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士进修杂志》2012,(10):F0003-F0003
答:首先向病人解释超声检查是无痛苦、无损伤、安全的检查方法。(1)肝、胆系病人检查前应空腹8~12h,使胆囊、胆管内胆汁充盈,以便观察;(2)结肠内容物和气体较多而干扰胆囊、胆管显像和观察时,可服缓泻剂或灌肠排便后检查;如显像仍不满意时,让病人饮水500-700ml,然后坐位或右侧卧位使胃和十二指肠充盈作为声窗观察(胰腺检查前准备工作同上);  相似文献   

2.
背景:现有镇痛药物均有不同类型及程度的不良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疼痛的治疗。中药镇痛作用的多靶点、多层次机制,对于疼痛治疗有一定优势。目的:观察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对疼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10/2004-12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50只;昆明种小鼠60只。经过痛域预筛,选择痛域相近的动物用于实验。方法:①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制备:附子先煎1h,芍药、白芍(酒炒)、甘草(蜜灸)750mL/L乙醇提取,0.5h/次,共3次回收乙醇。合并各提取液浓缩至含生药4g/mL。②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对甲醛溶液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SD大鼠50只分为5组,即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10g/kg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给予25mL/L甲醛溶液10mL/kg和阿司匹林0.2g/kg,各组均灌胃给药。各组给药前在大鼠左后肢足趾部皮下注射25mL/L甲醛溶液50μL,分别记录注射甲醛溶液1~5min(Ⅰ相)和15~40min(Ⅱ相)内疼痛反应的累积时间进行评分。疼痛累积分值=(抬起注射脚时间×1 咬和抖动注射脚时间×2)/300。实验动物饲养1周后,灌胃给药连续3d,第3天给药1h后左后肢足趾部皮下注射25mL/L甲醛溶液50mL,按上述方法计算疼痛累积分值。计算镇痛评分值,即给药后累积分值/给药前累积分值×100%。③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昆明种小鼠60只分为6组,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10g/kg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和6g/L冰醋酸溶液10mL/kg,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10g/kg组于给药第3天给药1h后,腹腔注射6g/L冰醋酸溶液10mL/kg。注射冰醋酸10min后,小鼠眼后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测定一氧化氮浓度(催化光度法)、前列腺素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的镇痛评分值。②各组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SD大鼠50只及昆明种小鼠6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的镇痛评分值比较: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组大鼠的Ⅰ相镇痛评分值显著低于模型组犤82.1±9.8,95.3±8.7(t=3.17,P<0.05)犦。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组大鼠的Ⅱ相镇痛评分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犤69.7±10.4,73.2±7.5,98.9±6.7(t=6.64,6.08,P<0.01)犦。②各组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10g/kg组与模型组相比,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均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3.21~19.30,P<0.05~0.01)。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均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2.82~7.43,P<0.05)。结论: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提取物合用,能抑制甲醛溶液引起的Ⅰ相及Ⅱ相疼痛,显著降低冰醋酸疼痛模型小鼠血清中和脊髓中的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的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示二方合用对中枢及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86例正常小儿胆系数值的B型超声测量结果,包括胆囊纵径、横径、厚径及肝外胆管内径的数值。按性别、年龄、体重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小儿男女之间各组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随年龄增长,小儿胆囊各径及肝外胆管内径数值增加,且有相关关系;③胆囊的纵径,横径及肝外胆管内径数值的增加与体重增长相关密切。而厚径增加与体重增长相关较差。体重大于36kg小儿胆系数值与体重增长不甚相关。  相似文献   

4.
崔槐生 《山西临床医药》2009,(20):1843-1844
目的:观察彩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ATL-超九DP及韩国麦迪逊800Liv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术前1天或当天空腹检查,观察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结石和/或息肉大小、数量、是否移动,重点观察胆囊管的长度及总胆管内径及有无结石嵌顿及周围解剖关系并详细记录。结果:本组178例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符合174例,符合率为97.75%。结论:超声检查胆囊、胆道疾病为临床提供了良好的LC术前选择的依据。同时对手术难度的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及动态观察疗效等方面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LC前后首选和理想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合理疗配合冯氏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可比的2组各604例。对照组给予冯氏脊柱旋转复位法,常规消炎镇痛、祛风湿类药物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芍药甘草汤合理疗,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96.19%,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69.37%、87.91%。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合理疗配合冯氏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提高疗效,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用冯氏脊柱旋转复位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高频凸阵探头对梗阻性黄疸婴儿进行检查,评价其对胆道闭锁(BA)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婴儿梗阻性黄疸患儿空腹4h后进行腹部高频超声检查,同时加彩色血流显像(CDFI)观察、存图,对经手术证实的超声诊断为BA的59例患儿的图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高频超声诊断59例BA中58正确,1例误诊.肝内外胆管未探及、无胆囊及胆囊形态异常、肝门部纤维块对BA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3.2%、88.1%、78.0%,3种征象结合判断敏感度达98.3%,肝门部孤立小囊出现率不高,但伴上述征象时其对BA诊断的准确率很高.肝动脉内径增宽、流速增快可用于判断BA患儿的肝损伤程度.结论:高频凸阵探头频率高、体积小、操作灵活,更清晰地显示肝门部的形态结构,特别是可对肝内外胆管直接显示,显著提高超声对婴儿BA诊断的准确性,优于以往间接通过胆囊及肝门部纤维块变化对BA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胶囊+阿昔洛韦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疼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疼痛发作频率,缩短疼痛发作持续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背景:现有镇痛药物均有不同类型及程度的不良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疼痛的治疗。中药镇痛作用的多靶点、多层次机制,对于疼痛治疗有一定优势。目的:观察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对疼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10/2004-12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50只;昆明种小鼠60只。经过痛域预筛,选择痛域相近的动物用于实验。方法:①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制备:附子先煎1h,芍药、白芍(酒炒)、甘草(蜜灸)750mL/L乙醇提取,0.5h/次,共3次回收乙醇。合并各提取液浓缩至含生药4g/mL。②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对甲醛溶液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SD大鼠50只分为5组,即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10g/kg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给予25mL/L甲醛溶液10mL/kg和阿司匹林0.2g/kg,各组均灌胃给药。各组给药前在大鼠左后肢足趾部皮下注射25mL/L甲醛溶液50μL,分别记录注射甲醛溶液1—5min(Ⅰ相)和15~40min(Ⅱ相)内疼痛反应的累积时间进行评分。疼痛累积分值=(抬起注射脚时间&;#215;1+咬和抖动注射脚时间&;#215;2)/300。实验动物饲养1周后,灌胃给药连续3d,第3天给药1h后左后肢足趾部皮下注射25mL/L甲醛溶液50mL,按上述方法计算疼痛累积分值。计算镇痛评分值,即给药后累积分值/给药前累积分值&;#215;100%。③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昆明种小鼠60只分为6组,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10s/ks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和6g/L冰醋酸溶液10mlMkg,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s,10g/ks组于给药第3天给药1h后,腹腔注射6g/L冰醋酸溶液10mL/kg。注射冰醋酸10min后,小鼠眼后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测定一氧化氮浓度(催化光度法)、前列腺素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的镇痛评分值。②各组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紊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SD大鼠50只及昆明种小鼠6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④各组大鼠的镇痛评分值比较: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组大鼠的Ⅰ相镇痛评分值显著低于模型组[82.1&;#177;9.8,95.3&;#177;8.7(t=3.17,P〈0.05)]。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组大鼠的Ⅱ相镇痛评分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69.7&;#177;10.4,73.2&;#177;7.5,98.9&;#177;6.7(t=6.64,6.08,P〈0.01)]。②各组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10g/kg组与模型组相比,一氧化氯、前列腺素含量均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3.21-19.30,P〈0.05—0.01)。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g/kg,20g/kg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均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2.82~7.43,P〈0.05)。结论: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提取物合用,能抑制甲醛溶液引起的Ⅰ相及Ⅱ相疼痛,显著降低冰醋酸疼痛模型小鼠血清中和脊髓中的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的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示二方合用对中枢及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BC)与胆囊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HBC患者81例为观察组,按Child-Pugh分级分为Ⅰ组(A级)、Ⅱ组(B级)、Ⅲ组(C级)各27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检查。对比四组餐后1h、2h胆囊壁增厚量与腹胆囊前后径缩短量、空腹胆囊壁厚度与前后径,并分析其与肝功能分级相关性。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胆囊壁空腹厚度、餐后1h、2h增厚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空腹胆囊前后径较对照组大,Ⅰ组、Ⅱ组、Ⅲ组餐后1h、2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空腹厚度、餐后1h、餐后2h增厚量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空腹胆囊前后径及餐后1h、2h缩短量与同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HBC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可明确显示胆囊改变,且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切除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创伤小,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间更短,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3例病变胰腺,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并分析其图象。正常肝内胆管可见左右肝管,内径<2mm,二级以上肝胆管难以显示。正常胆囊大小<9×3cm。胆囊壁厚<2-3mm(在胆囊体部稍前测量)。囊内呈无回声区。胆总管内径<8mm。13例手术或CT证实的胰腺疾病中,胰头癌6例,其中3例明显的肝内胆管扩张。六例中4例胆囊壁增厚>0.54cm,胆囊大小>8.5×3cm,最大的胆囊12.12×4.87cm,并伴囊内强回  相似文献   

12.
中药快速胆囊胆道造影剂能排出胃肠道气体干扰,改变声阻抗差异,促进肝细胞胆汁分泌,使胆道充盈显示病变性质,提供了一种新的造影技术与方法,本文对110例体硷者及40例肝外胆管中下段疾病患者应用中药快速胆囊胆道造影剂、脂餐法、胃肠饮水法在实时超声下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中药快速胆囊胆道造影剂显示诊断率从过去的45%提高到82.5%,(P<0.01)。这种新的造影技术与方法简便迅速、无痛苦、无创伤且安全。在肝外朋管中下段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6胆系疾病的超声检查6.1正常胆系超声图像胆囊充盈时,纵切面呈梨形,亦可见圆形或长条形,个体差异较大。正常胆囊轮廓清晰,囊壁呈光滑强回声带,胆囊腔内呈无回声,后壁线明亮,后方回声增强,显示为典型的囊性结构。正常胆囊的超声测量长径<9cm,前后径<3cm,胆囊壁<0.3cm。左右肝管可显示,位于门静脉左右支前壁,内径多<0.2cm,肝外胆管上段易于显示,纵断面位于门静脉前壁,与门静脉平行,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肝外胆管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3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超声沿胆总管走向从肝门部扫查至胆总管下段,依据管道扩张情况判断梗阻或狭窄部位,观察病变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总结不同病因导致肝外胆管梗阻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203例患者,胆总管中、下段清晰显示165例,显示率为81.3%,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173例,符合率为85.2%,漏误诊30例。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肝外胆管梗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肌注维生素K3,654—2对提高胆道疾病超声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正常人40例、胆道疾患47例施行肌注维生素K3或654-2后超声观察肝外胆管内径变化及下段病变显示率。结果表明,正常人40例无明显变化。胆道疾患23例肌注维生素K316mg后肝外胆管内径均值从11.6mm增宽达13.1mm,平均增宽1.5mm;24例肌注654-210mg后肝外胆管内径均值从12.6mm增宽达13.9mm,平均增宽1.3mm;同时肝外胆管内透声均改善,下段病变显示率从57%提高至85%。本方法为提高胆道疾病的诊断率提供了无创伤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72岁。发现尿呈深茶色一月余 ,大便色浅 ,皮肤发黄 4天。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 ,肝脾肋下未及。行腹部超声检查 ,以明确黄疸原因。空腹状态超声检查结果如下 :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回声稍强欠均。胆囊腔内几乎无胆汁 ,大小约 5 6cm× 0 8cm× 0 6cm ,囊壁 0 3cm。肝外胆管 0 1cm~ 0 3cm ,管壁 0 3cm ,回声稍强 ,左右肝内胆管显示不清 (图1 )。胰腺未见明显异常 ,胰头内胆管显示不清。仔细询问病史 ,三个月前因行走不便 ,曾服用过祖传中药。结合临床 ,超声提示为胆汁淤积性黄疸可能性大。给…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超声检查在胆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 ,在我院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 92例胆系疾病患者的全部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胆系病变 92例 ,男 2 7例 ,女 6 5例 ,年龄 2 0~ 80岁 ,平均 5 3.9岁。1.2 方法 使用SonolineAdara ,AlokaSSD 6 30超声仪及SonolineOmnia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 2 .6~ 5 .0MHz。常规上午空腹检查 ,采取仰卧位、左侧卧位或坐位等体位 ,肋下、肋间等不同切面扫查 ,观察胆囊长轴、短轴及肝内外胆管 ;常规测量胆囊大小、囊壁厚度、肝外胆管…  相似文献   

18.
华支睾吸虫致胆道阻塞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致胆道阻塞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对28例华支睾吸虫致胆道阻塞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有无肝内外胆管扩张及其分布,肝内外胆管有无充填缺损、胆管壁回声,肝实质回声及胆囊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5例胆道内充填物有无血流供应。结果28例均表现为肝内胆管(累及多段、多叶或全肝)、肝外胆管扩张,以肝内胆管扩张明显,呈圆柱状或树枝状,由肝门向周缘部较均匀扩张,管壁增厚,管腔内充满不均质无声影絮状物,与管壁及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未见血流信号。15例胆囊内有不规则点状絮状物飘浮。结论超声检查因无创、简便、可重复,能直观显示华支睾吸虫致胆道阻塞的特征性超声声像图改变,应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9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并观察胆囊壁厚度,胆囊结石位置、大小,胆总管内径,肝内胆管,胆囊三角,肝中静脉等。结果:989例患者中,胆囊结石868例,胆囊息肉121例。胆囊炎急性发作75例,胆囊颈或胆囊管嵌顿结石69例,萎缩性胆囊炎93例,胆囊穿孔2例,合并肝硬化15例,肝癌3例,肝中静脉分支和胆囊床紧邻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969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15例合并肝硬化患者转内科治疗,3例肝癌及2例胆囊穿孔行开腹手术。结论: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手术难易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溶液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CDFI)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2例肝血管瘤先施行常规二维超声(B-US)检查,然后口服50%葡萄糖溶液40 ml,30 min后饮水300 ml,待30min后施行CDFI超声检查,将这2种检查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声像表现特征,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 102例肝血管瘤,经手术病理证实,未服药组超声检查,符合率88.2%(90/102),服药组超声检查符合率96.1%(98/102),其中,海绵状血管瘤72例,占70.6%(72/102)、毛细血管瘤26例,占25.5%(26/102),漏误诊4例,占3.9%(4/102).结论 口服50%葡萄糖溶液后,能清晰显示肝血管瘤大小、数目及部位,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迅速、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