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及总结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中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23.96%,头孢噻肟钠加白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早期X线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有利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头孢噻肟钠加白霉素和阿奇霉素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戴红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51-3353
目的:探讨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G、IgM的水平及对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45例临床确诊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特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G、IgM水平并与45例普通肺炎患儿血清水平比较,分析其早期诊断和意义。结果: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的临床表现复杂,检测血清IgG、IgM对判断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意义。结论:检测血清IgG、IgM对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并探讨其中2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镜下表现和介入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9年9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45例。所有患儿均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抗感染治疗;均行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痰培养检测.其中20例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予以病变局部介入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症和影像学资料。结果:45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38例(84.4%)起病急,以咳嗽、发热为主征,并很快出现呼吸困难:8倒并发胸腔积液。45例患儿实验室检测示CRP增高38例(84.4%1和ESR增高39例(86.7%);痰培养仅3冽阳性。20例患儿予纤维支气管镜镜下均有支气管内膜炎,分泌物有特征性。在介入治疗后.发现患儿前后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所示病灶均明显好转:其中6例血支原体抗体阴性患儿在纤支镜下所见考虑为支原体感染,7~10d后抗体滴度均在1:80以上.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进展快,容易合并胸腔积液以及其他脏器损害,应引起临床注意。当CRP和(或)血沉增高明显,病情进展快,既使血支原体抗体为阴性,也要考虑细菌感染,还需高度怀疑支原体感染.可间隔5~7d多次复查,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6月份收治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病例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结果2岁以上的占72.5%,症状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大多数伴有发热,小婴儿常伴喘息,肺部体征轻甚缺乏,与临床症状不一致,血常规WBC正常占75.0%,CRP>20 mg/L仅15例,X线单侧肺病变者占22.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如症状重、肺部体征轻、胸片重、且以单侧肺病变为主者,血常规WBC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增快,使用常规抗生素效果欠佳者,应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检验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ELISA 肺炎支原体 IgM 抗体检验(MP‐IgM ),被动凝集法检验,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细菌培养等各项常规检查。结果 MP‐IgM 检测法和被动凝集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率分别为39.1%和37.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结论对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进行早期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影像学及其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及早确诊,M P‐IgM 检测法和被动凝集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小儿支原体肺炎6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628例小儿MP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及学龄前(76.75%),持续发热及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正常(66.73%),CRP常升高(54.29%),胸片以大片絮状影表现为主(77.55%),少数有胸腔积液和肺不张,肺外合并症多见(30.60%),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628例均痊愈或好转。结论小儿MP肺炎多发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早期诊断依据血清MP-IgM检测,CRP可辅助观察病情和疗效,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疗法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汤明  莫艳霞 《河北医药》2016,(6):862-86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小儿支原体肺炎( MP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MPP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CRP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2组血清G-CSF、sIL-2R水平。结果 MPP组患儿血清CRP、G-CSF、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与治疗第1天相比,MPP组患儿治疗第4天、7天血清CRP、sTREM-1、TNF-α水平显著下降,( P <0.05)。存活组患儿血清CRP、G-CSF、sIL-2R水平低于死亡组( P <0.05)。经ROC曲线显示,CRP、G-CSF、sIL-2R在MPP中诊断灵敏性依次为78.5%、85.5%、92.3%,特异性依从性为76.3%、90.2%、89.2%。结论血清CRP、G-CSF、sIL-2R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34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进行CRP定量检测,并以15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比较CRP水平与CRP检测阳性率.结果 根据诊断标准,341例患儿中细菌性肺炎128例(37.54%),CRP阳性率95.31%;支原体肺炎151例(44.28%),CRP阳性率31.13%;病毒性肺炎62例(18.18%),CRP阳性率6.45%.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与对照组CRP水平、CRP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比病毒性肺炎CRP升高显著,因此CRP可作为鉴别和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辅助病原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确诊为MPCAP的患儿128例,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IgM抗体(MP—IgM)阳性和(或)PCR检测出肺炎支原体DNA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依据;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人,2次/d,疗程5—7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雾化吸人对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3,P〈0.05);②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配合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缓解患儿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及体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依从性好,值得在儿科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5月以来,本院共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20例,搜集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经积极的治疗后,显效108例,占90%,有效10例,占8%,无效2例,占2%。结论患儿明确诊断后,必须给予足剂量、足疗程才能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预防病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发热46例,14.1%病例有并发症,有48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42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最好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另外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对诊断有较大帮助,特别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总疗程4~6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对12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肺部表现、肺外表现等情况进行研究。采用特异性免疫凝集实验检测血清IgM抗体,滴度≥1∶80为阳性。结果 125例患儿中,52例肺外器官受累,以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损伤最多见。125例患儿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既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又有其他器官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为支原体肺炎感染,避免误诊和漏诊,一旦确诊就要及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儿中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除肺部体征外,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损害等;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检查全部阳性;X线检查肺病变以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影像学改变为主;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常见,可累及多个系统,诊断可结合血清MP-IgM检查,治疗方面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中临床证实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咽拭子、血清标本,分别经肺炎支原体核酸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血清学检测(IgM)、肺炎支原体培养,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阳性率分别为87.1%、72.6%、45.2%,其中PCR法与血清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培养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法与培养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具有比培养法、血清法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对于早期的感染,对于临床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7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6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咳嗽症状,起病3天可闻及异常啰音者23例(34.3%),1周内闻及异常啰音者49例(73.1%);所有患儿1周内均可见胸部X线表现异常;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结合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常较X线表现晚,早期诊断应结合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儿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例(26.5%),急性支气管炎21例(42.9%),支气管肺炎15例(30.6%)。阿奇霉素单独治疗组24例痊愈22例,2例好转,治愈率为91.7%;红霉素滴注+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组25例痊愈21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84%。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在我院平均治疗13.8d,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大,应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疗程短,可作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潘志伟  范联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377-3378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和致病原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医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诊断的272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资料,并按发病年龄分为4组,第一组为生后7~28d的新生儿10例(3.7%),第二组为29d~12个月龄婴儿152例(55.9%),第三组为〈3岁幼儿88例(32.4%),第四组为〈6岁儿童22例(8.0%),比较4组临床特点及呼吸道病原的差异。结果:第一组80%的患儿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体征不明显?鱿植⒎⒅⒈壤簿?组之首。第二组患儿发热发生率最高,达65.8%。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气促、喘憋、合并症发生率也较其他各组偏高。第三组患儿喘憋发生率最高,为36.4%,第四组,患儿咳嗽和咳嗽持续时间大于14天的发生率居各组首位。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总阳性率39.71%,各组致病菌阳性率依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63.24%,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为23.53%。结论:儿童支气管肺炎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各有特点,致病原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诊治应根据发病年龄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病毒性肺炎165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学概况与临床特点.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婴幼儿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11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FV-A+B),副流感病毒(PIVt-4),柯萨奇B1病毒(CB1V),柯萨奇A7病毒(CA7V),埃可病毒]特异性抗体IgM,按血清病毒特异性IgM阳性,C反应蛋白(CRP)〈8 mg/L且无其他病原学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为条件检测436例肺炎患儿.结果 检出总抗体阳性165例,阳性检出率为37.9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103例,占82.4%,混合感染22例,占17.6%.RSV感染居首位,其余依次为IFV、ADV和PIV.婴幼儿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易感病毒的种类不同.结论引起婴幼儿肺炎的病原除细菌外,病毒感染的种类繁多,其发病的年龄、流行季节与临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9.
肖本莲 《北方药学》2011,8(9):65-66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提高对其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儿科病房及儿科门诊确诊为MP感染的77例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6个月~3岁儿童为多见,占53.2%;临床表现多样化,以刺激性咳嗽、发热、病程较长为主要特征。68.8%的患儿肺部闻及湿罗音,5.2%的患儿出现心血管系统异常;本组病例经MP-IgM检测,滴度均〉1∶80;治疗以大环内酯药物为主,辅以对症治疗,预后均良好。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由于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损害,对一般治疗无效的及肺外脏器病变的患儿,应警惕MP感染的可能,尽早进行MP-IgM特异性检测,以免误诊,及早针对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