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其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组采取饮食干预、穴位按摩、排便习惯干预及缓泻药物应用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43例患者中,有32例大便通畅,11例发生便秘,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饮食、穴位按摩及药物应用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从而避免便秘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值得社区护理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社区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入住该院的9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住院时的单双数编号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社区跟进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且患者对其护理的满意程度、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三组数据比较的结果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社区跟进式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运动能力,获得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1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建议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内7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和Fegl-Meyer积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和Fegl-Meyer积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威海市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意识、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意识、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河南医学研究》2018,(5)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周口永兴医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A组(40例)和B组(45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3、6个月的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6个月,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采取早期康复护理,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对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 相似文献
8.
姚志英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5):586-587
文章回顾性分析在社区治疗的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价值。结果显示,必要时予以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黎桂婵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3):1988-198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组在社区康复训练护理,均出院6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后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早期康复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ADL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0.
《河南医学研究》2019,(5)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8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NIHSS)及肢体运动功能(Brunnstrom)评分变化,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及Brunnst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runnstro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33/34)]高于对照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脑卒中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的机会大大增加。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70%~80%存在残疾,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遗留残疾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使其身体、感官、智能、精神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功能达到最佳水平,增强患者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采用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给予社区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干预组血压监测、按时服药、健康锻炼、健康饮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管理后,干预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干预组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遵医用药、坚持运动占比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4)。干预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9)。结论: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中采用社区护理服务,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引导患者形成较强的遵医行为,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社区养老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的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接受社区养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态度、生活质量、健康生活方式等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养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生活的态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干预,对患者的心理、服药、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后,纠正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老年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一系列的社区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河南医学研究》2016,(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峰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诊治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thel)评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Ba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血压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可很好地改善血压水平,提高生存能力,减少复发,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在为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的过程中全科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医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0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给予全科团队服务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以及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饮食控制率、血压控制率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的过程中,全科团队服务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和遵医行为,改善了疾病知识掌握率、饮食、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适时地电话、家庭访视等有效地社区护理干预,使脑卒中患者从心理、生理、肢体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有效降低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6个月的系统护理干预,后以WHOQOL-100量表测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在经过6个月系统护理干预后,与治疗第1 d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等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干预前.结论 科学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对药物治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2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压治疗,观察组通过对这些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1年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疗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