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9期发表的文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第一作者单位更正为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石河子 832008。  相似文献   

2.
新生题录     
本文以平行病历的形式, 记录了医护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后, 患者却因心理问题拒绝治疗, 后来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帮助下, 积极接受治疗, 重新融入社会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疾病, 更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3.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43卷第10期发表的文章"GSTM1表达在亚低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关系", 通信作者单位更正为:1南京医科大学青岛临床医学院, 青岛 266071;2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 青岛 266071。  相似文献   

4.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健康, 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于慢性PJI, 二期人工关节翻修术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然而, 该术式亦存在其局限性, 如:患者短期内可能需要接受至少2次手术、出现骨水泥间隔器相关并发症或在二期翻修取出骨水泥间隔器时可能造成更多的骨质破坏, 从而增加手术难度等。因此, 目前一期人工关节翻修术在慢性人工关节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的关注。本期特邀曹力教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观点输出, 通过从感染控制率、术后功能康复、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适应证多个方面分析论证, 他认为一期翻修或许终将替代二期翻修。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常发生于下肢深静脉或髂股段近端静脉, 血栓形成后脱落可引起肺栓塞, DVT与肺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在没有任何治疗的30 d内有相当高的死亡风险, DVT为3%, 肺栓塞为31%。因此, DVT的防治越来越受重视。本刊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 2013年发布了"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2021年更是发布了"中国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21)", 以上共识与指南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DVT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骨折部位及类型不同, DVT的发生率也不同。近年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红会医院张堃教授研究团队针对下肢骨折患者DVT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研究, 本期特邀请张堃教授撰写了"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时间、部位规律研究及药物防治效果评价"一文, 重点阐述了下肢骨折患者DVT的发生时间与部位规律、药物防治效果评价, 其结论不仅可为创伤骨科医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预防DVT...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精准医学理念和技术深入人心, 中国临床肿瘤学实践逐渐迈入精准、联合、多样化的医疗时代。为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在肝胆肿瘤领域的应用价值, 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本期重点选题为"肝胆肿瘤免疫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7.
序一题录     
中国是肝癌大国, 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约占全世界病例数一半。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 新一代的中国医学家做了很多创新的尝试, 在肝癌领域, 我们已经可以走在世界前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肝癌病人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刊2023年第29卷第5期401页《睑袋修复联合眶隔脂肪团游离移植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一文, 应作者要求, 更换通讯作者, 原通讯作者夏正义更换为母文海, 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9.
骨感染一直是骨科临床的"烫手山芋", 而复杂骨感染的诊治无异于"火中取栗", 充满挑战。近年来, 骨感染诊治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本期由余斌教授组稿的"骨感染"重点刊刊登的6篇相关论文针对此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旨在使广大骨科医生正确认识不断更新的治疗理念, 以提升骨感染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前臂骨折脱位损伤类型较多, 损伤结构及形态各异, 目前临床上对于一些少见类型的前臂骨折脱位认识还不足。本期院士专家论坛特邀公茂琪教授针对临床报道不多的6种前臂骨折脱位展开讨论, 包括创伤性单纯桡骨头脱位、分离性肘关节脱位、汇聚性肘关节脱位、前臂criss-cross损伤、Essex-Lopresti损伤和前臂双极骨折脱位, 在总结各种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损伤机制基础上, 分享其团队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体会。尽管目前尚没有统一的"金标准"治疗方式, 但仍可以总结一定的治疗原则和核心要点, 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发表于我刊2023年第5期, 第一作者为孙萌的文章, 原目录中论文题目更正为《青少年减重与代谢手术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作者贡献声明中, 更正为"刘洋、刘佳: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2.
自主创新能力是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源泉和动力, 人工智能、互联网诊疗等新的医疗形式的变革, 加速推动了骨科创新发展。本期特别邀请张英泽院士组织了"创伤骨科自主创新"重点刊, 旨在展示部分创伤骨科医生新颖的治疗理念与自主设计的医疗器械, 希望以点带面, 激发广大创伤骨科医生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参与, 将新理念、新技术与临床实践深入结合, 以推动我国创伤骨科整体诊疗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值此2024年新年之际, 我谨代表中华医学会《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委员会, 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杂志的诸位领导、专家学者、编委、审稿人、作者、读者及各界人士, 致以诚挚的新年祝福!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与厚爱, 才使得我们的杂志能够不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4.
序三题录     
近年来, 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免疫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肿瘤病人从中获益。然而, 作为新兴治疗, 尤其在肝胆肿瘤领域, 免疫治疗还未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免疫治疗领域还有很多问题亟需探讨。为进一步总结临床应用经验,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汇集关于肝癌免疫治疗经验, 期待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造福广大病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冬季奥运会(冬奥会)、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冬残奥会)的举办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开启了中国、乃至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随着运动的普遍开展, 以及技术的参差不齐, 冰雪运动损伤患者越来越多。冰雪运动常见的损伤类型有扭伤、拉伤、划伤、摔伤、脱臼、骨折、头部损伤、脊椎损伤、内脏损伤及冻伤等, 其中扭伤、拉伤和骨折占滑雪损伤总数的70%~80%。本期王钢教授特组织一期"冰雪运动损伤"重点刊, 共刊出5篇相关文章, 着重介绍了目前我国冰雪运动损伤的特点与防治现状, 内容涉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雪上项目的创伤特点与救治及高山滑雪相关严重运动损伤的特点, 以及新疆地区、青岛部分地区冬季冰雪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等, 旨在进一步明确我国冰雪运动损伤的临床特点, 规范冰雪运动损伤的防治, 进而提高此类患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积累了许多经验, 但关于其诊断评估、处理原则及治疗方法等许多问题仍未完全明确。为规范开展桡骨远端骨折的诊疗, 本期刊登了"中国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指南(2023)", 希望能够为创伤骨科医生的诊疗规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足踝损伤领域的诊治发展迅速, 本刊每年均组织"足踝损伤"重点刊。但往期刊登的研究内容多为新鲜损伤, 当新鲜损伤漏诊、漏治或误治时容易发展为畸形愈合, 其治疗对足踝外科医生极具挑战。因此, 本期特邀唐康来教授组稿"足踝部骨折畸形愈合"重点刊, 其目的旨在推动学术交流, 进一步提升该领域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是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的手术方式,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 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随着患者对微创需求的增加、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与技术的逐渐成熟, 更为"微创"的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应运而生。虽然10余年来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发展迅速, 但其临床应用仍存在不少争议与问题。为了规范水介质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开展、提高该技术的临床应用疗效, 本期刊登了"水介质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指南(2022)"。该指南从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定义与分类、适应证与禁忌证、优势与劣势、围手术期干预与手术方式、融合器的选择与置入、术后随访指标、疗效、融合率及并发症等各个层面进行讨论, 希望能够为脊柱骨科医生的诊疗规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混合现实、智能导航为核心的数字医学技术在复杂创伤、骨病的诊疗中崭露头角, 已经成为骨科精准治疗、改善预后的有效途径。智能骨科是数字骨科发展的高级阶段, 加上3D打印技术将赋能骨科创新, 引领骨科的未来发展。本刊一直致力于智能骨科技术在我国临床的应用和推广。由本刊组织的"智能骨科"重点刊, 针对此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促进该领域在骨科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下颈椎损伤, 以往的分型和治疗更注重骨骼系统的重建复位固定, 缺少仿生学修复理念。郝定均教授等撰写的"从仿生学角度论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一文在传统各种颈椎骨折分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治疗此类损伤更具有指导意义的仿生修复理念, 将颈椎体作为一个运动单元, 充分考量颈椎体运动单元里颈椎骨、侧块、关节囊、颈椎间盘及韧带在损伤中的变化和对脊髓的损伤影像, 对手术治疗方案设计与选取有更严谨的判断, 这既能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也能为医疗费用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