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肘管综合征 ,又称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1996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我们收治武警部队官兵军训致肘管综合征 2 3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均为男性 ,年龄 17~ 2 8岁 ,平均2 2 5岁。全部单侧受累 ,右侧 14例 ,左侧 9例。肘部骨折后骨痂增生压迫 2例 ,肘外翻畸形 1例 ,无明显诱因 2 0例。病程 1 5个月~ 3年 ,平均 11 6个月。临床症状 :手尺侧及环、小指麻木 ,手活动笨拙 ,握物不紧 ,有的出现肘部酸痛。体征 :手掌、手背尺侧和尺侧一指半刺痛觉减退 2 3例 ;手拇收肌、骨间肌萎缩 (+~ ) 17例 ;爪形手畸形 8例 ,小指内收试验阳性 1… 相似文献
2.
探讨高原军事训练致肘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防治对策,早期尺神经减压或移位是减少并发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4.
肘管综合征B超诊断评价于亚东洪光祥郭瑞军张克亮龚志欣王明花肘管综合征是Feindel等[1]于1958年首先提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内在肌萎缩及手尺侧感觉障碍等。临床主要依靠此体征及肌电图检查等做出诊断。笔者通过对正常肘管和病理肘管及其内容物的对照研...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肘关节畸形致肘管综合征(CTS)患者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颈椎病、胸出口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方法 对82例肘关节一侧或双侧畸形患者,分别采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针电极肌电图方法,对双侧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进行检测.对仅有尺神经的MCV、SCV异常,并有肘管传导速度减慢,且有明显神经传导阻滞点,而正中神经、桡神经不受累患者,确诊为CTS.结果 在测定的82例164条尺神经中,腕-肘下3 cm处MCV减慢的共56条(34.3%),腕部测定SCV减慢45条(27.4%)、未引出41条(25%);36例双侧、46例单侧共118条尺神经肘管传导速度均不同程度减慢,并伴有波幅降低,卡压部位均位于肘正中或上、下1 cm左右处.82例正中神经MCV与SCV均正常;针电极肌电图检测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及尺侧屈腕肌异常48例(58%),拇短展肌及桡侧屈腕肌均未见异常.82例中,最后明确诊断为CTS单侧46例、双侧36例,均可见确定的肘管内卡压点.结论 对有肘关节畸形的患者均应作神经肌电图检测,尽早明确CTS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8.
9.
高频超声技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诊断肘管综合征(CTS)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30只手和50例无CTS志愿者的100只手肘部行动态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尺神经的上下径、横径及截面积,并用ROC曲线评价超声诊断肘管综合征标准值的准确性。结果:CTS患者的尺神经在内上髁水平的截面积、上下径及左右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的截面积增大对于诊断肘管综合征最有预测价值。以尺神经在内上髁水平的截面积7.5mm2为阈值,诊断敏感度为93%,诊断特异性为91%。结论:超声测量尺神经的截面积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患者尺神经及其支配肌肉的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症状、体检和肌电图检查临床诊断为肘管综合征的28例患者,作为肘管综合征组.招募2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单侧肘关节MR平扫,其中15例肘管综合征组患者行三维T2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T2SPACE)序列扫描,观察尺神经形态、信号特征、在肘管内是否增粗及信号增高,并观察周围肌肉改变.测量尺神经横截面积及神经肌肉信号强度比,并采用组间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2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中,24例尺神经增粗,26例尺神经信号增高;4例尺神经周围肌肉信号增高和(或)萎缩.28名对照组受试者中,2名尺神经增粗,16名尺神经信号增高;1名出现滑车上肘肌.15例行3D T2SPACE序列扫描的肘管综合征患者中,14例表现为局部尺神经增粗或信号增高,1例神经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和肘管综合征组受试者尺神经横截面积分别为(0.06±0.01)和(0.15±0.06)cm2,神经肌肉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57±0.39和2.86± 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0和4.546,P均<0.05).结论 MRI上肘部尺神经信号增高、增粗及其所支配的肌肉萎缩、信号增高是肘管综合征的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2.
《临床军医杂志》2013,(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对肘管综合征(CUT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1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患侧手臂尺神经作为CUTS组,健侧手臂尺神经作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观察尺神经的连续性、内部结构、回声、有无局限性膨大及比邻结构关系,取横断面测量所有患者患侧尺神经与健侧尺神经的横截面积(CSA)。结果尺神经受压明显时神经局段变细,变细处回声明显减低,束状结构欠清晰,卡压近端及远端神经增粗;尺神经卡压瘢痕粘连时,神经增粗回声减低,外膜及束膜回声增强,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个别患者未见明显卡压段,仅见肘管内尺神经全程肿胀。31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患侧肘管尺神经与健侧肘管尺神经比较,患侧尺神经横截面积较健侧明显增大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动态观察尺神经卡压征象及其周围结构损伤情况,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对肘管综合征的影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和20例健康成年人行肘部3.0T MR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扫描序列包括SE T1 WI、脂肪抑制SE T2 WI和脂肪抑制SE PDWI.对比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中肘部尺神经的信号及形态特点.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尺神经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17±0.08)和(0.07±0.01)c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中尺神经/肌肉信号强度比分别为2.82±1.41和1.56±0.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中有13例行肘管内尺神经减压术,5例行保守治疗.结论:MRI可显示肘管综合征患者肘部尺神经的变化,是一种能较好地评估肘管综合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肩胛肋骨综合征又称肩胛骨脊椎间疼痛综合征。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痛点局部注射,配合手法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29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超声定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CTS患者33例作为患者组,共39个患病肘关节;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共60个健康肘关节。用高频超声检查2组尺神经,并比较2组间尺神经形态、回声、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及CSA肿胀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超声声像图中69.2%可见明显卡压,表现为卡压处尺神经局部扁平或变细,卡压的近端及远端肿胀变粗,回声降低;30.8%未见明显卡压,仅表现为肘部尺神经肿胀;尺神经最粗CSA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系数r=-0.528。结论:超声对CTS的定量检测中,CSA肿胀率诊断价值最大,CSA和CSA肿胀率相结合能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沟环综合征 (foraman Arcule Symptome,FAS)是椎动脉第 3段经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时 ,因受先天畸形骨桥及其它诸因素的激压而发生的眩晕、头痛等一系列症状 [1 ]。由于该病症极易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混淆 ,因此误诊率较高。我们自 1 992年以来诊治 2 8例 ,占同期诊治颈椎病的 7% ,通过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 ,男 1 0例 ,女 1 8例 ;年龄 3 6~ 48岁 ,平均 42 .5岁 ;病程 3个月~ 8年 ,平均 3 .8年 ;初诊 1 2例 ,有 1 6例入院前被诊断为颈椎病。1 .2 临床症状及检查 头晕 2 6… 相似文献
17.
18.
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骶管硬膜外注射药物,同时配合器械牵引和正骨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效果显著。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1~54岁。病程1周~6个月。24例均经X线或CT证实。突出节段:L4,5间隙14例,L5S1间隙5例,L4,5及L5S1两节段3例,L3,4同时伴下位节段膨出2例。24例中有1例为中央型突出伴有椎管狭窄;有2例在当地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加重,经医院确定须手术治疗。1.2 治疗方法 先行器械牵引10min后,常规手法正骨治疗,再行骶管注射。操作方法:嘱患者取俯卧位,耻骨部用枕头垫高,用拇指沿骶尾骨中线向上,当…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