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鹏  姚武 《当代医学》2012,(27):16-17
目的探讨目前医院痰培养标本留取和送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住安阳地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152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医生督导组80例,采用医生督导下留取及送检痰细菌培养标本;对照组72例无医生督导由护士自行留取及送检标本.通过观察痰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来评价医生督导正确留取及送检痰标本的重要意义.结果152例患者中,医生督导组送检80例标本,41例培养阳性,阳性率51.25%;对照组送检72例标本,23例培养阳性,阳性率31.94%.两组比较,χ2=5.794,医生督导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督导下留取及送检痰培养标本能大大提高痰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程督导化疗对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市1993-1999年发现的1658例痰检阳性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全程分层督导短程化疗管理,并与1990-1992年发现的387例 痰检阳性的肺结核病人的非督导程化疗进行比较。结果:督导组治愈率97.10%,随访复发率1.87%;非督导组治愈率81.65%,复发率22.67%。结论:全程督导化疗能显提高结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我院在救治重危患者中,有针对性地组建护理专家督导组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全程督导的方法、效果,以不断提高护理安全和质量。由护理部在全院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抽取高级职称的护理专家和护士长组成护理专家督导组,并制定督导组工作职责、流程和方法,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全程督导,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护理专家督导组督导后,增强了护理团队凝聚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解决了护理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促进了学术交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索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督导管理模式。方法:随机将治疗管理的肺结核患者分为3组,手机短信督导组79人,结防所每天向患者发送短信督导服药;医务人员全程督导(DOTS)组71人,基层全程医务人员督导服药;家庭成员督导组59人,家庭成员督导服药。结果:手机短信督导组患者遵医嘱进行痰菌复查率达78%,显著高于DOTS组65%和家庭督导组56%;患者能够遵医嘱服完全疗程药物者手机短信督导组达82%,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特别对25-50岁最具劳动能力人群,利用手机短信督导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结论:手机短信督导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患者容易接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2种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使用氧气罩吸氧所致肺部感染情况,以提高气道护理质量.方法 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液湿化,试验组用50%乙醇溶液湿化.比较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痰细菌培养、肺中感染、痰痂形成情况.结果 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均满意.试验组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氧气罩吸氧采用50%乙醇溶液进行气道湿化,能减少肺部感染和痰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痰细菌培养来协助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适当的护理吸痰方法、技巧和流程有助于提高肺炎患儿痰细菌培养的可靠性.该文就儿科常用吸痰方法和技巧,及其对肺炎患儿痰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护理质量督导方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常规督导检查方式与承包督导检查方式相结合,比较督导方式改变前后科室护理质量变化。结果两种督导方式结合后,分级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危重病人护理、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等各项护理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P <0.05)。结论常规式检查督导方式与承包式督导方式相结合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瑞英 《当代医学》2014,(28):129-130
目的分析并讨论护理质量督导方式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常规督导检查方式与承包督导检查方式相结合,对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临床科室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比较督导方式改变前后科室护理质量变化。结果两种督导方式结合后,分级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常规督导检查方式与承包督导检查方式相结合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国家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医院围绕“保证和巩固医疗及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重要目标,做了相应的部署,使护理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2007年8月有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成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督导组及全国护士技能操作竞赛一行十几人对我院的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有无医生督导的家庭肺康复训练对保持COPD患者肺康复治疗后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43例COPD稳定期患者均接受8周的院内肺康复训练,然后随机分入有医生督导的家庭肺康复训练组(督导组,22例)和无医生督导的家庭肺康复训练组(对照组,21例)。督导组每10d到医院,由门诊医生督导一次;对照组进行家庭自行训练,无医生督导。12个月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试验、COPD生存质量问卷(CRQ)调查。结果督导组较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延长[(532.0±168.4)m比(485.0±151.6)m,P〈0.05],CRQ评分显著提高(114.6±20.8比105.6±21.7,P〈0.05);两组肺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医生督导的家庭肺康复训练较无医生督导可以更好地提高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专家督导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制定工作职责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由专家组对临床护理质量的10项内容采取常规督查、随机督查、专项督导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按照"PDCA"的程序实施持续护理质量督导,比较实施后连续2年(2008年和2009年)的护理质量。结果持续护理质量督导后2009年护理督导质控各指标合格率均高于2008年,其中护理记录、病区管理、病情掌握、核心制度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督导工作模式具有重点性、持续性、随机性,易于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分开,有效促使护士日常工作达到自律状态,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方法:成立护理质量督导专家组,制定工作职责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临床护理管理实施持续质量督导,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设立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后,医院的护理综合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实施护理督导制,护理部对临床一线直接行使权、责、效的控制,能促使护士日常工作达到自律状态,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叶宝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441-2442
目的:观察社区督导化疗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社区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58例进行家庭访视,接受社区督导化疗的46例为督导组,不接受社区督导化疗的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者治疗效果。结果:督导组46例均治愈,治愈率100%;对照组10例治愈,2例未愈,治愈率8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督导化疗可有效提高肺结核病治愈率,具有社会学意义和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制定标准化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流程,遵循督导原则,由科护士长深入科室进行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比较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实施前后医院科室临床护理质量、住院病人满意度和临床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结果:2015年全年共对9个临床科室进行护理质量现场督察,累计发现存在问题712条,持续跟进后累计改进存在问题618条,总改进率为86.8%。实施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后,医院科室临床护理质量达标率显著提高(P<0.01),住院病人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应用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严格控制痰涂片质量,提高涂阳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兴安盟结核病防治所每年4次对5个项目县、市进行督导,并根据上一年涂片阳性率,按照样本计算表随机抽取痰涂片复检并与自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3~2007年痰涂片质控抽查,平均阳性符合率符合室间质控≥98%的标准,阴性符合率符合卫生部室间质控≥96%的标准,质控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5年间发现7744例结核病人,涂阳病人3628例。结论加强痰涂片质量控制,是提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保证,由于注重痰检质控,结核病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痰涂片制片合格率,假阴性和假阳性符合率都达到了国家项目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督导戒烟及肺康复对吸烟慢阻肺患者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住院的有长期吸烟史,入组时未戒烟男性慢阻肺患者的年龄、身高等一般资料及肺功能指标。按照顺序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自行意志力戒烟),督导组(督导戒烟,COPD及肺康复知识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肺功能指标(出院1周,半年)的差异及吸烟支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半年后随访,吸烟支数[督导组(11±11.995)支,对照组(17.1±11.784)支],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两组比较,督导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预计值(%)[督导组(71.14±14.077)%,对照组(65.20±14.028)%],督导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年后,2组比较,督导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督导组(1.656±0.4708) L,对照组(1.462±0.4637) L],督导组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更多  相似文献   

17.
朱英潮  张志鹏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36-1636,1653
目的比较初治涂阳结核病人分别在单纯医疗督导与结合家庭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效果. 方法对均用2HREZ/4H3R3化疗方案单纯医疗督导下的结核病104例与结合家庭督导下的初治涂阳99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单纯医疗督导组停药率为11.54%,满疗程治愈率为89.42%;结合家庭督导组的满疗程治愈率为97.98%,停药率为3.03%. 结论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结合家庭督导结核病疗效式优于单纯医疗督导方式.  相似文献   

18.
郑拥春 《包头医学》2014,38(3):188-190
目的:探讨护理核心制定督导机制的建立。方法 :首先建立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开展督导实践。结果:各级督导计划有效实施,是护理核心制度贯彻落实的保障。结论:护理核心制度督导组织,在护理人员工作全程贯核心制度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施医学专业认证,重在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规范医学教育管理,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二级教学督导是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二级督导制度保障系统、健全二级督导组织机构系统、强化二级督导目标任务系统、完善二级督导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二级督导组、同行教师、学生信息员构成的督教、督管、督学三位一体的二级督导体系,形成检查—反馈—改进—检查的闭合循环的长效督导运行机制,实行全方位、实时、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推进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基础的医学教育,逐步实现转化式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湖北省结核病痰检质量控制状况及效果。方法 收集分析湖北省1992~2001年结核病痰检质量控制直接督导和间接督导的有关资料。结果 1992~2001年,平均初诊查痰率和初诊涂阳检出率分别为61.1%和44.0%。痰涂片阳性、阴性符合率和涂片肉眼观察各项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适当培训和有针对性的督导,对保持基层较高的结核病痰涂片镜检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