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中医王本立治疗痢疾医案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王本立治疗痢疾医案赏析蒋天佑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主题词@王本立痢疾/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医案业师王本立(1886年~1961年),业医半个多世纪,擅长内、外、妇、儿科疾病诊疗,是湖南省石门、临澧、桃源、慈利地区名医。今录所治痢疾验案6...  相似文献   

2.
122100 辽宁省北票市卫生学校  相似文献   

3.
先父周筱斋教授行医70余载,擅长内科、妇科及儿科,对外科疾病的诊治亦有独到之处。现将先父治疗急性肠梗阻之经验整理如下。急性肠梗阻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多端。以痛、胀、呕、闭为主症,属于祖国医学“关格”、“走晡”、“肠结”、“腹痛”等病症范畴。《医述·关格》指出:“走晡由下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关格由上下阴阳气倒置,上不得入,下不得出。”其病变部  相似文献   

4.
运用逆流挽舟法治疗痢疾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世家大都认为逆流挽舟法当用于痢疾初起而有表证者,这显然与原意不符。喻氏曰:“失于表者,外邪但从里出,不死不休,故虽百日之远,仍用逆流挽舟之法,引其邪而出之外,则死证可活,危证可安。”说明此法并非只适用于痢疾初起而有表证者。再者,根据临床所见,痢疾初起,病情轻者,很少见有表证,只是在病情较重时才出现发热无汗等表证。  相似文献   

5.
黄芩汤加减治疗湿热痢疾6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痢疾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笔者运用黄芩汤加减治疗痢疾6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沈邗 《陕西中医》1997,18(6):257-258
五郁之发病是从五运六气立立说,病机涉及有关脏腑和经络。其治法除《内经》提出达、发、夺、泄、折之外,后世又有进一步发挥,作者认为还须结合补虚之法,才能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7.
<正> 逆流挽舟疏表邪秦老认为,小儿痢之初起多兼外感,正如清代名医陈复正氏所云;凡痢由外感而发者最多,是以小儿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薄弱,稍一不慎,即易感受天行不正之气,从而出现恶寒  相似文献   

8.
贺琦 《四川中医》2000,18(9):2-3
清代名医蒋宝素 ,集其四十余年经验而成《问斋医案》。其中对痢疾的治疗颇具特色 ,今略其端 ,以飨同道。1 湿热痢疾 ,治同溃疡痢疾多因感受湿热之邪而成 ,因湿热内犯 ,侵及肠胃 ,郁蒸为患 ,则导致运化失司 ,气血阻滞 ,热毒壅盛 ,互相搏结 ,化为脓血 ,发为痢疾。蒋氏认为痢疾系“暑湿君火为患 ,广肠生痈” ,要防止“身热、脉浮大、噤口不能食、色如烂鱼肠”的险证出现 ,并根据临床表现判断疾病预后 ,如出现“腹痛里急后重 ,赤多白少 ,其色鲜明浓厚 ,能食 ,身凉 ,脉小”者 ,险不足虑。在治疗上他提出“与溃疡同法” ,采用清热导滞 ,调气行血…  相似文献   

9.
笔者用自拟黄榆汤治疗痢疾80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6岁;病程最长者15天,最短者2天。临床上辨证分为寒湿型和湿热型。 2 治疗方法 湿热偏重:地榆30g,艾叶10g,大黄(后下)6g。  相似文献   

10.
历代名医医急性痢疾治疗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腹水是晚期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其临床表现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上很少见到虚则俱虚,实则俱实患者,而大多数是虚中挟实,实中挟虚。一般认为初病即实,久病属虚,亦有起病即虚者,久病属实者。因此临床贵在辨证施治,切中病机,以提高疗效。腹水症的治疗前人有主攻和主补两大学派。主攻者:一是攻其腹水,用五苓散,舟车丸之类;一是破其瘀血用逐瘀汤之属。主补者,偏重于调补肝肾,滋阴和营,健脾燥湿益气。笔者认为,腹水证候虚实挟杂,且虚实又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虚实两个方面在病理上又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若专主一法,势必造成顾此失彼,邪去正伤或补正反恋邪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以往的古医籍中肺炎喘嗽的记载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目前大部的教科书根据其发病机理将其分为四种类型进行辨证施治,且多以疏风宣肺,清热化痰、平喘止咳以及养阴清肺、益气健脾等法治之。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痛为常见病。其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寒等。笔者曾诊治饮食伤胃而致的较特殊的胃脘痛4例,均经纤维胃镜确诊为胃石症,并按胃脘痛辨证论治全部治愈。【例一】魏××,女,60岁。该患平素体质虚弱,于1个半月前,吃柿子3个,食后即感脘腹不舒。2周后出现脘腹痞满,胃脘部疼痛,昼夜皆发,嗳腐吞酸纳差,舌苔厚膩,脉滑。经用纤维胃镜望诊,发现胃内有一个棕黄色胶胨样结块,约乒乓球大,胃粘膜红白相间呈花斑状。胃镜诊断为胃石症。临床诊断为胃脘痛。  相似文献   

14.
攻下法是中医治疗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大便不通或寒积、瘀血、痰湿等一种方法。本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癌症,只要辨证准确,能收到良好效果。[例1]陶某,男,68岁,因咳嗽咯血,胸痛发热,于1995年12月8日在上海某医院治疗。X线、CT均示:左肺癌(中央型),直径7.0cm×9.5cm,伴大量胸水。住院30d,诸症加重,出院回家,求治中医。患者面色萎黄,略浮肿,卧床不起,咳嗽咯血,胸痛,胸闷气急,大便干结,舌质淡边齿印,脉沉滑细。证属寒热瘀毒,正虚邪实。治拟温寒通络,化瘀攻毒。处方:桂枝18g,干姜10g,生大黄(后下)15g,猪苓30g,莪术10g,白僵蚕10g,广地龙10g,蜈蚣…  相似文献   

15.
聂秋霞 《四川中医》1997,15(2):32-32
白头翁汤出自仲景《伤寒论》,是治疗热毒赤痢、疫毒痢的常用方。《伤寒论》说:“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又说:“下痢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可知本方所治不是一般湿热痢,临床应用只要辨证准确,随证加减疗效自不必说,但对于治疗慢性痢疾却应用者不多,若用之不当,反有伤胃损正之弊。慢性痢疾乃急性痢疾迁延而成。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作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冷等。此病理机制多为初痢治不得法,涩止大早或未及时治疗,使久病正虚、湿热留滞、病根未除,每受外邪或饮食不…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晚期胃癌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益气健脾软坚散结法治疗晚期胃癌,标本兼顾,扶正攻邪,收到程度不等的临床缓解,平均存活期3.5年。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笔者运用“痢泻散”治疗急性痢疾53例,疗效确切。现将53例资料整理如下。1一般资料53例痢疾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9例;急性菌痢42例,慢性痢疾(包括阿米巴、肠炎、结肠炎)11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58岁;病程一般2~7d,慢性患者几个月...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古籍文献记载和多年临床经验,从肾论治痢疾,常获效验,略有心得。1理论溯源痢疾一证始见于《素问》“肠澼便血如何?……肠澼下白沫如何?……肠澼下脓血如何?”《伤寒论》称之“利”,《金匮》称之“痢”,《局方发挥》称之为“滞下”。《临证指南》曰:“滞下之滞字,非停  相似文献   

19.
治痢疾之常证不难,而治痢疾之变证则不易。《寓意草》治痢诸案,总结了喻嘉言治痢疾变证的独特经验。本文试探其要。一、治变救逆“逆流挽舟”调气消滞,凉血清肠,是治痢之常法。然而,痢疾种种,病机迥异,又不能墨守成法。“故治病必先识病然后议药”,尤其对于危急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