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行择期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2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 每组40例, 术毕分别行腰方肌阻滞+静脉镇痛(QLB组)、腹直肌鞘神经阻滞+静脉镇痛(RSB组)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静息及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术后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率、皮肤瘙痒发生率,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QLB组、RSB组术后2、6、12、24、48 h静息及活动VAS均明显低于PCIA组, 且QLB组各时点VAS低于RS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LB组术后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均P<0.05)。QLB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PCIA组、RSB组,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CIA组、RS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RSB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PCIA组(均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1例, ASA分级Ⅱ~Ⅲ级,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GA组, SA组31例, GA组30例。S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GA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切皮前5 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麻醉复苏拔管时(T5)的MAP和HR;记录两组患者T5、回到病房时(T6)、术后6 h(T7)、12 h(T8)、24 h(T9)、48 h(T10)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记录麻醉复苏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总次数、Lovett肌力评分、术后早期康复情况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结果 SA组在T1~5时MAP和HR低于GA组(均P<0.05);SA组在T5~10时疼痛VAS低于GA组(均P<0.05);SA组术中丙... 相似文献
3.
胃肠手术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 传统胃肠外科手术后镇痛依赖于阿片类药物自控镇痛或硬膜外麻醉, 引起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 损害患者恢复。目前结合超声下引导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发展迅速, 如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阻滞、腰方肌下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等神经阻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胃肠手术中, 相比于自控镇痛以及部分椎管内麻醉技术, 神经阻滞技术能够提高镇痛效果, 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 加快患者出院和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神经阻滞技术在胃肠道手术中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根据不同神经阻滞技术的特性, 应用于不同术式的胃肠道手术的术后镇痛。但腰方肌阻滞和竖脊肌阻滞等新型神经阻滞在胃肠道手术后镇痛效果仍需后续的大量试验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因三叉神经痛拟行微血管减压术的80例患者, 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A组)和对照组(C组), 每组40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在B超引导下行手术侧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阻滞, 每个位点均用0.5%罗哌卡因3 ml。C组不进行神经阻滞。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依托咪酯和利多卡因行麻醉诱导, 随后行气管插管, 并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术毕接上镇痛泵。记录两组术中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使用总量, 术后2、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使用总量少于C组(均P<0.05)。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 恶心呕吐评分也低于C组(P<0.05), 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 h两组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阻滞可减少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预注射三种不同剂量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72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B1、B2、B3三组, 分别于术前15 min予以10、20、30 μg/kg酒石酸布托啡诺组。记录患者给药后10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6、12、24、48 h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的疼痛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 舒适度评分(BCS);术中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一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10 min时, B2组、B3组的Ramsay评分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24 h, B3组静息状态NRS评分小于B2组、B1组, B2组小于B1组(均P<0.05);术后6、12、24 h, B2组、B3组术后活动状态NRS评分小于B1组(均P<0.05);术后6、12 h, B3组活动状态NRS评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分析以手掌心温度变化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后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金华广福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95例, 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 给予20 ml 0.5%罗哌卡因, 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检测患者阻滞前、阻滞15 min时阻滞侧与非阻滞侧手掌心温度变化, 患者术后4、6、8、12、16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 以术后4 h VAS评分<3分作为阻滞有效,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阻滞侧手掌心温度差对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阻滞15 min后, 患者阻滞侧手掌心温度较阻滞前显著升高(P<0.05), 而非阻滞侧手掌心温度无明显变化(P>0.05), 阻滞15 min后阻滞侧手掌心温度显著高于非阻滞侧(P<0.05)。术后12、16 h患者VAS评分[(3.19±1.25)分、(3.08±1.17)分]显著高于术后4 h[(1.18±0.35)分](均P<0.05)。阻滞有效患者87例、阻滞无效患者8例, 阻滞有效患者阻滞侧手掌心校准温度变化显著高于阻滞无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AC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运用效果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单侧TKA的58例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A组(超声引导下近端ACB, n=29)和B组(超声引导下远端ACB, n=29)。两组均使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复合超声引导下ACB。记录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和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PCIA舒芬太尼的总用量、PCIA的有效按压次数(P1)、实际按压次数(P2)、镇痛满意度评分、追加曲马多镇痛例数、各时间点术侧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4、8、12、24、48 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的术后PCIA舒芬太尼总用量、P1和P2及追加曲马多镇痛例数均少于A组(均P<0.05);B组的术后镇痛满意度Likert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24 h股四头肌力高于A组(P<0.05);B组术后24 h和48 h的关节活动度大于A组(均P<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均增长迅速,成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肿瘤之一。目前甲状腺肿瘤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为甲状腺肿瘤的精准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电解质代谢紊乱, 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但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少见。现介绍1例因低钾血症导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 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低钾血症导致传导阻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神经阻滞对小儿漏斗胸Nuss矫治围手术期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40例择期行Nuss术的漏斗胸患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组(E组)和全麻对照组(G组), 每组20例。E组全麻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竖脊肌平面神经阻滞, G组常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术后2、6、12、24、48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两组患儿术中舒芬太尼追加情况, 麻醉复苏室(PACU)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儿手术前和手术后2 d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记录拔管后低氧血症、躁动、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记录有无气胸、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E组术后2、6、12、24 h VAS疼痛评分低于G组(均P<0.05)。两组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PACU拔管及恢复时间短于G组(P均<0.05), 与G组相比, E组术中追加舒芬太尼例数, 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术后补救镇痛例数均少于G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过程中取卵行生育力保存的方法, 为不宜经阴道取卵行生育力保存的患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至6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和妇科手术中拟行生育力保存的肿瘤患者。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对23例拟行输卵管手术的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卵巢表面小卵泡穿刺取卵, 获卵后送入辅助生殖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 获得优质胚胎冷冻保存。对拟行生育力保存的6例肿瘤患者妇科手术同时卵巢表面卵泡穿刺进行卵子体外培养。根据获卵、成熟、受精及胚胎培养等指标评价妇科手术过程中取卵的可行性。结果对于PCOS患者, 腹腔镜引导下卵巢表面卵泡穿刺的每周期获卵率为52.17% (12/23), 获卵患者的获卵数为(2.00±1.48)枚, 其中可培养卵数为(1.50±1.00)枚, 卵子成熟率为22.22% (4/18), 受精2枚, 卵裂1枚。拟行生育力保存的肿瘤患者妇科手术每周期获卵率为100.00% (6/6), 获卵数为(3.00±1.27)枚, 卵子成熟率为38.46%...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右侧星状神经节-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湘雅常德医院90例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全麻组(G组)、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全麻组(SG组)、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SAPB+全麻组(RSG组), 每组各30例。SG组于全麻前行术侧SAPB, RSG组于全麻前行RSGB+术侧SAPB, 待阻滞效果确定后所有患者根据体重以相同方案实施全麻并于术后配置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24 h内PCIA追加次数和术后24 h时静态、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舒适度评分(BCS)和睡眠质量评分(RSCQ)。结果与T0时相比, 三组患者在插管后1 min(T2)、拔管时(T4)MAP、HR均升高, 但RSG组升高幅度显著小于G组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发病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可导致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西医对因治疗的药物包括降糖药、扩张血管药、降低血黏度和抗凝溶栓药、抗氧化药、神经营养和修复药, 对症治疗主要采用缓解或减轻疼痛的药物。中医主要是采用药物、针灸和足浴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于医院行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P组行自控镇痛(PCIA),TAP组行PCIA联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QLB组行PCIA联合QLB,TAP组和QLB组均于术前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麻醉,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3组的疼痛情况及舒芬太尼用量。结果术后3、6、12、24、36、48h,QLB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36、48h,QLB组NRS评分均低于T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12、13~24、25~48h,QLB组和TAP组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12、13~24、25~48h,QLB组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T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LB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作用时间长,药物用量少,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