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感染后易进展为肝硬化,核苷(酸)类似物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重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本文综述核苷(酸)类似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透析患者HBV感染症状多较轻微但易出现慢性化进展,针对此类病例抗病毒治疗依然是关键.本文重点就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用于血透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市某医院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对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的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5~2010年间肾内科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的肾损伤及肾移植术后合并HBV感染患者52例,A组33例使用免疫抑制剂同时服用核苷类似物,B组19例使用免疫抑制剂即已出现HBV再激活后,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并且分析病例资料、HBV-DNA水平和肝酶(ALT)及治疗期间用药情况。结果 A组中HBV再激活3例(9.1%),其中有2例重型肝炎,有1例肝硬化;B组HBV再激活3例(15.8%),其中3例肝硬化,无死亡病例。因此A组HBV发生率低于B组(P<0.05)。总体上讲,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乙肝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前服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HBV治疗可有效降低HBV再激活概率。若已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HBV)仍然是全世界面临的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病原体之一.核苷(酸)类似物药物可以有效抑制HBV的复制,目前已成为治疗HBV感染的首选药物.患者长期用药会导致对耐核苷(酸)类似物的HBV突变体的选择,影响药物的继续使用.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对核苷(酸)类似物的作用机制和HBV对其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接受及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的HBV DNA、ALT、AST、ALB、TBIL、CHE、INR、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在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 DNA、ALT、ALB、CHE、INR、Child-Pugh评分在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TBIL、MELD评分在治疗前后改善程度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队列研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白蛋白(Alb)及胆碱酯酶(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以及HBV DNA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抑制HBV病毒复制,促使HBeAg转阴。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的推动因素。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途径有多种,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型肝炎的关键;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抗病毒效果明确。依据我国CHB防治指南(2010版)所提出的尽量避免单药序贯治疗,发现耐药要迅速给予联合用药。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如符合以下条件,则应进行标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病死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CHB治疗原则上,认为抗病毒治疗是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治疗措施。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HBV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为了解我院这两大类抗病毒药使用情况,现将我院2006-2008年度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进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用拉米夫定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和疗效。方法将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即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研究组实施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48W为1个疗程,而对照组则不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TLB),HBV DNA及肝纤维化指标、部分肝穿组织学变化。结果检测发现治疗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四项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HBV-DNA低水平复制,肝穿组织学明显改善。结论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徐秋平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55-2158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配合核苷(酸)类似物对HBV-DNA阴性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间院收治的58例HBV-DNA阴性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在此术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术前1周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术后病毒阳性患者则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进者治疗3月后的症状缓解率、TACE术后HBV-DNA转阳率、肝衰竭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如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值和按SF-36量表评分的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症状的缓解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月后TB、ALT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ALB、PTA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值均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值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DNA转阳率(3.45%)低于对照组(31.03%)(P<0.05),肝衰竭的发生率两组间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前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V-DNA阴性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可有效改善TACE术后HBV-DNA转阴,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排泄功能和肝细胞损伤,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