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证候模型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迅猛,近年来随着中医病证方药的研究不断加深,为了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入。气虚血瘀证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证型,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癌症等疾病中多有出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因老年人多气虚,多血瘀的体质特点,气虚血瘀证的研究已成为中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综合近年来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将其造模思路概括为病理造模、病因造模、病证结合造模三方面。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出现符合中医理论的宏观表征、肢体行为学表现,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评价造模方法,为气虚血瘀证造模方法提供思路与借鉴,针对气虚血瘀证类模型的研究应遵循因-脉-证-治的思路,即病因-外在表征-病理机制-辨证论治,将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同现代科学结合,令造模方法规范化发展,构建相对完善的气虚血瘀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为今后探究气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思路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以方测证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方法筛查与亡阳证体征表现相对应的西医疾病模型,研究亡阳证中医动物模型,将亡阳证的中医病因模型与筛选的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相匹配,以参附汤作为亡阳证对证方药再次筛选,得到符合中医证候特征的亡阳证动物模型.两法结合得到符合中医证候特征的亡阳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张栋  孙静 《吉林中医药》2009,29(8):655-658
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药实验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研制有代表性、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已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内容.从造模因素的选择、复制动物模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动物模型"证"的判定等方面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应做到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严谨客观的动物证候评价标准,使中医证候模型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寒凝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寒凝血瘀证候实质的基础,是后续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提。该文对近年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理论支撑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目前,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思路主要有病因造模、病因病理复合造模和病证结合造模3种。病因模型的制备主要采用冷暴露方法,根据寒冷的施加方法不同分为全身冷冻法、冰水浴法和局部冻伤法等;病因病理复合模型以寒冷刺激结合肾上腺素注射为主;常见的寒凝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有寒凝血瘀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模型、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寒凝血瘀证动脉硬化闭塞症模型等。三大模型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其中病证结合模型与临床实际的吻合度更高,可靠性和实用性更强,但此类模型的疾病种类较集中且病证结合方式存在争议。寒凝血瘀证模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寒凝血瘀证表征评价,以及与血流状态有关的理化指标,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微循环等指标,也有学者从血管舒缩功能、内分泌、能量代谢等方面进行探索,现阶段的模型评价方法客观性和特异性均有待完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应以临床实际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只有建立与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动物模型才能更好地揭示寒凝血瘀证本质,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现有证候模型实现了中医病因病机层面研究的突破,但忽略了体质与病证的相关性,导致了病证的多样化,难以体现中医证候的内涵。本课题组构想体质-病-证三位一体动物模型,通过体质因素和量表的引入,可纯化造模因素、控制病证多样化、量化诊断和评价体系,为中医证侯模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开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医的病因造模是目前最为常用且容易判定模型动物证属性的方法。该法的根本问题是把大自然的风寒湿等与临床借助患者的异常表现抽象出风寒湿证混为一谈,常用风吹、低温冷冻、冷水浸泡和增加环境湿度等复制证的动物模型则是此类研究的典型代表。化学药品和器官切除等现代医学方法造模,则以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测指标评价造模动物证的属性,是学术界较早使用的造模方法之一,但该法建造的模型本身即是一种疾病模型,将其以某些客观检测指标的异常变化做出证属性的判定,缺乏充分的理论和临床依据,应当对此类动物模型的证属性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动物模型中研究最多的是脾虚和肾虚证候模型,作者在时这两种模型的全面考察之后,发现它们的研制思路有根本性区别。脾虚证模型是病因、综合模型,也即造模方法模仿中医传统病因,模型有多种病理;而肾虚证模型是病理、分析模型,即造模方法以复制临床肾虚证某一方面病理变化为目的。这两种研制思路实际上反映了中西医不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本文还分析了这两种研制思路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实验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肝郁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灵  冯玛莉 《光明中医》2011,26(8):1736-1738
综述了肝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药物造模法和情志刺激造模法、药物加情志刺激造模法及复合情志造模法;概述了肝郁动物模型的行为学改变与病理改变,简明评价肝郁动物模型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建立符合中医肝失疏泄病理特点的慢性心理应激肝郁模型及肝郁模型评价体系,对动物模型病理改变进行多系统、多病种、多指标及多证型之间的比较观察,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便秘相比西药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治疗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完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的具体机制,应参照中医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现有研究多以“病-证结合”的方法复制中医证型动物模型,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存在用药剂量、造模时间、造模流程叙述不清,甚至模型运用不合理的问题。为归纳探索中医证型便秘模型的造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归纳阐述脾虚型便秘、血虚型便秘、阳虚型便秘、津亏型便秘的现有造模方法,造模流程以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虽然单纯证的动物模型的现代医学疾病属性确定无疑,但证的属性则因中医病因造模、干预后动物症状体征辨证和理化检测指标异常与证没有特异性对应关系而无法确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叠加了现代医学疾病模型和中医证模型两种造模方法,此类模型不仅自身存在各种弊端,而且还存在两种造模方法叠加后不确定的关系。病证结合模型通常不是在同病诸证的比较中建立起来,因而不具备排他性。中医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证属性评价方法存在众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西医疾病诊断的症状体征与该病所辖诸证的症状体征相差悬殊,西医疾病的症状体征甚少,而病辖诸证辨证的症状体征远远超出疾病的症状体征,辨证症状绝大多数来历不明,以一种虚拟状态存在,进而导致由虚拟症状抽象出众多虚拟证,并通过相关辨证标准得以体现,给动物模型的研制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松  雷晓明 《天津中医药》2004,21(3):188-190
通过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特点的剖析,指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应值得注意的问题:1)造模时须精心选择动物,2)优化造模因素,尽可能选用多因素造模,3)建立不同证候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4)进一步深化病证结合模型研究,5)动物模型的研究急需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候关系释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目前中医药研究所采取的常用的三种动物模型进行了中医证候属性的分析,明确指出病理型模型不属于中医证候模型,病因型模型接近中医证候模型,病因病理结合型模型更加接近中医证候模型,但仍然不是标准的中医证候模型.同时本文针对以上三种动物模型复制时的特点、优点、缺点及其与标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之间的关系和差距,提出了如何研制标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首要因素,而颈椎病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塑造是实现颈椎病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研究的关键环节。就有关颈椎病的病与证、疾病模型、证候模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研制(包括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相关内容加以论述;从病证同塑、病证复合、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等角度探讨颈椎病中医证候模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制定标准化的痰证动物模型对痰证的现代化病因病机研究以及临床疗效检验至关重要,与科学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准确性、可靠性紧密相关。高脂饮食喂养复制痰证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存在造模病因片面化、造模过程主观性强、证型评价无统一标准等问题。从实验动物的选择、高脂饮食喂养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标准化建立中医痰证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肾阳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以供EMT中医药实验研究应用。方法:模拟妇科"冒雨涉水,感受寒邪"的病因,依据"寒邪伤阳"的中医理论,与传统的"自体移植"EMT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的肾阳虚血瘀证EMT动物模型。依据冷冻时间长短及前后顺序行3种不同的造模模式。冷冻1个月,行EMT造模,再冷冻1个月设为"冷冻+造模+冷冻"组;冷冻1个月,行EMT造模后不冷冻为"冷冻+模型"组;先不冷冻,行EMT造模后,再冷冻1个月,设为"造模+冷冻"组,另设假手术组。用理化检验指标评价该模型的临床符合度。结果:与冷冻+模型组、造模+冷冻组、假手术组比较,冷冻+造模+冷冻组EMT的大鼠模型能反映肾阳虚血瘀证的中医基本证候特征,与EMT的疾病特点相符合。结论:冷冻+造模+冷冻方法是理想的肾阳虚血瘀证EMT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明确,制备稳定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此病的一个重要环节。UC动物模型发展至今其造模技术相对成熟,现有造模方法为免疫法、化学刺激法、复合法、中医证候模型、基因修饰法、细菌感染模型及自发模型。UC和中医学的“久痢”疾病临床表现高度相似,其以机体脾虚失运为主要发病机制,饮食不调、情志内伤为首要发病诱因。因此对于脾虚类UC动物模型的建立是探究UC众多中医证型的基石,故对脾虚类UC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便于研究学者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思路的文献,针对"闭证"动物模型研究的空白,从"闭证"的病因、病机、本质及表现出发,对病证结合"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提出研究思路,以期为建立操作性强、重现性好、具有代表性的"闭证"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研究的重要实验手段,模型研制的理论、构建流程、评价方法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条件,但现有模型仍存在中医特色不强、造模方法不成熟、缺少公认评价方法等问题。对证候本质的把握、种属间表征的差异、宏观表征与微观指标的关联等关键科学问题成为制约证候动物模型成功研制的瓶颈。应加强临床基础研究,阐释证候现代内涵;基于药(方)效和现代临床数据,建立证候动物模型评价规范;通过造模因素效应的动态、系统的研究,探索复合因素造模;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表型库,明确模型病理过程。从基础证候模型研制入手进行协同攻关,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任路  李浩 《中医药学报》2006,34(4):44-46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而证候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它是以中医藏象理论为基础的。其中,肝郁证在五藏证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主流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发展筒史的论述,对造模原理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对造模方法进行了回顾,并指出建立以动物为主体的肝郁模型来进行实验研究的必要,提出中医证候模型研究的问题与展望。因而对探索和发展中医藏象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都是关系到中医理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证”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份。30多年来、中医“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取得了很大进步.据称证型涉及14种,造模方法达140多种.相关文献近800篇(包括期刊、会议和内部资料)、主要涉及模型研制的思路、方法、动物外观状态、检测指标和药物反证等方面(就是“像不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