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头痛,阴虚头痛加生地30克、元参20克、薄荷15克,减去羌独活;前额痛加葛根15克,升麻6克,两侧痛加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后头痛及头顶痛者加酒军、麦冬各10克;气血两虚头痛加入参15克(党参亦可)、白芍10克;眉棱骨痛加白芷15克。共治40例患者,服8剂而愈者17例,服12剂而愈者13例;服21剂而愈者6例;服30剂配合理疗、针灸治愈者2例,随访一年,均未复发。通过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羌活胜湿汤加减确有养血祛风、平肝通络、升清降浊之功用。临床随症加  相似文献   

2.
基本方茵陈蒿50克,土茯苓、蒲公英各30克,金钱草、鲜茅根各20克,猪苓、泽泻各12克,木瓜、苡仁、柴胡、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加减法;目黄、身黄、尿黄甚者加黄柏、栀子各12克;心烦口渴者加寸冬12克,花粉10克;肝区痛胀者加玄胡、郁金、枳实各10克;纳呆者加神曲15克,山楂20克;腹胀者加莱菔子30克,青皮10克;大便燥结者加大黄15克,麻仁30克;脾胃虚弱者加白术12克,山药18克,莲米15克。治疗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88冽;好转(服药时诸症悉除,而未坚持治疗,一年后又复发)12例。典型病例邱××,女,26岁,工人,于1986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法:金钱草、车前子各30克,瞿麦、扁蓄、海金砂,鸡内金、生桅子各15克,石苇、滑石各20克,木通、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取500~700ml,分2次服。尿血者加仙鹤草30克,三七粉、琥珀各3克冲服:便秘者去车前子加生大黄10克或芒硝10克冲服;腰痛者加杜仲10克,川牛膝15克,腹痛甚者加元胡15克,桃仁10克,小腹痛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王不留20克,丹参30克,乳香6克。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症状消失,B 超尿石影象消失,尿石排出30例,尿石未排出者6例,疗程最短5d,最长30d。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药:山药、生龙骨(先煎)各30克,山萸肉15克,红参(先煎)、白术、桂枝,苏子(炒)各9克,五味子6克,葶苈子、桔梗各4克,枳壳(炒)5克。加适量水慢火煎1小时,渣加水煎20分钟,去渣将两次药液混合,每次服100毫升,1日3次,10剂为1疗程,阳虚甚加附子,干姜,桂枝易肉桂;肺热者加黄芩、鱼腥草;表症重者加麻黄、杏仁;痰多者加半夏、陈皮。治疗效果:经连服10~20刘,哮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1年内哮喘未见发作者为临床控制,共22例;服10剂后,哮喘及哮鸣音均有减轻者为有效,共18  相似文献   

5.
食道炎的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咽下时涩痛,属祖国医学噎证范畴。笔者临床中应用治噎丸治疗本病3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1~30岁3例,30~40岁8例,40~50岁13例,50岁以上7例;病程10天以内11例,10天~一个月14例,一个月以上6例;其中做食道粘膜病检者2例,食道钡餐造影者29例,发现粘膜粗糙者13例。二、治疗方法治噎丸组成:清半夏75克,桃仁30克,栀子30克,黄连10克,蜂蜜150克。前四味共为细末,炼蜜和药为丸,每丸6克,每日4次,每次1丸含化。临证加味:咽喉干燥加麦冬30~60克,元参15~30克;痰多加苏子10~15克,炒莱菔子15~30克;胸骨后憋闷疼痛加苏梗10~20克,元胡15~30克;舌质暗红、脉涩加丹参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药:(1)基本方剂:加味驱风一字散荆芥、防风、羌活、薄荷各15克,川芎、黄芩,细辛各10克,制川乌、乌蛇各6克。水煎服3剂后,研末3剂,每次10克,每日3次白水冲服。以睑结膜为主者重加雷丸、玉片各15克,生苡仁、云苓各30克;以球结膜为主者重加桑白皮15克,连翘30克,大黄10克;流泪、畏光、灼热、充血重者加二花、丹皮各15克,元参、公英各30克。(2)参苓白术散煎服,每次3  相似文献   

7.
<正> 治疗方药:炒白术30克,炒白芍15克,炒陈皮10克,防风5克。日1剂,水煎3次,分2~3次服。症状控制后,用散剂15克,日3次,或服香砂六君子丸巩固2周。病期2个月以上者加炒升麻10克;水泻加云苓、炒车前子各15克或炒扁豆、炒苡米、芡实;腹胀痛、肠鸣、喜温喜按著者加干姜、木香、砂仁、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9~25岁9例,26~35岁8例,36~45岁3例。病程1~3年4例,4~6年7例,7~9年7例,10年以上2例。方药组成及加减:基本方为炒苏子、炒萝卜子各15克,白芥子10克,金樱子50克,陈皮、茯苓各15克,炙甘草5克。日一剂,水煎服。风寒型加桂枝10克;肺热型加鱼腥草;肺虚加炙黄芪;脾虚加服补中益气丸;肾阳虚加服济生肾气丸;肾阴虚加服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年来以自拟方“加味滋肾丸”治疗老年前列腺肥大患者数十例,收效良好,介绍如下: 基本方:知母20克,黄柏12克,肉桂10克,炮甲粉15克(分两次吞服),鱼腥草、二花、地丁、千里光各30克,黄连12克。凡前列腺质地较硬者加鳖甲30克,当归20克;小便刺痛者加滑石、王不留行各12克;肛门坠胀者加乌梅30克,丹参20克。日1剂二次分服。胡××,64岁,离休干部。尿频淋沥时兼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一般资料:30例中,25岁以下者8例,26~30岁17例,31岁~35岁5例。第1胎15例,第2胎4例,第3胎11例。30例均系妊娠7个半月~8个半月的孕妇。行膝胸卧式或艾灸至阴穴治疗无效者。二、方药组成及用法:当归10克,黄芪8克,白芍5克,川芎、荆芥穗各6克,艾叶4.5克,川朴、枳壳、羌活、川贝母、生姜、甘草各3克。若胎热者减生姜、艾叶,加银花10克;气虚者加党参10克;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5克,桑寄生10克;纳差,便溏者加焦白术10克。服后自觉胎动增剧者去妇科  相似文献   

11.
<正> 处方及用法:何首乌30克,山药15克,草决明15克,牛芽子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加减:若服2剂药后大便不通者,加蜜糖20毫升冲服,或加肉苁蓉15克同煎;气虚明显者,加黄芪10克或党参15克;阴虚内热兼口干烦热者,加干地黄20克,玄参、麦门冬各10克;腹胀者,加佛手10克或厚朴、枳实各10克;肠胃  相似文献   

12.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科采用自拟桑芍疗崩汤加减治疗64例,效果满意。一、方剂组成冬桑叶15克,生白芍30克,生黄芪30克,田三七5克,黄芩12克,阿胶15克(烊化兑服),炒白术10克,侧柏炭15克。二、加减肾阴虚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肾阳虚加熟地黄15克,菟丝子15克;腰痛者加杜仲10克;腹痛者加延胡索10克,乌药10克;伴心悸加生龙牡各30克,柏子仁15克。三、疗效服本方1—3天出血停止者为显效;服本方4—6天出血停止者为有效;服本方7  相似文献   

13.
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很广,但使用激素在减量或停药时经常会出现“反跳现象”,这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难题。笔者在撤减激素同时加服玉泉丸,收到良好效果。本组共治16例,均为急性风湿症患者,其中前3例在撤减激素中出现了反跳症状后加服玉泉丸而症状缓解,后13例在撤减激素同时加服玉泉丸均未出现反跳症状,既巩固了疗效又顺利地撤减了激素。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炎,临床采用激素治疗比较广泛,但单纯用激素治疗效果是欠满意的,且在撤减激素过程中在往出现不少副作用。如何撤减激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以益气活血渗湿法治疗慢性肾炎撤减激素过程中3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43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6年;全部病人均长期服用激素史并有依赖性,激素治疗最短3个月,最长5年。2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黄芪30~60克,白术、仙灵脾、菟丝子10~15克,丹参、益母草、石苇、白茅根、淮山各15~30克。以上为1日量,水煎分两次服。辨证加减:脾肾阳虚者,加制附子、桂枝;肝肾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药:苍术、泽泻、猪苓、白术、车前子、白芍各10克,厚朴9克,陈皮6克,茯苓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寒湿型加藿香10克,荆芥10克。防风6克;湿热型加黄连、黄芩各9克,葛根15克;暑湿型加香薷、扁豆花各10克,六一散10克。伴呕吐者加竹茹6克,半夏10克;夹食滞者加莱菔子、山楂、神曲各10克。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为痊愈,共105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为显效,共6例;临床症状与体症较治疗前有所减轻为好转,共4例;治疗前后症状与休征无变化为无效,共10例。病案举例:韦某,女,53岁,工人,1983年4月  相似文献   

16.
自拟消瘤丸治疗脑干肿瘤1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干肿瘤在临床上属顽症,10多年来,我们自拟消瘤丸治疗13例,收效显著,现小结如下,供同道参考。一、一般资料: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7~30岁8例,31~55岁5例;经CT确诊4例,脑室造影确诊7例,体层摄影诊断5例;病程最长11年,最短1年。二、治疗方法:方药:丹参50克,当归、川芎、乳香、没药、五灵脂、昆布、海藻、藁本各30克,白芥子、蔓荆子各25克、牙皂20克、僵蚕15克,蜈蚣10条,硇砂10克,以上共研细未,以蜜为丸。每次10克,早晚每服1次,15天为1疗程。加减:肝肾阴虚者加  相似文献   

17.
<正> 治疗方药:附片,泽泻、肉桂各20克,茯苓50克,熟地、山药各10克。山萸、丹皮各5克,麻黄15克,每剂水煎2次,滤取药汁200~300毫升,分2次空腹内服,连服3~5剂,病症减轻后改服丸药,每次1丸,日服2次,总疗程为15~25天。有烦躁、失眠,脉细数者,其剂量改为附片、肉桂、泽泻、山药、丹皮各10克,茯苓、熟地各20克,山萸15克,麻黄3克,服法同上。23例患者除个别病症表现急剧者合用西医治疗外,其余全用附桂八味丸(汤)加麻黄治疗。治疗结果:13例服汤药5剂,尿量明显增加,水肿减轻,自觉全身症状有明显好转,改服附桂八味丸10天,心悸气短平息,诸证平复。有10例重危患者,中西医同时治疗3天后,病症缓减,继服中药3剂,小便正常,水肿大减,改服丸药15天后,全部好转。23例中随访14例,1年以上未见复发,3~6个月复发9例,但用本方重复治疗同样收到满意效果。体会:慢性肺心病主要是肺、心,肾三脏功能衰  相似文献   

18.
<正> 心电图 ST 段降低是由缺血心肌产生的损伤电流所致。笔者根据患者所表现的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拟定了活血宽胸汤,共治疗3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一般资料男10例,女27例;年龄21~30岁6例,31~60岁22例,61~80岁9例;诊断为冠心病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者10例,心肌炎及心肌炎后遗症者11例。治疗方药活血宽胸汤:参、瓜蒌皮、葛根、白芍各15克,桂枝、枳壳各9克,红花6克。每日1剂,煎汤分两次服。冠心病有心绞痛者加服冠心苏合丸,高血压患者加服降压药。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 ST 段恢复正常。好转:症状消失,心电图 ST 段正常与异常交替出现。无效:症状消失后复发,心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登     
<正> 报道:内服清热解毒汤外敷金黄膏或玉露膏,病重者加服六应丸治疗类丹毒53例,均获全愈,未再复发.清热解毒汤方:生地18克,赤芍9克,丹皮9克,双花9克,黄芩9克,公英15克,紫草9克,土茯苓30克,甘草3克.六应丸方是名老中医顾伯华教授的经验方.由珍珠10%,牛黄15%,蟾酥10%,腰黄  相似文献   

20.
<正> 治疗方药:党参(或随证选用沙参、太子参)10~20克,黄芪20~30克,白术18克,三棱、莪术各10克,鸡内金30克,陈皮10~15克,甘草3~6克。水煎服。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5~30克,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18~30克;阳虚气逆者加沉香6克,丁香10克,生姜9克;胃阴不足者加麦冬30克;舌淡苔白润、呕吐痰涎者选加茯苓30克,炒莱菔子、苏子各10克;胃痛者酌情加丹参、砂仁、乌药、元胡、川楝子;食后胀满甚者加焦三仙、炒莱菔子;兼肝郁者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