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表现特征以及在M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神经内科经核磁共振成像(MRI)、脑脊液检查确诊的MS患者42例84只眼的视力、散瞳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FFA检查、视野检查、脑脊液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和MRI检查的临床资料. 结果 42例患者的84只眼中,散瞳直接检眼镜检查、脑脊液检查、视野检查、VEP和MRI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9%、21.4%、71.4%、83.3%和100%.44只眼有FFA异常,占52.4%.其中,病程早期的4只眼表现为视盘炎,占4.8%,视野有生理盲点扩大和中心暗点;病程早中期的7只眼表现为视神经视网膜炎,占8.33%,视野有中心或旁中心暗点;病程晚期的33只眼表现为视神经萎缩,占39.3%,视野为向心性缩窄,甚至呈管状视野. 结论 MS的FFA图像多表现为视盘炎、视神经视网膜炎和视神经萎缩的特征.FFA检查结果结合脑脊液检查、视野检查、VEP和MRI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诊断MS,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尿毒症的肾替代疗法,通过此疗法部分纠正了因肾脏功能衰竭导致的全身各脏器和多种代谢紊乱。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偶有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发现有眼底改变。为明确病因,我们对其中4例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以分析其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3.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局限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fundusangiogra-phy,FFA)的方法研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AION),使人们对AION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渐加深。然而,AION的FFA视盘荧光形态很复杂,依据病期长短,是部分还是全部视盘梗塞,是否累及视盘表层毛细血管网等而有很大差别[1]。现对106例AION患者的117只眼的FFA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局限性。1 病例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1995年12月~1999年3月有完整病历记录的AION患者106例11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5例,女性51…  相似文献   

4.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尿病病人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病程与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64例127眼糖尿病患眼底病变(视神经病变)情况。结果 127例中检出28眼患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发生率22%;随病程延长,视神经病变发生率增加。结论 FFA是诊断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荧光素钠在许多荧光染料中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一种,不被人体吸收,24 h内从身体完全排出,很少有不良反应[1];但随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临床应用的普及,也陆续有一些荧光素钠使用后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报道[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nterior isc hemic optic neuropathy , AION)的吲哚青绿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an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ICGA &; FFA)特征,探讨AION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以及ICGA和FFA在AION诊断和研究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AION患者31例32只眼和非AION眼底病患者38例38只眼ICGA&FFA同步检查的图 像以及AION患者的视野检查资料。结果AION组中视盘全部或 部分位于脉络膜血液供应分水带内的眼数显著多于非AION (P<0.005);所有接受检查眼通过视盘的分水带都为垂直状,视盘两侧脉络膜血管充盈较上下方为快。AION 患者的分水带分型与视盘缺血部位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ICGA早期视盘无荧光 ,晚期视盘缺血区均无荧光,非缺血区主要表现为不均匀荧光。结论AION的发病与盘周脉络膜血液供应状态有关。ICGA在对AION的诊断和研究方面比FFA 具有更大的价值。(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11-114)  相似文献   

7.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眼底疾病诊断的最常用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FFA不良反应常有发生,成为开展FFA检查必须注意的重要事项[1].为了进一步了解FFA不良反应发生规律,探索其防范措施,现将我院近3年半时间范围内接受FFA检查的连续病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及防范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眼科临床应用极为普遍而有效的检查方法,为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后血管内溶血一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患者女 ,47岁。因左眼视力突然下降 1d于 2 0 0 0年 5月 2 2日来我院就诊。检查 :视力右眼 1.2 ,左眼 0 .0 6 ,不能矫正。眼压正常。双眼前节未见异常 ,左眼眼底见视盘边界稍模糊 ,后极视网膜水肿 ,反光增强 ,视盘旁颞侧偏下方有一边界不清的黄白色病灶 ,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右眼眼底正常。以“左眼视盘炎”收入住院。入院检查 :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 ,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肝脾肋下未触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平时全身皮肤无青紫 ,发病前无感冒、输血史。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数 7.2× 10 9/L,血红蛋白 112 g/L,…  相似文献   

10.
无脉络膜症是一类少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眼底疾病,通常双眼发病,一般为男性发病,呈进行性发展[1].女性为携带者,症状较轻,且为非进行性[2].由于具有"椒盐状"眼底改变的特征,该病容易误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对眼底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无脉络膜症的FFA特征,减少误诊,我们对一组不同阶段无脉络膜症患者的FFA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检查患者的眼底疾病构成,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行FF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565例(1063只眼),诊断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和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治疗。结果565例糖尿病患者1063只眼中DR 697只眼(65.6%)、老年黄斑病变37只眼(3.5%)、视网膜静脉阻塞20只眼(1.9%)、高度近视眼底改变10只眼(0.9%)、视神经炎9只眼(0.8%)、视网膜色素变性6只眼(0.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只眼(0.3%)、其他3只眼(0.3%),未发生DR 366只眼(34.4%),正常眼底278只眼(26.1%);除外视网膜其他病变,共计975只眼,其中无明显视网膜病变(28.5%)、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16.7%)、中度NPDR(14.4%)、重度NPDR(22.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8.3%);局限性黄斑水肿(33.1%)、弥漫性黄斑水肿(35.1%)、囊样黄斑水肿(23.1%)、缺血性黄斑水肿(3.8%)、增生性黄斑水肿(4.9%);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R的发病率逐渐增加(χ2=54.927 P <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DR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χ2=11.798 P <0.05);随着DR严重程度的增加,黄斑水肿的程度增加(χ2=63.15 P <0.05)。结论 FFA能够及早发现程度不同的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改变以及是否伴随其它的视网膜病变,可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增加糖尿病患者对DR的认知能力,对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及失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S)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点。方法对10例(20只眼)VKHS患者做了详细的眼部检查,并行眼底彩色照相和FFA检查。结果10例(20只眼)VIOLS患者中,急性期患者FFA:造影早期所有患者双眼后极部均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水平的多发性细小点状荧光素渗漏,如墨渍样扩散并彼此融合,晚期呈大小不一多湖或单湖样高荧光,视盘荧光素着色。恢复期患者FFA:呈现斑驳状态,后极部弥慢性色素脱失,透见脉络膜荧光,显露脉络膜大血管,色素斑处荧光被遮蔽。结论VKHS具有选择性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特点,FFA的特征性表现对该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患者126例(126只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共126例(126只眼).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有42例,占33.33%;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串珠样改变或栓子形成者45例,占35.71%;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51例,占40.48%;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者41例,占32.54%,其中8例伴有视乳头新生血管,占6.35%;黄斑囊样水肿者47例,占37.30%;侧支循环形成者15例,占11.90%.结论 FFA可以很清楚地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底视网膜及血管形态功能的改变,对RVO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视网膜缺血缺氧继发的眼病.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FA)可早期诊断NVG,但其不能全面反映眼底血管情况.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全面检测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情况,但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NVG患者中此方法的应用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IFA联合FFA检查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IFA和FFA联合检查的PDR患者79例133眼,其中无虹膜病变100眼,I期青光眼红变期21眼,Ⅱ期开角型NVG 12眼.所有患眼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IFA联合FFA检查.采用McNemar非参数检验法对比分析裂隙灯显微镜和IFA检查在I期青光眼红变期患眼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 IFA检查显示100眼无虹膜病变患者无异常虹膜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的32眼未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68患眼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早期IFA检查显示,21眼I期青光眼红变期患者瞳孔缘或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均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早期IFA检查显示12眼NVG患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均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I期青光眼红变期患眼中IFA检查的检出率为100%(21/21),明显高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71.43%(15/21),2种检测方法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 IFA联合FFA检查可以及早发现PDR合并青光眼红变期,有助于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盘血供情况。方法 :分析 63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结果 ,并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因素影响。结果 :63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显示早期视盘荧光充盈不全或低荧光状态 ,臂 -视网膜循环时间 >15″者 17例 ,晚期视盘持续性低荧光者 15例 ,以颞上、下方明显 ,荧光充盈不均者 2 3例 ,强荧光者 2 4例 ,63例中央视杯底部或盘缘可见荧光渗漏现象 ,盘缘见条状或斑片状出血致遮蔽荧光者 9例 ,盘周萎缩灶 8例 ,C/D值 >0 6者 2 4例 ,双眼C/D比值差 >0 2者 5例。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对揭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视盘缺血的存在 ,指导临床治疗防治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眼底无可见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荧光血管造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眼镜下未见到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表现。方法对常规眼底检查未见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荧光血管造影正常44只眼,与眼底所见符合率为35.48%;异常表现共80只眼占64.52%,其表现主要为微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无灌注等。结论眼底镜下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眼底荧光造影出现了微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等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tcentral seous chorioretinopathv,CSC)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rle green angiography.ICGA)中的动态表现.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系统(Heidelbetg retina angiography,HRA)对46例CSC患者.行双眼FFA及ICGA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 46只主检眼中34眼在IC-GA早期见到一处或多处脉络膜血管充盈延迟,46只眼显示后极部一处或多处脉络膜异常高荧光;在FFA中.22只眼在相应位置出现低荧光区,44只眼于相应部位出现点或片状高荧光。对侧眼中42只眼在ICGA过程中出现一处或多处点或片状高荧光区,而FFA中,仅29只眼在FFA中见到点或片状高荧光,其病灶数量明显少于ICGA。部分病例在ICGA和FFA中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区,结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存在脉络膜循环异常、ICGA与FFA比较,前者在诊断上更有价值。ICGA与FFA对认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加深对RVO病变的认识,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298例(298只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共298例(298只眼)。CRVO者97只眼,占32.55%;BRVO者201只眼,占67.45%。其中颞上分支静脉阻塞117只眼,占分支静脉阻塞的58.21%;半侧静脉阻塞12只眼,占5.97%。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32只眼,占10.74%;黄斑囊样水肿者104只眼,占35.14%;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139只眼,占46.64%。78.86%的病例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结论 BRVO发病率高于CRVO;BRVO中以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最常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黄斑囊样水肿是RVO的两个主要并发症。FFA对RVO的诊断、分类分型、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诊断分期和指导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FFA对182例(364只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对DR临床分期进行修正,并根据FFA的分期指导治疗。结果12只眼眼底检查未发现有DR的患者FFA显示有Ⅰ期微血管瘤病变;25只眼Ⅰ-Ⅱ期患者FFA显示更多的微血管瘤及合并黄斑水肿改变;11只眼Ⅲ期患者FFA显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比检眼镜下检出棉絮斑范围广,13只眼出现新生血管改变;20只眼Ⅳ期患者检出比检眼镜下更多的新生毛细血管及黄斑水肿改变。结论FFA是作为DR分期的最佳标准,且为指导激光治疗和评定光凝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全葡萄膜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方法 对22例(22只眼)全葡萄膜炎患者的28只眼按常规方法 做FFA检查.其中4例(8只眼)做ICGA检查.结果 16例活动性病变的FFA均出现视盘及附近视网膜高荧渗漏,其中4例(6只眼)视网膜血管充盈延迟,狭窄或闭塞,管壁染色渗漏为主,6例(9只眼)毛细血管荧光素渗漏,7只眼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素渗漏;6只眼黄斑点状荧光素渗漏,4例(6只眼)黄斑囊样水肿,3例(4只眼)伴视网膜出血及棉绒斑.6例(6只眼)陈旧性全葡萄膜炎见视网膜弥漫斑驳样荧光部分合并小的遮蔽荧光.4例吲哚菁绿造影中1例特发性全葡萄膜炎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及高荧光,1例VKH早期脉络膜血管无异常,后期脉络膜不均匀的荧光渗漏.1例白塞病2只眼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充盈不良、低荧光遮蔽,1例白塞病患者双眼脉络膜及血管未见异常.结论 全葡萄膜炎的FFA特征为视盘、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血管和黄斑出现不同程度的荧光素渗漏.ICGA以脉络膜的低荧光和(或)高荧光表现为主、早期脉络膜血管可以无变化.FFA及ICCG能客观地反映葡萄膜炎对视网膜组织的损害,对确定葡萄膜炎的类型及病程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