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发性细菌性脑膜炎——附14例分析张作卿,吴世英我院自1976年~l992年共收治再发性细菌性脑膜炎(再脑)14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就再发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早期诊断治疗等问题作简要阐述。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2例,女2例。首发年龄最小的1例5岁...  相似文献   

2.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又称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和主要致病菌分布均与患儿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阶段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脑膜炎(简称化脑)在中枢感染中发生率较高。1982年5月至1985年4日收治成人化脑383例(包括反复发作7例)。其中武汉市传染病院224例,沈阳市传染病院90例,四川省人民医院31例,北京天坛医院10例,西安医学院附院9例,贵州省人民医院7例,山东省人民医院6例,广东省人民医院3例,  相似文献   

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脑膜炎症,具有低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常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LM脑膜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而延误治疗。本文报道了两例LM脑膜炎患者,其中第1例患者确诊为LM脑膜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可能为首例LM脑膜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了LM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期为提高临床对LM脑膜炎的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97例患者的205份脑脊液(CSF)标本,用气-液色谱法(Gas-liquid chromatography)检查了乳酸的浓度。97例中,对照组25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菌性(病毒性)脑膜炎26例,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27例,脑脓肿1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球孢子菌性脑膜炎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例,狂犬病1例,脑膜旁灶性感染4例,脑血管意外2例。结果:治疗前,所有急性细菌性、结核性或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CSF的乳酸浓度均>35mg/100ml。细菌性脑膜炎治疗后第1天仍高,第3天已缓慢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致病因素。方法选择2015-01~2017-06期间收治确诊为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共60例,对其临床特点以及致病菌药敏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儿中41例可见发热症状,28例脑膜刺激征,11例巴氏征,12例皮肤红肿症,9例呼吸异常征。60例患儿脑脊液细菌学检查培养菌检出结果均为阳性,致病菌以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经临床治疗后共56例患儿痊愈,3例患儿因合并真菌性脑膜炎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遗留微小病灶经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以发热为主,常见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多数患儿发病后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检出值异常上升,经脑脊液细菌学培养检查发现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及大肠杆菌,需要对抗生素给药方案进行合理调整,通过采用IDSA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指南进行抗菌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 病情凶猛, 进展迅速, 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通常不具特征性。本文报道1例老年重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病例, 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经抗感染治疗后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细菌性脑膜炎动物模型,了解细菌感染后48 h内脑脊液(CSF)细菌载量变化规律,为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脑延髓池穿刺建立细菌性脑膜炎动物模型,观察不同菌量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建立模型时动物的死亡情况.明确CSF感染菌量与动物死亡率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合适的接种菌量,进行脑膜炎CSF细菌载量观察实验.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每组12只):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模型组,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头孢曲松治疗组、金葡菌脑膜炎模型组、金葡菌脑膜炎+万古霉素治疗组,在建立模型后0、12、24、36和48 h分别进行CSF细菌定量培养、CSF及外周血WBC计数,进而分析细菌性脑膜炎CSF细菌载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动物早期死亡率、抗菌药物治疗、CSF的WBC计数间的关系.CSF细菌载量、WBC计数曲线的显著性检验采用协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 CSF感染菌量与动物死亡率间呈现S型曲线关系,CSF细菌载量在蛛网膜下腔接种细菌12~24 h达到高峰,而后逐步下降,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加快下降过程,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模型组与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头孢曲松治疗组相比(F=27.10,P<0.01),金葡菌脑膜炎模型组与金葡菌脑膜炎+万古霉素治疗组相比(F=5.97,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模型组和金葡菌脑膜炎模型组中的CSF的WBC计数与CSF细菌载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9、0.84;P=0.046、0.049).结论 在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应早期,足量地使用有效抗生素,以控制CSF细菌载量,降低死亡率.CSF的WBC计数可作为反映CSF细菌载量的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司忒菌病是由革兰阳性单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虽然常被忽视,但李司忒菌仍是成人脑膜炎的一种常见致病菌。 1980~1982年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收到的李司忒菌感染的报告中,48%为脑膜炎。最近,Bryndis sigurdardatic等总结了20年间冰岛6岁以上成人细菌性脑膜炎病例,其中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和李司忒菌分别占56%、20%和6%。尽管李司忒菌不是16~45岁患者的主要病因,但在大于45岁的患者中占14%。对波士顿医院1962~1988年间收治的493例16岁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分析表明,李司忒菌  相似文献   

10.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又称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和主要致病菌分布均与患儿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阶段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新青霉素是治疗严重金葡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但渗入脑脊液(CSF)的资料很少。新青Ⅰ治疗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证明能在不同程度上渗入CSF,但其浓度常低于耐青霉素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新青Ⅲ(Nafcillin)有较强的抗金葡菌作用和对肾脏毒性甚小。本文对经细菌学证实的3例葡萄球菌脑膜炎和6例葡萄球菌败血症不伴脑膜炎病人(其中2  相似文献   

12.
李斯特菌脑膜炎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引起的细菌脑膜炎 ,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1~ 3] 。与其它细菌脑膜炎比较 ,李斯特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通过与其它细菌脑膜炎病例进行比较 ,总结我院经治的李斯特菌脑膜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83 - 0 1~ 2 0 0 1- 12我院确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共 5例 ,均为社区获得性 ,患者均为成人 ,首次腰穿前均未使用敏感抗生素。同期成人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脑膜炎共 47例 (包括 5例李斯特菌性脑膜炎 )。其中经脑…  相似文献   

13.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常由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双球圆所致。虽然三种细菌性脑膜炎在临床早期不易鉴别,但三者预后却明显不同.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和后遗症均明显高于另两种。据认为脑膜炎的预后与蛛网膜下腔炎症的严重性相关,脑脊液(CSF)糖蛋白浓度和细胞计数反映了蛛网膜下腔炎症的程度。为明确病因学和CSF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本文对比了三种细胞菌性脑膜腑脊液的细胞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991年,我院收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5例,早期脑超声(US)检查发现并发脑脓肿者3例。  相似文献   

15.
一、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变部位在大脑凸面,亦可在脑底部。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发热,白细胞明显增多,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质增加,细胞数增多,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脊液miRNA-22用于早期诊断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及其治疗效果预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脑膜炎患儿和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44例脑膜炎患儿,根据确诊病因类型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组(n=64)、病毒性脑膜炎组(n=44)、结核性脑膜炎组(n=18)。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脑脊液miRNA-22拷贝数差异。常规标准治疗下将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治疗效果情况分为满意(28例)、一般(19例)、欠佳(17例),比较不同治疗效果下在入院时、治疗后第1、3、5天时脑脊液miRNA-22水平差异以评价其水平、变化趋势以及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 结果相较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细菌性脑膜炎组治疗前miRNA-22的拷贝数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经过治疗后,脑脊液miRNA-22的水平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入院时脑脊液miRNA-2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疗效越差患儿入院时miRNA的水平更高;治疗效果满意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miRNA-22拷贝数明显较疗效一般和欠佳的患儿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miRNA-22拷贝数的水平对早期区分脑膜炎病原菌的类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的miRNA-22拷贝数明显升高,且miRNA-22拷贝数与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预期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大于 3月龄的G -细菌性脑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病儿 ,检测血清和脑脊液 (CSF)的C反应性蛋白 (CRP) ,探讨CRP检测对两病的鉴别诊断意义。病人和方法 病儿 32 5例 ,年龄 3个月~1 5岁 ,经CSF细菌培养证实为细菌性脑膜炎 ,患儿无免疫损害 ,诊断前未行胃肠外应用抗生素。32 5例中 ,b型流感嗜血杆菌 2 1 3例(6 5 % ) ,脑膜炎奈瑟菌 80例 (2 5 % ) ,肺炎链球菌 2 5例 (8% ) ,其它细菌 7例 (2 % )。首次CSF革兰 (G)染色可利用者 30 4例 ,其中 5 5例为G -,作为分析组。病毒性脑膜炎组由 1 82例组成 ,入选标准为 :①出院时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法在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人,根据检测方法,分为脑脊液培养检测组及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组。分析纳入病人的基本信息、病史、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等信息,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在细菌性脑膜炎病人中的阳性检出率及两组的临床转归。结果纳入临床确诊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人41例,其中39例行脑脊液培养,发现有6例明确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15.38%;15例行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其中8例检出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5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病人中5例预后不良或死亡,1例复发二次入院,2例并发双耳听力下降。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可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有效诊断方法,该方法较传统检验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早期明确致病菌,改善病人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63年以来,先锋霉素Ⅰ(cephalothin)及Ⅱ(cephaloridine)均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感染。但其对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尚未肯定。本文综合了文献用先锋霉素类治疗细菌性脑膜炎106例的资料,阐明其疗效,并作为对青霉素过敏病人选择替换药物的指导。其中34例用先锋霉素Ⅰ注射,均未作鞘内用药。仅14例(41%)效果良好;20例(59%)不成功。13例脑膜炎发展或脑脊液培养持续阳性,7例在治疗中临床上恶化。这20例中的13例由于临床疗效不好而使用了其他抗菌素。6  相似文献   

20.
无菌性化脓性脑膜炎(mèningite puriformeaseptique,MPA)在原因不明的细菌性脑膜炎的各种统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1969年1月至1977年1月在 Claude Bernard 医院的传染病房观察了600例脑膜炎病人。其中100例是MPA,男性6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4(3~88)岁诊断根据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增多(中性多核占大多数)和脑脊液培养72小时结果阴性。所有病人均作了仔细的细菌学检查,其中有几例还作了全套病毒学检查。这组病人均于1977年1月前入院,当时医院尚无对流免疫电泳作为常规诊断技术。结果 100例病人的最后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57例,难以归类的脑膜炎23例,病毒性脑膜炎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10例,其他5例(化学性脑膜炎2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性脑膜炎2例,狼疮性脑膜炎1例)。从上结果看出,细菌性脑膜炎的比例较大,颅内占位性病变也常以 MPA 的形式表现。因技术设备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