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扬州市中小学生肥胖和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扬州市中小学生肥胖和饮食行为,为预防中小学生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扬州市4所中小学校的1 080名学生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同时以问卷的形式对该人群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肥胖率为9.44%,城市为10.92%,农村为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16.99%和14.16%。超重和肥胖的学生都具有进餐速度快和常吃高能量食品的习惯;超重学生有暴饮暴食和喜欢吃甜食的行为特点,低年龄组表现明显。结论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注重家庭环境,有利于中小学生肥胖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平遥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平遥县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平遥县县直中小学生 12 5 71名7~ 18岁现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县直中小学营养不良率为 2 2 2 % ,超重、肥胖率为 16 0 %。营养不良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而超重、肥胖率则显著低于男生。中学生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小学生 ,而超重、肥胖率则显著低于小学生。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由此可见从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 ,调整膳食结构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2006年章丘市部分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淑玲  苏军  陈晓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1017-1018
[目的]了解章丘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9~12月,在章丘市抽取3所中学、3所小学,对2135名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调查学生2 135名,营养不良率为22.39%,超重率为6.32%,肥胖率为8.90%。营养不良率中学生为26.77%,小学生为17.94%(P<0.01);肥胖率小学生为10.48%,中学生为7.34%(P<0.01)。肥胖率中学男生为9.34%,女生为5.23%(P<0.05)。[结论]章丘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较低,肥胖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邯郸市涉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并探讨饮食行为对其影响,为开展学生超重、肥胖饮食相关行为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4—10月抽取涉县中小学生共6 327名,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以了解涉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饮食行为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6 327名学生,超重学生844名,超重率13.34%;肥胖学生571名,肥胖率9.02%。其中男生3 160名(49.94%),超重学生521名,超重率16.49%,肥胖学生392名,肥胖率12.40%;女生3 167名(50.06%),超重学生323名,超重率10.20%,肥胖学生179名,肥胖率5.65%。通过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吃高能量零食次数(OR=2.243)、吃饭速度快(OR=6.311)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吃饭用碗与成人用碗一样大(OR=0.523)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涉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与中小学生高能量零食使用频率高、吃饭速度快及吃饭用碗大小等饮食行为因素有关。因此,应针对相应问题开展合理的膳食教育,从而有效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昆明市7所中小学校的5956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昆明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6.83%;超重率为8.83%;肥胖率为8.46%。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生。初中生营养不良及肥胖率均高于高中生及小学生。小学生肥胖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10~12岁为肥胖增长的高发年龄。[结论]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昆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两种营养问题并存,学生的营养总体上分布出现“双峰现象”,即肥胖、超重及营养不良并存,正常体重者比例减少,应针对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问题,提出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方法 ]对福建省监测点学校 1996~ 2 0 0 2年的学生营养状况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 2 0 0 2年营养不良率为 2 4 46%、肥胖率为 5 16% ,均较 1996年有所上升 ;各年度营养不良率均为中学生高于小学生 ,肥胖率均为小学生高于中学生 ;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好于城市。 [结论 ]福建省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城市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是肥胖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黄咏梅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6):705-705,712
[目的]了解泉州市洛江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6所中小学部分学生检测身高、体重,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调查18 318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1.16%,肥胖率为2.49%;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肥胖率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结论]泉州市洛江区中小学生营养问题较严重,营养不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崇文区2008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重点调查超重、肥胖患病情况,为有效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崇文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人员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采用身高体重法筛查超重及肥胖。结果崇文区中小学生肥胖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肥胖率已达到25.12%,超重+肥胖率达32.12%,进入"高警戒水平"[1]。无论中学还是小学,男生肥胖率都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干预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学生的营养水平和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 1998- 2 0 0 0调查我区中小学生的营养资料 ,采用 WHO推荐的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和 1995年我国学生 7~ 2 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 [结果 ]1998、1999和 2 0 0 0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 2 2 .8%、31.0 %和 36 .2 % ,呈逐年上升趋势 (P<0 .0 1) ,且轻度 >中度 >重度 ;肥胖发生率分别为 11.2 %、10 .8%和 10 .0 %。营养不良率男生低于女生 ,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 ,肥胖率逐年稍有下降。营养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 ,肥胖率则小学生高于中学生。 [结论 ]3年来学生营养不良率持续增高 ,肥胖率不能控制在 5 %以内 ,家长应提高对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认识 ,重视学生营养的合理调节 ,纠正偏食、零食不良习惯 ,加强学生自身体育锻炼和作息规律的协调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查沙县中小学生肥胖现状并进行比较。[方法]利用2006年学生体检资料,分别用“身高别体重”和BMI标准统计中小学生肥胖、超重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身高别体重和BMI标准筛查出的肥胖率分别为6.1%和3.2%,超重率为7.7%和8.3%,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用2种标准筛查出的肥胖和超重率不一致,有2.7%(368/13580)学生用身高别体重标准不能进行评价;2种标准查出的肥胖率均为小学组高于初中组,初中组高于高中组,男生高于女生。[结论]沙县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2种标准筛查的超重与肥胖率有差异,BMI标准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超重和肥胖筛查。  相似文献   

11.
苏发旺  白光平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75-1777
目的了解云南省姚安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等常见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0年和2011年随机抽取云南省姚安县中小学生11 725人,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体重值》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201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6.67%,较2000年下降了20.29%;而肥胖检出率较2000年上升了1.13%。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检出率随年级的增加而升高,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结论营养不良与肥胖的防治仍然是该县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仲晓芸  邱娴颖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74-2675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无锡市南长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视力防治提供依据,寻找影响因素,制定预防策略。方法对南长区15所小学、4所中学在校学生进行现场视力检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灯箱逐个检查受试者左、右眼裸眼视力。结果 2009—2011年南长区中小学生50 054人,视力不良率为38.47%,3年视力不良率分别为39.07%,38.26%和38.08%,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学习阶段升高而递增,不同学习阶段的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长区中小学生视力情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校舍硬件条件和学习环境,同时对于预防近视进行大力宣教,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矫治措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谭亮华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095-1096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找出影响学生健康的各种因素,科学地指导学校卫生工作。[方法]2006年9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3团某中学914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14人,营养状况正常的占71.44%,超重的占8.75%,肥胖的占4.93%,营养不良的占13.46%,<6岁无标准的13人;身高中、上等的占93.11%,下等的占6.67%,无标准的4人;体重中、上等的占96.50%、下等的占3.18%,无标准的3人。中学生超重率、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营养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1)。[结论]183团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王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910-912
[目的]了解柳州市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减肥相关行为和运动锻炼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3所不同类型学校的4800名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不健康饮食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过去7d内中学生每天喝汽水饮料和吃甜点1次以上率分别为:14.3%、22.6%,有6.6%的学生每周至少有3d或以上在西式快餐店用餐,18.3%的学生每周至少有3d或以上吃过路边摊提供的食品,65.8%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至少吃2次新鲜蔬菜,77.2%的学生每天不能做到喝1杯牛奶/豆奶,30.5%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吃早餐。部分中学生存在不合理减肥现象,33.0%的学生存在偏食;中学生每天运动1h以上者占57.8%;每天看电视/录像2h以上者占46.0%;每天做课外功课、补课4h以上者占18.4%;每天玩电子游戏4h以上者占14.2%。[结论]柳州市中学生存在多种不健康饮食行为,缺乏体育运动、静态活动较普遍,应尽快开展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驻马店市2165例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芳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67-1168
目的掌握驻马店市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探讨各种因素对贫血的影响,指导学校做好中小学生的贫血防治工作。方法对2008年驻马店市城区三所学校的2165名学生的贫血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驻马店市2165名中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为12.47%,高中生16.08%,初中生9.38%,小学生5.08%;男生10.36%,女生14.65%。结论驻马店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年级、性别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今后该市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状况,为预防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7年,每年对厦门市海沧区台商投资区城区和农村各1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体检。[结果]肥胖罹患率,2004-2007年平均为5.62%,各年分别为5.27%、5.32%、5.61%、6.25%(P〉0.05)。平均肥胖率,小学男生为10.22%,小学女生为4.07%(P〈0.01);中学男生为6.49%,中学女生为2.82%(P〈0.01);城区学生为6.36%,农村学生为4.49%(P〈0.01)。超重罹患率,2004-2007年平均为5.75%,各年分别为5.23%、5.38%、6.34%、6.00%(P〈0.05)。平均超重率,小学男生为9.12%,小学女生为6.97%(P〈0.01);中学男生为5.02%,中学女生为3.98%(P〈0.01);城区学生为6.21%,农村学生为5.05%(P〈0.01)。[结论]台商投资区中小学生超重率、肥胖率不高。  相似文献   

17.
防城港市2007年中小学生HBsAg携带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防城港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为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全市10162名中、小学生进行HBsAg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6.98%;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阳性率分别为2.78%、8.17%、12.07%。小学与初中、小学与高中、初中与高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6.60、252.58、23.83,P〈0.0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8.54%、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9,P〈0.01);城区学生检出率为5.16%,农村学生检出率为9.92%,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7,P〈0.01)。结论防城港市中小学生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仍有待加强,要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做好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提高学生免疫水平,降低乙型肝炎感染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北京市顺义区中小学生的常见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10年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为青少年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顺义区7所监测学校所有在校学生为检测对象,进行体质与健康监测。结果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3.0%,肥胖检出率为11.6%,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4.0%,贫血检出率为3.9%,龋齿检出率为7.8%。结论视力不良是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同时存在,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学生贫血问题依然存在;加强龋齿预防,要从小做起。  相似文献   

19.
姬春燕  孙洪文  李慧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68-177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9—2010年度大兴区全体中小学生的健康监测资料,对学生视力低下、肥胖、营养不良、龋齿、沙眼、贫血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加体验学生共计62 280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8.43%,女生高于男生,随学段上升而增高。肥胖检出率为12.63%,男生高于女生,随学段上升而减少。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5.80%,女生高于男生,高中偏高,小学及初中相对偏低。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0.77%,女生高于男生,随学段上升而增高。恒牙龋齿患病率为13.47%,女生高于男生,小学阶段偏低,初、高中普遍偏高。沙眼检出率为0.73%,男女生各学段的变化略有差别。结论视力低下、肥胖和龋齿的防治工作仍是常见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努力探索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其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