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了8例正常和21例BPH前列腺组织全匀浆以及8例正常和14例BPH前列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的γ-GT活性。结果表明,BPH前列腺组织全匀浆、上皮及间质细胞内γ-GT活性分别为正常前列腺组织的4.5、4.0和4.3倍,正常及BPH前列腺上皮细胞内γ-GT活性均显著高于间质细胞,提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前列腺组织内γ-GT活性增高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正> Gomori早已指出ACP酶广泛分布于多种正常的组织和细胞,在病理状态下,特别是在某些恶性的上皮细胞瘤中ACP酶更为明显而ACP酶在743宫颈癌上皮细胞和食管癌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定位尚未见报道。我们对ECa109食管癌上皮细胞进行了系统的透射及扫描电镜的观察,为进一步了解这类肿瘤细胞的特点,本文报道ECa109食管癌上皮细胞和743宫颈癌上皮细胞的ACP酶的定位与分布。  相似文献   

4.
利用HE染色,透射电镜技术对不同胎的人胚胎肺的组织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胚胎肺的组织发生按时间顺序和形态变化,可分为腺状期,小管期和原始肺泡期。在肺的导气部,终蕾和原始肺泡上皮都存在着一类未分化细胞。未分化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胞质内糖原丰富,细胞器极少。未分化细胞在周围的间充质诱导下,可分化为导气部和呼吸部上皮的多种细胞,如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基细胞,分泌细胞及肺泡I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等。  相似文献   

5.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41例正常胎儿和儿童及成人标本各1例。结果表明睫状突雏形在10周时形成,最初仅有非色素上皮细胞(NPE)参与,11周时,色素上皮细胞(PE)才随之向内隆起。锯齿缘在18周时出现,睫状环则在28周时形成。睫状突形态在22~23周时已基本定形。28周时在睫状冠前部和虹膜之间形成—锐角形的后房角。PE细胞的胞膜内折和细胞侧突在12~14周时形成,NPE细胞的胞膜内折和细胞侧突在24周时出现。细胞内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小囊泡随着睫状突的发育而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
大鼠窦房结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7.
报道人白细胞和人精子一起培养,经不同的时间取出,在光,电镜下观察白细胞对精子杀伤的形态变化。活体拒染试验发现随培养时间处长,精子的死亡率逐渐升高,且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培养1h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白细胞开始对精子粘附并吞噬,4h达到高峰。白细胞吞噬杀伤精子与巨噬细胞的粘附,吞噬和杀伤异物方式相似。提示白细胞精子症中白细胞及其产物通过对精子的直接杀伤,影响精子的功能,妨碍精子的成熟和对卵子的穿透力,而  相似文献   

8.
大白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的酸性磷酸酶及氨基肽酶的定位国外有报导。与上皮细胞氧化代谢有关的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在大鼠前列腺也较强。Milton 等曾就大白鼠前列腺的 SDH 进行了光镜组织化学的研究,而对大白鼠前列腺上皮细胞 SDH 的电镜观察尚未见文献报导。本文曾就老年大白鼠腹、背侧前列腺分别进行了微细观察及 SDH 酶活性定位的光镜和电镜观察。为前列腺的上皮细胞增生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窦房结的形态结构,为临床心血管试验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10例大白兔心脏,常规石蜡包埋窦房结组织连续切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另取2例大白兔窦房结对其特化的P细胞和T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兔窦房结主要位于右房界沟的静脉窦侧,其长轴与界沟平行,向上可达腔耳角下1.5mm,向下可达下腔静脉入口处,窦房结的厚度可占据整个心房壁全层或心内膜下心房壁外侧2/3。兔的窦房结的形态结构变化较大,多数呈长尾形,结内未见到大的窦房结中央动脉,内部有丰富小血管分布。光镜下窦房结细胞小而密,胞质淡染,主要为P细胞及T细胞。电镜下P细胞细胞器少、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近核膜有染色质凝聚,线粒体少,高尔基体发达,位于核旁。T细胞胞核呈长圆形,线粒体较多,可见较完整的肌节,细胞间连接多为中间连接。结论大白兔窦房结的位置较高,形态有一定差异,其细胞发育较为成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0例胃癌、11例胃良性病变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光镜观察和13例胃癌电镜观察发现:(1)正常胃粘膜上皮无ALP活性,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中性细胞和淋巴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择4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非那雄胺5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5 mg/次,1次/d。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V)、剩余尿量(Ru)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PKRP和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PKRP术治疗BPH 6 0例,TURP术治疗BPH 6 0例,对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尿流率(AFR)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 <0 .0 1)。PKR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留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少于TURP组(P <0 .0 5 ) ,未发生电切综合征(TURS)。结论 PKRP比TURP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更安全,是经尿道治疗BPH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寄生于实验大鼠肠道常见的5种鞭毛虫:曲滴虫、人五毛滴虫、田鼠田毛滴虫、微小三毛滴虫和鼠三毛滴虫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对各虫体的形态、运动状态,及鞭毛、肋、波动膜、轴柱、核等细胞结构进行了描述。根据虫体的形态,将人五毛滴虫和田鼠四毛滴虫归为人型鞭毛虫,将鼠三毛滴虫和微小三毛滴虫归为鼠型鞭毛虫。在扫描电镜下见人五毛滴虫的3根鞭毛从3个不同部位发出,这与已有观察结果相异。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3例轻度尿失禁,2例尿道狭窄,2例再梗阻,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患者术后排尿、排尿次数、尿量恢复正常。结论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应严格掌握手术操作过程,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开放型前列腺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这一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例患者,他们都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在对其进行了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之后,深入细致的观察他们治疗后的效果并比较治疗前的症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评价。结果:所涉及的患者都顺利进行了手术,手术时间范围为45-75(58±12.9)min,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100-23(168±57)ml,前列腺重量190-510(348±95.3)g,膀胱冲洗2-4(3.5±0.8)d,对导尿管进行拔除的时间为5-7(6.1±1.9)d,在手术之后,9例患者所表现出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1例患者在术后的效果一般。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运用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在术后让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并且操作简单,比较容易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并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3H-R1881为放射配体,测定良性增生与正常人前列腺中雄激素受体(AR)的含量,胞浆中AR含量分别为9.11±1.77(n=19)和9.01±1.24(n=4)fmol/mg蛋白,胞核提取液中AR含量分别为22.39±2.54(n=12)和24.04±2.08(n=6)fmol/mg蛋白。结果显示人良性增生前列腺胞浆和胞核提取液中AR含量与正常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予以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10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利用从美国顺康引进的被动式尿道电切镜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选择微创双极等离子体连续灌洗电切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中,微创等离子电切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电针组治愈率及好转率与西药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治疗前后IPSS及QOL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电针疗法能缓解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9例正常人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前列腺组织全匀浆、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表明BPH前列腺组织全匀浆、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GSH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前列腺,以DNA为基数表示GSH相对含量时,正常和增生前列腺上皮细胞中GSH的含量均明显低于间质细胞。提示前列腺组织中GSH含量降低可能与BPH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