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舒宇峰  钟玉平 《海峡药学》2009,21(6):141-142
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3个月时GOS评分差异有显示性,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施婵宏  李剑伟 《江苏医药》2005,31(12):925-926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例数,觉醒恢复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的GOS评分、植物状态或死亡比例,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清醒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或死亡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早期行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颅内压、头CT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伤后10d内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10d后GCS评分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中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天2次,共用14天,总剂量840mg。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14天、21天的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后第一周两组GCS评分无差异,但从第二周开始两组GCS评分即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病人3个月时的GOS评分有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依达拉奉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稀释后30min内静滴注完,1次/12h连续10天。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不给予脑保护。结果给药组伤后10天内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升高的幅度,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脱水、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程度变化情况、意识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d及14d后脑水肿减小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d及14d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有效的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脑水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及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情况。结果治疗14d后,2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水肿轻度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OSV级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与亚低温联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每年因外伤致死者约10万人,伤百万人,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伤残和病死率较高,其发生率占急性颅脑损伤的12%~21%,而病死率则高达25%~50%,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所在科自2006-08~2007-12应用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d。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2组治疗14d后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61.3%明显高于对照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朱新华  丁涛  王彪 《淮海医药》2011,(6):497-49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抗感染以及依手术指征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 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30min内...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L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72 h内的ALACI患者31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剂量为30 mg,2次/d,14 d为1个疗程,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在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对患者进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和14 d CSS及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 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72h内的ACI患者83例,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按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记分的变化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14天和第60天CSS评分、ADL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和第60天CSS评分、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杜晓红  赵晓薇 《海峡药学》2009,21(8):103-10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老年DPN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常规组28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常规组予弥可保及前列地尔,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分别判定症状。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血清MDA、LPO浓度及SOD活力。结果与常规组(53.6%)相比,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81.8%,P〈0.05);神经传导速度增快(P〈0.05);常规组血清MDA(6.13±1.46VS6.25±1.56μmol·L^-1,P〉0.05)、LPO(14.82±2.25VS15.24±2.49μmol·L^-1,P〉0.05)、SOD活力(57.14±9.28VS55.75±11.21U·mL^-1,P〉0.05)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MDA(4.32±1.09VS6.15±1.34μmol·L^-1,P〈0.05)、LPO(10.80±2.37vs14.55±2.25μmol·L^-1 P〈0.05)浓度明显降低。SOD活力(76.85±10.76VS61.27±12.98U·mL^-1 P〈0.05)显著升高。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骆智宇  李斌  梁大干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19-2121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静脉给予丙泊酚2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以4 mg·kg-1·h-1维持;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间断吸入异氟烷维持.两组患者静脉麻醉诱导均加用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记录麻醉前、术中和术后3h患者颅内压和脑氧分压的变化情况,且记录患者术后初醒时间.结果 两组术后3h与麻醉前比较颅内压明显下降,脑氧分压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8.98±3.98) mm Hg与 (21.76±4.01) mm Hg](t=7.20,P<0.05),脑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17.09±3.03) mm Hg与(14.67 ±2.63)mm Hg](t=7.23,P<0.05),观察组的初醒时间短于对照组[(15.98±2.01)h与(20.01±1.23)h](t=7.96,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颅眶联合损伤(cranio-orbital injury,COI)后视神经损伤机制及依达拉奉的保护作用。方法:144只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每组48只。损伤组和治疗组大鼠利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建立颅眶联合伤模型,治疗组造模以后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0 mg·kg-1,每日2次,共14日。3组分别在造模后3、6、10、14 d取视网膜组织,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及不同时间点RGCs凋亡率,光镜下观察视网膜HE染色微观结构,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RGCs的TUNEL荧光标记凋亡情况。结果:造模后损伤组RGCs的ROS含量逐渐升高,第10天达到高峰,RGCs凋亡率变化趋势与此相一致,与对照组及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光镜下损伤组视网膜结构紊乱,损伤组RGCs的TUNEL荧光标记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结论:COI后RGCs的ROS含量明显升高,导致细胞出现凋亡失调。依达拉奉通过清除ROS逆转这一病理过程,具有明确的视神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人颅内压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3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单纯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病人在给予去骨瓣减压术的同时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颅内压、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减压完成时间(2.81±0.39)h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elsinki CT评分、ICU滞留时间(5.54±1.32)h及治疗后7 d内颅内压超过20 mmHg的累计时间(23.32±4.19)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3 d、5 d、7 d颅内压[分别为(207.81±25.83)mmH2O,(190.07±22.18)mmH2O,(164.39±21.87)mmH2O]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别为(7.10±1.23)分,(8.26±1.62)分,(8.98±1.4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7 d的大脑神经功能分级(CPC)(1.31±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7.40±0.5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血清NSE(23.31±2.36)ng/mL、一氧化氮(NO)(56.80±4.59)μmol/L、内皮素(ET)(57.40±6.59)pg/m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104.72±8.78)NU/mL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血清抗利尿激素(ADH)(71.91±6.36)pg/mL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16.40±11.59)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NP水平(30.79±2.5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水肿和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脑水肿和脑梗死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病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循环重建术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病人的颅内压,降低ADH和ACTH水平,升高BN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病人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唐小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97-359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特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探讨。结果存活组患者肌钙蛋白为(5.12±1.89)pg/L、肌酸激酶为(355.0±101.3)U/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79.5±23.4)U/L,均显著低于死亡组的(12.13±2.12)pg/L、(687.0±139.2)U/L、(180.2±53.5)U/L(t=12.95、8.96、12.45,均P〈0.05)。存活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糖、血乳酸水平分别为(52.34±24.35)mg/L、(6.8±1.5)mmol/L、(7.2±1.3)mmol/L,显著低于死亡组的(67.12±23.31)mg/L、(11.4±4.2)mmol/L、(9.5±2.2)mmol/L(t=2.24、4.25、6.82,均P〈0.05);存活组脑利钠肽水平为(23.4±3.5)μg/L,高于死亡组的(17.1±2.3)μg/L(t=7.21,P〈0.05)。存活组有27例存在钠失衡,死亡组有15例存在钠失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64,P〈0.05)。结论C反应蛋白、脑利钠肽、血糖、血钠、血乳酸水平及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是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脑钠肽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