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森林脑炎病毒(TBE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辛得比斯病毒(SINV)、西尼罗病毒(WNV)、东部马脑炎病毒(EEEV)、登革热病毒(DENV)6种虫媒病毒的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制备6种虫媒病毒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抗体标记生物素,捕获抗体偶联荧光聚苯乙烯微球,建立双抗体夹心的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利用Luminex200分析系统对6种虫媒病毒分别进行单一、多重液相芯片检测.结果 将平均荧光强度的判定阈值定为背景对照的2倍可对上述6种虫媒病毒进行有效鉴定.多批次实验均能对6种单一病毒样本和混合病毒样本进行准确鉴定,未出现交叉反应,批次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7%,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同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检测TBEV、WNV、JEV、SINV、EEEV、DENV的敏感性分别达到25.00、781.25、781.25、390.63、781.25、1562.5pfu/ml.该方法与ELISA相比具有灵敏性高、重复性好、节省样本和时间等优点,特异性相当.结论 通过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6种虫媒病毒的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平台.该平台对于病原体的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芯片在功能蛋白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应用使得对数以千计的蛋白质进行高通量、平行分析成为可能。蛋白质芯片是一种固定了保持天然活性的蛋白质微阵列,广义上,将能与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DNA和RNA、糖类、合成多肽,其他能够从复杂的混合物中特异性地捕获目的蛋白的小分子物质的微阵列也称为蛋白质芯片。蛋白质芯片可以检测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患者体内的疾病标志分子,还能研究蛋白质的功能、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表达谱等蛋白质组学研究所涵盖的内容。本文将重点阐述蛋白质芯片在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基因芯片中应用最广泛,具有灵敏、高效、平行化、高通量等优点,可检测胚胎发育过程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绘制基因表达图谱,筛选特异性表达基因,从而揭示胚胎发育过程在基因水平上的本质.近年,利用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胚胎发育不同时期中miRNA的表达情况取得一定进展。这对全面研究胚胎基因组激活、胚胎发育阻滞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10种肠道病毒的可视化基因芯片法。方法根据公开发表的10种常见肠道病毒的序列,设计病毒引物和探针,制备肠道病毒检测基因芯片。利用多重不对称PCR法扩增样品中的病毒靶片段,标记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经清洗、可视化显色后进行结果分析。在优化的RT-PCR体系、杂交反应和可视化检测条件下,评价芯片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2对通用引物、3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肠道病毒属通用探针、9条特异性检测探针。该芯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检测出不低于102拷贝/μl的体外转录RNA。30例临床标本的芯片检测结果与荧光PCR法一致。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以为肠道病毒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10种肠道病毒的可视化基因芯片法。方法根据公开发表的10种常见肠道病毒的序列,设计病毒引物和探针,制备肠道病毒检测基因芯片。利用多重不对称PCR法扩增样品中的病毒靶片段,标记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经清洗、可视化显色后进行结果分析。在优化的RT-PCR体系、杂交反应和可视化检测条件下,评价芯片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2对通用引物、3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肠道病毒属通用探针、9条特异性检测探针。该芯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检测出不低于102拷贝/μl的体外转录RNA。30例临床标本的芯片检测结果与荧光PCR法一致。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以为肠道病毒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
微流控芯片具有小型微型化、消耗试样少、集成化高通量的特点,目前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手段方法被应用微流控芯片.细胞作为细胞生物学中基础的研究对象,成为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针对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近几年来的相关报道进行简要综述:包括材料选择,方法和在线细胞培养等,并介绍和分析这种芯片在生物学上的应用,最后预测其在空间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人兽共患病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敏感性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人兽共患病病毒基因芯片检测的敏感性,为建立高通量的人兽共患病病毒检测基因芯片提供依据. 方法 以黄病毒属的日本脑炎病毒(JBEV)作为检测敏感性的模型,以随机PCR扩增法扩增病毒基因组,然后将扩增产物标记荧光染料后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以两种方式测定芯片的敏感性,即最低检出核酸量和最低检出病毒TCID50,量.最后,与特异PCR敏感性比较,评估本芯片的检测敏感性. 结果 人兽共患病病毒基因芯片至少可以检测出300ng的随机PCR产物核酸量.对病毒的检测敏感性可以达到10倍稀释的TCID50病毒量(即每200μl含有105TCID50的病毒量),与特异PCR检测敏感性相当. 结论 人兽共患病病毒芯片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检测敏感性;建立高通量的人兽共患病病毒检测基因芯片技术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氯霉素(chloramphenieol,CAP)和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兽药残留的新型高通量悬浮芯片技术。方法:合成2种兽药的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合物,并进行紫外和质谱鉴定。将2种兽药的BSA蛋白结合物偶联于悬浮芯片的固相载体——聚苯乙烯荧光微球上,在液相反应体系中,2种小分子兽药抗原和微球上的结合物共同竞争液相中各自特异性的生物素化单抗,优化和筛选出微球上偶联BSA结合物和反应抗体的最适加入量。绘制2种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检测和盲样的测定。结果:2种小分子兽药可与BSA成功偶联,CAP和CL与BSA的偶联比分别为40:1和31:1。经过优化,2种结合物的最适加入量均为5μg/100μl羧基微球;最佳抗体加入量分别为5和1 ng/2000个反应微球。检测的标准曲线方程和方程相应的决定系数分别为:YCAP=-250.323+4103.517/[1+(X/30121.243)^0.980],F2=0.994和Yα=-263012.682+265751.765/[1+(X/6.063)^0.115],r^2=0.989。2种兽药悬浮芯片的检测区间分别为40~6.25×10^5 ng/L和50~7.81×10^5 ng/L;最低检出限为:40ng/L和50ng/L。CAP和CL最低检出限均低于国标。同时,悬浮芯片的特异度测试良好,与其他药物无明显交叉反应。悬浮芯片对盲样测定的检测浓度值与实际浓度偏差较小。扫描电镜对微球表面微观结构的观察也直观地确证了蛋白在微球上的成功偶联。结论:高通量悬浮芯片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快速,成本低廉,为多种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电磁辐射具有潜在的健康危害.高通量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技术的应用,将为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和线索.本文就基因芯片技术和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微波、电磁场等电磁辐射领域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徐秀梅  刘辉  何志巍 《西南军医》2010,12(4):745-747
蛋白质芯片是继基因芯片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快速、高效、灵敏的蛋白质分析技术,为蛋白质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它可以同时检测样本中多个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变化,将这些与肿瘤相关的标志物综合分析,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蛋白质芯片与质谱技术联合应用对未知蛋白的检测,在诊断学的应用中已显示出光明的前景。本文对蛋白质芯片概况及其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乳头状癌Survivin、MMP-2、HSP70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媛  赵瑞力  马荣炜  刘苔  李娅 《武警医学》2009,20(6):532-534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Survivin、MMP-2、HSP7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研究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25例,伴有转移3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11例.应用流式细胞学测定其表达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 三者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伴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比较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明显差异,且伴有转移组含量最高,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含量次之.结论 MMP-2,HSP70及Survivin均在正常组织及发生癌变组织的表达含量有明显差异.随着癌变恶性程度的增加,其含量也出现了规律性变化,即恶性程度越高,含量越高.HSP70及Survivin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高度多样性的多肽或蛋白展示于噬菌体衣壳蛋白表面的一项技术。这一技术将展示分子的基因型和表型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方便了多肽或蛋白分子的功能性筛选。从噬菌体展示文库中筛选出的多肽或蛋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极强的亲和力,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将其用于活体的体内筛选。体内筛选技术发挥了高通量筛选的特点,能够在活体水平研究血管表面的分子表达状况,分析不同器官血管表面分子的表达差异,从而为临床靶向性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胸部肿瘤患者血清蛋白组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慧禹  戴天阳 《西南军医》2009,11(1):104-106
随着蛋白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蛋白质芯片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 ITOF-MS)技术应运而生,它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构造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具有高通量、高效率、高灵敏度、低创伤等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标本中的蛋白质组成,在基础医学研究、临床疾病诊断以及药物研发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及临床意义。本文就其技术原理和在胸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高通量筛选的检测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综述了高通量筛选最新检测技术的原理,包括均相分析和细胞分析的检测原理及其在微量分析及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均相分析中应用较多的有亲合闪烁分析(SPA)、荧光分析(FA)等,而荧光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荧光共振能量转移(ERT),荧光偏振(FP),时间分辨荧光(TR)以及荧光相关谱(FRS)等。细胞分析主要建立在荧光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包括第二信使分析,报告基因分析,细胞增殖分析等。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会极大的促进新药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随机PCR结合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筛查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Clustal X和Oligo 6.0软件设计探针,进行生物信息学比对验证特异性,探针末端修饰后合成并制备基因芯片。使用锚定随机引物扩增细菌基因组DNA,偶联荧光染料的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后扫描检测。对随机PCR及杂交反应等一系列检测条件进行优化。选取16种病原细菌进行芯片特异性验证,使用4种食源性致病菌DNA进行芯片灵敏度检测及重复性评价,制备细菌DNA混合样本和痢疾志贺菌模拟水污染样本对芯片检测效能进行初步考核。结果 9种食源性致病菌获得阳性结果,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102~103pg/μl,芯片重复性变异系数(CV)值<15%,混合样本检测与预期结果一致,最低可检测水样本中痢疾志贺菌的最低浓度为3.54×105cfu/ml。结论初步建立的基于随机引物PCR的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方法,为病原细菌高通量筛查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文献综合,分析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报告. 资料引用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34篇. 资料综合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一门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内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的新兴技术,是高通量研究生物体的一种方法.在航空医学研究中,蛋白质组学技术被尝试应用于筛选与心理应激相关的血清生物学指标,用以选拔具有良好飞行能力的飞行员,探讨航空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航天医学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如火箭推进剂对睾丸蛋白质组的影响,微重力作用及离子辐射对组织细胞及环境微生物蛋白表达的影响等. 结论 由于蛋白质组学技术高通量、实时研究蛋白质动态表达等特点,使其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研究中.未来还将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阐明航空航天疾病的生理机制,建立诊断标准,探寻治疗靶点,为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基于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的荧光标记小分子抗体的鉴定方法并应用于食管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检测。方法 本研究前期利用噬菌体技术高通量筛选富集到单链噬菌体抗体NFC 20b和NFC 70a,标记荧光后,观察在斑马鱼体内与食管癌细胞的聚集示踪,并用于检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CTCs;同时通过高通量蛋白组芯片对抗原蛋白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 荧光小分子抗体NFC 20b和NFC 70a于不同时间点,在斑马鱼的背主动脉、尾动脉和尾静脉中均能观察到抗体分布,与空白组和阴性抗体组相比,两抗体与移植瘤结合荧光更强;用蛋白芯片筛选抗原蛋白表达谱,初步确定NFC 20b结合的抗原蛋白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结论 荧光标记的小分子抗体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斑马鱼的卵黄囊,并能与移植瘤有明显的聚集结合效应,可以用于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TCs;利用蛋白芯片技术可以辅助鉴定抗体所结合的抗原种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7种立克次体的化学发光基因芯片法。方法根据NCBI公开发表的7种立克次体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立克次体甄别检测基因芯片。利用多重不对称PCR法扩增立克次体靶基因片段,标记的产物与基因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经清洗、化学发光显色后进行结果分析。在优化的多重PCR体系、杂交反应和化学发光检测条件下,评价芯片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用实时荧光PCR法与芯片法分别检测莫氏立克次体梯度稀释的核酸,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制备双盲模拟样本,进一步评价芯片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该研究共筛选出1对通用引物、4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立克次体属通用探针、9条特异性检测探针。该芯片检测质粒DNA的灵敏度为1.5×102~3×103拷贝/反应,检测模拟样本的灵敏度为103~104拷贝/μl。实时荧光PCR法与芯片法检测结果一致,实时荧光PCR法比芯片法灵敏度高10倍。双盲模拟样本检测符合率为100%。结论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7种立克次体的化学发光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为立克次体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高通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新冠疫情的暴发使核酸检测家喻户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此次防疫使用最多的核酸检测方法,但因对操作人员、仪器及场地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在某些资源匮乏或者实验室外场景的应用.恒温扩增技术特别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具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可视化、易开展的B、E型腺病毒检测技术.方法 针对B、E型腺病毒壳蛋白保守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建立可同时检测出这两种腺病毒型别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combined with a lateral flow dipstick,LFD-RPA)检测技术,评价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并验证最佳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同时利用该法对19例B、E型腺病毒感染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腺病毒LFD-RPA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与qPCR方法相近,且不会与其他亚属腺病毒及其他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反应可在25~45℃温度范围内高效进行,检测全程仅需15~20 min.利用临床咽拭子标本对检测体系进行评估,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达100%.结论 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反应快速,能脱离对大型仪器、专业操作人员及正规实验室的依赖,在基层卫生部门,尤其在野外及现场检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