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26-28+3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24 h 血压变异性、心功能、血管重构状况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接诊的40 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0 名体检人群作对照组。检测两组24 h 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白昼和夜间SBP 和DBP 等24 h 动态血压及其血压变异性、日间和夜间平均心率、24 h 平均心率及血管总面积(TVA)、颈动脉的管腔面积(LA)、颈动脉内径(ID)、斑块面积(PA)、面积狭窄率(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IMT 与内径ID 比值(IMT/ID)等血管重构指标。结果 研究组24 h 平均SBP 和DBP、平均脉压、白昼SBP 和DBP、夜间SBP 和DBP 等24 h 动态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 平均SBP 和DBP 变异、平均脉压变异、白昼SBP和DBP 变异、夜间SBP 和DBP 变异等24 h 血压变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间、夜间平均心率、24 h 平均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VA、LA、I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S、IMT、IMT/ID 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心功能、血管重构多个临床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证存在一定相关性,对病情的诊断、靶向治疗可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安宫降压丸治疗初发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初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宫降压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压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43.33%(13/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4/30)(P0.05);两组患者头晕症状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心悸和失眠症状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安宫降压丸治疗初发难治性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基于时间药理学的降压药物给药方案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在开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1周后加用坎地沙坦酯片,两种药物均在每日上午8:00服用;观察组亦服用非洛地平和坎地沙坦酯片,两种药物根据患者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的变化、平均血压的变化情况和血压变异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降低24 h舒张压、白天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和24 h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但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但白昼平均收缩压和白昼平均舒张压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10%比例高于对照组,但白昼收缩压和白昼舒张压10%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选用基于时间药理学的降压药物给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了血压变异情况,其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将50例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与4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24h平均SBP和DBP、白昼平均SBP、DBP及SBP和DBP的夜间下降值与夜间下降百分率。结果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SBP和DBP夜间下降值均<10mm Hg(1mm Hg=0.133kPa),SBP和DBP夜间下降百分率<10%,提示夜间血压不下降,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呈“非勺型”改变。结论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呈“非勺型”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不同用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入选的101例非杓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晨服组于早8∶00服用坎地沙坦酯4 mg,晚服组于晚8∶00服用坎地沙坦酯4 mg,用药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及踝臂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夜间血压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服组非杓型血压纠正率、晨峰血压降低程度明显高于晨服组(P〈0.05),不同时间服药均可提高踝臂指数。结论坎地沙坦酯夜间用药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改变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改善动脉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用厄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作用。方法:随机单盲选择3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前后的诊所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白昼及夜间的动态血压及其血压负荷。结果:单用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诊所偶测血压:[(SBP(152±13.6)vs(117.8±8.7),DBP(96±11.0)vs(77.0±6.2),单位:mmHg]24h的动态血压,白昼及夜晚的动态血压。结论: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单用厄贝沙坦能达到24h全程平稳降血压,是符合时间诊疗学原理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泽泻汤加味方治疗高血压80例降压效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泽泻汤加味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降压作用。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复代文,另一组给予泽泻汤加味方联合复代文口服治疗,随访28天,观测偶测血压、动态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偶测血压为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SBP与对照组SBP第(7、14、21、28)天同期比较均有差异性(P<0.01或P<0.05),观察组DBP与对照组DBP的第(7、21、28天同期比较有差异性(P<0.05)。两组24h平均SBP、DBP水平均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24)小时平均SBP、DBP、白昼平均DBP、夜晚平均SBP、DBP有差异性(P<0.05),且以观察组为优。观察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泽泻汤加味方具有协同复代文进一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型患者偶测血压,使其趋于正常或达到正常值范围作用;能够协同复代文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水平;并能一定程度提高夜间血压下降率。  相似文献   

8.
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每天服用坎地沙坦酯8 mg, 对照组每天服用厄贝沙坦150 mg.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常规、血脂、肾功能、血尿酸和药物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2周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已明显降低, 8周末观察组及对照组SBP分别下降2.6 kPa和2.8 kPa,DBP分别下降2.1 kPa和2.2 kPa,两组降压显效率均为100%.结论: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好、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73.08%,38/5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胸闷、头痛、心悸、眩晕、呕吐痰涎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均降低,对照组dSSD、dDSD均降低,且观察组dSS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腹膜透析患者血压及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方法 155例高血压肾病或肾性高血压腹膜透析患者经过2周安慰剂导入期筛选出13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贝那普利口服,治疗12周后随访血压12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2组24h动态血压(ABP)的平均SBP(MSBP)、平均DBP(MDBP),白昼SBP、DBP,夜间SBP、DBP和MBPS阳性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MSBP、M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1);2组治疗后白昼和夜间的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降低幅度大(P<0.01);对照组治疗后MBPS阳性率为43.0%,治疗组为2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可降低高血压肾病或肾性高血压腹膜透析患者的SBP、DBP和MBPS。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Tei指数分为Tei≥0.40组43例和Tei<0.40组57例;对2组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Tei≥0.40组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SBP),24 h、日间平均舒张压(DBP),24 h、日间、夜间SBP负荷,24 h、日间、夜间DBP负荷均高于Tei<0.40组(P < 0.05~P < 0.01),而2组平均诊室SBP和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水平可能与心脏整体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盐酸贝那普利片对原发性轻中度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1、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早上顿服组)、B组(早晚分服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清晨高峰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昼问平均收缩压(d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B组的nSBP、nDBP达标率明显高于A组(P〈0.01)。清晨血压方面,B组患者清晨SBP和DBP显著低于A组(P〈0.05)。在血压昼夜节律纠正方面,A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16.7%,B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6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原发性轻中度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盐酸贝那普利片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早晚分次给药可以较好地纠正清晨高血压和夜间血压的高负荷状态,有利于血压昼夜节律由非杓型转变为杓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ABP)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8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EH者按年龄分为老年EH组与中青年EH组,对各组的动态脉压(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老年EH组24h、白昼及夜间动态PP水平高于中青年EH组,P〈0.05。24h、白昼及夜间DBP低于中青年EH组,P〈0.05;两组间24hdMSBP、24hnMSBP、24hMSSP比较P〉0.05。结论老年EH组动态脉压增大与动态DBP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浆醛固酮(PA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患者513例为研究对象。17例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患者和16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患者均被剔除,剩下的4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AP组(n=240)和对照组(n=240)。CPAP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CPAP和药物治疗和单独药物治疗3个月。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24 h ABPM指标〔日间收缩压(SBP)、日间舒张压(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SBP、24 h DBP〕、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肾素水平。结果 最终有468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CPAP组232例、对照组236例。根据治疗前24 h ABPM结果,以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假性顽固性高血压,≥125/80 mm Hg为真性顽固性高血压。CPAP组中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9例;对照组中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3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CPAP时间与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P组利尿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独药物治疗与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前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SBP,治疗后日间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日间DBP、AH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夜间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独药物治疗与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前夜间SBP、24 h SBP、AHI,治疗后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DBP、AHI、PA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AH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及PA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前PAC为因变量,年龄、BM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CT90%)、治疗前24 h SBP、治疗前24 h DBP、治疗前AH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198×CT90%+0.058(P=0.023,R2=0.026)。以治疗后PAC为因变量,年龄、BMI、CT90%、治疗前24 h SBP、治疗前24 h DBP、治疗前AH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168×24 h DBP+0.113(P=0.015,R2=0.094)。结论 PAC可能参与了OSA和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生过程,CPAP能有效改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患者的PAC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特点与其再入院率的关系。方法 :7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按24h平均动脉压(24h MBP)、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收缩期血压负荷比值、舒张期血压负荷比值、收缩期血压昼夜节律、舒张期血压昼夜节律是否达标分为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比较各两组间再入院率。结果:与未达标组相比,血压均值24h MBP、24h SBP、24h DBP、DSBP、DDBP、NSBP、NDBP达标组再入院率降低,其中24h SBP、24h DBP、DSBP、NSBP再入院率明显低于未达标组;收缩期血压负荷比值、舒张期血压负荷比值达标组较未达标组再入院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收缩期、舒张期血压昼夜节律失常组较未失常组具有更高的再入院率。结论 :血压均值达标组及血压昼夜节律未失常组再入院率较未达标组相比明显降低,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可帮助了解其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ABPM观察坎地沙坦酯分散片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效果及血压变异性.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整个研究过程包括2周停药观察期和8周治疗期.口服坎地沙坦酯分散片8mg,qd,在治疗1、2、4、6和8周末各随访1次.服药4周后若患者坐位舒张压(DBP)≥90mmHg,则增加剂量至12mg.在治疗开始时以及治疗期的第8周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服药后24h和白天、夜间收缩压(SBP)较服药前分别下降(9.74±9.35)/(9.75±5.98)/(9.72±8.91)mmHg,服药后24h和白天、夜间舒张压(DBP)较服药前分别下降(8.23±6.13)/(8.13±6.32)/(8.30±5.84)mmHg,P<0.01.(2)24h动态血压监测示服药后SBP、DBP的谷峰比率分别为84.15%、89.02%.(3)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4/65例).结论 患者每日一次口服国产坎地沙坦酯8~12mg治疗高血压持续24小时有效、血压变异性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n=36﹚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组,n=31﹚降压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种方案对血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12周的24 h平均收缩压(SBP﹚、白昼SBP、夜间SBP、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V﹚、白昼SB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的24 h SBP、白昼SBP和夜间SBP均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P<0.05﹚。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的24 h SBPV及白昼SBPV均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P<0.01﹚。两组血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能有效控制老年人高血压,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及对照组(68例),分别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80 mg)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血压达标率为82.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1%,达标率为70.58%;研究组日间、夜间及24 h SBP和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谷峰比值、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且降压平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9.
段勇  李慧 《吉林医学》2022,(7):1834-183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利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收治的82例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日间服药组(7∶00~9∶00)和夜间服药组(19∶00~21∶00),两组均服用阿利沙坦酯片240 mg, 1次/d,疗程14 d。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非杓型高血压节律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日间服药组相比,夜间服药组治疗14 d后的nMSBP和nMDBP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夜间服药组14 d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比例低于日间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结论:阿利沙坦酯能有效降低1~2级高血压患者血压,夜间服药较白天服药能更显著降低夜间血压,维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经24h动态血压监测,属非杓型的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清晨顿服缬沙坦80mg,观察组晚间服用缬沙坦80rag。给药8周复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O.05),且治疗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效率分别为18.8%和46.8%,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对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晚间服药缬沙坦可更好改变血压昼夜节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