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例KLHL4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线状体肌病的病例。患儿女,生后即起病,以"气促、肌力、肌张力低"为主要表现,常规治疗后症状加重,体格检查示四肢肌力低、肌张力低,原始反射均未引出;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患儿未行肌肉活检。采用全外显子组二代测序证实患儿存在KLHL4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包括c.932G>T(p.R311L)和c.1487T>A(p.M496K),并且分别来源于父母,其中c.932G>T(p.R311L)为已发现的突变位点,c.1487T>A(p.M496K)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线状体肌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肌肉疾病,肌纤维中发现线状体是特征性肌肉病理改变。病理及基因诊断是诊断线状体肌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例NLRC4基因变异导致的新生儿期发病的自身炎症反应伴婴幼儿小肠结肠炎(autoinflammation with infantile enterocolitis, AIFEC)患儿。患儿男, 新生儿期发病, 表现为反复发热、皮疹、肝脾大和小肠结肠炎, 实验室检查显示铁蛋白、C-反应蛋白等升高, 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NLRC4基因c.1021G>C(p.Val341Leu)新发杂合变异, 诊断AIFEC。AIFEC罕见, 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 可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明确诊断,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 MVID)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变异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例MVI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测序结果。以"微绒毛包涵体病""先天性微绒毛萎缩""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MYO5B""STX3""STXBP2"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0月的文献, 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报道的MVI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结果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 2 d, 因"发现皮肤黄染2 d"入院。该患儿表现为顽固性腹泻、间断腹胀、难以纠正的脱水、体重下降, 检查提示顽固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胆汁淤积。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MYO5B基因杂合变异c.1021C>T(p.Q341*)和c.1125G>A(p.W375*), 分别遗传自患儿的父亲和母亲。患儿确诊为MVID。家属放弃治疗, 患儿死亡。(2)文献复习:共获得20篇文献、共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本例(共3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足月单胎子宫腺肌病初产妇的产程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规律产前检查, 单胎、初产、头位、阴道分娩的子宫腺肌病孕妇109例为腺肌病组, 同期单胎、初产、头位、阴道分娩的非子宫腺肌病孕妇109例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产程干预、母儿结局及产程时间。结果 (1)一般情况:腺肌病组孕妇的孕前子宫体积[(66.8±23.7)cm3]大于对照组[(41.4±13.1)cm3], 辅助生殖受孕比例[分别为31.2%(34/109)和7.3%(8/109)]以及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比例[分别为31.2%(34/109)和5.5%(6/109)]均高于对照组, 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孕次、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甲状腺疾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产程干预及母儿结局:腺肌病组的中位产后出血量[300 ml(200~355 ml)]显著高于对照组[260 ml(200~300 ml);Z=-2...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例COQ4基因变异导致的新生儿期起病的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病例。患儿生后当天出现不明原因的喂养困难、间断发绀、呼吸和循环衰竭。其同胞姐姐有类似病史, 生后9 d死亡, 全外显子组测序未检出致病性变异。本例患儿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COQ4基因c.370G>A致病性纯合变异。追查姐姐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 获知COQ4基因c.370G>A纯合变异(当时定义为临床意义未明), Sanger测序验证发现其父母均为c.370G>A杂合变异。结合临床表现, 诊断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并口服补充辅酶Q10后症状缓解, 近1岁时随访显示患儿存在癫痫和精神运动发育落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1例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多发结构异常、经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诊断为丑角样鱼鳞病的病例。因孕24周+4超声提示胎儿唇角略外翻, 鼻梁低平, 下颌略后缩, 左耳耳廓小, 双足足趾姿势异常进行产前诊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提示胎儿及父母样本未检测到染色体非整倍体或100 kb以上已知的、明确致病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胎儿ABCA12基因c.2593-1G>A和c.7444C>T致病性变异, 分别遗传自临床表型正常的父母, 最终确诊为丑角样鱼鳞病。经充分遗传咨询后, 孕28周+4引产后死胎可见全身多发畸形。c.2593-1G>A变异位点未见报道, 该位点的发现拓宽了ABCA12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报道了2个Alstrom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并据此对再次妊娠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这2个家系先证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视力异常, 现先证者母亲均再次妊娠, 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 家系1的先证者为ALMS1基因c.6103C>T(p.Gln2035*)和c.6430C>T(p.Arg2144*)复合杂合变异, 父母分别为携带者;家系2的先证者为ALMS1基因c.91489149delCT(p.Cys3051Serfs*9)和c.12028delC(p.Leu4010Typfs*19)复合杂合变异, 父母分别为携带者;其中c.6103C>T(p.Gln2035*)、c.91489149delCT(p.Cys3051Serfs*9)和c.12028delC(p.Leu4010Typfs*19)均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家系1胎儿携带c.6430C>T(p.Arg2144*)杂合变异, 遗传咨询后选择继续妊娠;家系2胎儿与先证者相同, 携带c.914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肾上腺血肿(adrenal hematoma, AH)的超声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的1例胎儿AH的病例资料。检索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198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胎儿AH的相关病例。总结胎儿AH的临床特点、声像图特征、干预措施及预后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本例:孕36周+3超声发现胎儿左侧肾上腺区混合性回声结节, 边界清晰, 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考虑胎儿AH。产前及生后密切超声随访, 病灶体积稍增大, 之后病灶逐渐缩小且由混合性回声逐渐向实性回声转变, 1岁8月龄病灶完全液化吸收。(2)文献复习:共检索到诊断明确且有超声资料的胎儿AH病例12例, 加之本例, 共13例。胎儿AH孕妇无临床表现, 患儿生后亦无典型临床表现, 出血量较大和/或双侧肾上腺出血时可有轻度黄疸、喂养困难等表现。2例终止妊娠, 1例生后死于Galen静脉动脉瘤导致的心力衰竭, 余10例存活。胎儿AH超声图像特征有时间相关性变化, 依次表现为无回声、实性回声、混合性回声、病灶完全吸收或残留高回声。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1例超声提示胎儿四肢异常及超声软指标异常、诊断为杆状体肌病的病例。孕妇孕1产0,因孕13周
+5超声提示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进行产前诊断。孕18周
+2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等未见明显异常。孕23、28周超声复查仍可见颈背皮肤皱褶增厚和四肢异常。该孕妇选择于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1例HADHB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致死型线粒体三功能蛋白缺乏症(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 deficiency, MTPD)。患儿生后24 h内起病, 以吃奶少伴心肌酶异常为主诉在生后第4天转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见精神稍萎靡, 反应尚可, 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均偏高,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肢导联低电压;血液代谢筛查提示十四烯酰基肉碱及多种3-羟基肉碱均偏高;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示胎儿HADHB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739C>T(p.Arg247Cys)和c.607C>T(p.Arg203Ter, 272)]。随访至3月龄, 患儿受凉后出现吃奶差、精神差, 再入院后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障碍表现, 经治疗无效后死亡。致死型MTPD较为罕见, 目前无有效治疗措施, 预后差。对于新生儿期出现不明原因心肌病、低血糖、酸中毒等代谢异常表现, 应警惕致死型MTPD可能, 新生儿期基因检测可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选择及手术治疗后生育力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12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分析所有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手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12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29岁(范围:24~37岁);8例残角子宫妊娠发生于Ⅰ型残角子宫, 4例残角子宫发生于Ⅱ型残角子宫;其中5例术前超声检查误诊。所有患者均行残角子宫切除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9例患者有妊娠需求, 5例成功受孕。5例再次妊娠者中, 3例自然妊娠, 2例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妊娠;4例剖宫产术活产分娩, 1例孕早期自然流产;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或异位妊娠。结论残角子宫妊娠患者可通过超声检查进行早期诊断, 但超声检查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临床医师需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并决策, 一旦确诊积极手术治疗, 必要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探查。对手术后不孕的患者可积极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并警惕子宫破裂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侧先天性膈疝(right-sided 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RCDH)合并肝肺融合(hepatopulmonary fusion, HPF)的临床特点和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例RCDH合并HPF患儿的临床特点, 并根据国际膈肌缺损分级标准进行缺损分级。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期刊以"先天性膈疝""肝肺融合"检索1997年1月至2023年4月的中文文献报道, 在PubMed、Embase及UpToDate数据库以"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hepatopulmonary fusion"为关键词检索同期相关英文文献。分析RCDH合并HPF的临床特点、管理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本院病例资料:病例1和病例2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右侧膈疝, 产前MRI均提示胎儿肝脏疝入右侧胸腔、右肺发育不良、左肺大小正常和无纵隔左移。病例1和病例3出生后的胸部X射线检查可见右肺致密影和纵隔右移。病例2为D型缺损, 出生后胸部X射线检查示纵...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在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中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啮齿类动物建模以模拟人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病理表现。目前常用的模型包括颈总动脉血流阻断与缺氧模型、产前/生后感染模型、慢性缺氧模型、高氧暴露模型、神经兴奋毒性模型和转基因模型等。本文对以上模型建模方法及其优缺点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预后不良。干细胞治疗可能是唯一可促进受损肺修复重建的方法, 其机制可能是其产生及分泌的外泌体。外泌体具有抗炎、抗凋亡、抗氧化、抑制肺纤维化及促进受损肺组织再生等功能, 有望成为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新的切入点。本文就外泌体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妇引产的临床特点和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引产的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临产分为成功组(引产临产者, 72例)和失败组(引产未临产者, 30例), 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征差异,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失败组双胎妊娠引产孕妇的产次、子宫颈Bishop评分显著低于成功组, 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占比、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和子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比例, 产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成功组(P均<0.05)。成功组孕妇人工破膜±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的比例为72.2%(52/72), 显著高于失败组(46.7%, 14/30;P=0.030)。成功组与失败组孕妇的分娩孕周, 严重产后出血、输血的发生率, 产后出血量、两胎儿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引产孕妇均无严重会阴裂伤、均未切除子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初产妇(OR=3...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例产前诊断的胎儿间脑-中脑连接处发育不良病例。孕妇孕24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大小相当于孕22周、双顶径偏小、丘脑前缘回声增强。胎儿MRI平扫提示左侧脉络丛区短T2信号影, 可疑出血和中脑-丘脑发育不良。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胎儿原钙黏蛋白12基因存在c.1558C>T纯合变异, Sanger测序验证发现其父母均为c.1558C>T杂合变异, 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结合临床表现, 胎儿诊断为间脑-中脑连接处发育不良, 遗传咨询后孕妇选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7.
胎盘植入性疾病是造成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有一定局限性, 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从而导致不良结局。数字化三维重建是基于原始数据所构建的三维图像, 可视化结构之间的立体空间关系, 弥补二维图像的不足。数字化三维重建作为新的辅助诊断工具, 有极大的个体化精准医疗发展潜力。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及MRI的三维重建在胎盘植入性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亲和子代的近远期健康。既往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候选基因研究策略识别了若干妊娠期糖尿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这些遗传变异大多也与2型糖尿病、糖代谢相关症状和胰岛素分泌与抵抗存在关联。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1例产前诊断的ZTTK综合征胎儿。孕妇因配偶染色体平衡易位, 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孕18周+取羊水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均未发现异常。孕23周+5及孕26周+3超声检查显示严重胎儿生长受限、小脑发育异常、骶骨及尾骨显示欠清、脊柱裂, 孕23周+6胎儿颅脑MRI显示胎儿双侧小脑半球体积小, 大枕大池。对胎儿及其父母行全外显子组测序, 结果显示胎儿SON 基因3号外显子存在1个杂合变异c.2092delG(p.Glu698fs*4), 父母不存在该变异, 为新发变异;该位点为致病性, 关联疾病为ZTTK综合征。经遗传咨询, 孕妇及家属选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4月30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前抑郁筛查阴性产妇2 889例, 在产后5~7 d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家庭关怀指数量表(Adaptation Partnership Growth Affection Resolve, APGAR)评分及相关生活习惯的横断面调查。根据产后5~7 d EPDS评分是否<13分分为抑郁筛查阴性组2 354例和抑郁筛查阳性组535例, 采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本人性格、夫妻关系、家庭功能、孕期睡眠、孕期吸烟、孕期饮酒、产前EPDS评分、分娩方式、是否中转剖宫产、是否产钳助产及阴道分娩总产程、产妇转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前置胎盘、双胎妊娠、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及合并症/并发症≥3个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