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引起的发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静脉高压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其中约有63%的病人,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目前内科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治疗与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外科疗法对消除脾功能亢进、治疗或预防食管与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虽有一定疗效,但除手术病死率较高外尚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肝性脑病、脑功能衰竭以及再出血等。其中发热与感染是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后较为突出的问题。国外报告发热39℃~40℃,持续两周以下的为8.8%~49.2%。术后发热的原因很多,胸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左侧胸腔积血积液以及切口感染、腹水感染等。上述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脾肿大,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以及腹水,常伴发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等.门静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且有50%~60%并发大出血[1].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外科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并发症的治疗,即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对于病因的治疗,唯一的选择就是肝脏移植[2].现就门静脉症的外科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凡  何毓椿 《浙江医学》2000,22(11):681-682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作脾切除术后仍有少数可发生食管下端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可能系脾静脉结扎端形成的血栓向门静脉伸展之故,这样对原来仅有肝内阻塞的门静脉高压又增加了肝前阻塞的因素,导致胃冠状静脉和胃底静脉曲张加重而破裂大出血。这类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来势凶、病情急,处理稍有延误就有可能导致死亡。国内裘法祖教授首先提出用胃底横断术治疗脾切除术后食管下端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效果确切。我院用此法治疗脾切除术后食管下端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31例,止血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其中男性1…  相似文献   

4.
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有效解决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的手段之一。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行腹腔镜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例。术后监测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勤英 《中原医刊》2004,31(13):45-46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通过一组病例检测了解门静脉和脾门静脉直径大小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率的相关性,探讨B超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培民  李元 《当代医学》2011,17(5):75-78
目的 探讨应用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2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先行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超选栓塞,再行部分脾动脉栓塞,随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变化程度,再出血情况、脾脏缩小程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27例患者手术成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好转.结论 双介入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奥曲肽并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奥曲肽并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再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与奥曲肽治疗组对照,观察止血有效率.结果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组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分别为87.5%、2.38%;奥曲肽组为66.67%、12.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奥曲肽组,再出血低于后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与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近期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肝功、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内径及内镜下曲张静脉的变化等,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5 d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增加(P<0.05),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5).4周后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量减小(P<0.05).复查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程度缓解,11例(17.74%)在随访中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病死率在 3 0 %~ 40 % ,复发性出血病死率高达 60 %以上。因此 ,对于出血病人能及时控制、防止复发性出血 ,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我科从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5月应用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6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有呕血和 /或黑便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征象 ,并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6例中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41例 ,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1 5例 ;男性 43例 ,女…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急性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其也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1].为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的时机,本文对行外科治疗的3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ious transhepatic varicose occlusion PTVO)及多次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sm PSAE)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功能亢患者进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PTVO)治疗及多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其中9例患者因大出血行急诊栓塞治疗,23例患者出血后择期栓塞.结果 术后胃镜或食管造影未显示静脉曲张或曲张静脉明显变细,彩超示门静脉、脾静脉直径缩小,近期止血率达97%,外周血象明显改善,较少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亢患者,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及多次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可以降低门脉压力,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又可以减轻脾功能亢进,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创伤较小,安全、可靠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皮经脾穿刺行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皮经脾途径穿刺脾静脉行门静脉造影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3例重度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采用经皮经脾穿刺脾静脉成功后行门静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使用弹簧圈栓塞胃冠状静脉。结果经皮经脾穿刺脾静脉均获成功。3例患者栓塞胃冠状静脉后上消化道出血即刻停止。2例于2周后行TIPSS治疗,门静脉复查造影发现门静脉与胃底食管曲张静脉之间出现新的交通支。结论脾脏增大为经皮穿刺脾静脉和门静脉提供了便利。经皮经脾穿刺行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是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是由于门静脉系统血流受到阻碍,发生淤滞,引起门脉系统压力增高,临床上出现脾大、脾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症状。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抢救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所致的急性出血,以及脾大和脾亢。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共163例,其中脾切除大网膜腹后固定113  相似文献   

1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多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约 1/ 3的肝硬化患者会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导致静脉破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静脉壁的张力为最主要的因素 ,饮酒、肝功能差 (Child分级C)、内镜见红色征者均为静脉破裂出血的高危人群[1] 。患者死亡率较高 ,故对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尤为重要。在急性出血期 ,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是首当其冲的治疗 ,多数患者经药物保守或急诊内镜均能控制出血 ,倘若失败 ,则补救治疗包括气囊填塞、TIPS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或外科手术等。目前 ,一级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  相似文献   

15.
高磊  马超 《安徽医学》2009,30(10):1221-122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初、次级预防的内镜下套扎或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同时予以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内镜确诊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32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首选在内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单次或反复多次套扎,其中5例合并有严重胃底贲门静脉曲张者先内镜下套扎胃底静脉曲张,然后退镜套扎食管曲张静脉;8例单纯套扎效果差的患者予以联合序贯硬化注射治疗;对其中5例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者在第一次套扎治疗后1周联合部分脾栓塞术。结果27例未联合部分脾栓塞的患者中19例单纯应用反复套扎术复查内镜静脉曲张程度转为轻度或完全消失,单纯预防性套扎术有效率70.4%(19/27);8例在2次以上反复套扎术后静脉曲张仍为重度的患者予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其静脉曲张均基本消失;5例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患者3例一次单纯套扎而使曲张静脉基本消失,2例2次套扎使曲张静脉基本消失。结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及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是预防其破裂出血安全高效的措施;以内镜套扎为基础的联合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部分脾栓塞术除了缓解患者脾功能亢进之外,还能提高内镜下套扎术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定 《华夏医学》2000,13(4):500-501
我院自1995年10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78例,用奥曲肽治疗40例,用垂体后叶素治疗38例,在疗效、再出血率及副作用方面作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有呕血或黑便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并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共78例。随机分2组:观察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31~76岁,平均(52.3±4.6)岁,其中肝硬化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36例,肝硬化型肝癌4例;对照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29~77岁,平均(51±5.6)岁,其中肝硬化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致命的并发症,肝硬化后,30%的患者可产生门静脉高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后,40%~70%的患者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后,50%~60%的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因此,控制出血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1].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4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再出血1例,腹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2例,膈下脓肿1例,肺部感染1例,肝昏迷1例,以上患者除肝昏迷1例死亡外其余均经有效治疗与护理治愈出院.现将该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 对3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组,A组15例,行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B组15例,行单纯PSE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缓解,A组术前术后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术后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降低(P<0.05),奇静脉内径变小(P<0.01),血流量下降(P<0.01),血流速度降低(P<0.01);B组门静脉管径变小,流速降低,流量下降(P<0.01),但奇静脉管径无明显改变,流速降低,流量下降.两组奇静脉血流量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随访3~12个月,B组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6例,继发性门脉血栓形成1例,而A组仅出现1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结论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能有效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该方法 操作相对简单,侵袭性小,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差难以耐受外科分流及断流手术的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晚期并发症脾功能亢进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对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引起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食道静脉套扎 胃底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同时进行脾动脉栓塞,对照组行脾切加食道贲门周围静脉离断术。结果:治疗组在近期远期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结论:食道静脉套扎,胃底粘合剂注射及脾动脉栓塞联合治疗,是肝硬化晚期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及时正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我院从2001年到2007年7年间收治48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