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用猪源生物材料骨进行骨性胸壁修复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只中国杂种犬进行右侧开胸,切除第5~7肋及肋间肌,胸壁缺损9 cm×8 cm,用人工骨替移植替代第5、6肋.术后1周及1、3、6、12个月分别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人工骨有无发生移位、脱落、变形及植入骨溶解变薄.术后6、12个月各解剖2只动物,分别进行大体检查,观察人工骨与犬自体骨连接处有无骨痂形成,对位、对线是否良好,犬胸壁内外表面弧度与犬胸壁是否一致;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植入骨与犬自身骨交界处组织结构及植入骨周围有无排异反应.余下2只进行长期观察,以预测人工骨长期置入体内的可能性及转归.结果 6例动物全部长期存活,X线检查人工骨无移位、脱落、变形及植入骨溶解变薄等.大体观察犬骨性胸壁内外表面塑形良好,人工骨与犬自体骨连接处有明显的骨组织及软骨组织和明显骨痂形成,移植骨对位、对线均良好;组织学观察植入骨与犬自身骨交界处由骨组织和软骨组织组成,外层为骨膜组织,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存在,未见炎细胞浸润等排异反应,移植骨中段为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内有新生血管形成.结论 猪源生物型人工肋骨是一种优质骨性胸壁重建材料,置入机体后具有逐渐溶解破坏并向自体骨转化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猪源生物材料骨进行骨性胸壁修复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只中国杂种犬进行右侧开胸,切除第5~7肋及肋间肌,胸壁缺损9 cm×8 cm,用人工骨替移植替代第5、6肋。术后1周及1、3、6、12个月分别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人工骨有无发生移位、脱落、变形及植入骨溶解变薄。术后6、12个月各解剖2只动物,分别进行大体检查,观察人工骨与犬自体骨连接处有无骨痂形成,对位、对线是否良好,犬胸壁内外表面弧度与犬胸壁是否一致;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植入骨与犬自身骨交界处组织结构及植入骨周围有无排异反应。余下2只进行长期观察,以预测人工骨长期置入体内的可能性及转归。结果 6例动物全部长期存活,X线检查人工骨无移位、脱落、变形及植入骨溶解变薄等。大体观察犬骨性胸壁内外表面塑形良好,人工骨与犬自体骨连接处有明显的骨组织及软骨组织和明显骨痂形成,移植骨对位、对线均良好;组织学观察植入骨与犬自身骨交界处由骨组织和软骨组织组成,外层为骨膜组织,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存在,未见炎细胞浸润等排异反应,移植骨中段为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内有新生血管形成。结论猪源生物型人工肋骨是一种优质骨性胸壁重建材料,置入机体后具有逐渐溶解破坏并向自体骨转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巨大胸壁缺损(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巨大胸壁缺损,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以环氧交联多抗原簇封闭法及不同浓度氨基酸溶液漂洗法对猪的膜性及骨性材料进行组织处理及表面改性,制备出生物材料人工胸膜及人工肋骨,并于术中构建人工胸壁对5例巨大胸壁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重建.结果采用生物材料人工胸膜及人工肋骨对4例胸壁巨大缺损的患者进行重建;采用自体肋骨及高分子材料补片重建胸壁缺损1例.5例胸壁缺损面积为(14×11~21×18)cm,术后随访6~40 mo,均存活,且呼吸动度良好,无胸廓畸形及反常呼吸发生.结论生物材料人工胸壁重建胸壁缺损符合生理结构,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使用的胸壁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对犬脊柱重建及植骨融合的作用.方法:12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3)及实验组(n=9).将其制成腰椎椎体切除模型,对照组植入髂骨,实验组植入填塞有松质骨碎骨块的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摄正、侧位片,观察植入后椎节高度的变化及对植骨融合的影响.术后3个月、6个月将实验犬分批处死,切取相应脊柱单元制成不脱钙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骨融合情况.结果:椎体置换术后即刻椎节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较术后即刻显著下降(P<0.01),但仍不低于术前高度,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人工椎体周围有纤维细胞及少量软骨细胞生成,植入后6个月在人工椎体与骨界面上有大量软骨细胞及部分骨细胞生长.结论: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植入后可有效重建椎节高度,在犬人工椎体周围有成骨现象;该人工椎体可兼顾术后即刻的稳定性及远期骨性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本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6例行侧前路减压术、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植骨重建椎体骨缺损,并观察术中和术后局部及全身反应、人工椎体稳定性、材料与骨组织界面接触、植骨愈合等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16个月,无明显局部及全身反应,组织相容性好.术后3~6个月达骨性愈合,椎节即刻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均好,无界面骨质吸收及人工椎体下沉现象.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可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后椎体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目前较理想的椎体间支撑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
带蒂心包重建右室流出道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带蒂心包重建右室流出道的效果。方法:在20条杂种狗的主肺动脉上用带蒂自体心包补片,同时在右心耳上用离体自体心包补片。术后l、2年分批取出移植心包及正常心包,分别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带蒂心包组织柔软,弹性良好,无钙化;大量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正常且核膜存在。不带蒂心包苍白,组织僵硬,弹性差,灶性区域纤维素样坏死,钙化灶形成;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稀少,核碎裂。术后l、2年结果相比较,上述差别明显。结论:带蒂心包有良好的组织生物学活性,是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行各种白内障摘除+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以内、3个月~1年、2年、3年、6年及19年眼压、裸眼视力,裂隙灯检查术后术眼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以内者5例(5只眼),占20.83%,3个月以上者19例(20只眼),79.17%,中位数24个月,术前平均视力0.02,术后平均视力0.28,术前平均眼压14.20 mmHg,术后平均眼压15.42 mmHg,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有1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及大泡性角膜病变,另1例发生人工晶体外侧袢对应区局限性角膜轻度混浊.结论 白内障摘除+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作为另一种无囊膜支撑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选择,手术操作简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重度磨损的患者行咬合重建的固定修复探讨牙合重建的有关问题.方法 采用钴铬金烤瓷冠对28例上下牙列重度磨损、正常咬合关系丧失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12个月观察修复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重建后牙列形态、咬合面及面下1/3高度获得适当恢复,美观改善,咀嚼功能良好.结论 对牙列缺损并重度磨耗的病例,固定义齿是牙合重建修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何德沛  严宇  吴洪坤  余扬  罗永金  李正恭  谢英  杜耘 《重庆医学》2011,40(27):2709-2710,2713,2700
目的观察自制牛颈静脉带瓣管道(VBJVC)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戊二醛(GA)处理的VBJVC对6只犬(犬1、2、3、4、5和6)行右心室肺动脉重建术。并使用心导管测定术前、后及术后1~2年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结合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右心室造影,评价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犬1于术后24 h死亡,犬2、4、5存活14~18个月死亡,犬3、6健康存活2年多。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手术前、后及术后1~2年,右心室压及肺动脉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无明显变化。右心室与肺动脉收缩压差仅1.0~2.4 mm Hg,右心室舒张压均正常。术后1~2年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室造影检查,管道无狭窄,瓣膜活动自如,无明显增厚,关闭良好,无反流。结论经戊二醛处理的VBJVC重建犬右心室流出道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的眼压改变.方法:对100例白内障患者(108只眼)分成观察组(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及对照组(粘弹剂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组,50例患者54只眼)并进行手术前及术后6h,1,3,7 d;1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测量.结果:观察组术后6h除7只眼眼压升高超过2.80 kPa外,余眼压均在2.80 kPa以下,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观察组眼压降低,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h和术后1d眼压升高,与观察组及本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 d;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升高,而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眼压升高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可以避免术后早期由于粘弹剂引起的高眼压所造成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有效的预防牛心包瓣钙化的方法,本文在传统的戊二醛处理的基础上,再以0.5%甲苯胺蓝对牛心包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大鼠皮下埋植实验和组织钙、磷含量测定及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等方法,评价了甲苯胺蓝表面处理减缓牛心包瓣膜组织钙化的作用。结果显示:甲苯胺蓝表面处理能减缓牛心包组织的钙化,并且对牛心包膜组织含水量、抗张力强度和大鼠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驴心包在力学性能方面是否符合生物瓣膜的制备条件。方法用戊二醛鞣制脱细胞处理后的驴心包和牛心包进行对比研究。光镜下观察两组脱细胞效果。力学实验测定两组收缩温度、心包厚度、最大载荷、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结果脱细胞处理后,光镜下见戊二醛鞣制的驴心包和牛心包无残存的细胞核,而未经脱细胞处理的驴心包和牛心包可见弥漫性细胞核存在,两种心包无明显差异;驴心包组收缩温度(87.500 0±0.591 6)℃,牛心包组收缩温度为(87.560 0±0.371 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相同心尖部位的驴心包与牛心包比较,驴心包厚度薄,抗拉强度大(P<0.001);两者的最大载荷和撕裂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二醛鞣制的驴心包在力学性能方面适合制作心脏瓣膜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心包腔途径转染血管新生基因对缺血心肌的血管生成及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随机将12头中国小型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两组猪均采用球囊堵塞前降支第一对角支远端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即刻,采用经皮剑突下穿刺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心包腔内转染Ad-LacZ。以胶原酶1200 u及透明质酸酶3000u预处理心包后,在心包腔内注射含Ad-LacZ基因2.0×109pfu。对照组心包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天、7天及28天处死动物,对缺血心肌进行染色及病理观察。第二部分:随机将20头中国小型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每组又分3天(n=2)、7天(n=6)及28天(n=6)三个亚组。注射后3天、7天及28天分别用免疫组化、超声心动图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情况进行检测,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心包及心肌组织中Ad-VEGF165的表达。第三部分:20头小型猪随机分为心包转染组(心包组)和冠脉转染组(冠脉组)。心包组和冠脉组均注射Ad-VEGF1651.0 ml(2×109pfu),于注射前及其后3、7、28天分别测定组织内VEGF水平、微血管密度(MVD)、心功能。结果:①实验组注射Ad-LacZ基因后第3天、第7天及28天后X-gal染色有阳性细胞,以第7天最明显,对照组无阳性细胞。②Ad-VEGF165基因经心包腔转染缺血心肌组织后,在心包及组织中成高表达,于7天达到高峰,28天降至基线水平,血浆中无目的基因的表达;28天时,实验组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心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VD,517.0±75.7/mm2vs 226.5±54.1/mm2,P=0.009;LVEF72.11±5.2%vs 55.14±4.37%,P=0.005]。③心包组和冠脉组的心脏均表达有VEGF165基因,组织内VEGF水平在7天时达高峰,28天时降至基线水平,前组高于后组(702±85pg/ml vs 592±59 pg/ml,P=0.026)。而两组的MVD、心功能随转染时间延长均明显增加,但心包组优于冠脉组(28d,MVD,517.0±75.7/mm2vs 326.4±24.1/mm2,P=0.001;FS,32.9±2.2%vs 30.6±2.1%,P=0.049;LVEF,72.11±5.2%vs 65.87±2.16%,P=0.034)。结论:①应用球囊堵塞法可成功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胶原酶及透明质酸酶预处理心包后,腺病毒载体可转染缺血心肌,并持续表达4周。②用胶原酶及透明质酸酶预处理心包腔后,经其转染Ad-VEGF165可以诱导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局部VEGF蛋白表达,促进缺血心肌组织血管新生并能改善心功能。③导管介导的心包腔与冠脉转染Ad-VEGF165基因治疗心肌缺血是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而前者可能是更有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探头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6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确定心包积液程度,并设定穿刺路径。采用Seldinger法,在高频超声探头定位引导下,徒手心尖区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结果:86例心包积液患者均穿刺成功,术中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穿刺针穿入心包的过程及针尖的位置、导丝在心包腔的行进方向及深度、导管在心包腔的位置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心包积液的诊治中,高频超声探头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实时、准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牛心包纤维支架细胞重建组织工程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利于宿主细胞重建的组织工程生物瓣材料.方法Ⅰ组新鲜牛心包片经(Courtuman法脱细胞后用戊二醛(GA)固定;Ⅱ组脱细胞及固定方法同Ⅰ组,随后用2,3丁二醇改性.肌成纤维细胞(MFC)和内皮细胞(EC)分别取自猪颈动脉,分别培养,分层种植.通过台盼蓝染色、光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生长效果.结果Courtuman法基本脱去了牛心包细胞成分,使其成为富含空隙的纤维支架.Ⅰ组试片无细胞生长,Ⅱ组细胞处于增殖状态,第17天Ⅱ组组试片内部有MFC生长;第27天,Ⅱ组试片一侧有2~3层细胞生长,外层EC完整融合,部分EC拉长成梭形,内层MFC已迁移入纤维支架内.结论生物材料牛心包脱细胞、鞣制、改性处理后形成的牛心包纤维支架利于细胞生长.分别提取、分别培养、分层种植MFC和EC是一种实用的再细胞化组织工程技术,可在体外实现牛心包纤维支架的完全内皮化及部分间质细胞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外膜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7例行心外膜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7例患者均经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成功。1例术中发生室颤,立即行体外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3例出现心动过缓。所有患者在术后3d内均无心包填塞,5例诉不同程度胸痛,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包积液,心电图未见S T‐T改变。随访时间2~3月,无心律失常复发,无心包炎和心包积液。结论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良好配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取得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猪的3个主动脉无冠瓣进行匹配组合,然后缝制成新型的无支架主动脉瓣膜,体外脉动流和动物体内植入对其进行测试.方法 采集带有完整升主动脉的新鲜猪心脏,修剪之后保留升主动脉和二尖瓣前瓣及部分室间隔.用0.6%戊二醛进行主动脉根部预扩张和瓣叶零压力差固定之后,分别取3个大小和形态相似的无冠瓣进行拼接缝制,瓣膜的外侧和下缘覆以薄层牛心包.体外脉动流对制作的无支架猪主动脉瓣膜进行有效开口面积(EOA)和跨瓣压差(AP)测试,与同型号有支架牛心包瓣做对照.在体外循环下,用无支架瓣膜替换16只幼年绵羊的主动脉瓣膜,术中经食管内超声、术后定期经胸超声监测瓣膜的功能情况,并进一步观察动物的生存状况以及瓣膜的病理变化.结果 新型无支架瓣膜消除了右冠瓣下方的肌肉组织,增加了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体外脉动流测试结果表明,无支架猪主动脉瓣的EOA在各个流量点均高于同型号的有支架牛心包瓣(均P<0.05),而平均跨瓣膜压差(△P)则明显低于有支架牛心包瓣(均P<0.05).16只实验动物有12只术后存活,其中有5只存活大于90 d,3只超过180 d,2只超过360 d.术中超声检查证实所有无支架瓣膜活动情况良好,均没有反流,跨瓣压差低[(3.90±0.78)mm Hg].术后15~360 d经胸超声显示瓣膜的启闭功能良好.分别在术后5、15、45、90、180和300 d处死动物,病理检查显示,无支架瓣膜有轻到中度的钙化,没有瓣周漏和组织过度增生.结论 新型无支架猪主动脉瓣膜具有优良的血液动力学性能,手术植入相对简单,瓣膜具有较低的跨瓣压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太和县人民医院2002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7例心包积液患者,其中36例中等量和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采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国产规格为5Fr216cm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患者经CT或超声诊断和定位后,在病房床边心电监护下,患者取半卧位,选择剑突下或胸骨旁或心尖部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心包,置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持续引流及通过置入导管于心包腔内引流或给药或冲洗。结果 36例患者均于病房床边置管成功,留置时间平均8d(5~16d),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2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是安全、简捷、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相似文献   

19.
Subxiphoid pericardios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icardial effus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bxiphoid pericardiostom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was used in 21 patients. Total evaluation of the pericardial contents, direct inspection to break down loculations, simultaneous biopsies of the pericardium and pericardial fluid samples for diagnostic tests were achieved while avoiding the need for repeated pericardiocentesis and more invasive and difficult open drainage methods. Complete drainage without recurrence was obtained in 19 patients with one death and recurrence of effusion in another one. Two of these 19 cases developed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on follow-up and required a pericardiectomy. No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 The procedure can be done safely under local anaesthesia for all types of pericardial effusions providing prompt and long term relief of the abnormal haemodynamic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深部多点心包悬吊固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术中采用深部多点心包悬吊固定点,依次自左上肺静脉、上下肺静脉入口之间、下肺静脉和下腔静脉入口左侧2 cm缝合4~5根心包牵引线,套橡皮管后依次拉紧,逐渐使心包从浅至深呈面状抬高心脏.结果 手术部位显露良好,操作方便,靶血管吻合顺利,无被迫转为体外循环手术,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发生.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感染.住院8~14 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多点深部心包悬吊固定可保证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显露充分,手术野清晰,有利于操作.因血流动力学平稳,对高危患者更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