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厚型心肌病误诊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讨论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的可行性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15例误诊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HCM病例的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CM15例均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结论:HCM较易误诊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对于HCM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两两联合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无症状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运动平板试验联合超声心动图法(A联合法)、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法(B联合法)、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法(C联合法)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冠心病)患者45例,其中轻度狭窄12例、中度狭窄22例、重度狭窄11例;C联合法的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78%、96.30%,高于B联合法、A联合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联合法、A联合法对轻度狭窄的检测阳性率均为41.67%,低于对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联合法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60例心脏病患者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40例,冠心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均经临床确诊。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20~76岁。结果心电图诊断左房扩大22例,为40%(心房颤动除外)。X线诊断左房扩大46例占77%,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扩大为100%。通过超声心动图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所致心室肥大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在心室肥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X线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与X线检查心室肥大与彩色超声心动图的符合率均有明显差异(χ2=57.08,18.65,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片检查在心室肥大的诊断上存在不同价值,其中以超声心动图为首选,三者结合、相互印证能更全面地诊断评价心脏的结构功能及电生理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12-1913
探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诊断和心电图的表现。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冠心病患者89例,将所有患者分别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测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测,所有患者经过采取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后,比较其检测结果。经过采取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8.43%和51.69%,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阳性率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检出的阳性率(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出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隐匿型的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适合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心电图、心肌酶及超声心动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01/2007-06在我院诊断子痫前期患者112例同步监测心电图、心肌酶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异常心电图59例,主要是窦速,ST-T改变。心肌酶AST、CK、CK-MB、HDL、HBDH与对照组相比异常率明显增高。超声心动图LAD、LVD、EF、FS、E峰、A峰E/A均偏离正常值(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可出现心肌损害、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并肺动脉高压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方法:对临床疑诊动脉导管未闭的46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应用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重点观察肺动脉长轴分叉部及主动脉弓降部检测导管情况。结果:有45例符合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影像学诊断,1例漏诊。其中合并有肺动脉高压13例。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具有无痛、无创、方便、诊断率高等优点,并有助于评价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应是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厚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68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为63%,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为25%。结论: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受心外影响因素大,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肥厚比心电图敏感。  相似文献   

9.
心脏黏液瘤31例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双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32-693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心脏黏液瘤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心脏超声常规切面。结果 31例心脏黏液瘤患者中均在不同心腔内探及类圆形偏强回声团。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心房改变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方法 根据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将160例患者分为三组,持续性房颤患者54例为A组,阵发性房颤患者52例为B组,仅有心电图P波增宽的患者54例为C组.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观察患者窦性心律时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isp),并分析与房颤发生的关系.结果 患者心电图P波切迹明显,Pmax增宽,Pdisp大者房颤发生率高;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大者房颤发生率高,持续性房颤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更大(P<0.01).结论 左心房扩大、Pmax增宽、Pdisp增大与房颤的发生以及持续的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兰芳  张树才 《山西临床医药》2011,(11):833-833,840
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隐匿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20例疑似隐匿型冠心病患者,采用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监测,分析两者在诊断隐匿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组阳性符合率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组阴性符合率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符合率为96.7%。结论:超声心动图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导联动态心电图更经济,操作简单,诊断效果好,适宜在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筛查及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出生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情况,探讨临床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出生全部新生儿共5581例,住院期间每日均予体格检查、详细心脏听诊,出生第2天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有病理性杂音、皮肤青紫、气促等不能用呼吸神经等疾病解释及心电图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出院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结果筛查5581例新生儿,发现听诊异常51例,其中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29例,未闭动脉导管12例,9例瓣膜反流及1例假腱索;256例新生儿检测了经皮血氧饱和度,62例经皮血氧饱和度降低,其中8例排除了肺、脑等心外因素,超声心动图均证实先天性心脏病存在;4例新生儿心电图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均确诊。超声心动图确诊先天性心脏病31例,包括室间隔缺损15例(48.4%),房间隔缺损10例(32.2%),完全性内脏反位及镜像右位心2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法洛四联症、三尖瓣下移畸形、完全型房室隔缺损合并永存动脉干各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血氧饱和度测定及心电图等检查,可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变异型心绞痛 (Variant angina pectoris,VAP)属自发型心绞痛的一种类型。心绞痛发作时 ,心电图出现暂时性 ST段抬高 ,常伴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致猝死 [1 ]且容易误诊 ,我院经治 17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我院 1997- 0 1~ 2 0 0 2 - 0 4住院患者 ,男 14例 ,女 3例。年龄 39~ 70岁。均有心绞痛病史 ,病程 0 .5个月~ 5 a。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者 6例 ,吸烟者 9例 ,合并糖尿病4例。患者入院后除接受常规体格检查外 ,还行心肌酶学、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 (Holter)、冠状动脉 (冠…  相似文献   

14.
近代电生理学理论的深入发展,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介入疗法的不断涌现及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之间关系的逐步阐明,促使人们对快速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实时测量血流动力学的技术,是测定心功能的金标准。但应用该技术对室速时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报道尚少,本文对3例特发性室速时的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了初步观察。1资料和方法3例均为男性,年龄22~48岁。窦性心律时经我院各种临床检查包括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3例均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儿童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对 12 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儿童的瓣膜病变进行检测。结果  12 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儿中 ,临床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R) 12例 ,而超声心动图检测出 AR4 8例。 4 8例均同时合并二尖瓣病变。 4 8例中轻度 AR2 2例 ,中度 AR2 4例 ,重度 AR2例。 4 8例 AR临床与超声心动图诊断比较其符合率分别为轻度 9.1% (2 / 2 2 ) ,中度 33.3% (8/ 2 4 )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重度 2例临床与超声诊断符合。表明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较临床对 AR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儿童风湿性 AR是一项敏感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高血压病性左室肥厚被认为是“心律失常事件”独立的预测因素。本文通过17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按照WHO1978年诊断标准,173例均为本院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男115例,女58例,年龄65~81岁,平均68.4±7.8岁。全部病例经严格的病史、体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等检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清楚 ,其诊断主要靠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核磁共振 (MR)、同位素断层扫描 ,但心电图仍有其参考价值。现将 2 0例DCM患者的心电图作一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DCM 2 0例均为 1993~ 1996年住院患者 ,其中男14例 ,女 6例 ,年龄 33~ 84(平均 5 7 7)岁。1 2 方法 根据Manolio等[1] 推荐的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外 ,每例均测定心胸比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 ,其中 2例做动态心电图、心向量、后电位检查。2 结果2 1 超声心动图检查  2 0例均显示房室扩大 ,…  相似文献   

18.
叶俏  王西宇  叶松 《大医生》2023,(17):120-122
目的 分析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并分析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测值的关系。结果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敏感度(98.81%)和准确率(85.83%)均高于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单独检测(P<0.05),但三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心电图的ST-T抬高幅度与超声心动图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有一定的联系,且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心电图PTF-V1与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左心房肥大诊断的配对分析,评价心电图估测左心房增大的价值。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冠心病患者92例,男78例,女14例,年龄64±10.5(31~9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 I)44例,陈旧心肌梗死(OM I)19例,其他类型29例。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并剔除有解剖分流者。1.2方法使用美国HP-77020A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3.5 MH z,左房直径19~33 mm为正常,>33 mm为左房肥大[1]。计算心电图PTF-V 1,以PTF-V 1≤-0.03 mm s为左房肥大,二者行配对分析。1.3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均数95%可信区间以(x--tv0.05,x-+tv0.05)表示,两样本均数、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计数资料采用2χ检验。2结果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心房(34.9±5.6)mm肥大,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房颤者左心房内经平均44.1 mm,明显大于无房颤者(P<0.01)。95%可信区间也明显增大,分别是正常上限的1.1~1.5倍...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92-2093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肌梗死的相关检查,记录两者的诊断正确率,并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多普勒彩色心动图诊断正确率75.8%低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90.9%;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率90.5%,显著高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57.1%。两组差距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传统的心电图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