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蕴屏  冉茂东 《陕西中医》2000,21(3):133-133
采用头针取瘫肢对侧,百会透曲鬓;体针取肩髃、曲池、环跳、足三里等穴位治疗中风偏瘫260例,总有效率为97%。提示头针与体针结合,通过相互联系的经络,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肢体运动感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88年12月至1996年5月用针刺方法治疗中风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其中,男68例,女3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81岁,多在45~65岁之间;病程,最短5天,最长4年。脑出血恢复期、后遗症期35例,脑血栓形成71例。本组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黎桃英  肖宛平 《陕西中医》2002,23(8):740-740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动运动区、肩 、肩 、曲池、内关、合谷、环跳、伏兔、足三里、悬钟等位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脑复康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1 .7% ,对照组有效率 75.0 %。 P<0 .0 1  相似文献   

4.
朱某,江西氨厂工人,男,55岁。1988年9月因头痛、头晕、耳鸣、四肢软弱无力,以右侧为甚继而出现四肢运动障碍,行走不能,而来我院诊治,经CT 确诊为脑双基底节腔室性梗塞(CT 号11390)。经西药扩张血管、溶解血栓、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月余,控制了病情发展,但功能恢复欠佳。经神经科介绍来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5.
针灸为主治疗中风偏瘫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张瑜  吴勋仓 《陕西中医》2001,22(2):105-105
目的 :探索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优疗效。方法 :针刺 1组 (百会、肩 骨、曲池等穴 ) ,2组 (臂 需、手三里、中渚等 )并配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 45例。结果 :临床全部有效 ,其中临床痊愈 2 8例。提示 :针药结合治疗 ,有利于肢体气血流通 ,促使患肢功能恢复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徐好莉  曹胭莉 《陕西中医》1999,20(8):365-365
采用低流量吸氧状态下进行针灸治疗脑中风30例,并与单纯针灸治疗脑中风28例对照,结果表明氧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提示氧针治法对该病有通畅经络气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艾宪君 《陕西中医》1999,20(1):13-13
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仪、静脉用药等治疗中风50例,总有效率94%。提示中医综合疗法有疏通气血,调和经脉,恢复神经肌肉功能的作用,是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肖相高 《陕西中医》1999,20(7):320-321
采用针刺曲池、阳凌泉、哑门等穴,加电脉冲治疗中风后遗证120例,总有效率90%,提示本法有帮助肢体被动活动和增强疏通经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灸、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列英  李霞  吴晨燕 《陕西中医》2001,22(8):486-487
目的 :通过针灸加运动疗法观察肢体功能的恢复。方法 :经头颅 CT或 MRI确诊为脑卒中所致的偏瘫患者 1 5 0例。随机编排两组 ,分别给予针灸加运动疗法治疗。结果 :针灸加运动疗法的治疗在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 ADL (日常生活 )能力恢复上优于单纯的针灸治疗。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针灸加运动疗法对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恢复期中风病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幼平  周光英 《四川中医》1998,16(12):47-48
临床观察所见,成都地区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中,辨证属于气虚血瘀、痰湿阻络型者约占80%,针对这一病机特点,笔者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该型恢复期中风力例,并与单纯针刺组28例进行对照观察,兹总结于下。1临床资料58例恢复期中风均为本科室近3年来住院患者。其中男性对例,女性对例;年龄为49-75例;病程最短者对天,最长者3个月。全部病例均经脑O扫描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塞。诊断标准按照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治疗方法针刺加艾灸组:针刺双侧A组:风池、内关、气海、委中、八风;B组:隔前…  相似文献   

11.
针刺曲池透少海治疗高血压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月珍 《中国针灸》2002,22(6):30-38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病症,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笔者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曲池透少海穴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6例病人,男41例,女15例;年龄19~6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7年;诊断标准依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分期:Ⅰ期6例,Ⅱ期27例,Ⅲ期23例。  相似文献   

12.
提高中风偏瘫针灸疗效的途径和方法(待续)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陆寿康 《中医杂志》1995,36(2):110-112
中风偏瘫是由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引起的脑损害症状,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范畴。在临床上,中风偏瘫以病灶对侧上下肢随意运动肌力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伴有病理反射为特征。由于近年来中风发病率逐年递增,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针灸治疗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缓解相关症状,改善局部体征,增强其体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因此已成为中风偏瘫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兹就如何提高其针灸疗效水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以卒然昏倒不醒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蹇涩或失语、半身不遂为主的疾病;现代医学是指腔隙性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病等。  相似文献   

14.
采取针刺穴位(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配合穴位注射(加兰他敏、维生素B_1、B_(12)等)治疗桡神经麻痹21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改善神经组织营养,促进神经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9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醒脑开窍针刺组50例,传统针法组42例。治疗结果表明,醒脑组与传统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42%、16.67%,醒脑组显效及有效率亦明显优于传统组。实验结果表明,醒脑组在血液流变学、血脂、微循环和体外血栓形成等绝大多数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16.
李怀忍 《陕西中医》1993,14(8):366-366
采用体针(主穴肩髃、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大冲等)、山西头针及中药、功能锻炼等治疗中凤后遗症86例,总有效率96.5%。提示综合疗法较单一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赵锡武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岚煜  安邦煜 《中医杂志》1994,35(4):206-206
赵锡武老中医是当代著名医学家,对老年病研究造诣很深,有独到见解。现根据其1979年诊余谈话录音关于中风部分摘要整理于下:1 中风的病名就风证而言,其病位在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气通于肝”,所谓中风乃病中于督脉,而不是为风邪所中。2 病机及治则古代医学家所称中风,有中腑中脏,中经中络之说,而中腑多在阳明,中脏多在少阴,少阴指肾而言,肾主骨,骨藏髓,脑为髓  相似文献   

18.
一、总则为了真实地评价治疗中风新药的疗效,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选择病例和评定疗效。在试验设计时,保持中医的特色,体现理、法、方、药的一致性。临床疗效评定应以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作为判断疗效的主要依据。本原则适用于中风病急性期治疗及抢救用药的临床研究,作为临床经验和验证的技术依据。(一)病例选择1.诊断:应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见本刊1986年第2期《中风病中  相似文献   

19.
中风病恢复期本虚标实病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桥 《陕西中医》1993,14(3):114-115
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探讨了中风病恢复期本虚标实这一病机实质,认为瘀血、痰浊、邪毒、腑实为标实病理因素,本虚在于心脾肝肾四脏虚损。其病机有虚实交错,标本互见之特点,故论治须审证而施,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20.
宋清 《中医研究》2009,22(3):F0003-F0004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高的特点。中风患者大多年事已高,中焦不足,痰、瘀内阻;且中风后长期卧床,肢体少动,痰瘀之邪留滞不去,更损中焦,碍于运化,故常见胃脘胀满、纳差、恶心等“胃痞”表现。中焦健运与否与机体气血的盛衰、肢体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风后“胃痞”严重影响病情的向愈。2005-06—2008—09,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胃痞64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