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詹晓欢 《光明中医》2016,(1):126-127
"三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或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的简称)在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证治篇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均有论述,但历代医家争议颇多,笔者通过拜读多位医家的注解,就三附子汤存在的疑问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3.
浅谈《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方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晨辉 《河北中医》1999,21(3):159-160
历代注家对《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证有不同的解释,在分析桂枝附子汤证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对其进行了简释,并对方中白术的功效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三附子汤"作为仲景治疗风湿兼阳虚证的代表方剂,主要包括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或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3方。"三附子汤"均可治疗风湿相搏兼阳虚证,均有温阳止痛之效,但在主治病证上又略有不同,用桂枝附子汤时,因证属表阳虚,风邪偏盛,风湿之邪相搏在表,治宜速决,故用附子三枚,佐甘草二两以缓其烈性,重用桂枝达四两,以温经通阳,使风湿之邪得阳气蒸发而从外散发。用白术附子汤时,因表阳气虚,湿邪偏盛,故用附子一枚半,并减甘草之量为一两,去前方辛散之桂枝,加白术苦温燥湿,共逐皮间水气,此为因势利导之法。用甘草附子汤时,因表里阳气皆虚,风湿俱盛,但以风邪为主,故治宜标本兼顾,风湿同治,方中用附子二枚、炙甘草二两,此为缓兵之计,而用桂枝达四两,以祛在表之风邪,合白术以除在里之湿邪,使风湿之邪从内外分解。从《伤寒杂病论》中附子应用的研究可以看出,附子类方可治疗多种疾病,主要是用于治疗痹证、少阴病、霍乱、水气、痰饮等证。而究其根本病机不过虚实两端:虚,主要为阳气虚,可涉及肺、脾、心、肾;实,主要是寒湿痹阻,涉及脾及经络。因主治病证不同,"三附子汤"用药、配伍通变化裁十分讲究,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5.
甘草附子汤治疗痹症10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附子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为“风湿相搏 ,骨节烦疼 ,掣痛不得屈伸 ,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 ,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 ,甘草附子汤主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应用此方随症加减 ,治疗痹症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0 7例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性 5 9例 ,女性 48例 ;男性年龄在 17岁~ 70岁 ,女性年龄在 16~ 65岁之间。病程在12小时~ 2 5年不等。现代医学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81例 ,腰椎间盘脱出症 2 1例 ,坐骨神经痛 5例。2 治疗方法药用甘草附子汤 :附子 10 g ,白术 10 g ,桂枝 2 0g ,甘草10g。随症…  相似文献   

6.
甘草附子汤加味治疗痹证6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虹  杜惠莲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30-830
甘草附子汤 ,出自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 ,原文“风湿相搏 ,掣痛不得伸 ,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 ,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 ,此方主之。”笔者导师在临床实践中 ,应用此方随访治疗痹证 6 6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6例中 ,男 2 4例 ,女 4 2例 ;年龄 16~ 6 5岁 ;病程 12小时~ 7年。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 ,风盛 2 3例 ,湿盛 18例 ,寒盛 2 5例 ,其中久痹 4例 ,骨痹 13例 ,周痹 4例 ,鹳膝风 4例。现代医学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34例 ,坐骨神经痛 4例 ,腰脱 18例 ,骨质增生 13例。2 治疗方法甘草附子汤方由附…  相似文献   

7.
艾相乾  张仕玉 《光明中医》2011,26(2):356-357
附子汤见于《伤寒论》少阴篇中,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宜炙之,附子汤主之。"(宋本304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条)。此二证是因少阴阳气素虚,或感受寒邪之后,伤害阳气,以致形成阳气虚衰,寒湿内盛之征象。  相似文献   

8.
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邱明义,曹远礼,俞良栋,李波(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均为《伤寒论》之方,三方均有止痛之功。为了验证三方的镇痛作用,特作如下有关实验。1实验材料1.1药物附子汤(附...  相似文献   

9.
《伤寒杂病论》对风湿三附子汤的论述详见于《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历代医家对于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的病证解读仁智互见,尤以白术附子汤为著.通过对其方证进行探讨,试析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的发病机制与治法,以便对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认为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乃内外合邪致病,治疗均旨在取微汗之义,注重顾护里气.然发汗太过,风邪虽去,病必不除,湿邪辗转,流滞皮下而现白术附子汤证.两方虽然症状相同,但是证候不同,病理反映亦不同.然药随方变,而方随证转,故制方加减用药应当以证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加味桂枝附子汤治疗寒湿痹证2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寒湿痹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见于多种风湿类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吾师吴生元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指导老师之一,擅治痹证,在临床上常用加味桂校附子汤治疗。笔者自1997年4月~1999年4月,采用此方治疗220例寒湿痹证,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1.
张红新 《河南中医》2014,(6):1016-1016
近日笔者学习黄文政教授学术思想,对其辨证的精确及方药的灵活运用深有感触。黄文政教授,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之一的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教学40载,不仅擅长肾脏病临床及科学研究,在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研究中,运用活血祛风、软坚散结法、和解少阳法、益气养阴法等治疗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症等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一些疑难杂症方面更能精确的辨证。现就黄老一则病案谈一下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老年病中的应用朱一斌(长沙老年病医院,410005)麻黄附子细辛汤,首见于《伤寒论》,为张仲景所创,用以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的少阴阳虚兼太阳表证。方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为助阳解表的代表方。老年患者常见素体阳虚,...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甘草附子汤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秋涛  毕开顺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200-1201
甘草附子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由甘草4g,附子4g,白术4g ,桂枝8g组成。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其中甘草酸为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桂皮酸为桂枝的主要成分,其含量测定方法多,文献报道较多[1 4] 。甘草附子汤传统剂型为水煎剂,为将其开发为现代中药成方制剂,本室作了一系列研究。本研究采用5 0 %乙醇对甘草附子汤进行回流提取,以浸膏得率、甘草中主要成分甘草酸的含量和桂枝中主要成分桂皮酸的含  相似文献   

14.
黄道富  肖美珍 《陕西中医》1990,11(3):126-127
<正> 甘草附子汤源于张机《伤寒论》,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四味药物组成,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方中桂枝祛风和营,附子温经散寒、定痛除湿,白术健脾燥湿以实卫,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历代医家文字论述已不匮乏,然临床运用则鲜有报道。余业医数十之稔,师仲景之法,揣摩方义,加减变通,是方不徒为风湿滞留关节而设,恒仿引伸用于真心痛、蛔厥、结阴诸症,无不应效,谨举验案于下。一、真心痛林某,女,55岁,工人。1984  相似文献   

15.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由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麻黄、附子、细辛组成,有温阳散寒、通利气机之功,治疗水饮所致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之"气分"证.笔者宗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气分,即寒气乘阳之虚而结于气者"之说,结合<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短病脉证并治>"阳微阴弦……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认为这里的"气分"证乃因心阳不足,心气内结,寒水内停,心阳失旷所致,与肺肾功能失常关系密切.把本方用于治疗心肺肾阳气亏虚、水饮内停所致的心肺急症,收效颇捷.本文就此略呈管见,借以引玉,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黄附子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为治寒实内结的良方。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急腹症,每获良效,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王爱军 《光明中医》2014,29(1):153-154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书用治太阳少阴并病。笔者在深入学习《伤寒论》并大量阅读前贤有关论述后认为该方具有"温阳通经,助阳解表"的作用,并大量运用于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取得了一定疗效。并举临床验案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讨论大黄附子汤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时的药学作用并评价疗效。方法:随机慢性肾衰竭患者(共6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此外观察组额外使用大黄附子灌肠汤辅疗,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总体有效率,计算肌酐清除率(Ccr),进而确定大黄附子汤是否具增效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Cr、BU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也有明显提高。结论: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时,大黄附子汤辅助治疗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桂枝附子汤治疗雷诺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诺病是一组以肢端皮肤对称性、发作性苍白、发绀和潮红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 常由情绪激动或受寒等因素诱发,本病属中医学"痹证"、"四肢厥冷"范畴,临床少见,且大部分集中于女性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近几年来笔者以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该病3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