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针法补泻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泻手法是针刺手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最早见于我国秦汉以前的医学文献《灵枢》和《素问》中。以后历代针灸书籍又提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迎随、徐疾、提插、捻转、呼吸、开阖等单式补泻方法,以及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复式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是针刺手法操作中的高难度技术,古人曾用四难来形容补泻手法的操作难度:“针刺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说明补泻手法的难以掌握。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是否有其实际价值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笔者综合近几年有关文献,讨论针法补泻与针刺疗效的关系,现综…  相似文献   

2.
<正> 针刺补泻与辨气,一直是古今针灸医家探讨的课题。学习针灸医学,古人曾有四难的谚语。“刺针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这就充分说明补泻与辨气是难于掌握的问题。现将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笔述如下,并请医界先进指正。一、从针刺补泻的涵义谈起关于针刺补泻问题,古今看法不一,有的认为针刺有泻无补;有的认为针刺补泻皆无;多数认为针刺是有补有泻的,不仅理论有据,且临床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针刺补泻的手法,数千年来一直运用它来指导针灸临床治病。《内经》曾记载:“虚则  相似文献   

3.
赵彩娇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2):562-563
针下辨气,是指针刺后,通过医者指端的触觉以辨析针下的反应,从而测知患者机体内抗病机能之盛衰消长,并结合临床表现,作为施行补泻等手法的依据。针灸界历来有如此一说:“针刺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说明辨气是针灸医生必须掌握、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方法。本文试从辨气的内容、意义及方法等几方面略陈浅见。卫辨气的内容辨气的内容,包括辨正气、邪气两方面。辨气的过程,也就是辨别病证虚实、病邪性质的过程。关于辨正气、邪气,在古医籍中已有明确的论述,如《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  相似文献   

4.
针刺临床治病,除应掌握辨证施针、配方取穴、激发气至、补泻手法以使气至病所外,在针刺的先后次序上也十分重要。如《杂病穴法歌》说:“两足难移先悬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阎润茗主任医师针刺手法溯源、提插捻转开合补泻手法、擅长取背俞、四肢交叉取穴以及临床医案解析等研究,阐述了阎润茗针刺补泻手法和取穴的特点,强调了取穴和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針刺补泻与辨气,一直是針灸界探討的課題。学习針灸医学,古人曾有四难的諺語:“刺针容易辨証难,辨証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这就充分说明“补泻”与“辨气”是难于掌握的問题。最近讀了本刊4月号登載盛、凌二位医师的大作“試論針刺补泻与气候感应及得气等问題”,觉得更有必要談談我們的体会,并请医界先进多加指正。一、从針刺补泻的涵义谈起关于針刺补泻問題,古今看法不一,有的認为针刺有泻无补;有的認为针刺补泻皆无;事实上针灸补泻,不仅理論有据,且临床实践已經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7.
从诊断辨证、针灸处方、取穴、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得气、补泻手法,治疗时机等7个方面分析说明了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病有虚实而治有补泻,补泻是中医疗病的基本法则,魏稼教授认为针刺补泻手法是针法中的精尖技术,其效果是评价医生水平的重要标准。魏老不仅对针刺捻转补泻、提插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等有独特见解,还对针刺补泻操作手法,补泻的顺序、特异性以及针具选择与疗效关系等有深刻认识。文章对魏教授针刺补泻理论及手法进行整理,以便于窥见其临床特色与学术思想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席弘赋》、《补泻雪心歌》、《神应经》等,探讨我国旴江针灸席弘派的针刺补泻手法的特色与发展,不断挖掘适用于当代临床的针刺操作手法,更好的继承与发展针刺补泻手法,也期进一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使针刺的临床疗效得到更好的凸显。  相似文献   

10.
凌楠 《中医药学刊》2001,19(6):585-585,590
对《灵枢》针刺补泻进行初步探讨。《灵枢》针刺补泻首先是针对虚实而言,《灵枢》制定针刺补泻原则,归纳有迎随、徐疾、捻捻、提插、开合等几种针刺补泻手法,这些针刺补泻原则和补泻手法为后世针灸学家所遵循。认为《灵枢》针刺补泻理论对当代针灸教学、临床、科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针灸,应了解和掌握《灵枢》针刺补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对《灵枢》针刺补泻进行初步探讨.《灵枢》针刺补泻首先是针对虚实而言,《灵枢》制定针刺补泻原则,归纳有迎随、徐疾、捻转、提插、开合等几种针刺补泻手法,这些针刺补泻原则和补泻手法为后世针灸学家所遵循.认为《灵柩》针刺补泻理论对当代针灸教学、临床、科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针灸,应了解和掌握《灵柩》针刺补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主张针、灸、药、摩并重,重视辨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在针刺手法上,创立了十二字口诀,总结了“下手八法”,在补泻手法上提出补泻分“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阐明了“截担补泻法”,在运明“九六补泻”突出了其独到之处,注重得气,主张:“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在选穴配穴方法上,发展了透穴针法,完善了缪刺手法,提出了“相应取穴法”和多种复式手法.  相似文献   

13.
针刺补泻法是根据《灵枢·经脉》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针刺方法。它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针刺常用的补泻手法包括呼吸补泻、迎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法等。但古今对各种补泻手法及其操作的认识不一,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研究就针刺补泻及其操作方法进行探讨,以阐明古今针刺补泻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浅议针刺补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这一针灸治病的基本理论原则,通过针刺腧穴,采取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疏泻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常用方法有: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阂补泻、平补平泻等。但笔者从长期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多医家没有过多应用上述不同的补泻手法,而是推崇简化操作,  相似文献   

15.
浅析针刺补泻手法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斌 《中国针灸》1997,17(8):501-502
浅析针刺补泻手法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张建斌(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针灸科,210009)主题词针刺补泻,刺法针刺操作手法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疗效的取得离不开针刺操作手法。历代医家发明和总结了许多操作手法,并结合“补泻”来认识,形成了针刺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中医函授通讯》发表《提高认识,发展针灸医学——学好、用好经络诊断、循经取穴、补泻手法,更广泛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一文后,收到了省内外各地许多同道来信。他们说:“应用文中的医疗效例针刺版门穴,也迅速治愈胃痉挛、膈肌痉挛。”“通过针治复验,确实看到一针见奇效的临床实践。”“要学好、用好辨证准确、取穴精当、手法适宜的原则。”我认为  相似文献   

17.
补泻刺法是传统针刺手法中的精华,早期中医经典《内经》《难经》对此记载颇丰。本文从补泻刺法的原则及内涵和操作时的刺激部位、手法、时机3个关键因素等方面对两部经典有关补泻刺法的论述进行梳理和比较。基于原文的客观分析,发现《内经》与《难经》有关补泻刺法的论述在上述各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从而推断两者可能是出自我国早期不同医学学派的针刺补泻理论。  相似文献   

18.
针刺的补泻手法,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代文献中已有很丰富的记载.本文仅就个人学习所得,结合临床体会而作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希批评指正.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上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讲,《内经》中就有了详实的记载,其后《难经》《甲乙经》等书,也都有所  相似文献   

19.
针刺临床疗效与穴位选取、手法操作密切相关。如今针灸医生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或某些成熟的技术进行选穴及操作,遗失了针刺选穴及治疗的基本原则。人迎寸口脉诊法去繁就简,法朴而理微,是针刺辨经论治思维的精华。《灵枢·终始》作为《灵枢》中针刺技术保存最为完备的一篇,其中对人迎寸口脉诊论述十分详尽,此脉诊是以辨别阴阳为目的的辨证体系,通过对比人迎寸口脉的大小,判定其阴阳盛衰并据此采取相应针刺穴位及补泻手法,调和机体阴阳,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文探析《灵枢·终始》中人迎寸口脉法的诊疗方法,医者通过人迎脉与寸口的相互比较,判断“阴阳”盛衰、定位病变经脉,继而通过针刺治疗使脉象达到“气调”,使机体恢复阴阳平和,此法可达到取穴少而效专力宏的效果,对针灸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补虚泻实探讨手法实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勇  张翠平  牛志勇 《中国针灸》2003,23(3):155-157
目的:探讨临床施用手法的实质。方法:结合对手法的歧义。阐发《内经》,《难经》针刺补泻手法的奥旨,结论:补虚泻实是手法的实质,迎随是手法的精髓,营卫是补泻的基础。通过探讨复式手法的基础理论,达到灵活临床操作目的;认为平补平泻法亦能调偏,是实现补泻效应的最捷径之法;通过腧穴的特性,配伍体现补泻,是手法的延伸,是补泻手法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