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与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00年5~11月期间,正常宫内孕42~70天孕妇200例,分为异丙酚-芬太尼(A)组和异丙酚(B)组.术前均禁食水6~8小时,无任何术前用药,分别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和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吸宫术.术中观察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宫口松弛情况、镇痛效果、术后宫缩痛、用药量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等.结果A组患者围术期循环与呼吸、血氧饱和度基本无变化,而B组给药后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麻醉后宫口松弛率分别达89%和83%;2组术中镇痛效果堪称满意,A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1).A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2组均未见人工流产综合征病例.结论异丙酚伍用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安全、有效,同时能减少异丙酚用量,降低循环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有其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F组:丙泊酚2 mg/kg联合芬太尼1 μg/kg,R组:丙泊酚2 mg/kg联合瑞芬太尼1 μg/kg.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呼吸抑制、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宫缩痛VAS评分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中MAP、HR、RR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SpO2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比芬太尼组明显缩短(P<0.05),且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但术后宫缩痛VAS评分比芬太尼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均能有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但是瑞芬太尼术中呼吸抑制少,术后苏醒快,而芬太尼术后止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异丙酚-芬太尼配伍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两组均采用静脉全麻,将4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B组)和异丙酚-芬太尼配伍组(A组),所有患者禁食、禁水8小时以上。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1mg,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BP)、呼吸(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面罩吸氧。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3~4mg/kg;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0~2.5mg/kg,芬太尼1ug/kg,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观察并记录BP、R、HR、SPO2,是否有呼吸抑制、肢体活动。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包括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人都能顺利完成手术。两纽病人的异丙酚用药量有所不同,A组的用药量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P〈0.05)有显著性意义;A组麻醉满意度近100%,而B组中有26例术中出现肢体活动,其中有2例用药后有轻微躁动,满意率为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异丙酚-芬太尼组恢复时间缩短(P〈0.05),而术后宫缩疼出现时间明显长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异丙酚-芬太尼联合于人工流产麻醉,能够达到诱导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快,同时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减轻了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同时减轻了术后宫缩疼痛,麻醉效果较单一异丙酚麻醉满意度要高,但应用注意麻醉期间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与对患者术后宫缩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100例门诊人工流产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50例,A组应用异丙酚1.5~2.5mg/kg,B组应用氯诺昔康8mg与异丙酚1.5~2.0mg/kg。监测呼吸频率、心率、无创动脉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麻醉效果按优、良和差三级进行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宫缩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及出现的副作用。结果 两组间麻醉效果优良率和苏醒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缩痛程度B组较A组明显(P〈0.01)。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异常出血等副作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和术后均可取得满意麻醉或镇痛效果,术后宫缩痛程度明显减轻,不延长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 ASA分级Ⅰ-Ⅱ级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为实验组,应用异丙酚+ 芬太尼,B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麻醉镇痛药物,观察两组受术者在术中、术后的Bp、HR、R、SPO2 的变化,疼痛程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出血量、术后宫缩情况。结果 A组患者用药后至手 术结束时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与用药前相比略有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无需处理。而 B组手术前后Bp、HR、RR、SPO2波动变化较大,A组镇痛优良率达100%,而B组仅仅27%,两组比 较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术后宫缩,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A组无人流综合症发 生,而B组发生率为12%(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以加强 镇痛、减轻镇静深度和伤害性反应,镇痛安全可靠,又不影响清醒质量,是无痛人工流产术较佳 的麻药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异丙酚单独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比较.方法 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0μg/kg,B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观察2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及镇痛效果.结果 对麻醉的满意度A组为(100.0±0.0)分高于B组的(89.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诱导时间短于B组,异丙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缩短诱导时间,且麻醉药物用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对照组55例行异丙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4.55%,对照组优良率为80.00%,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丙酚用量、追加量相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能够有效减少异丙酚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改善术后宫缩疼痛情况,而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异丙酚单独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比较。方法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0μg/kg,B组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观察2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及镇痛效果。结果对麻醉的满意度A组为(100.0±0.0)分高于B组的(89.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诱导时间短于B组,异丙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缩短诱导时间,且麻醉药物用量少。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是否一种理想的人工流产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单用异丙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3~0.5mg/kg;B组:异丙酚1.5mg/kg复合布托啡诺0.01mg/kg。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异丙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结果B组的镇痛效果好,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异丙酚用量少,苏醒快(P〈0.01)。A、B两组在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和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的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是一种较理想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单用异丙酚麻醉,B组用布托啡诺+异丙酚复合麻醉,C组用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三组的异丙酚用量、注射痛、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评分和患者离院时间。结果和A组比较,B、C组患者异丙酚的用量减少,注射痛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与C组比较,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可安全有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方法:将7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单用异丙酚麻醉,B组联合应用地佐辛+异丙酚。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并发症、术后宫缩痛VAS评分和患者离院时间。结果:和A组比较,B组患者异丙酚的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结论:地佐辛联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程开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61-1362
目的 观察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女青年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做无痛人流的本地青年女性128例,年龄15~22岁,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n=63);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B组,n=65).术前A组静推丙泊酚1~2 mg/kg,B组静推丙泊酚1~2 mg/kg联合苏芬太尼0.1 μg/kg,术中视患者意识情况追加丙泊酚剂量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术中疼痛反应、呼吸抑制情况、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MAP、HR、R、SpO2均和术前有差异(P〈0.05),A、B组丙泊酚总用量分别为(1.86±0.11)mg/kg和(1.22±0.15)mg/kg(P〈0.05).A、B组患者术中疼痛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6,P〈0.05).术中A组呼吸抑制明显,B组轻度呼吸抑制.A、B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7.25±1.05)和(6.18±1.60)min,出院时间分别为(25.3±2.5)min和(15.5±3.5)min(P〈0.05).结论 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可以提高女青年无痛人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异丙酚-芬太尼、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1岁、全身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A组为异丙酚-芬太尼组,B组为异丙酚组。A组以芬太尼1μg?kg-1和异丙酚麻醉诱导。B组仅以异丙酚麻醉诱导,术中两组均以异丙酚静脉维持,术中持续监测HR、NIBP、SPO2、BIS。结果(1)在达到同等麻醉深度时,A组的麻醉诱导剂量、静脉维持速率、麻醉苏醒时间各指标明显低于B组(P<0.01);(2)A组诱导后、手术结束时的HR、SBP、DBP和SPO2与诱导前各指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诱导后指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结束时上述指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SPO2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3)两组病人手术中知晓率均为0。B组有16.7%病人主诉注射部位疼痛,6.7%病人在术后主诉腹部疼痛。A、B两组的手术满意率为100%。结论异丙酚加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剂量小、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副作用少而成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和芬太尼及阿托品联用于人工流产术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佶伟  甘爱武  卢俊玲 《医药导报》2004,23(7):0462-0464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和阿托品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0例要求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0例术前分别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再静脉注射液芬太尼1 μg·kg 1,最后缓慢静脉注射液异丙酚1.5 mg·kg 1,B组术前缓慢注射异丙酚2.5 mg·kg 1;对照组(C组)选同期不使用任何麻醉药物行人流术的早孕妇女200例。对手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呼吸循环功能、宫口松弛度、出血量、子宫收缩、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A、B两组镇静镇痛效果确切,无痛率明显高于C组(P<0.01)。②用药后A、B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但用药3 min和手术结束时,A组两次指标较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组两次指标较用药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在用药后1,3 min及手术结束时分别与用药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B组下降幅度较A组大。③A组的宫颈松弛有效率(96.0%)明显高于B组(79.5%)和C组(77.0%)(P<0.01)。④三组的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芬太尼和阿托品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等效镇痛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人流禁忌证及药物变态反应史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B),每组50例。A组麻醉用药为:芬太尼+丙泊酚;B组麻醉用药为舒芬太尼+丙泊酚。观察两组用药后麻醉效果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诱导时间、清醒时间、自行离院时间及丙泊酚总量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效果较好。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不但呼吸和循环稳定,而且能有效的抑制患者术后的宫缩痛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将8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单用异丙酚麻醉,B组联合应用地佐辛+异丙酚。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并发症、术后宫缩痛VAS评分和患者离院时间。结果和A组比较,B组患者异丙酚的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结论地佐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可有效的缓解人流术时的疼痛,安全、方便、镇痛时间长,易于被孕妇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杨先平 《中国药业》2008,17(9):68-68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均分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A组)和单用异丙酚组(B组)。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2min后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1~2mg/kg,至孕妇无睫毛反射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患者肢体情况追加异丙酚20~30mg;B组直接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1~2mg/kg。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A组麻醉效果更满意,A组诱导时间较B组略短(P〉0.05),术中异丙酚用量A组少于B组(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有小幅度降低,但很快自行恢复,A组的降低程度略大于B组。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减少麻醉用药量,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毅  吴秀国 《海峡药学》2012,24(5):201-202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组A、B两组,每组40例.A组单用异丙酚麻醉,B组用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的异丙酚用量、注射痛、并发症、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评分和患者离院时间.结果 B组较A组患者异丙酚用量减少,注射痛发生率减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结果 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应与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黄丽娥  谢建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53-1954
目的:比较芬太尼或咪唑定安定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人工流产孕妇18802例,分为对照组(Ⅰ组)、芬太尼组(Ⅱ组)、咪唑安定组(Ⅲ组)。Ⅰ组不给任何辅助性镇静镇痛药,Ⅱ组芬太尼2μg/kg静脉滴注,Ⅲ组咪唑安定0.1mg/kg静脉滴注。各组均按异丙酚2.0mg/kg剂量缓慢静脉注射,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人流操作。观察SBP、DBP、HR及SpO2,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在异丙酚麻醉后2分钟,对SBP、DBP、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HR无明显变化;术毕Ⅱ、Ⅲ组宫缩疼痛者与Ⅰ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VAS评分3~6分,属轻,中度疼痛。结论:芬太尼、咪唑安定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时具有较好镇痛效果、苏醒程度高、术中呼吸循环功能基本稳定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凯芬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下腹部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 选择拟实施异丙酚麻醉下人工流产的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A组:异丙酚麻醉前静脉注射凯芬50mg;B组:无特殊处理。两组患者麻醉用药(芬太尼0.5mg+异丙酚4mg/kg)和手术方法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记录术后30min(t1)、8h(t2)、12h(t3)时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 静脉推注凯芬(A组)可显著减轻人工流产术后3个时间点下腹部疼痛强度,与B组同时相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凯芬超前镇痛可显著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下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