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第6大肿瘤,近年来HCC发病率在欧洲和美国呈上升趋势,我国为高发区。中医药防治HCC是我国治疗HCC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复方中药制剂对HCC细胞的直接抑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迅速;复方中药制剂预防和治疗HCC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5年中药复方制剂防治HC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苦参素抗肝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发良 《医学综述》2011,17(19):2992-2995
苦参素是生物碱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苦参素抗肝癌的治疗已逐渐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苦参素抗肝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分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阻滞细胞周期进展、调节宿主免疫功能、抑制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逆转肝癌细胞多耐药性。现就苦参素抗肝癌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ANKRD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ANKRD1促进HCC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功能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ANKRD1在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临床病理学分析ANKRD1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利用慢病毒感染将肝癌细胞系中的ANKRD1敲低或过表达,通过CCK-8、划痕、Transwell、EdU以及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在体内体外检测ANKRD1对肝癌细胞增殖与迁移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NKRD1对HCC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结果:ANKRD1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过表达ANKRD1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而ANKRD1敲低则会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Western blot与皮下瘤免疫组化实验表明ANKRD1可以促进HCC细胞EMT通路激活。结论:A...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肝癌是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多发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第2,患者确诊肝癌后手术机会较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历史源远流长,大量的体内外实验,揭示了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对中医药防治肝癌血管生成的研究现状作一如综述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外泌体是一类小的纳米级胞外囊泡,通过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分子(如蛋白质、DNA、RNA),进而发挥细胞通讯的作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高发生率与高病死率的特点。研究发现,外泌体通过参与调节HCC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发生、转移及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在HCC的诊治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外泌体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诊疗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文章分单味中药研究,复方中药研究以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CVB3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总结综述.[结果]单味中药、复方中药通过抑制CVB3复制,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机制在体内外实验中治疗VMC.[结论]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VMC疗效明确,但在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立题依据及设计思路】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鳖甲煎丸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研究表明具有较好的抑制肝癌生长,防止肝癌转移的作用,但其机制不明。本实验拟观察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影响,从细胞凋亡和肿瘤血管新生角度探讨其抗癌机制,为临床应用此方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实验内容】 (1)大鼠含药血清的制备;(2)MTT法检测不同剂量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3)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对Bel-7402细胞凋亡情况;(4)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Bax、ERK1、p-ERK、JNK、p-JNK等相关凋亡蛋白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影响MAPK信号通路传导,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细胞VEGF、Delta-4、NICD等蛋白表达变化,探讨鳖甲煎丸影响VEGF-D114-Notch信号通路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材料】 SD大鼠、胎牛血清、中药、5-FU、相关抗体等。 【可行性】 (1)鳖甲煎丸以活血、补益、散结为主,既有攻伐之效,亦含补益之功。课题组前期在体实验证明鳖甲煎丸具有较好的抑瘤功效。血清药理学对于中药复方制剂的复杂化学成分能更好的反映药物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理效应的真实过程,在理论上具可行性。(2)课题组成员已掌握相关实验技术。(3)科研中心仪器设备能满足实验所需。 【创新性】 中药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控制瘤体生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对中药抗肿瘤的研究仍以单味药或药物单体成分及临床经验方为主,而中医经典复方对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则相当少见。本课题在前期鳖甲煎丸抑制S180实体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影响,并运用血清药理学、形态学、流式细胞术、MTT、蛋白质印迹等方法,试图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阻碍瘤体内血管生成两方面,探讨鳖甲煎丸治疗肝癌的可能机制。本研究在思路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相结合,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肝癌机制。为中医经典复方治疗肿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迄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观察显示,中药复方肝积方对肝癌有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价肝积方对HCC的作用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选用BALB/c裸鼠建立皮下肝癌异种移植模型,灌胃给予肝积方干预后,观察肿瘤生长和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cAMP调节的磷酸化蛋...  相似文献   

9.
应用体内外抑瘤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Westernblot实验进行检测和观察,探讨青蒿酯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青蒿酯钠对人肝癌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诱导体外人肝癌细胞凋亡通过P53非依赖性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鹏  黄美松  胡阳黔 《重庆医学》2015,(28):3903-3907
目的:研究沙利霉素(Sal)增强肝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及其机制,为抗药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用肝癌细胞株 HepG2、SMMC‐7721和 M HCC‐97H 为研究对象,运用 M TT 方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 Sal 和5‐FU 联合作用下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克隆形成、细胞凋亡和肿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blot 方法检测 Sal和5‐FU 联合作用对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Sal 和5‐FU 联合作用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并诱导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5‐FU 能促进肝癌肿瘤干细胞增殖,而 Sal 降低5‐FU 的这一作用;同时 Sal 能抑制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结论 Sal 通过抑制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增强肝癌细胞对5‐FU 的敏感性;Sal 和5‐FU 联合作用为抗药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