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温病素有"禁汗"之说,而麻黄有"发汗峻药"之称,能否用于湿温病历来存在仁智之见。文章据诸多医家之论述及临床应用,提出湿温病并非一概"禁汗",且麻黄发汗之力的强弱,可通过控制用量与合理配伍以调节,故湿温病不必禁麻黄。在湿温病兼寒湿束表时,配伍麻黄可助解表祛邪;兼肺气闭郁之咳喘时,伍之可助止咳平喘;湿重热轻、气滞湿阻之象明显时,伍之可收行气祛湿之功。并对其注意事项进行了阐释,最后举两则医案为例。  相似文献   

2.
湿温病历有禁汗、禁下、禁润"三禁"之说,前人所论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它绝不是一成不变之法,临证之际又必须灵活处理.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知犯何逆"而"随证治之",才是符合临床实际的辨证论治精神.  相似文献   

3.
湿温病多发于长夏初秋之季,与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颇为相似,湿温病的治疗历有禁“汗、下、润”之说,对于“禁下”仲景早有“湿家下之,额上汗微喘,小便利者死”的论述,吴鞠通更强调“湿温下之则洞泄”认为“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药治之,愈治愈坏。”自此以后湿温禁下列为戒观,后人毫不敢轻越雷池半步,特别在病初更是严禁用下,因而影响了中医治疗湿温病的疗效。我们认为前人所论固有一定道  相似文献   

4.
湿温其病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不清,辨证不明,而导致误治产生诸多变证。为此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了"三禁"理论。诚然有其误,方才有其禁。观其原文吴氏非直言三禁,转而讲述湿温病误治后产生的诸多变证。由此,为我们提供了掌握湿温"三禁"的思路及方法,即从误治来认识治禁。本文通过对误治的成因、变证的预防以及对治禁灵活运用的探析,以期为现代临床医家诊察疾病时提供理论依据、降低误治率以及加深对湿温"三禁"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以中医治法八法中的"汗法"为切入点,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伤寒"护阳气"、温病"存津液"一直备受注视,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讲治疗大法"以平为期",而固护阴阳对于二者皆应重视。故从伤寒对汗法应用的原则,即汗不可过、禁汗之证,两点剖析伤寒"存津液",其中汗不可过包括微微汗出、中病即止及借药物、食物之力固护津液,禁汗之证包括津液亏虚、阴血不足,阐释温病应用汗法以达辛温卫阳、祛湿通阳的功效,呈现其"护阳气"的学术思想,进而证实伤寒与温病具有互通性。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中详述了小儿温病之病因病机学说,认为肺脾不足为小儿常见的病因病证,提出"不正之乖气""秽浊"之气为四时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认为小儿亦有伏气温病;在临证中注重体质学说,认为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重视结合体质进行辨治;灵活应用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方法;主张用药轻灵、精简,全程顾护胃津。其对四时温病及儿科各证治的论述及学术思想,对完善小儿温病的辨治体系及指导临证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华廷芳教授,曾任齐齐哈尔市中医联合诊所所长、齐市一院中医科主任。近拜读其总结了近五十裁临证经验的医案选,深为其穷研经籍,融汇各家,巧思灵变的治学精神所感,故略述读后体会,作同道学习该书的参考。一、重辨证发皇经义师古有变 1.温病早期治加大黄自叶桂倡治温病当循“卫气营血”之序的大法,特别是吴鞠通提出温温禁下之后,不少医者治温病初起不敢再用大黄。而华氏却根据薛雪“湿热证……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府,宜用承气汤下之”及仲景“观其二便,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之理,指出“温病早期凡伴有口渴,大便燥者,均须加大黄,清热通里,使热有出路”。如治李姓患温病两天,有“寒热自汗,头身咽痛,咳嗽”等卫分症状,因“大便燥”,初诊即在大剂辛凉解表方中加川军,两剂愈。他认为川军虽苦寒,  相似文献   

8.
对《素问·刺禁论篇》中"心部于表"理论的内涵和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部"应为主持、统领之义,"表"应包含皮毛、肌肉、经络与筋脉等心之阳气散布于皮表的组织。表皮疾病应重视从心论治,胸痹心痛当酌加解表药,新感温病治应清心凉营。此外,从理论实质与临床运用方面对"心部于表"与"肺主皮毛"进行了辨析,认为心部之表的范围应当大于并包含肺合之皮毛,且外感表证从肺论治,内伤表病从心辨治。  相似文献   

9.
陆翔 《中医杂志》2011,52(4):278-280
纵观所谓"经方派"与"时方派"之争,虽各具学术思想价值,但均未跳出门户之见的窠臼,而尝试将伤寒与温病进行比较融合的代表性人物即是时逸人先生。认为时逸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重新确立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标准;2立"伏热之有无"为伤寒与温病性质之区别点;3主张《伤寒论》的方法不能尽治一切传染病;4论伤寒、温病传播途径之异同。  相似文献   

10.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以"温病之兼湿者"和"温病之不兼湿者"来分类辨治温病,共分两步九法。即第一步为三焦定位,就近逐邪,气化湿化,具体治法有宣肺化气、苦辛通降、淡渗利湿、通下逐湿、通宣三焦,分消走泄,扼重上焦。第二步为寒温分类,刚柔有别,具体治法有清热利湿、益气化湿、温阳化湿、疏风胜湿,为后世中医诊治急性传染病和其他内科杂病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上温病注重舌诊,相对忽略了脉诊的重要性。通过探寻温病经典著作——《温病条辨》中对于脉诊在温病诊治中的认识与运用,溯源温病脉诊,辨析温病脉象,鉴别伤寒温病,重视以脉测证,谨察独部脉象,从而构建了温病三焦辨证脉诊框架,亦确立了温病的脉证并治体系等,揭示脉诊在温病辨治中的重要的作用。提示医者在论治温病时,不可有"温病凭舌不凭脉"之偏见,即温病诊治重舌亦重脉。  相似文献   

12.
淤血的记载起源于内经,至于“淤血”二字始见于《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对淤血证治作了一定论述,为后世活血化淤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作出了贡献。至清代温病学说已告形成,对淤血证治也有了一定记载,使活血化淤法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明确伤寒与温病淤血证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和活血化淤法,使之更有效、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笔者就伤寒与温病淤血证治的异同,谈一下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 温病发斑,其治各家多曰一"透"字,而目前对斑的治则阐释为:"治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这样便似难看出"透"的涵义.细究发斑证治,感觉"透"字寓意深刻,不应忽视.故发表浅见供同道参考.一、斑之病机温病发斑之治,基于其病机认识,目前认为:"温病发斑大多由于热郁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营血,从肌内外发而成."遵此,则理当大清阳明胃热为主,兼以凉血为治.化斑汤中白虎汤大清阳明气热,"病至发斑,不独在气分矣,故加二味凉血之品"(《温病条辨·上焦篇》),  相似文献   

14.
清·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论治温病诸方。杨氏认为,仲景虽然指出“伤寒”、“温病”之不同,但在论治时则重“伤寒”而略“温病”,因此使后世医家只知治伤寒而亦略于温病。直至金、元时代,刘河间始则极力反对以辛温治疗伤寒,创双解、凉膈等寒凉方剂,为外感热病之治疗另辟了蹊径;元末明初之王安道提出伤寒“治以辛温解  相似文献   

15.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临床常见的以发热伴局部疼痛为主症的甲状腺疾病,其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均符合中医温病特点,笔者参照叶天士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来辨治亚甲炎.临证中根据"卫气营血"辨证要点,将亚甲炎病程分为"肺卫风热""气分实热""邪伏营阴""瘀热内阻"四个阶段进行辨治,分别予以疏风清热解毒、清肺泄热、清热通腑、清营透热、凉血散血等治法,佐以软坚散结、疏利肝胆等,使邪去正复,热退肿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讨《伤寒论》治法方药的较多,而谈其治法禁忌者则较少,偶有论述,亦仅逮其一二。笔者拟就论中的汗、吐、下、温、清、利、水、食八种禁忌问题(服法禁忌除外),略述管见。一、禁汗汗法,指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而言,论中多用前者,故其禁忌,系指辛温发汗,而论中有明禁者约26条。1.温病禁汗:如(6)条。温病是太阳病的一个类型,由于性质属热,故禁辛温发汗。误用则助热伤阴,造成“身重、多眠睡、  相似文献   

17.
血瘀 ,是温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产物 ,其对温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但其辨治方法却与内科杂病之血瘀辨治有所不同。故针对温病血瘀的形成原因、辨别要点、血瘀对温病转归的影响 ,以及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郑秀丽  杨宇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41-3142
对于温病的治疗,寒法乃其主要治疗大法之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鉴于温病在发病各时期的特点差异,在寒法的运用上别有讲究,而非概以苦寒之黄芩、黄连等统论之.  相似文献   

19.
温病多由温热病邪引起,传变迅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最易化燥伤阴,故多有温病忌汗、禁汗之说,常用辛凉甘寒之品救治,一般不用辛温发汗药。对于温病能否应用辛温发散药,自古纷争,莫衷一是。那么,辛温发散之品是否绝对列为禁忌呢?事实并非如此。证之临床,固然以热证为多,但有表寒症状者也并非少见。既然夹有表寒,就可使用辛温之药,关键是如何准确掌握运用辛温发散药的时机,使其恰到好处。另外,在恶寒轻、发热重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参以辛温之品,或辛温、辛凉并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温病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探讨温病治、法治则过程中,由于各医家所在的学术流派和指导思想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如:伤寒学派以伤寒理论统括温病的治法,滋阴派以清热滋阴为主论治温病,湿热派以祛湿清热为主的论治思想等。总括各医家学说,其治法不出"热欲散之"之大法,但"散之"之法各有不同罢了。此文借前贤之言,剖析推理而发"热欲散之"之新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