结论古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原则,以调节阳经气海,濡养肢体筋脉为主治思路,主取患侧阳经穴位,主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穴位,选穴多选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20.
夹脊穴临床应用及功能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夹脊穴系经外奇穴 ,夹脊又作“挟脊”、“侠脊” ,原指挟于脊椎两旁的经穴 ,后作为奇穴名。夹脊最早出自《素问·刺疟篇》 :“十二疟者 ,又刺项下侠脊者必已”。但此处提到侠脊不是作为穴名 ,也未指出确切部位。《素问·缪刺论》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 ,令人拘挛背急 ,引胁而痛 ,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 ,疾按之应手如痛 ,刺之旁三宥 ,立已。”这些虽然不能看成夹脊穴 ,但实为夹脊穴产生的基础 ,最早明确提出位置概念的是《肘后备急方》 :“夹背脊大骨完中 ,去脊各一寸。”《千金》有“侠脊骨两边相去各一寸半 ,灸一百壮”。作为奇穴名者溯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