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小文 《口腔医学》1995,15(3):131-132
儿童替牙早期,常在前牙区出现恒中切牙间隙,恒切牙歪斜、拥挤等症状。通过取牙He石膏模型和摄全景片的方法,对91名儿童从小学1年级起连续观察2年。发现:(1)中切牙间隙发生率第2年显著低于第1年;(2)切牙歪斜发生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3)前牙拥挤情况2年相仿。认为中切牙间隙和切牙歪斜的发生都与侧切牙胚有关,随恒侧切牙的萌出,症状得到改善,前牙区的拥挤可能与同名乳恒切牙近远中径差值有关,因此双尖牙替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多生牙1例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457000)于飞某男,28岁,口腔检查:一多生牙位于上颌两中切牙的腭侧,呈圆锥形,其弟妹口内亦发现有多生牙位于两上中切牙与侧切牙腭侧。多生牙好发于上颌前牙区,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性多生牙 1 例$河...  相似文献   

3.
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键 《口腔医学》2001,21(4):206-206
许多儿童由于上前牙排列不齐、恒牙滞萌、乳牙滞留、上中切牙间隙过宽或要求正畸等原因前来就诊后摄片发现。由于埋伏多生牙易导致多种错颌畸形,影响乳恒牙正常替换,甚至可能发展形成含牙囊肿,故常需及早拔除。为了确定手术进路,术前需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摄片进行定位,以便快速准确地摘除埋伏多生牙。通过与术后结果对比,本文对120例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术前定位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临床资料从1997~2001年共收集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120例142枚。年龄4~15岁,其中4~7岁18例,8~11岁47例,12~1…  相似文献   

4.
中切牙间隙美学修复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切牙间间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上中切牙间间隙采用烤瓷冠修复。结果:12例上中切牙间间隙病例中,由于唇系带附着过低2例,中切牙之间多生牙6例,不明原因4例,分别经过唇系带松懈术、多生牙拔除术,按照优先考虑中线对称,双侧同名牙形态可略有出入的美学原则进行烤瓷冠修复,修复后美学效果好。结论:对于中切牙间间隙病例,可根据病因采取不同方法去除造成间隙的原因后,按照美学原则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5.
改良嵴上纤维切断术对矫正牙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邻间隙处改良嵴上纤维切断术防止矫治牙返回原位的作用程度。方法  16例上牙弓狭窄患者接受快速扩弓后 ,其中 8例上中切牙近中邻间隙施以改良嵴上纤维切断术 ,切断越隔纤维及嵴上龈纤维组织 ,观察上中切牙间的缝隙缩小情况。结果 快速扩弓后 ,手术组 (施以纤维切断术 )上中切牙间的缝隙未见明显缩小。对照组上中切牙间缝隙明显缩小。结论 邻间隙处的越隔纤维及嵴上龈纤维组织在受力时张力增加 ,在维持期有牵拉矫治牙恢复原位的作用 ,改良嵴上纤维切断术 ,有效的破坏了邻牙间力 (interproximalforce -IPF) ,能在早期阶段阻止矫治牙返回原位。  相似文献   

6.
林泽 《口腔医学研究》2009,25(6):819-819
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多由于上前牙排列不齐,恒牙滞萌,乳牙滞留,上中切牙间隙过宽等原因前来就诊拍片发现。由于易导致错畸形,影响乳恒牙正常替换,需及时拔除。为了确定手术进路,通过X线摄片进行定位,以确定其在颌骨内位置及与正常牙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桩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修复体,但在前牙严重龋坏的龈下残根和外伤根折面深及龈下时,如作牙根牵引,再做桩冠,又受年龄或其它因素限制,使用桩冠难以修复。我们三年来用银汞恢复牙根残端至龈缘,再做桩冠,经1—3年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临床患者46人,患牙50颗。其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9岁。牙位分布:上中、侧切牙34颗,上尖牙11颗,下中、侧切牙3颗,下尖牙2颗。除3颗上中切牙为外伤,其余均属龋坏,残根多在龈下2mm左右,根管内桩钉多在5—7mm…  相似文献   

8.
105例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类型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别上中切牙埋伏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因其在功能及美观两方面的作用,故在治疗过程中,须尽可能地保留该牙。作者在1981~1994年间共收治105例埋伏上中切牙,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归类、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105例。男40例,女6...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因胶圈直接关闭中缝引起上中切牙脱位的临床病例分析,探讨对该临床情况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介绍4例临床病例及其正畸——牙周联合治疗的方法和过程。结果2例保守治疗获得成功,2例因不能保留患牙而拔除脱位的上中切牙。结论及时和正确的正畸——牙周联合治疗是保存患牙的有效方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上中切牙间隙的真正原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埋伏多生牙影响上中切牙萌出1例报告李新志儿童替牙期上切牙之间出现多生牙临床上较为多见,但正中同时有2个根尖间面倒生的多生牙引起一侧上中切牙阻生达1年半的病例,临床上未见报道,我们在门诊中诊治1例患儿,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0岁.因上颌乳中切牙脱落...  相似文献   

11.
儿童替牙早期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造成间隙的原因不尽相同,因而矫治的方法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对102例患者的分析,对产生间隙的原因及矫治方法进行了探讨。临床资料我科收治替牙早期上中切牙间隙患者102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8岁,因上前牙间隙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一、临床及辅助检查面部基本对称,直面型,口唇闭合良好,颏唇沟明显。口内检查可见右侧磨牙中性关系,左侧磨牙中性偏近中;前牙深覆骀Ⅲ度,下切牙咬合于上切牙腭侧牙龈,深覆盖6.8mm上前牙散在间隙,两侧上中切牙间隙约2mm,下颌轻度拥挤;  相似文献   

13.
前牙中切牙区多生牙常为1~2个,笔者诊治1例多达6个埋伏牙,甚为罕见,今作如下报告。患者,段某某,女,11岁,学生。因1|迟萌,曾在当地就医,并于3月前未拍X线片切龈助萌。因上前牙影响美观前来就诊。检查发现1|1间隙4mm,1|唇侧错位,低于平面2...  相似文献   

14.
严宏  张端强 《口腔正畸学》2009,16(4):230-231
患者,女性,12岁 一、主诉 “暴牙”要求正畸治疗 二、病史 1年半前患者因在当地诊所行牵引橡皮圈直接箍扎关闭过大上牙中缝后出现上中切牙松动曾来我院就诊。当时检查发现患者替牙[牙合],左右上中切牙Ⅲ度松动,前突明显。X光片示:上中切牙牙周骨组织严重吸收达根尖1/3(图1)。局麻下于牙周袋中取出五根误入龈下的牵引橡皮圈,再行上前牙松牙固定术。三个月后复诊,上中切牙无明显松动,X光片示:牙周骨组织恢复至根1/2;半年后复诊,上中切牙牙周骨组织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病因分析及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颌中切牙间隙是儿童较为常见的错畸形。作者通过对北京儿童医院正畸门诊收治的118例上中切牙间隙病例的临床分析,发现其发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上中切牙间隙病因的分析,提出矫治时机和矫治方法的选择,为临床医生对上颌中切牙间隙的认识、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侧切牙过小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本研究结合临床系统讨论侧切牙过小临床上的处理方法。方法对68例上颌侧切牙过小病例根据其临床条件分为拔牙及非拔牙矫治方法,其中拔牙病例32例,采用3种拔牙模式(下颌仅拔除一个下切牙;上下颌均拔牙,上颌拔除A282代替A484,下颌拔除C4D4;设计拔除A484C4D4);非拔牙病例36例,根据侧切牙过小程度采用下颌少数牙减径,下颌多数牙减径,以及上颌烤瓷冠修复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治疗前后评价,68例病例通过拔牙及非拔牙方法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及美观效果。结论对于侧切牙过小病例,根据其临床条件,可选择不同的拔牙或非拔牙矫治方法,两者均可取得健康、美观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上颌埋伏阻生牙外科正畸治疗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1990年以来通过外科正畸手术联合矫治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埋伏阻生共5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26例,最大年龄18岁,最小8岁,平均12岁。中切牙21例,侧切牙18例,尖牙14例,第一前磨牙5例。每例患者均经X线证实错位距离和错位角度及牙根情况。2 方法及步骤2.1 取模型、设计 先用正畸方法将埋伏牙区间隙拓展出来(平均时间5个月),以容纳再植牙,再用外科方法进行埋伏牙取出重新植入或埋伏牙旋转复位两种处理方式。2.2 于唇侧或腭侧切开粘骨膜,去除表面的骨…  相似文献   

18.
儿童替牙早期,常在前牙区出现恒中切牙间隙,恒切牙歪斜、拥挤等症状。通过取牙颌石膏模型和摄全景片的方法,对91名儿童从小学1年级起连续观察2年。发现:(1)中切牙间隙发生率第2年显著低于第1年;(2)切牙歪斜发生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3)前牙拥挤情况2年相仿。认为中切牙间隙和切牙歪斜的发生部与侧切牙胚有关,随恒侧切牙的萌出,症状得到改善,前牙区的拥挤可能与同名乳恒切牙近远中径差值有关,因此双尖牙替换前拥挤难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9.
周晓亮 《口腔正畸学》2003,10(3):116-116
1、由于多生牙和唇系带附丽过低等原因,使患者中切牙间隙过宽并伴有牙体牙轴扭转和倾斜错位。我们制作变异三联别针簧对八例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典型病例:周某某,男,十三岁。前牙不正要求矫治。检查:两个上中切牙间多生牙二只,中切牙间距离达12mm,左上中切牙侧切牙重叠反(牙合)并外翻。中性(牙合)。诊断:angle Ⅰ类,毛氏Ⅰ类2分类。治疗:拨除多生牙。一周后在两上中切牙上粘接颊面管,用0.016英寸(0.41mm)澳丝弯曲变异三联别针簧(如图1),调节好力臂的力度和角度,插入颊面管。二周复查二次。适时调节力臂的力量和角度,或调换变异三联别针簧。经治疗六月后,左上中切牙、侧切牙轴向和扭转度已经矫正,间隙已关闭到3mm。最后,用0.5mm的不锈钢贯穿二颊面管,用橡皮圈收紧最后间隙。保持六月后撤除。观察六月无明显复发(图2)。  相似文献   

20.
“1×1”技术矫治替牙合早期中切牙扭转的应用王勤波替牙早期上中切牙因多生牙所致的近中舌侧扭转,多生牙拔除后不易自行调整,出现前牙对刃或反,邻牙移位,不及时纠正,可能加重拥挤。笔者因此设计了仅涉及二个恒切牙的"1×1"阶段性的阻断矫治方法,临床对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