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1983年,瑞典开始实施两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的免疫计划.第1剂在18月龄接种,第2剂在12岁接种.本文报道了瑞典4个地区247名12岁儿童的免疫接种结果.所用的疫苗是商品联合疫苗,其中含麻  相似文献   

2.
作者观察了新生儿早期接触母乳中的风疹病毒对嗣后风疹疫苗免疫接种的血清反应性和免疫学应答的影响.将150名产妇分为两组.第1组100人,于怀孕期间多次检测风疹抗体均为阴性,在其分娩后1~3天,皮下注射0.5ml风疹减毒活疫苗.第2组50人,风疹抗体阳性(天然免疫),产后不接种风疹疫苗,为对照组.80%的新生儿为母乳喂养,其余则为人工喂养.所有婴儿在15~18月龄时皮下接种单剂风疹减毒活疫苗.用ELISA检测产妇及其婴儿免疫前后的血清、乳汁及鼻咽分泌物  相似文献   

3.
两剂MMR疫苗接种后抗腮腺炎病毒抗体的持续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兰从1982年开始在全国实行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病毒(MMR)三联疫苗的两剂免疫计划,推荐的接种年龄为14~18月龄和6岁。本文作者对1982~1991年随访期间收集的系列血清标本进行了抗体检测,以评价初次和再次MMR疫苗接种后的抗腮腺炎病毒抗体效价,血清阳性率和抗体衰退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在儿童常规接种的预防制品中,破伤风类毒素是最有效的免疫制品之一。婴儿通常在生后第2~3个月开始接种3剂DTP,每次问隔8周,18月龄时接种第4剂,6岁时加强接忡。作者测定了64名儿童血清破伤风抗毒素滴度;其中5岁组35名,6岁组29名,分别接种4  相似文献   

5.
瑞典从1982年开始,用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MMR)三联疫苗在18月龄和12岁儿童中实施两针免疫计划。1985~1989年,每年接种12岁的在校学生。在接种前和接种后两个月采血,用琼脂扩散溶血试验(HIG)检测抗体,其中麻疹抗体也用ELISA和中和试验检测。本文未提及18月龄儿童的免疫情况。在实施两针免疫计划前,自70年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国和德国都推荐 1 2月龄以上儿童接种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疫苗 ( MMR) ,但最近研究显示 ,仅 5 %的 9月龄以上德国儿童具有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抗体 ,提示在推荐的免疫接种时间前绝大多数儿童为此 3种野型病毒的易感者。为此作者对 9~ 1 1、1 2~1 4和 1 5~ 1 7月龄德国儿童接种 MMR后的血清阳转率进行比较 ,并对疫苗在此 3个年龄段儿童中的反应原性进行评估。  作者将 1 1 8名儿童按 9~ 1 1、1 2~ 1 4和1 5~ 1 7月龄分成 3组 ,每人均肌注 1针MMR。注射后连续 1 4天记录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于免疫前及免疫后 4~ 6周采血 ,…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对18月龄和12岁儿童的免疫效果;并对几种血清学试验进行了讨论.免疫前抗体情况: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麻疹抗体,18月龄儿童抗体阴性率为97%,学龄儿童为24%;而用溶血凝胶(HIG)试验检测分别为99%和11%.用HIG试验检测腮腺炎抗体,18月龄儿童抗体阴性率为  相似文献   

8.
尽管目前建议在全球使用b型流感杆菌( Hib)结合疫苗,但尚不知其提供的免疫保护持久性。本文对8年前接种过Hib结合疫苗或Hib多糖( PS)疫苗的9~1 0岁的儿童进行研究,以评估Hib结合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是否需要加强。  作者将9~1 0岁的儿童分成3组:Hib结合疫苗组,37人,在3~1 8月龄接种过4针Hib结合疫苗;对照组,39人,以前未接种过任何Hib疫苗;Hib PS疫苗组,1 3人,在3~1 8月龄接种过4针Hib PS疫苗。3组儿童均注射1针Hib PS疫苗,免疫前及免疫后4周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抗体浓度、亚类和亲和力。结果表明,Hib结合疫苗组儿童在2~1 0岁…  相似文献   

9.
自 1 997年以来 ,许多国家都应用含72 0 ELISA单位甲型肝炎抗原和 2 0μg乙型肝炎抗原的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成人配方 ,儿童配方则剂量减半 ) ,接种程序为 0、1和 6月 3剂。本文评估了成人配方的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两剂免疫程序 ( 0和 6月 )在 1~ 1 1岁儿童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2 37名 1~ 1 1岁儿童按年龄分为 1~ 5岁和 6~ 1 1岁两个年龄组 ,按 0、6月两剂免疫程序三角肌肌肉注射成人配方的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每次注射后记录 3天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接种前、第 1剂后 1、2、6和 7月采血 ,用酶免疫法测定抗甲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10.
Infect Dis J.-1994,13(1).-22~26作者对2组婴儿接种百日咳类毒素,每剂25μg.第1组69人,在3、5、7月龄注射;第2组76人,在3、5、12月龄注射.所有菌苗均接种于大腿前外侧深部皮下.每次注射后3和7天,电话询问儿童的父母有关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于第1次、第3次注射前和第3次注射后1个月收集血样.当儿童2和3岁时,再取第4和第5份血样.用ELISA检测IgG、IgM和IgA抗百日咳毒素抗体,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测定法检  相似文献   

11.
作者将48名意大利健康婴儿按其母亲是否具有抗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分为3组:第1组10人,母亲抗-HAV阴性,第2组34人,母亲抗-HAV阳性,第3组4人,母亲抗-HAV状况不明。在5月龄时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接种第1针HAV灭活疫苗Havrix(含720 ELISA单位),11月龄时(6个月后)加强接种1针。其接种时间与意大利儿童期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取1,317名15~40岁妇女的血清,用辐射状溶血(RH)试验检测风疹抗体。其中141人风疹抗体<15IU/ml,被确定为风疹易感者,用 RA27/3风疹疫苗进行了免疫接种。对66名接种者的免疫前(S_1)及免疫后(S_2)双份血清进行了详细研究。66份 S_1血清分为2组:第1组33份,RH 测定产生低于15IU/ml  相似文献   

13.
作者测定不同年龄组儿童在百日咳菌苗免疫前后的抗体水平,并探讨了胶乳凝集试验在DTP接种者中观察百日咳菌苗免疫效果的意义。作者对观察儿童按年龄分为3~6月龄、6~12月龄、1~2岁、2~4岁和4~6岁五组。收集免疫前血样253份及第1、2和3针免疫后1个月的血样166、175和90份作胶乳凝集  相似文献   

14.
作者将马尔代夫243名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分成三组:第1组103人,于6、10和14周龄时分别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和白喉、破伤风类毒素(DT)各1剂;第2组105人,接种OPV和DT如第1组,另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BV)3剂;第3组35人,单接种3剂HBV。所有观察对象在免疫前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两剂重组乙型肝炎(HB)疫苗免疫方案诱导的初次和记忆应答,作者将200名18~39岁健康成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于0、6月接种10μg(Ⅰ组)或20μg(Ⅱ组)酵母重组HB疫苗,并于初次接种后2年加强1次.于初次接种后1、2、3、6、7、24个月、2年后1周及2年后3~4周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滴度,滴度≥10mIU/ml定为具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接种第2剂疫苗前,Ⅰ组和Ⅱ组分别只有46%和67%的人抗-HBs≥10mIU/ml(P=0.006),而初次接种后3~6月,两组各有74%~78%和80%~87%的人可检出抗体,两组累积血清阳转率均较高且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纯化的鼠脑灭活疫苗免疫儿童,1~3岁儿童每次0.5ml,较大儿童每次1.0ml。免疫前血清中和抗体均为阴性。将免疫后血清分为3组。第Ⅰ组20名2~5岁儿童于免疫2针后1~3个月采血。第Ⅱ组12名1~8岁儿童于前一年已接种2针疫苗,然后对此12名儿童加强注射1针后1~3个月采血为第Ⅲ组血清。用快速灶减少中和试验测定抗体水平,以50%灶减少单位计算中和抗体滴度,中和试验用的9株病毒株为:中山、JaGAr01、Mie44-1、JaOH0566、E-50、57-47、北京Chiang Mai和P-19Br株。  相似文献   

17.
流感疫苗的加强接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stman医生问:偶有人在秋季接种1剂流感疫苗后3或4个月要求接种第2剂疫苗.是否需要接种“双剂”流感疫苗?此免疫方案可能发生哪些不良反应?Nichol医生(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答:目前对流感疫苗应用的建议重点是每年1次接种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和把流感传播给高危人群的危险性增高者.对成人的推荐方案是单剂肌肉注射.仅对从未接种过疫苗的9岁以下儿童建议接种第2剂疫苗.健康成人于接种疫苗后2周内产生抗体,4~6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对健康成人的研究显示提示,首剂接种后1个月给予第2剂疫苗不能明显增强接种者对疫苗的抗体应答和增加具有保护性抗体水平的人数.确有少数资料提示,接种第2剂疫苗可增加抗体滴度升高4倍的免疫损害患者人数.在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中对两剂免疫方案的评估研究显示,大多数仅在第2剂接种后抗体滴度升高4倍的患者在第1次接种前已有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选择1 2~1 5岁男女青少年共30 0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要求抗- HAV、抗- HBs、抗- HBc和HBs Ag阴性。采用开放、随机、比较性多中心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1 50人。第1组接受0、6个月两剂免疫( 72 0 EL.U HAV 抗原/ 2 0 μgHBs Ag) ,第2组接受0、1、6个月三剂免疫( 36 0 EL.U HAV抗原/ 1 0 μg HBs Ag)。研究初始及第1次接种后1、2、6、7、2 4个月分别抽取静脉血5ml,进行随访检测。采用酶免疫试剂盒检测抗- HAV,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抗- HBs,抗- HAV滴度≥33m IU/ ml为血清阳转,抗- HBs滴度≥1 0 m IU/ m…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上呼吸道感染(URTI)对MMR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作者选出两组共235名12月龄婴儿进行试验.其中120名接种疫苗前7天无URTI症状和其他疾病症状,为无URTI组;115名有URTI症状至少3天,但不发热为URTI组.两组婴儿同时接种MMR联合疫苗,用相同方法于接种前和接种后6个月采集血样,用酶免疫分析(EIA)法检测血清中抗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若麻疹抗体滴度7200mIU/ml、腮腺炎抗体的EIA光密度值≥0.2、风疹抗体滴度≥10IU/ml坝为免疫有效.共采集到198名接种前后血样,其中URTI组97名,无URTI组101名.这198名婴儿在接种前均未检出抗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接种后183人(92.4%)有抗麻疹抗体,URTI和无URTI组的血清阳转率各为89.7%(87/97)和 95.0%(96/10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各为1121.omIU/ml和1079.ZmIU/ml.180人有抗腮腺炎抗体,URTI和无URTI组的血清阳转率分别为92.6%(88/95)和 91.1%(92/101).抗体GMT分别为971.7和1019.4.免疫后无麻疹抗体的15名婴儿都产生腮腺炎抗体.198名婴儿均产生风疹抗体,其中197人抗体水平超过15IU/ml,URTI和无URTI组的风疹抗体GMT分别为89.4IU/ml和84.7IU/ml.  相似文献   

20.
麻疹、腮腺炎爆发在麻疹 -腮腺炎 -风疹( MMR)疫苗单剂接种率高的人群中常有报道。多次试验已显示消灭麻疹需要进行两次麻疹免疫。本文报道在各种人群中第 1和第2剂 MMR疫苗对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  研究在参加无细胞百日咳 DTP疫苗试验的学龄前儿童中进行 ,1 995年 9月到 1 997年 1 0月选择 6 1 0名接种过 1剂 MMR疫苗的儿童 ,按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 ,389人在接种 1剂无细胞百日咳 DTP或 DT后 4周采血 ,2 2 1人在接种 1剂无细胞百日咳 DTP或DT和第 2剂 MMR后 4周采血。检测结果表明 ,接种 1剂 MMR者中的麻疹抗体阴性率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