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重创伤后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需行腹腔扩容术.腹腔扩容术后部分患者不能行一期确定性关闭腹壁筋膜层,只能施行腹壁创面植皮术,从而形成计划性腹疝.随着时问延长,计划性腹疝的疝环进行性扩大,成为巨大腹壁切口疝.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对1例巨大计划性腹疝患者施行改良双侧腹直肌推徙术,成功进行了确定性腹壁重建.实践证明该术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开放腹腔手术显著降低了腹腔间隙综合征等患者的病死率,但10%~25%的患者需要植皮形成计划性腹疝(PVH)。PVH为一种新的腹壁切口疝,其腹膜、筋膜和皮肤等被覆组织层均显著区别于传统切口疝;文中阐述了PVH腹壁重建的目的和策略,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复合肌瓣推徙和改良腹直肌推徙两种CST技术,推荐采用Biodesign补片,提出"开放式组织分离+生物补片完全腹腔内修补术"为PVH首选术式,还简要介绍了围术期处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半时间内严重创伤后并发ACS病人的临床资料,10例行开腹减压者入组;1例为电击伤致腹壁裂开、腹腔脏器外露,腹壁裂口处组织呈焦痂、挛缩状态,外露小肠肿胀明显,还纳后强行关腹势必会形成腹腔内高压状态,因此亦行腹腔临时关闭,故入组一并讨论。结果:11例均行腹腔开放减压,1例术后死于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病人二期行关腹或皮瓣移植术后出院。结论:腹部严重创伤合并ACS的病人伤情危重、复杂,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开腹减压是抢救的关键,遵循损伤控制原则和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在腹壁切口疝修补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经腹腔内使用膨化聚四氟乙烯双层补片治疗13例腹壁切口疝。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73min,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8~24h后下床活动,1~2d排气,术后疼痛轻,2~3d后完全缓解,3~7d(平均4d)患者顺利康复出院。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不增加手术穿刺孔、可完成联合手术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腹腔高压时应用生物材料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23例伴有腹腔高压的腹壁切口疝患者应用生物材料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中有21例(91.3%)完成一期修补手术成功关腹,2例(8.7%)因腹腔压力过高而放弃疝修补手术,以ePTFE补片行暂时性关腹.手术时间60~160min,平均115min.成功关腹的21例中有1例(4.8%)出现术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保守治疗无效,行打开腹腔减压、ePTFE补片暂时性关腹.其余20例顺利出院,住院时间9~18d,平均12.5d.全部患者随访1~5年,1例(4.3%)术后1年复发,因一般情况差而未再行手术治疗,其余22例(95.7%)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高压时以生物材料进行腹壁疝修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技巧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后并发 ACS 患者的诊治方法。结果8例 ACS 中治愈7例,治愈率87.5%,1例 ACS 因合并慢性肺心病,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严重肺部感染而治愈无效死亡,死亡率12.5%。7例治愈患者,出院后随访间期为3个月和6个月,未出现疝复发及机体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结论ACS 是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和综合性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开放疗法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36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完善检查后,行早期复苏,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开腹清创,一期手术行腹腔开放疗法,腹腔感染控制后于14 d内行二期关闭腹腔术.术中吸取腹腔内脓液行细菌培养.术后予以抗休克、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3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一期和二期手术,二期术后因感染性休克和MODS死亡6例,治愈出院30例,其中行2次手术8例.两期手术时间为(157±26) min,术中出血量为(230±64)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4 ±7)h,术后住院时间为(16±5)d.所有患者成功行腹腔脓液细菌培养,共分离出菌株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革兰阳性菌17株,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等抗生素.3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随访期间,6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例患者发生腹壁切口疝,均经肠粘连松解术或切口疝修补术治疗后痊愈.其余22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能够耐受手术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采用腹腔开放疗法早期开腹清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难复性巨大腹壁切口疝治疗中围手术期腹腔内压控制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3例难复性巨大腹壁切口疝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切除大网膜,切除体积735~1 130 ml,平均893.3 ml,同时行术中肠内减压.3例患者全部采用Bard composix复合补片及聚丙烯平片行腹腔内修补加腹膜前间隙修补.结果 3例患者手术时间85~140 min,平均113.3 min;术后住院时间11~14 d,平均12.3 d;无呼吸衰竭、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及切口裂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亦无血清肿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顺利恢复出院.结论 采用围手术期综合腹压控制的方法 可以有效降低难复性腹壁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腹腔内压,减少呼吸衰竭、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发生,有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9.
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改良Rives-Stoppa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改良Rives—Stoppa修补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腹壁巨大切口疝26例,腹壁缺损平均直径14.5cm,均行改良Rives—Stoppa修补术,将聚丙烯补片置于腹直肌后筋膜前间隙,补片超过缺损至少5cm,固定补片缝线均在腹直肌前鞘前结扎。结果术后4例出现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治愈。26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和补片感染;随访随访3月~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改良Rives—Stoppa修补术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部二次手术行改良腹直肌后鞘入路较直接经腹直肌后鞘入路的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68例胃肠道肿瘤术后二次手术探查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腹直肌后鞘入路和直接经腹直肌后鞘人路二组,对照研究两组进腹出血量,进腹手术时间,肠管损伤例数,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疝和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改良腹直肌后鞘入路组在进腹出血量、进腹手术时间和肠管损伤例数方面均少于直接经腹直肌后鞘入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切口疝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 改良腹直肌后鞘入路较直接腹直肌后鞘人路分离腹腔粘连更具操作简单、出血少、损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腹腔内置片(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联合海诺特(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腹股沟多发疝的优越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腹腔镜腹腔内置片联合海诺特治疗50例老年腹股沟多发疝,其中双侧斜疝33例,同侧斜疝合并直疝9例,一侧斜疝对侧直疝6例,双侧斜疝并一侧直疝2例;嵌顿疝8例,复发疝6例。结果:5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60min,平均40min,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出血量少。住院3~7d,平均5d。术后恢复顺利,无腹腔感染、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48个月,平均30个月,无复发、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腹腔内置片联合海诺特治疗老年腹股沟多发疝安全可行,操作简单,术后康复快,不易复发,无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外科手术过程中采用主动腹腔减容方法的临床效果,总结多年成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例巨大腹股沟疝患者,均采用主动腹腔减容的方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注意肠系膜血管的保护以及疝、腹壁缺损的修补,监测腹腔内压力变化。结果6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60(150~190)min,保留小肠230~300 cm,保留结肠50~90 cm;术后住院时间11~15 d,未发生腹腔内高压症(IAH)、腹腔室间隔综合征(ACS)、补片感染,阴囊水肿经治疗后逐渐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对于巨大腹股沟疝第一腹腔容积小的患者,可以进行主动腹腔减容,有效避免术后IAH或ACS,但小肠切除范围一定要控制在50%以内,以免发生术后肠道吸收功能不足。单一的下腹正中切口同时完成高龄患者的腹腔主动减容及疝修补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开放式腹腔内修补治疗腹壁切口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常用的开放式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有:(1)肌鞘前修补方法,即用单纯聚丙烯材料在腹壁脂肪与肌鞘(如腹直肌鞘)之间进行修补;(2)肌肉与肌肉(如中线切口裂开)之间的修补方法,通常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直接与腹壁缺损的边缘进行缝合修补;(3)肌后和腹膜外修补方法,一般采用聚丙烯材料或聚丙烯与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腹直肌肌肉与后鞘之间或腹直肌与腹膜之间对缺损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对103例腹壁切口疝患者实施腹腔镜下IPOM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10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0±10)min、(40±8)h及(7.5±1.5)d。术中发现1例合并脐疝同时行脐疝修补,1例合并右侧腹股沟直疝同时行TAPP术,1例嵌顿性肠梗阻并肠坏死同时行肠切除吻合术。术后轻微并发症经短期治疗后痊愈,随访3~24个月,均无切口疝复发。 结论腹腔镜下IPOM治疗腹壁切口疝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可发现隐匿疝、术后康复快、能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受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大张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GPRVS)启发,探索改良开放TEP入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择期手术患者30例,男25例,女5例,采用经腹直肌外缘入路行开放TEP术。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结束,手术时间控制在20 min/侧,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血清肿,经穿刺抽液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论我科探索的"改良开放TEP术",选择腹直肌外缘切口,更大限度的降低对腹股沟管与肌肉的创伤,并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手术入路更简单,易于掌握,更适合在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腔内网片植入法(IPOM)和开放式肌后筋膜前补片修补法(Sublay)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应用IPOM法和28例开放式应用Sublay法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病例,比较其手术疗效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腹腔镜组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行IPOM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安全可行,具有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4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患者共10例,其中6例接受2次探查手术,术中见其出血部位分别为:下腔静脉前壁肝短静脉结扎线脱落出血1例、右侧肾上腺创面出血1例、肝周创面渗血1例、肝动脉吻合口出血1例、腹壁动脉出血1例、未见明确活动性出血1例.结果 6例2次手术止血患者均顺利恢复.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出血停止,顺利恢复,1例出血停止,术后腹腔内感染,经穿刺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后康复,1例再次移植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后第3日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多由于外科因素所致,外科技术的改进、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例 1,男 ,2 6岁 ,因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区包块 2 0余年入院。体检 :左腹股沟内侧有一约 4cm× 2 .3cm梨形包块 ,伸向阴囊。入院后 2d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TAPP)。术前置尿管 ,气管内全麻。取足高头低位 ,监视器置于手术台尾部。气腹后 ,脐孔处置 10cm套管放入腹腔镜。左右腹直肌外侧缘平脐水平置 5mm、10 /12mm套管各一个置入操作器械。于疝环上方2cm用超声刀锐性或钝性分离腹膜瓣 ,分离出腹壁下血管、耻骨联合、腹横筋膜、精索结构。逐步解剖出Cooper氏韧带和髂耻束 ,将精索同腹膜瓣分离。在疝环处切断疝囊颈 ,将疝囊…  相似文献   

19.
腹壁正中线疝是常见病,尚无满意的术式,以往多用腹白质或腹直肌鞘来修补,实际上许多自发性腹白线疝其白质层本身极薄弱,术后容易复发。采用腹直肌修补是符合逻辑的,作者1978~1989年对85例腹壁正中线疝采用该术式:脐周疝44例、切口疝23例、脐疝11例、7例上腹部疝,年龄25~72岁。根据疝的形状作切口,剥离疝囊超过疝颈,在腹膜外分离腹白质层、皮下脂肪,和至少3.0cm的腹直肌两侧缘。将疝囊和白质层内翻,用0号尼龙线连续内翻缝合两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行半月线疝修补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0年10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在腹腔镜下对11例半月线疝患者进行修补治疗。手术采用超声刀进行疝环周围组织分离后,应用螺旋钉联合补片四角悬吊将防粘补片固定覆盖疝环完成半月线疝修补术。分析总结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行半月线疝修补的临床效果。 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行腹腔内补片置入无张力半月线疝修补术。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10~20 ml,平均15 ml。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18~30 h,平均25 h。术后住院3~7 d,平均5.5 d。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感染,无手术副损伤和死亡病例,2例患者发生血清肿。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50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 结论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修补半月线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疝无张力修补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