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张仲景于《伤寒》、《金匮》中较多地论述了冷饮治疗疾病的方法和作用,其中有冷饮法、冷食法,冷药法、噀灌洗法,内容不谓不富。兹就笔者陋见,浅探其作用意义于次,以资借鉴。 1.纠病性属里热实证者,感受阳热毒邪者,一般可服用冷凉的食物、水饮,逆其病性而救治。《金匮·果实菜谷禁忌》云:“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之,戟人咽喉,气病欲绝,或吐下白沫,身体痹冷,急治之方,……多饮冷水一二升。”此法一则可加速津液之转输以泄毒物;二则可抑制其阳热毒邪。 2.缓病势冷服之法,可延缓病势,以利治疗。《金匮·禽兽鱼虫禁忌》云:“……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数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  相似文献   

2.
全蝎与蝎毒     
全蝎,又名淡全蝎、成全蝎、蝎尾、垒虫,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的干燥体。若单用尾,则称蝎尾(蝎梢),捕后晒干者名淡全蝎,加盐煮后晒干者名成全蝎。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平,有毒,入肝经,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适用于急慢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本品辛平入肝,有较强的息风止痉作用,因其性平,寒热诸症均可选用,故为治疗惊风抽搐要药。本品解毒散结之功,又为外科常用之品。《玉楸药解》言其“穿筋透骨,  相似文献   

3.
谈谈吐法     
吐法乃治疗八法之一,现今用之者鲜少,除用于误食毒物救急外,濒临废弃。是法作用机理较复杂,如能探其要领,用之得当,确能起疾救死.笔者近年来施用吐法,每收意外效果,兹将一些体会公诸同道,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4.
茶葛大豆条解酒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保健食品茶葛大豆条的解酒保肝作用.方法:通过小鼠预防醉酒实验、小鼠攀附实验、小鼠跳台实验和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等实验,对一次性饲喂不同剂量茶葛大豆条的解酒保肝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本品有显著的预防醉酒作用(P<0.01),可明显纠正小鼠的酒后运动失调(P<0.01),明显改善小鼠酒后的记忆障碍(P<0.01),并且可明显降低小鼠肝内MDA水平(P<0.05).结论:本品具有良好的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齿苋临证运用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齿苋味酸性寒质滑 ,善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 ,且酸能胜甘 ,临证运用得当 ,颇有疗效。清热解毒止痢药理研究证明马齿苋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对痢疾杆菌有抑杀作用。对湿热痢疾 ,下赤白脓血便 ,腹痛 ,里急后重者 ,用本品伍黄连、黄芩、木香、葛根等 ,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之效 ;对热毒血痢、高热不退 ,甚或神昏谵语 ,用大剂量本品再配黄连解毒汤 ,白头翁、金银花、赤芍等 ,可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湿热肠炎腹泻、腹痛 ,则用本品合葛根芩连汤 ,藿香、枳壳、厚朴、木香等 ;湿热泻痢轻症 ,单用马齿苋鲜品适量 ,洗净榨汁分次服…  相似文献   

6.
浅谈甘草与炙甘草的不同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生用泻火解毒、润肺止咳 ,主治咽喉肿疼、痈疽疮疡、痰热咳嗽、解百药之毒及食物中毒等。其泻火解毒的作用机理为甘草酸水解后释出葡萄糖醛酸与甘草次酸 ,葡萄糖醛酸 ,与含羟基或羧基的毒性物质结合。此外 ,甘草酸对毒物有吸附作用 ,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 ,故临床上辛凉解表、清热泻火解毒的方剂 ,如桑菊饮、银翘散、普济消毒饮、化斑汤、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仙方活命饮等多用生甘草。研究表明 ,甘草含有 10 0多种化学元素 ,主要成分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 (甘草甜素 )、甘草甙等。甘草有显著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可抗衰老、抗…  相似文献   

7.
玉簪叶是百合科植物玉簪花 HostaPlan-taginea(Lam)Aschers的叶.味辛、甘、性寒,有毒.主治痈肿、疔疮、蛇虫伤.《本草纲目》有“蛇虺螫伤,捣汁和洒服,以渣敷之”之记载.本品有解毒作用,既可内服,又能外敷.方法:鲜玉簪叶十张(小儿酌情减少)捣绒,冲入冷开水100ml,加入少许白糖,频服缓咽.  相似文献   

8.
蟾蜍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地,其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经处理后的加工品名蟾酥,有解毒消肿、辟秽浊的作用;蟾蜍刮去蟾酥,除内脏的干燥尸体名蟾皮,有解毒杀虫之效。近年来有报导,本品有抗癌的作用。笔者单用蟾蜍治疗原发性肝癌1例,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矮地茶系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ornst.)BL.之全草,华东、中南诸省均有分布。本品味苦、平。归肺经,具有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等作用。毒性小,安全范围比可待因大5倍以上经广泛的临床验证,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稳定疗效,如配合抗  相似文献   

10.
谈谈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法乃治疗八法之一,现今用之者鲜少,除用于误食毒物救急外,濒临废弃。是法作用机理较复杂,如能探其要领,用之得当,确能起疾救死。笔者近年来施用吐法,每能奏效,兹将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吐法的源流与湮微吐法导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即指病邪在上,可用涌吐之法。其次见于张仲景著《伤寒论》,如《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55条:“病人手足厥  相似文献   

11.
以《晶珠本草》中植物及矿物药类为研究对象,对其解毒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出其中蕴含的解毒思想的具体内容、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晶珠本草》中具有解毒功效的植物类药比矿物药类多,且应用广泛,但其中收载的矿物类药物的炮制减毒和解毒功效体现了藏医药对解毒的独特认识及在疗毒方面的特色优势。藏医学的解毒思想主要体现在药物的炮制减毒、毒的预防及解诸毒,其作用机理包括作用相抵、聚敛毒物、清除毒物、导出毒物、以毒攻毒4个方面,主要应用于药材的炮制、中毒的预防和解救方面,具有深入研究、挖掘和传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药解毒作用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毒法是中医常用治疗方法,传统上包括解毒、排毒、败毒、消毒等,解毒中药的治疗机理是通过抑制毒邪、清除毒素,促使有毒物尽快排出,使邪有出路,目的是解除毒邪对机体的损害。已有文献记载或报道的解毒中药品种众多,不下百种。由于毒邪种类不同,选用的解毒中药的性味功效和作用机理也异,现就中药解毒的现代研究概况分述如下。1清热解毒中医热性病之"毒"现代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含义基本包括了病原微生物、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其中细菌内毒素是中医致病之"毒"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许多病原微生物及其内毒素引起的严重病理损害是由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13.
甘草解毒之功,医者皆知,既解热毒,又解药毒(包括农药中毒),也能解食物中毒。用时多选甘草梢(甘草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或粉甘草(为刮去栓皮的甘草)之生品。在用法上多单用本品煎汤服,或与绿豆、乌豆、金银花等同用,以加强疗效。古医藉对此已多有记载。甘草解毒不仅疗效高,范围广,为众药之要,用之普遍也在它药之首。笔者综合了一些资料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甘草解毒之用和药用机理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常觉得寒不可当,特别是平素体质虚寒者更是如此。若能常吃一些御寒食物会有所改善。下面几种食物,不妨经常食用。生姜:生姜有发表散寒,温胃止痛,和胃解毒之功。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对大脑皮质、心脏、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每次3~10g,水煎饮服,或作调味品。但生姜不宜久用,以免积热,损阴伤目。内有实热、阴虚有热、或痔疮患者不宜食用。烂姜不可食用,以免诱发肝癌。辣椒: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之功。辣椒含有的辣椒碱,可使人产生温暖感。本品价廉物…  相似文献   

15.
番红花的真伪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红花又名西红花、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inne)的干燥柱头。味甘、性平、无毒。本品含有黄酮、多糖等化学成份。有活血去淤止痛、解毒的功用,主要用于经闭、痛经、难产、痈肿、创伤等。近年来用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疏通微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等作用。本品主要产于西班牙,过去多自印度经西藏进口故名藏红花。此药价格昂贵,伪品较多,为此特将我院老药师鉴别番红花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一、番红花:本品分为干红花(采后烘干  相似文献   

16.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土茯苓的块茎。性味甘、淡、平。本品既能治梅毒 ,又解汞毒 ,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导致肢体拘挛者 ,有解毒利关节之效。古时重用本品 ,配合皂荚、牵牛子煎服。近年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取得较好的疗效。1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属中医痹证范畴 ,是一种以关节肿胀、疼痛、变形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病。用土茯苓配合千年健、露蜂房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甚佳。方药组成 :土茯苓 30 g ,桂枝 10 g ,芍药 30g ,知母 12 g ,防风 10g ,苍术 12 g ,…  相似文献   

17.
不少中草药含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若药量过大 ,或配伍不当 ,或使用范围不对 ,不但达不到治病的目的 ,而且还能造成不良反应 ,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故中医护理人员应掌握中草药急性中毒的解救及护理方法。经常采用的措施包括 :1尽快消除毒物 :中草药中毒大多由口服引起 ,故迅速将毒物排出胃肠道是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用催吐、洗胃、导泻、清洗的方法。 2解毒 :可针对有毒药物的不同成分 ,分别选用不同的食物或药物 ,以减少毒物吸收或解毒。如斑蟊中毒可用青黛汁、黄连、葱、茶等解毒物 ,也可用黄柏煎汤冲鸡蛋清解毒。 3使已吸收的毒物迅速…  相似文献   

18.
绿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肿、解毒解渴的作用。李时珍云:绿豆能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宜连皮生研服用。大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宽中、润肠消永的效用。常用治疗疳积泻痢,腹胀赢瘦、妊娠中毒、外伤出血等。豇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止血之功。小麦:性甘微寒,有健脾、除湿、安眠等功效。玉米:可降低胆固醇,防治冠心病,对糖尿病可起缓解作用。大麦:性味甘温,有开胃消食、下气、回乳之功。  相似文献   

19.
刘寄奴临床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寄奴为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奇蒿的全草。味苦性温。归心脾经。本品苦能降泄,温能通行,功能专为破血通经、消胀止痛。临床体会刘寄奴尚有破气之功,解毒之效。现简介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七)涌吐法涌吐法,即吐法。是根据“其高者,因而越之”的原则立法,运用涌吐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涌吐痰涎、宿食、毒物等作用,可用于急症中风痰涎壅盛,暴食停积胃脘,痰气阻结咽喉,误食毒物尚留胃中等证。代表方如瓜蒂散,盐汤探吐方,三圣散等,以及消毒鹅羽、手指探吐法等。(八)通下法通下法,即下法。具有泻下热结,导滞通腑,攻下寒实,通瘀破症,峻泻积水之作用,可用于内科急症热结胃腑,毒蓄肠中,血蓄下焦,水饮内结,寒实阻塞诸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