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门急诊输液室是一个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其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等待输液时间、满意度及护士注射质量等。本着注重质量、以人为本、兼顾多劳多得的原则,我室于2005年3月起对护士工作应用了量化的方法进行管理。通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介绍  相似文献   

2.
以ISO9001和信息化技术优化门急诊输液室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院于2003年11月对门急诊输液室进行改建,我们旨在以ISO9001为框架,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门急诊输液程序,优化门急诊输液室管理。  相似文献   

3.
运用计算机技术完善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前,我们对东方医院的门、急诊输液室进行了改建,配制患输液在百级层流的无菌环境下进行。为了进一步完善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引导我们为让患少站着排一分钟的队;让护士少走一步多余的路、少抄写一张输液单,即为患、为护士提供良好服务积极思索。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我们提升人服务质量的愿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日前,我院对门急诊输液室进行了改建,配制患者输液在百级层流的无菌环境下进行。为了提升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了让患者少排队,让护士少走路,我们应用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完善了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1改造前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中的不良环节1.1患者站着排队等候护士配制液体护士从患者手中接到药品后,需经过一个核对药品、准备液体、转抄输液单标贴、向液体里加药和核对液体的过程。患者站在配液室的外面等候取配配好的液体,期间所需时间超过10 min;输液高峰时,患者要等半个多小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老人与无陪伴的患者。1.2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动信息系统技术优化输液流程对门急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我院门急诊输液室应用移动输液系统后,填写完整的患者满意度表和护士满意度表各90份作为观察组,从2011年抽取应用传统手工输液系统时患者满意度表和护士满意度表各90份作为对照组,并抽取当时的质控评分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质控评分较高(P<0.05)。结论移动输液信息系统技术可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缩短患者等候输液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流程也称过程与程序,是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护理流程属医疗服务流程范畴,它是将每项护理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1]。门诊输液室是门诊服务窗口的终末环节,是医院护理差错事故的高发科室[2]。因此,进行输液流程优化,以期避免防止门诊  相似文献   

7.
基层门诊输液室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奇剑 《护理与康复》2011,10(5):426-427
分析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问题及不安全因素,加强输液流程环节管理,进行流程优化和重新设置,在完善配液室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落实分工配合制、三方核对签名制、药物寄存制、反问姓名制、巡视记录签名制、值班长制等护理制度。使门诊配液室的内部结构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患者等候输液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周萍 《天津护理》2011,19(6):340-340
总结对门急诊输液室采取细节管理:改善输液环境、再造输液流程、加强沟通、落实健康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减少了纠纷及差错,使输液室得到有效的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效、快速的用药途径,门诊输液室是输液治疗的主要场所,也是反应医院工作质量的窗口。由于门诊人员流动较大,工作较杂,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易导致渗漏、堵塞、针头脱落及严重出血等输液故障[1-2]。当发生渗漏则会影响到周围组织,轻者会导致局部肿痛,重者则会引发组织坏死,更甚则会导致功能障碍。本院于2012年1月优化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流程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输液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总结了对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把好药品关,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更换方位的护理,加强护士管理,规范青霉素的使用方法等。认为输液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并了解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对策,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潭月  黄丽君 《护理研究》2007,21(32):2990-2991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每日门急诊输液达1000多人次,输液室护理人员少,任务繁重,护士工作量不可预见。为了进一步完善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消除病人排长队等待输液的焦急心情,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11月对门急诊输液室进行了改造,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输液配制中心,优化门急诊输液程序和管理。现介绍如下。1输液流程将输液室按功能划分为接药区、配置区、输液区。输液流程:病人交药、刷卡→药剂师审核(输液室配药剂师1名)(核对1)→排座位→打印药签→护士排药(传递)→配置(核对2)→送至护士站→护士查收(核对3)→病人注射→输液完毕→计算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专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近年来,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地充实着护理队伍.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社会性极强的学科[1],如何培养既能适应时代要求,又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是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不断地学习,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临床实习是课堂教育的延续,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2,3].输液室的实习是锻炼护生基本护理操作和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场所.由于以往对输液室实习的护生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出科考试时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总是走过场,且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我科对2009年1月以来在输液室实习的护生实行小组教学带教,在带教过程中经常征求护生的意见,了解护生掌握输液室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效果,不断改进与摸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专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近年来,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地充实着护理队伍.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社会性极强的学科[1],如何培养既能适应时代要求,又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是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不断地学习,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临床实习是课堂教育的延续,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2,3].输液室的实习是锻炼护生基本护理操作和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场所.由于以往对输液室实习的护生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出科考试时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总是走过场,且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我科对2009年1月以来在输液室实习的护生实行小组教学带教,在带教过程中经常征求护生的意见,了解护生掌握输液室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效果,不断改进与摸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小平 《护理研究》2005,19(2):177-178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 ,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信誉和形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影响 ,护理人员的价值观和利益格局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 。为顺应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挖掘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我院急诊科从 1996年开始实行量化管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法1.1 工作量量化考核1.1.1 量化项目及分值的确定 全员参与 ,确定工作量量化的项目、各项目的分值及各班次的分值。在确定班次分值时 ,充分考虑其所承担的风险、工作的复杂…  相似文献   

15.
门急诊输液信息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NET平台下采用C++语言开发门急诊输液信息管理软件,实现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收费处和药房的信息联通.通过管理人员将院内所有药物进行动态分类、整理.对于一些特殊药物需要在输液过程中特别加以注意的事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作为输液前的安全提示语,输液护士在打印特殊药物的输液瓶贴时,计算机系统将对这些特殊药物作出相应安全提示,保证患者输液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门诊输液室工作繁忙,患者等候时间长,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护士的最大潜能,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达到高效、优质、低耗、患者满意的目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我院门诊输液室于2007年10月开始,在人力资源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如何提高门诊输液室工作效率,总结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管理措施,且初见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门诊输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采纳,具有快速有效、经济方便等优点.目前由于病人集中、流动性大、随机性强等特点,导致门诊输液存在以下弊端:输液治疗病人多,排队等待时间长,病人不对号入座,护士配好药后找病人输液难,同名病人不易区分.病人满意度低.等等.  相似文献   

18.
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对外服务窗口,对医院的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院输液室担负着门诊与急诊的输液工作,24 h对外开放,受急诊病人与门诊病人的双重影响,输液病人多,流动性大,经常出现不可预见的工作高峰,造成护理人员相对短缺现象[1],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加上输液室设置在老门诊楼底,环境较差,座位有限,成人与小儿输液室在一个区域,严重影响了病人对输液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07年起根据现有的条件,对照医院管理年评估标准,对原来的输液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Information system planning for the ED is complex and new to emergency medicine, despite being used in other industries for many years.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less than 15% of EDs have comprehensive EDIS currently in place. The manner in which administration is approached in large part determines the success in obtaining appropriate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an EDIS. Active physician and nurse involvement is essential in the process if the new system is to be accepted at the user level. In the ED, large volumes of information are collected, collated,interpreted, and acted on immediately. Effect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refore is key to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any ED. Although computerized information systems have tremendous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ch systems are often underused or implemen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increase the workload on caregivers and staff. This is counter productive and should be avoided. In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DIS one should be careful not to automate poorly designed manual processes. Examples are ED tracking systems that require staff to manually relocate patients in the system. This task probably is completed only when the ED volume is low and "worked around" when the department is busy. Information from such a system is, therefore, flawed; at best useless and at worst counter productive. Alternatively, systems are available that can track patients automatically through the ED by way of infrared sensors similar to those used in baggage-tracking systems that have been in place in airports for years. In the automated (computerized) ED, we must have zero-fault-tolerant,enterprise-wide, hospital information networked systems that prevent unnecessary duplication of tasks, assist in tracking and entering data, and ultimately help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on a minute-to-minute basis. Such systems only reach their potential when they are fully integrated, including legacy systems, rather than stand alone proprietary EDIS. Further,a modular approach in which individual components are connected to a flexible computer backbone is ideal.Finally, good clinical content is key to virtually every aspect of the EDIS. Much of this content is yet to be developed and what is available still needs to be adapted to the EDIS environment.Daunting as it may be, an EDIS implementation properly accomplished results in better patient care, improved staff productivity, and a satisfying work environment (Box 3).  相似文献   

20.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心注射室担负全院门诊的注射任务,每天接待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文化素质、生活环境的病人,病人多,病种杂,流动性大,病原菌与易感人群相对集中,其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康复情况.为改善注射室空气质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消毒隔离,2006年7月-2006年10月实施分区输液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