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疗效。方法24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死亡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比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和死亡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及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36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颅内压增高表现,葡萄糖降低尤为显著,IgG、IgM、IgA及微量总蛋白升高明显。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下降明显。新型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100%)、氟康唑(94.4%)和5-氟胞嘧啶(94.4%)抗真菌药敏感性较高。结论 对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反复多次进行脑脊液培养、墨汁染色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有助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下降。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仍然安全有效;早期控制感染和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非HIV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体外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2021年收治的13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表现、基础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38例非HIV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墨汁染色检测阳性率为73.9%,CrAg检测阳性率为100%,42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疾病,49例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另外47名患者无基础疾病。患者多伴有头痛、发热、呕吐、四肢乏力和意识障碍等症状。脑脊液生化检查显示糖和氯化物减低,脑脊液蛋白升高。138株隐球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范围分别为≤4~≥16μg/mL、≤0.5~1μg/mL、1~16μg/mL、≤0.125~0.5μg/mL、≤0.06~0.5μg/mL。5种抗真菌药物中5-氟胞嘧啶敏感性为95.60%,氟康唑敏感性为94.93%,伊曲康唑敏感性65.22%,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均为100%。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含免疫功能抑制疾病);CrAg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墨汁染色检测;非HIV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分离菌株对不同抗真...  相似文献   

4.
常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卉  李智文 《世界临床药物》2005,26(3):156-158,16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隐球菌属中某些变异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传统治疗药物有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近年来。为了降低两性霉素B的毒性并提高其疗效,研制出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上述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可为临床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更合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隐球性脑膜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种致命性机会感染,所以在选择性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后必须给予维持治疗。作者使用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以防止艾滋病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研究对象为5例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从脑脊液中培养中分离出隐球菌性新型细球菌。每例均接受诱导治疗(每日静注两性霉素B 0.3mg/kg;每日口服氟胞嘧啶150mg/kg)6~8周。4例维持治疗口服伊曲康唑100mg,每日2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在本院的感染情况及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白色念珠菌,经念珠菌显色平板分离鉴定,显色药敏板进行药敏测试。结果282例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培养出47例白色念珠菌。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分别为97.9%、97.9%、97.9%、48.9%、48.9%、65.9%、72.3%。结论白色念珠菌在痰培养标本中检出率较高,占总标本数的16.7%,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三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最高为97.9%,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次之,分别为65.9%和72.3%,咪康唑、益康唑最低为48.9%。提示临床应及时监测真菌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7.
杨静  王庆  王东萍 《安徽医药》2012,16(2):218-219
目的分析177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阳性标本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以探讨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用显色培养基和API真菌鉴定条鉴定真菌,用ATB Fungus2药敏卡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177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药敏测定中,对氟康唑耐药率最高,对两性霉素的耐药率最低。结论必须提高真菌的检测手段,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1例男性肺隐球菌病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伏立康唑三联抗菌治疗后先后出现早搏和肌酐升高等不适。药师建议调整滴速,停用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剂量减半等取得积极效果。此外建议伏立康唑、氟胞嘧啶分别在餐前和餐后服用,以避免高脂饮食对其吸收的影响,减少恶心呕吐发生,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院内临床念珠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真菌的正确的依据。方法念珠菌用ATB真菌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对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念珠菌对所试验的5种抗真菌药物中的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抗菌效果最好。其耐药性分别是1.4%,1.9%和10.34%,其次为伊曲康唑,其耐药率为11.03%,酮康唑为50.0%。结论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有不同程度增加。体外抗真菌活性以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最强,是目前治疗念珠菌感染首选药物。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可作治疗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对伴有爱滋病(AIDS)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最理想的临床治疗措施尚不清楚。但不具AIDS的此类疾病,传统疗法联用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进行治疗。其原因之一是两性霉素B对脑部穿透力较差,氟胞嘧啶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但因氟胞嘧啶具有骨髓抑制作用,从而限制它在伴有爱滋病隐球菌性脑腹炎患者中的应用。因此有些医生仅单用两性霉素B来治疗上述疾病。由于隐球菌性脑腹炎患者经常复发,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新生隐球菌的分离及该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隐球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院临床分离的新生隐球菌进行统计,并分析其耐药变化。结果 23株新生隐球菌中,15株于脑脊液中分离出,占65.2%,8株分离于血液,占34.8%,脑脊液中分离出的新生隐球菌占多数,。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对新生隐球菌敏感率均为100%,氟康唑敏感率为56.5%,伊曲康唑对新生隐球菌敏感率最低为17.4%。脑脊液中分离出的新生隐球菌占多数。结论随着AIDS患者数的增多,AIDS合并隐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279株临床标本念珠菌药物敏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79株临床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治疗真菌感染。方法沙保弱培养基培养标本,用APIAUX20C真菌板条进行鉴定分型,用ATB药敏板条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分离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100%、其次是5-氟胞嘧啶除了白色念珠菌敏感率88.2%,其它念珠菌在100%。依曲康唑,氟康唑,依立康唑敏感率很低,都在32%以上。结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为治疗念珠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3.
248株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四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检测 2 48株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四种抗真菌药氯康唑、两性霉素B、5 氟胞嘧啶和酮康唑的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临床菌株新型隐球菌 6 0株和念珠菌 188株 ,采用NCCLSM2 7 A微量稀释法测定新型隐球菌和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种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对 16 0株白念珠菌 ,氟康唑的MIC为 0 .0 6~≥ 6 4μg/ml,敏感 135株 ( 84.38% ) ,中度敏感 10株 ( 6 .2 5 % ) ,耐药 15株 ( 9.37% ) ;5 氟胞嘧啶的MIC为 0 .0 6~ 16 μg/ml ,敏感 15 6株 ( 97.5 % ) ,中度敏感 2株 ( 1.2 5 % ) ,耐药 2株 ( 1.2 5 % ) ;两性霉素B的MIC为 0 .0 6~ 4μg/ml全部敏感 ;酮康唑的MIC为 0 .0 3~ 32 μg/ml ,敏感 93.75 % ,中度敏感 6 .2 5 %。对 6 0株新型隐球菌 ,氟康唑的MIC 1~≥ 6 4μg/ml,敏感 35株 ( 5 8.4% ) ,中度敏感 2 0株 ( 33.3% ) ,耐药 5株( 8.3% ) ;5 氟胞嘧啶MIC 0 .2 5~ 8μg/ml,敏感 5 3株 ( 88.3% ) ,中度敏感 7株 ( 11.7% ) ;两性霉素B的MIC为 0 .0 6~ 0 .5 μg/ml全部敏感 ;酮康唑MIC 0 .0 3~ 4μg/ml全部敏感。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分别为 10 %和2 2 .2 %。结论 新型隐球菌和念珠菌对氯康唑的耐药率趋高 ,临床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内科监护病房的感染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细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60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K-B法,真菌用梅里公司API20CAUX鉴定条和ATBFUNGUS药敏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36.3%,革兰阳性球菌占27.4%,真菌占36.3%,革兰阴性杆菌对不贩 抗生素敏感性不一,革兰阳性球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高,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毒素B等抗生素敏感性不一,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高,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毒素B等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多数细菌呈多重耐药性,完善消毒制度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降低感染率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易于在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发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该例为重症肌无力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使用氟胞嘧啶、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片及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好,多次复查墨汁染色未检出隐球菌,并长达1年门诊随诊未见明显不适,已达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6.
张兴波  李家斌 《安徽医药》2019,40(9):1032-1034
目的 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脑脊液(CSF)检查、头颅影像学资料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24例患者均出现头痛(100%),19例(79.17%)出现发热;11例(45.83%)颅内压增高(≥300 mmH2O);16例(66.67%) CSF首次检查示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7例(29.17%)真菌培养阳性,19例(79.17%)送检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均为阳性(100%);21例(87.50%)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 (或其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治疗,另外3例(12.50%)重症患者予以两性霉素B (或其脂质体)、氟胞嘧啶、氟康唑三联治疗。最终治愈11例(45.83%),好转2例(8.33%),死亡11(45.83%)例。所有死亡患者均考虑为高颅压致死。结论 高颅压是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CSF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是诊断较敏感指标,效果优于CSF墨汁染色及真菌培养。  相似文献   

17.
137例阴道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中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将白带常规中涂片镜检真菌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37份送检标本中,白色假丝酵母菌(84株,61.3%)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光滑球拟酵母菌(19株,13.9%),热带假丝酵母菌(15株,10.9%),克柔假丝酵母菌(7株,5.1%),其他真菌(12株,8.8%)。分离菌株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均>90%,伊曲康唑敏感率为84.7%,氟康唑敏感率为70.8%。结论女性阴道真菌感染的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敏感率较高,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率较低,但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并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近8年来本院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有6,3,2,2例分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比较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联用与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联用,其治疗痊愈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隐球菌脑膜炎误诊率较高,建议对可疑病例做反复腰穿、墨汁涂片和霉菌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不同区域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及耐药现状。方法通过广汉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对阴道念珠菌患者采取阴道分泌物余片,经革兰染色镜检菌株,然后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本文共鉴定284株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占首位87.1%,其次光滑念珠菌检出率11.4%。药敏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衣曲康唑、氟利康唑、制霉素耐药率均<30.5%,较敏感,氟康唑率均>51.3%以上,总耐药率>56.8%以上,敏感性较差。而光滑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氟利康唑、衣曲康唑、制霉菌素耐药率均<23.1%,敏感性较好,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100%,不敏感。结论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是主要的阴道致病菌,不同种类耐药性有所差异,城市与农村女性的感染率,复发率有差异,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20.
156例真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156例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TTC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采用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真菌分离、鉴定、药敏检测一体化试剂盒,对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56例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1.8%,药敏结果显示,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较高,均在90%以上,而对咪康唑、依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敏感率较低。结论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引起,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是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