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多层CT对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64层CT对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平片发现有骨骼病变不能排除骨髓炎而临床症状无红、肿、热、痛等典型骨髓炎症状且择期手术的180例患者进行16或64层CT的各向同性扫描,其中68例术后病理诊断骨髓炎。对此68例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用对比分析平片、多层CT二种检查方法对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反应、骨髓腔受累、死骨等征象的显示进行比较。分析二种方法对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CT对上述各征象的显示优于平片,诊断符合率高于平片。结论:多层CT提高了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符合率,是平片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36例共41耳,行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单纯型8耳和骨疡型11耳多表现为乳突密厚增高,鼓室、鼓窦内见软组织影,骨质破坏相对较轻,有时可见气液平征象;胆脂瘤22耳,多表现为鼓室、鼓窦及乳突区软组织肿块,13耳有明显骨质破坏。CT显示病变范围与浸润程度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化脓性胆管炎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56例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化脓性胆管炎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肝内胆管扩张56例(100%)弥漫性24例(42.86%);局限性32例(57.14%),主要局限于肝左叶;肝外胆管扩张38例(67.86%);②“中央箭头”征37例(66.07%);③胆管聚集25例(44·64%);④胆管内积气21例(37.50%),积脓27例(48.21%);⑤胆管结石48例(85.71%)表现为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局限于肝左叶22例(39.29%),伴肝外胆管结石37例(77.08%),胆总管下段结石26例(54.17%);⑥胆管壁弥漫性偏心性增厚26例(46.43%);⑦合并肝脓肿34例(60.71%);⑧并发腹腔积液15例(26.78%),胰腺炎13例(23.21%)。结论:化脓性胆管炎具有相对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能反映化脓性胆管炎各种病理指征,是一种有效而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对症状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首诊未考虑阑尾炎,而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阑尾炎病例23例,对其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有11例表现为阑尾增粗,肠壁增厚;2例表现为右下腹脓肿;2例盲肠周围可见少量游离气体影;3例女性患者表现为盆腔脓肿;4例表现为盲肠及回肠肠壁增厚,周围渗液;1例伴有小肠梗阻。其中6例阑尾内可见结石。结论 CT能清楚显示阑尾的位置、形态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不典型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75例90耳CSOM病人行HRCT薄层扫描,将横断面图像、MPR图像(冠状位和矢状位)相结合,进行CSOM诊断分型,然后与临床诊断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MSCT诊断的CSOM为单纯型14耳,肉芽肿型40耳,胆脂瘤型36耳,临床及手术诊断结果的分型分别为12耳、44耳、34耳,MSCT与临床手术分型准确率分别为97.8%、95.6%、97.8%,3型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0.9%,100%.单纯型CSOM无骨质破坏;胆脂瘤型CSOM听骨链及中耳骨壁破坏较肉芽肿型范围广且程度重.轴位HRCT、MPR(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对CSOM诊断分型能力基本相同,但对中耳细微解剖结构及病变的优显率有一定差异.结论 MSCT多种图像相结合有助于对CSOM的诊断分型及解剖变异、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检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单发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炎性假瘤是非特异性炎细胞集聚,并不是真正的肿瘤,也不是特异性炎症如结核等所引起的肿瘤样病变。在CT图像上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1,2l。笔者搜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不规则形肺炎性假瘤,回顾性分析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菌的增加、人口流动及AIDS流行等因素,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与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患者也随之增多.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的CT诊断并不难,但不典型者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常有一定难度.我们自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对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进行了CT检查,以探讨CT对二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方法18例不典型脑膜瘤均行CT平扫,17例行CT增强扫描,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混杂密度的脑膜瘤11例,囊性脑膜瘤4例,完全强化性脑膜瘤3例。结论确定瘤体位于脑外是提高不典型脑膜瘤CT诊断准确性的关键,但也有极少数脑膜瘤表现不典型,在鉴别诊断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的占位病变,约占脑肿瘤的30%-40%,典型的脑转移瘤CT较易诊断;本文收集7例CT平扫病灶呈高密度、无水肿带、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称为不典型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对Bouveret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Bouveret综合征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7例CT平扫均见肠腔内异位结石,结石上方肠梗阻,梗阻以下肠管空虚;胆道及胆囊积气2例,胆囊窝结构紊乱伴积气5例。结石位于空肠1例,位于回肠6例。1例随访可见胆石梗阻部位移动。结石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5 cm,高密度阳性结石4例,低密度阴性结石3例。7例术前CT平扫确诊为Bouveret综合征,准确率为100%。结论单纯CT平扫能对Bouveret综合征进行确诊,"肠袢扩张、胆系积气、异位结石"为Bouveret综合征三大重要的CT平扫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脑转移瘤患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31例中原发瘤以肺癌居多,共18例(占58%),脑转移瘤有常见好发部位及典型CT表现,亦有少见部位和特殊少见CT征象。结论脑转移瘤有原发瘤史诊断较易,CT表现不典型但无原发瘤史又疑为脑转移瘤应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正确诊断应多方面综合分析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86例肺结核病CT表现,并与X线平片作对照分析。结果:①好发部位为两肺上叶尖后股,下叶背段(57例);②多呈不规则斑片状影,边界不清,密度不均;③43例可见病灶内钙化,呈散在斑片状或斑点状;④27例存在薄壁或厚壁空洞,其中多发小空洞8例;⑤病灶周围有支气管播散灶者25例;⑥纵隔淋巴结壮大14例,纵隔淋巴结钙化35例;⑦胸腔积液19例,胸膜增厚、粘连37例,胸膜钙化4例。结论:CT检查能较X线检查进一步肯定或补充有临床价值的征象,包括空调、支气管扩张、肺大泡、纵隔淋巴结肿大或钙化和胸膜肥厚下的肺内结核;经x^2检验,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CT显著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正确性(61.9%),并提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PA及后处理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多层螺旋CTPA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资料,并应用MPR、MIP、VR等后处理方法不同角度显示肺动脉及其栓子情况,观察肺动脉栓塞的征象,10例经临床治疗后行CTPA复查并与临床结果对照指导治疗。结果:40例肺动脉栓塞(PE)病例中,中央型PE32例,周围型PE8例。肺动脉内栓子表现为中心型、偏心型及闭塞型的充盈缺损。经治疗复查CTPA显示栓子变小或消失。结论:MSCTPA已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可靠方法,并为肺动脉栓塞的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颅骨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和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骨软骨肉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4例起源于颅骨,其中3例发生于颅底,临床表现与颅神经、脑质结构受压或受侵以及颅内压增高有关。CT检查所有肿瘤均见等或略低密度软组织,并含有钙化。结论:颅骨软骨肉瘤C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6.
CT对肝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CT对肝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所证实的10例肝结核病的CT表现与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10例肝结核病包括粟粒型肝结核、结节型肝结核和结核瘤3种类型.(1)粟粒型肝结核5例,CT表现为肝脏弥漫性肿大,伴有多发性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2)结节型肝结核3例,CT表现为肝内多发片状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结节灶,病灶中心密度高,伴有“粉末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的范围缩小,静脉期出现典型环状强化;(3)结核瘤型2例,1例表现为肝内孤立性占位,伴有中央坏死,包膜菲薄且光滑,增强扫描可见包膜轻度强化;1例表现为结核瘤型肝脓肿,多个结节融合成簇,液化坏死,出现液-液平面,周围伴有卫星灶.结论粟粒型肝结核CT征象缺乏特异性,很难做出定性诊断,需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节型肝结核“中心粉末状”钙化及结核瘤型肝脓肿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周坦峰  张汉松  范恒   《放射学实践》2012,27(2):173-175
目的:探讨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的CT表现,4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8例仅行CT平扫。结果:12例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8例密度均匀(8/12,66.7%),边缘光滑,其中2例出现轻度分叶(2/12,16.7%);4例密度欠均匀(4/12,33.3%),边缘可见点状钙化,其中2例可见"空气新月征"(2/12,16.7%)。12例平扫平均密度值约50HU,4例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密度值达90~110HU。结论:CT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PSH的诊断,但该病确诊仍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平扫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对34例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的平扫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壁增厚水肿、靶征、腹水、肠系膜水肿、漩涡征和鸟嘴征是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征象,肠壁增厚失去分层改变、局限性肠壁密度增高、腹水或肠液密度增高及肠壁、门脉积气则高度提示肠壁坏死。结论:CT平扫能快速有效地诊断绞窄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8例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机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异常的脾静脉及侧支血管情况.结果 CT显示脾静脉狭窄或闭塞28例,胃冠状静脉曲张14例(14/28),胃短静脉曲张15例(15/28),胃网膜静脉曲张25例(25/28).结论 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从不同方位显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